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钱宣辰 李庆节 聂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3): 1813-18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3.009
    摘要373)      收藏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1月至2022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8例。常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98159.36±9.25)岁;治疗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88058.69±9.96)岁。常规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4.74%36/38)比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4P=0.847);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12.37±3.12)分比(19.36±2.96)分,t=10.019P<0.001]。治疗前,两组BIADL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3P=0.817t=0.337P=0.737);治疗2周后,两组BI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BI评分[(22.98±3.58)分比(18.25±3.01)分,t=6.234P<0.001]、ADL评分(84.21±8.92)分比(77.69±7.69)分,t=3.413P=0.001]均高于常规组。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化学发光法在HIV筛查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王松子 王怡翀 李柳冰 梁嘉颖 邓间开 崔颖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4): 1962-196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4.009
    摘要367)      收藏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出现假阳性率较高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CMIA法检测HIV呈阳性的病历资料295例,年龄(47.4±16.7)岁;其中,男185例,年龄(47.5±17.4)岁;女110例,年龄(47.2±15.5)岁。根据HIV确证试验的结果,将收集的病例分为真阳性组(101例)、假阳性组(194例),分析假阳性结果与患者检测时间、性别、年龄和S/CO值的关系。收集CMIA法检测HIV呈阳性的病历资料155例,分为真阳(77例)、假阳(78例)、阴性组(78例),分析假阳性与患者诊断及其他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关系。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年假阳率为47.6%(39/82),2019年假阳率为67.3%(66/98),2020年假阳率为77.4%(89/115),CMIA法筛查HIV的假阳性率逐年增加。2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呈现检测假阳性率较高(P<0.05)。女性患者假阳性率比男性患者高[87.3%(96/110)比53.0%(98/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患者S/CO值绝大部分偏低,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假阳性比例较高。结论 年龄、性别、S/CO值和伴发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可能是导致假阳性率增高的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阿普唑仑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赵笑妍 尚平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1): 1565-15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9
    摘要339)      收藏

    目的 观察阿普唑仑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2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60.44±5.36)岁,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63例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61.25±5.41)岁,术前采用阿普唑仑片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术前术后应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观察组术前1 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22±5.76)分比(44.49±5.33)分、(40.36±5.33)分比(44.46±5.49)分、(41.35±5.46)分比(45.11±5.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3、4.237、3.846,均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日,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催乳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32±1.06)mg/kg比(5.77±1.36)mg/kg、(376.45±50.61)nmol/L比(405.33±50.12)nmol/L(14.23±5.16)mmol/L比(17.44±5.2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55、3.205、3.438,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11±1.24)分比(5.63±1.27)分]、术后24 h内胸腔引流量[(88.45±10.47)ml比(93.11±10.36)ml]、拔管时间[(3.61±1.22)d比(4.77±1.48)d]、住院时间[(6.64±1.23)d比(7.88±1.46)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71、2.501、4.785、5.174,均P<0.05)。术后首日,观察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6.35%(4/63)比4.84%(3/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普唑仑辅助肺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2022—2023年新冠疫情期间及疫情后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分型分析

    肖雪 梁妤婷 古锐 李莉 陈娟 钟家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3): 3525-35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3.045
    摘要322)      收藏

    目的 对比了解2022—2023年新冠疫情期间及疫情后广州市和佛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非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ekievirus group A 16,CA16)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22—2023年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标本同时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通用型、EV71、CA16检测,并选取EV71和CA16是阴性而EV通用型是阳性的标本进行型别鉴定,设计5′非编码区(UTR)引物,RT-PCR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用BLAST程序进行序列的EV型别确定。结果 2022年,同时进行EV通用型、EV71、CA16 3种病毒检测的疑似手足口病例标本共362份,总阳性47份,阳性率为12.98%;其中EV71阳性0份;CA16阳性5份,占1.38%;非EV71非CA16的EV阳性标本42份,占11.60%。2023年,同时进行EV通用型、EV71、CA16 3种病毒检测的疑似手足口病标本有297份,总阳性100份,阳性率为33.67%,全年没有检出EV71,CA16全年检出率为2.36%(7/297),非EV71非CA16的EV阳性率为31.31%(93/297)。51份非EV71非CA16阳性标本的序列分析表明,2022—2023检出的非EV71非CA16的EV有9种型别,分别为:CA6、CA10、CA4、CA2、CA8、柯萨奇病毒B组5型(CB5)、CB2、CB3、埃可病毒30型(E30),其中CA6占主要,为27.45%(14/51),其次是CA10,占15.69%(8/51)。结论 新冠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比疫情期间的2022年EV阳性率高。2022—2023年手足口病主要以非EV71非CA16为主,序列分析表明非EV71非CA16病毒中以CA6和CA10为主,应加强对CA6、CA10为主要非EV71非CA16病毒进行研究及监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陈愿 赵子明 崔留义 马翔宇 沈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 30 (2): 301-30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2.025
    摘要276)      收藏

