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语言障碍儿童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分析
    马良 单延春 刘小梅 傅芃 冉霓 衣明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28-20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3
    摘要1910)      收藏
    目的 探究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60例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60例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就诊的70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门诊体检的64例发育筛查正常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表达性语言障碍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9.13±4.99)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67±9.33)个月;疾病对照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29.44±7.95)个月;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30.05±6.64)个月。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量表》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行评估,《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 χ2检验。结果 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月龄、表达性语言分数、理解性语言分数分别为(15.962±7.410)个月、(22.863±6.235)个月、(52.885±19.216)分、(78.205±17.100)分,感受性语言障碍组分别为(16.183±7.253)个月、(18.770±7.652)个月、(49.050±14.038)分、(58.043±12.050)分,与正常对照组[(35.939±11.127)个月、(35.908±11.211)个月、(117.804±22.277)分、(117.857±22.498)分]、疾病对照组[(11.461±5.360)个月、(12.506±3.321)个月、(37.640±10.732)分、(44.353±14.106)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与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理解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分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分别为(-13.172±4.225)个月、(-6.270±4.337)个月、(-5.622±5.274)个月,与正常对照组[(5.877±6.820)个月、(5.839±6.865)个月、(-0.188±1.053)个月]、疾病对照组[(-17.231±5.534)个月、(-16.866±7.317)个月、(-3.574±3.036)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15.483±4.318)个月、(-12.897±4.048)个月、(-3.580±1.872)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疾病对照组理解实际月龄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对区分语言障碍类型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34周以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海如 张又祥 欧巧群 罗梅娟 林泽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23-20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2
    摘要1788)      收藏
    目的 探讨34周以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87例胎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把胎龄<34周影像学提示颅内出血的早产儿53例为颅内出血组,同期住院胎龄<34周影像学未提示颅内出血的早产儿13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颅内出血组中男26例、女27例,胎龄(30.22±2.31)周;对照组男70例、女64例,胎龄(32.04±1.49)周。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剖宫产、孕母≥35岁、试管婴儿、双胎、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颅内出血组胎龄<30周、体质量<1.5 kg、产前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宫内窘迫、宫内感染、出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肺出血、血小板计数(PLT)<150×10 9/L比例分别为43.40%(23/53)、58.49%(31/53)、50.94%(27/53)、43.40%(23/53)、28.30%(15/53)、47.17%(25/53)、83.02%(44/53)、52.83%(28/53)、84.91%(45/53)、11.32%(6/53)、16.98%(9/53),均高于对照组的10.45%(14/134)、30.60%(41/134)、34.33%(46/134)、8.21%(11/134)、12.69%(17/134)、20.15%(27/134)、58.21%(78/134)、26.12%(35/134)、55.22%(74/134)、1.49%(2/134)、0.75%(1/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颅内出血组产前硫酸镁、地塞米松使用率分别为60.38%(32/53)、49.06%(26/53),均低于对照组的85.82%(115/134)、71.64%(96/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宫内感染、宫内窘迫、PLT <150×10 9/L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使用硫酸镁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均 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256排能谱CT成像参数在肺腺癌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观察
    曾艳妮 魏慧慧 梅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18-20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1
    摘要1404)      收藏
    目的 探究256排能谱CT成像参数在肺腺癌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期间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20例肺腺癌患者及83例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256排能谱CT成像获得CT成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能谱CT成像参数,分析能谱CT成像参数对肺腺癌与肺鳞癌的诊断价值;肺腺癌患者依据靶向治疗疗效进行分组,比较有效与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能谱CT成像参数差异,分析能谱CT成像参数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 t检验、 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肺腺癌患者男76例、女44例,年龄(45.26±2.95)岁;肺鳞癌患者男58例、女25例,年龄(45.11±2.07)岁。肺腺癌患者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3.16±0.86)mg/ml、(7.79±0.05)、(6.76±0.96)g/L、(0.94±0.24),均低于肺鳞癌患者的(4.71±1.09)mg/ml、(7.84±0.06)、(7.92±1.13)g/L、(1.24±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肺腺癌患者与肺鳞癌患者水基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能谱CT成像参数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能谱曲线斜率用于肺腺癌与肺鳞癌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754、0.792、0.722,各指标联合AUC值则为0.932;两组患者治疗后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低于无效组(均 P<0.05),有效组患者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无