    目的 探讨在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中以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中,男女比为26/17,年龄(65.08±5.52)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为27/16,年龄(65.21±5.37)岁。对照组43例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试验组43例在此基础上予以达格列净治疗,持续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给药3个月后,试验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41/43)比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相较于给药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水平相较于给药前显著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6/43)比11.63%(5/43)](P>0.05)。结论 在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琥珀酰明胶电解质醋酸钠注射液与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围手术期输注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陈海 邓海波 张星 汪灵芝 杨汉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7): 2452-24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7.019
    摘要257)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琥珀酰明胶电解质醋酸钠注射液用于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选择5家研究中心参与研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招募的患者均为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招募时间为2022年9月21日至2023年2月20日,被随机入组到试验组(输注琥珀酰明胶电解质醋酸钠注射液)和对照组(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并采用统一麻醉诱导、统一麻醉方法、统一两组药品输注量计算标准。观察患者输注后15 min和手术结束后30 min的碱剩余(BE)和血清氯离子(Cl-)较基线变化值的组间差异,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动脉血气分析,液体用量,电解质,凝血功能,肾功能,不良事件等评测指标。采用F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U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225例,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15例。其中男性78例(35%),女性147例(65%),年龄(47.5±11.7)岁。胶体输注后15 min和手术结束后30 min,试验组的BE和Cl-较基线变化值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本次研究受试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相比于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琥珀酰明胶电解质醋酸钠注射液用于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能够更好地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帮助患者短期快速恢复。且琥珀酰明胶电解质醋酸钠注射液和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安全性相似,并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综合护理干预在纳米微针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中的应用

    万长兰 余泳 杨坤霞 沈秀玲 吴慧 李润祥 李振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2): 1756-17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2.029
    摘要237)      收藏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纳米微针导入5%米诺地尔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患者时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的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中四门诊部收治的80例男性AG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19~54(36.96±8.80)岁;观察组40例,年龄18~53(37.05±9.69)岁。两组均给予纳米微针导入5%米诺地尔酊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新生毛发密度及粗度、焦虑抑郁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头发数量高于对照组[(221.35±25.16)根/cm2比(204.38±28.12)根/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5.55±3.43)分比(48.20±4.71)分、(46.43±1.57)分比(49.33±4.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4.07,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纳米微针治疗AGA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心脏外科术后电风暴患者的护理

    刘志昌 凌云 林琼瑜 朱苏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3): 1896-18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3.028
    摘要230)      收藏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电风暴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共7例心脏外科术后发生电风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51.10±18.67)岁,回顾性分析心脏外科患者术后发生电风暴的护理过程,包括电风暴危险因素识别、血流动力学监测与生命支持、密切关注电解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护理、适度镇静与环境管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对于循环难以稳定的患者予体外膜肺氧和支持治疗。结果 经积极救治与护理,5例患者的电风暴均得以纠正;1例患者因反复室颤,予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电风暴可发生在心脏外科手术后任何时间,严密观察心律变化,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稳定患者病情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宁 郑学燕 董敏 孙宝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2): 1674-167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2.011
    摘要214)      收藏

    目的 观察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各58例。基础治疗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70.23±3.51)岁。联合治疗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70.92±3.67)岁。基础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滴丸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t检验、Z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基础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56/58),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的72.41%(42/58)(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且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合并心力衰竭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席哲帆 杨佳 邹皓珍 董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8): 2522-25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8.002
    摘要203)      收藏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分解作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并抑制利钠肽分解,进而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水平。同时,能促进心肌结构的重构,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还能显著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功能的恶化。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物成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同时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应用于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尿毒症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长期使用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肾脏损害。目前,对于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终末期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报道较少,本综述旨在探究其在维持性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青少年脊柱侧弯影响因素及临床研究进展

    王爱英 季中蕾 陈海鹏 杨晴 杨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2): 3176-31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6
    摘要201)      收藏

    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成长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阐述了婴儿期开始站立时间、体质量、运动量、书包、写字姿势、扁平足等与脊柱侧弯形成的关系,针对侧弯形成的危险因素,考虑青少年行为和发育特点,实施定期筛查及预防策略。治疗方案从运动疗法、呼吸训练、悬吊、推拿整脊、电刺激、牵引、支具、手术等方面阐述,以期为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薯蓣膏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梁炳辉 简小云 林泽辉 邹鹏 江荣斌 李家春 王敬民 詹伟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3): 1837-18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3.014
    摘要188)      收藏

    目的 观察薯蓣膏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11月至20223月佛山市中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65.77±5.59)岁;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4.68±4.92)岁。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薯蓣膏,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3+CD4+、白蛋白(ALB)、BODE指数、急性加重次数指标的变化。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TNF-α指标[(5.89±1.14ng/L、(5.55±1.21ng/L]均低于照组[(6.79±1.11ng/L、(6.66±1.19ng/L],CD3+[(56.61±5.49%、(59.89±5.01%]、CD4+指标[(34.56±4.49%、(35.50±4.29%]均高于对照组[(53.64±5.68%、(53.28±5.05%、(30.82±4.20%、(30.79±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ALB指标[(35.89±0.64g/L]高于对照组[(29.14±0.64g/L],BODE指数[(1.63±0.95)分]、急性加重次数[(1.30±0.17)次]均低于对照组[(2.18±1.12)分、(1.62±0.2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服薯蓣膏治疗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可减轻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蜜芽罐特色疗法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

    张晓春 陈莉 郑珊珍 陈凤 王海燕 李枝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9): 2697-270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9.008
    摘要182)      收藏

    目的 探讨蜜芽罐特色疗法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208例外感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8例,年龄1.5~8.0岁。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蜜芽罐特色疗法。比较两组降温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退出1例,最终两组各纳入103例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体温均高于正常,体温和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0 min、1 h、2 h、4 h、6 h,试验组的体温分别为(37.91±0.68)℃、(37.64±0.58)℃、(37.30±0.44)℃、(36.97±0.32)℃、(36.89±0.30)℃,对照组分别为(38.38±0.54)℃、(38.15±0.45)℃、(37.72±0.38)℃、(37.39±0.28)℃、(37.20±0.2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244,P<0.001);治疗后6 h,试验组降温有效率为99.0%(102/103),对照组降温有效率为92.2%(95/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P=0.017)。试验组的发热、恶寒、咽红、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和口渴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常规对症处理联合蜜芽罐特色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外感发热患儿的发热、恶寒、咽红、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和口渴等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PI3K/AKT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赵嘉昊 商雪 祝慧 李昕玺 徐会圃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5): 2077-20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5.002
    摘要176)      收藏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血管系统所发生的各种病变,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致死疾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重要的代谢通路,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PDCA循环联合鱼骨图分析提升护士压力性损伤预防能力的效果观察

    江巧霞 李柳英 左曼 曾雪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1): 1595-159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7
    摘要174)      收藏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联合鱼骨图分析提升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预防能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类试验性研究。2021年12月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3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工作年限4~30年,年龄(31.32±7.27)岁。于2022年1月起通过绘制鱼骨图分析影响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能力的因素,并开展PDCA活动:明确专科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考核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及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压力性损伤预防健康宣教图文手册以及宣教视频。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比较2021年12月(实施前)与2022年6月(实施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得分、压力性损伤高风险预防措施落实率。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实施PDCA活动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得分高于实施前[(87.27±15.53)分比(60.45±8.18)分],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高于实施前[88.83%(152/172)比77.69%(101/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P=0.02;χ2=6.21,P=0.01)。结论 PDCA循环联合鱼骨图分析能有效提升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预防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司美格鲁肽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肥胖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效果

    杨巧奋 李兴梅 张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 30 (11): 1802-180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1.009
    摘要170)      收藏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2例肥胖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年龄(28.45±3.21)岁,病程(5.36±0.76)年。研究组年龄(28.38±3.19)岁,病程(5.41±0.77)年。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采用克罗米芬和司美格鲁肽治疗,疗程12周。对比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脂代谢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beta-cell function,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子宫内膜与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成熟卵泡数量)、血清学指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糖、疲劳感、头晕头痛)。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BMI、HOMA-IR、TG和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t=2.433、6.282、3.749、9.145、7.105,均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成熟卵泡数量均高于对照组(t=27.240、10.097、6.883,均P<0.05);研究组PTP1B、FGF21和I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558、14.640、5.001,均P<0.05);研究组肠球菌和肠杆菌菌群数低于对照组[(7.01±0.33)比(7.98±0.39)、(7.24±0.47)比(7.85±0.51)],而双歧杆菌、乳杆菌菌群数高于对照组[(9.88±0.71)比(9.13±0.67)、(9.89±0.36)比(9.73±0.34)](t=13.559、6.281、5.487、2.308,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2%(2/51)比11.76%(6/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0,P=0.141)。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肥胖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能有效降低其BMI,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促进患者子宫内膜发育和排卵,调整患者血清学指标,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辛亚男 吕欣 梁芳 李伟 杨巧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4): 3556-356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4.007
    摘要160)      收藏

    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给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AECOPD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58.69±3.64)岁,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58.74±3.62)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胎球蛋白A、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及脂联素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FEV1/FVC升高,且观察组[FEV1(1.42±0.15)L,FEV1/FVC(64.52±3.64)%,PEF(3.06±0.75)L/s,FVC(1.43±0.21)L]均高于对照组[FEV1(1.26±0.13)L,FEV1/FVC(62.37±3.67)%,PEF(2.60±0.78)L/s,FVC(1.26±0.19)L](均P<0.05)。治疗后,两组PaO2、SpO2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PaCO2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胎球蛋白A升高,且观察组[(408.54±40.83)mg/L]高于对照组[(390.44±37.39)mg/L](P<0.05);治疗后,两组RBP4、脂联素下降,且观察组[RBP4(54.63±14.24)mg/L,脂联素(8.44±2.07)μg/L]低于对照组[RBP4(61.43±14.63)mg/L,脂联素(9.45±2.16)μg/L](均P<0.05)。两组皮疹、喉部刺激、恶心呕吐及头疼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AECOPD,其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更好地控制患者气道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宋志永 张晓华 李泉 王昭安 任高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4): 3625-36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4.020
    摘要154)      收藏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寿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1例。观察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9.63±6.25)岁,采用甲苯磺瑞马唑仑+阿芬太尼麻醉;常规组男20例、女31例,年龄(79.06±6.93)岁,采用丙泊酚+阿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2 d、术后5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不同时间点[给药前(T1),给药后3 min(T2),给药后6 min(T3),给药后9 min(T4)]血压、血氧饱和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短于常规组[(7.25±1.15)min比(9.69±1.68)min、(28.74±4.25)min比(37.85±6.2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95、7.852,均P<0.05)。两组MMSE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7.358,F时间=19.652,F交互=13.745,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2 d、术后5 d的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T2时刻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常规组(F组间=9.580、9.541、19.520,均P<0.05),常规组患者T3时刻、T4时刻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T2时刻(F时间=8.852、9.580、8.520,均P<0.05)。结论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血小板在肝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周兆年 郑伟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2): 1640-16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2.003
    摘要153)      收藏

    血小板是止血的主要效应细胞,其结构和功能是动态变化的,通过颗粒释放、相关表面受体、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等参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肝硬化患者中存在明显的血小板减少,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在免疫炎症、宿主防御、血管生成、组织修复和再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血小板在肝硬化中潜在的作用予以综述,以期提高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达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

    陈颖 段爽莉 李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 30 (23): 4009-40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3.026
    摘要152)      收藏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血糖控制欠佳的DN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84例)。研究组男47例,女36例,年龄(57.39±8.16)岁,病程(12.51±2.23)年;DN分期:Ⅱ期48例,Ⅲ期35例。对照组男50例,女34例,年龄(56.47±8.23)岁,病程(12.36±2.19)年;DN分期:Ⅱ期51例,Ⅲ期33例。研究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达格列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糖、肾脏损伤标志物、外周血细胞因子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BUN水平和UACR均低于对照组[(65.24±8.93)μmol/L比(76.12±10.43)μmol/L、(6.23±1.12)mmol/L比(8.04±1.41)mmol/L、(92.32±14.26)mg/g比(106.21±18.35)m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14±0.76)mmoL/L比(7.01±0.89)mmoL/L、(8.16±1.49)mmol/L比(9.32±1.73)mmol/L、(5.21±0.59)%比(5.82±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idase,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NAG、RBP、NG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12±2.54)U/L比(18.84±3.01)U/L、(1.08±0.21)mg/L比(1.37±0.26)mg/L、(51.26±8.13)μg/L比(62.13±10.2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过氧化物酶体激增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surge activator receptor γ,PPAR 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FFA、PPAR 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03±1.76)μg/L比(11.26±2.51)μg/L、(1 306.49±201.43)ng/L比(1 148.52±159.4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54%(71/83)比70.24%(59/8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5/83)和4.76%(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DN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肾功能、血糖、肾脏损伤标志物、外周血细胞因子,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效果

    林文君 林晓婷 黄耿冰 林育微 余梓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4): 3649-365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4.026
    摘要151)      收藏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最终,观察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65.40±10.45)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8.40±13.78)岁。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下肢肌力[3.00(2.00,4.00)比2.00(2.00,3.00)]、Brunnstrom分期[上肢2.00(2.00,3.00)比2.00(1.00,2.00),下肢3.00(2.00,4.00)比2.00(2.00,3.00)]和改良Barthel指数[55.00(50.00,65.00)比35.00(15.00,55.00)]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偏瘫肢体患者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运动损伤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综述

    张皓 曹智洁 李雪梅 徐功铖 李敏 祁洪凯 李增勇 李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 30 (2): 182-18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2.002
    摘要148)      收藏

    随着全民运动的兴起,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提高,对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更为重视。目前的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以肢体功能康复为主,但运动损伤后脑功能变化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以其抗干扰性、便携性等特点,可较好地应用于运动损伤患者的脑功能检测中。本文对运动损伤康复及fNIRS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运动损伤康复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fNIRS及其在研究运动损伤后损伤肢体神经控制机制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升运动损伤的康复效果提出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机器学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周鸿明 李云逸 李伟龙 宋卓恒 陈宇 曹锐 胡波 栾韶东 尹良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3): 1777-178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3.001
    摘要147)      收藏

    血透中心大部分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而大部分透析患者会选择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但血液透析也给患者带来了昂贵的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的负担。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机器学习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预后上展现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掌握机器学习,并利用这个工具,对血透室的医生和护士是有益的,还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天花粉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崔启迪 孙杉杉 陆梅 黄燕瑛 吕文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 30 (6): 881-8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6.001
    摘要146)      收藏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天花粉治疗肺癌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结合PubChem数据库相关文献筛选出天花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TCMI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检索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TTD、DrugBank数据库收集肺癌疾病靶点;利用线上网站Venny 2.1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应用String数据库绘制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化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天花粉通过筛选得到活性成分28种,201个作用靶点;检索4大疾病数据库共获取肺癌靶点1 645个;药物与疾病共有37个交集靶点;根据连接度(degree)值大小,确定雌激素受体1(ER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天花粉可能通过调节腺体发育、细胞增殖、细胞黏附、酶、受体、蛋白质的活性等治疗肺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天花粉可能作用于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癌症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癌症中的微RNA、蛋白聚糖等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小分子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显著。结论 天花粉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机制发挥治疗肺癌的作用,为后续实验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

    严宛鸿 薛建军 贾瑜 王世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2): 1629-16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2.001
    摘要144)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至2022年9月。对纳入的研究采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的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采用RevMan 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6项研究2 074例患者。结果显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疗偏头痛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1,95%CI(1.15,1.29),P<0.001]。与对照组相比,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MD=-2.80,95%CI(-4.32,-1.28),P<0.001],头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显著降低[MD=-1.02,95%CI(-1.35,-0.68),P<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46,2.09),P=0.9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在临床有效率、改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不增加其相关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新型免疫抑制剂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杨佳 席哲帆 邹皓珍 徐强 董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8): 2517-25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8.001
    摘要144)      收藏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传统的免疫抑制剂虽能提高缓解率,但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数年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本文主要介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方建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6): 2225-222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6.002
    摘要144)      收藏

    代谢性疾病是一系列机体代谢异常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等。人类肠道中有数以百亿的细菌,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与人类宿主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肠道微生物群与人类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在异常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各种常见的代谢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心肺代谢疾病、营养不良等。本文讨论了肠道菌群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的关系、致病机制,基于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癫痫样发作1例

    张娜 高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6): 2319-23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6.023
    摘要143)      收藏

    头孢美唑是头孢菌类半合成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皮疹、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本文报道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1例患者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时癫痫样发作。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判断患者癫痫样发作可能与头孢美唑钠的使用有关。通过对该病例的报道,以期引起临床对头孢美唑可能导致癫痫样发作的关注,为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托烷司琼与艾司奥美拉唑防治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应用研究

    李闪珊 梁冰 刘其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8): 2592-25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8.018
    摘要143)      收藏

    目的 比较托烷司琼和艾司奥美拉唑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2例。A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55.25±5.37)岁。B组男31例,女31例,年龄(56.07±5.22)岁。A组应用托烷司琼配合化疗,B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配合化疗。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化疗第1、7、14天时以及1个化疗周期后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dex of Nausea,Vomiting,and Retching,INVR)评分以及远期生存质量。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经不同药物配合治疗后,A组化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反酸频率、恶心频率、呕吐频率均低于B组[12.90%(8/62)比30.65%(19/62)、(1.16±0.23)次/d比(3.44±1.22)次/d、(2.14±0.45)次/d比(4.41±1.23)次/d、(1.27±0.33)次/d比(3.11±1.25)次/d;χ2=5.729,t=14.461、13.647、11.207,均P<0.05]。A组化疗第1天INVR评分(20.33±5.41)分,B组(21.24±5.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2,P>0.05);A组化疗第7、14天和化疗1个周期时INVR评分均低于B组[(15.11±3.46)分比(18.61±3.12)分、(12.33±2.46)分比(14.24±3.36)分、(10.19±1.47)分比(12.25±2.72)分;t=5.915、5.156、5.246,均P<0.05]。随访期间,A组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of Colorectal,FACT-C)中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睡眠状况、依从状况维度评分均高于B组[(22.45±5.33)分比(19.35±5.31)分、(23.36±5.27)分比(20.18±5.32)分、(20.31±5.24)分比(17.25±5.33)分、(21.25±5.16)分比(18.44±5.28)分、(23.11±5.17)分比(20.21±5.22)分、(23.35±5.25)分比(20.22±5.32)分;t=3.244、3.344、3.244、2.997、3.108、3.297,均P<0.05]。结论 托烷司琼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均优于艾司奥美拉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HER2阳性型乳腺癌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满其荣 赵甜甜 段超 李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2): 3231-32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1
    摘要142)      收藏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共94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32~73岁)。其中,49例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和化疗,45例患者仅接受化疗;评估每位患者HE切片肿瘤区域内TILs浸润程度,使用χ2检验对分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法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TILs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影响。结果 94例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61例呈轻度浸润,33例呈重度浸润。TILs浸润程度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靶向治疗组:32例呈轻度浸润,17例呈重度浸润。TILs重度浸润患者RFS长于TILs轻度浸润者(P=0.036);TNM分期和TILs浸润程度均是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3、P=0.029)。普通化疗组:29例呈轻度浸润,16例呈重度浸润。TILs重度浸润者的RFS长于TILs轻度浸润者(P=0.049);TNM分期和TILs浸润程度均是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P=0.001、P=0.028)。结论 TILs可作为HER2阳性型乳腺癌预测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肿瘤标志物,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新的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PP1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司航 王娜娜 刘素素 张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3): 3336-33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3.004
    摘要142)      收藏

    蛋白磷酸酶是一组在人类细胞中广泛存在并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而磷酸蛋白磷酸酶催化亚基超家族是一组主要使丝氨酸/苏氨酸残基去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其中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1,PP1)参与了真核生物大部分的去磷酸化反应,并参与调节多种生物活动。由PPP1CA基因编码的PP1催化亚基α(catalytic subunit alpha of protein phosphatase-1,PP1A)是修饰PP1最重要的一种亚型,在多种肿瘤生存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肿瘤中也会表现出抑制作用,这使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因此,本文旨在对PP1A在多种肿瘤中关键作用进行综述,并针对其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潜力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评价

    刘春华 刘玲 陶昌明 贺玉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1): 1573-1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1
    摘要140)      收藏

    目的 探究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月10日至2022年9月10日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4.52±7.13)岁,给予常规TACE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3.74±6.55)岁,给予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浸润转移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Ridit检验。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72.92%(35/48)比52.08%(25/48)、85.42%(41/48)比62.50%(30/48)](χ2=4.444,P=0.035;χ2=6.544,P=0.010)。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4.28±5.35)%、(33.52±2.81)%、(1.28±0.23),均高于对照组的(58.92±5.13)%、(28.75±2.63)%、(1.03±0.19);AST、ALT、TBIL、VEGF、GPC-3、CD8+分别为(38.73±8.41)U/L、(47.62±10.39)U/L、(17.95±2.35)µmol/L、(312.58±33.45)ng/L、(10.75±1.98)µg/L、(26.19±2.04)%,均低于对照组的(55.62±7.85)U/L、(67.88±11.55)U/L、(22.46±2.71)µmol/L、(338.74±35.76)ng/L、(12.46±2.05)µg/L、(27.91±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10、8.587、5.806、10.172、9.035、8.711、3.701、4.156、4.040,均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5%(15/48)比25.00%(12/48)](P>0.05)。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免疫功能抑制,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可行性分析

    昝兴淳 许季详 周小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1): 1489-14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3
    摘要140)      收藏

    为总结高压氧舱内治疗同步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可行性分析,探讨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可行性以及确立下一步研究方向。检索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CNKI、PubMed数据库有关在高压氧舱内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设计、康复治疗技术、研究机制以及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纳入文献研究内容,按照功能大体可分为5个不同方向:运动康复、认知康复、呼吸康复、肌骨康复、康复护理领域。研究涉及的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综合康复运动训练、运动意念治疗、作业认知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仿生电刺激、右正中神经电刺激、针刺、人工鼻、牵引治疗,其中以舱内物理治疗、作业疗法、传统康复为多。近10年该类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试验设计较为多样,以随机对照试验及配对试验设计较多。研究的受试对象以康复科常见患者为主,对于疗效评价方式以各类康复评价量表为主。主要涉及机制:(1)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2)促进神经血管单元的修复;(3)强化中枢神经可塑性;(4)激活相关蛋白酶、生长因子、三磷酸腺苷。当前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临床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多聚焦于脑卒中、颅脑损伤后早期及后遗症期的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而亟需通过这些研究揭示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的确切作用机制。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效果仍需通过进一步的临床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穴位按摩联合坐式八段锦改善脑血管疾病术后便秘的效果研究

    曾爱青 孙迟 余璐 夏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3): 3466-347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3.032
    摘要139)      收藏

    目的 研究穴位按摩联合坐式八段锦在改善脑血管疾病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术后便秘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1.25±3.25)岁,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2.03±3.31)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坐式八段锦,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排便积分、大便性状分型。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结果 治疗2周、4周后,试验组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评分分别为(46.38±4.85)分、(35.17±2.46)分,低于对照组的(54.25±5.35)分、(41.05±4.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06、8.497,均P<0.001);试验组排便费力分值分别为(1.42±0.38)分、(1.02±0.18)分,低于对照组的(1.64±0.46)分、(1.26±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230,均P<0.05);试验组患者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大便形状分型[Ⅰ型(10例、0)、Ⅱ型(16例、2例)、Ⅲ型(16例、10例)、Ⅳ型(8例、22例)、Ⅴ型(0例、16例)]与对照组[Ⅰ型(13例、0例)、Ⅱ型(23例、10例)、Ⅲ型(12例、15例)、Ⅳ型(2例、15例)、Ⅴ型(0例、10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21、2.667,P=0.026、0.008)。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坐式八段锦可有效改变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大便形状,促进排便,改善便秘,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耐药基因23Sr RNA的A2063G基因位点突变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分析

    贾金荣 陈步信 庾伟君 龙小慧 江伟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3): 3439-344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3.026
    摘要138)      收藏

    目的 总结耐药基因23Sr RNA的A2063G基因位点突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2例耐药基因23Sr RNA的A2063G基因位点突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28例,男34例,年龄(6.36±4.15)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及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多重靶向扩增-高通量测序法(tNGS)。结果 62例患儿中以学龄前期儿童多见[42例(67.7%)],秋季高发[30例(48.4%)],临床表现以咳嗽[62例(100.0%)]、发热[48例(77.4%)]为主,部分伴有喘息,大部分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干、湿啰音,肺外并发症主要有皮肤黏膜、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呼吸道多种病原体靶向测序: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23Sr RNA的A2063G基因位点突变,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均阳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为主,4例患儿有胸腔积液;50例(80.6%)用阿奇霉素治疗有效,12例(19.4%)更换多西环素治疗有效,部分联合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所有病例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较长,可累及多个系统。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仍可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大部分是有效的,如无效可在权衡利弊下选择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部分病例需要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耐药基因的检测对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付新年 郑盛 杨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2): 3162-31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3
    摘要137)      收藏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CRC)、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肠道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NLRP3炎症小体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李梦洁 梁栋 邢文华 林千愉 张慧 张晓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4): 3532-353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4.002
    摘要136)      收藏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炎症反应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近些年研究最深入的炎症小体,其异常的活化也被证明与DN的进展呈正相关。本文主要对NLRP3炎症小体在DN中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表观遗传与miRNA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陈冠宏 于茗子 方雨涵 程雪峰 李奇 李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13): 1782-178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3.002
    摘要134)      收藏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微RNAmiRNA)的表达失调与包括癌症和精神相关疾病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并且miRNA在抑郁症发病与抗抑郁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学是DNA序列不发生改变而产生长时程可遗传基因功能变化的生物学现象,其主要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调控等。很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修饰失调是阐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对近几年抑郁症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以及miRNA在抑郁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真真 张成娟 郝慧慧 丁传华 刘文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 30 (2): 192-1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2.004
    摘要133)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OVID及Cochrane Library,提取从建库至2023年5月关于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14项研究,共1 00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21例、对照组4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5.68,95%置信区间(CI)(3.33~9.67),P<0.000 01];试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SMD=1.37,95%CI(1.10~1.64),P<0.000 01];试验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表(QMG)评分低于对照组[SMD=-0.47,95%CI(-0.86~-0.09),P=0.02];试验组Busch评分的6个指标(角色功能、体力功能、认知功能、6个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均低于对照组[SMD=-1.17,95%CI(-1.50~-0.85),P<0.000 01;SMD=-1.72,95%CI(-2.07~-1.37),P<0.000 01;SMD=-0.69,95%CI(-1.00~-0.39),P<0.000 01;SMD=-1.15,95%CI(-1.47~-0.83),P<0.000 01;SMD=-1.98,95%CI(-2.67~-1.29),P<0.000 01;SMD=-1.14,95%CI(-1.78~-0.49),P=0.000 5];试验组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低于对照组[SMD=-2.09,95%CI(-2.80~-1.39),P<0.000 01];试验组的许氏绝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4,95%CI(-0.87~0.19),P=0.21];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3,95%CI(0.48~1.80),P=0.83]。结论 他克莫司能更好地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可靠。但受纳入研究文献质量限制,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证实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浩 李江涛 刘丹 李顺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22): 3217-32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9
    摘要133)      收藏

    目的 分析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进行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所有有关贝利尤单抗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范围自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获取数据,采用RevMan5.4.1软件和Sata16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加权均数差表示效应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灵敏度及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 657例患者,其中贝利尤单抗组1 522例,安慰剂组1 135例。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安慰剂组对比,贝利尤单抗持续治疗52周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者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sponder index,SRI4)(RR=1.29,95%CI 1.17~1.42,P<0.001;I2=0,P=0.91)达标率明显增多,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严重发作率(severe flare,SF)(RR=0.68,95%CI 0.58~0.79,P<0.001;I2=0,P=0.48),有效降低了患者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ELENA-SLEDAI评分降低≥4分(RR=1.28,95%CI 1.17~1.40,P<0.001;I2=0,P=0.95),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WMD=-4.77,95%CI -8.67~-0.86,P=0.02;I2=97%,P<0.001)。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RR=0.99,95%CI 0.96~1.02,P=0.54;I2=0,P=0.90)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85,95%CI 0.64~1.12,P=0.25;I2=5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利尤单抗作为附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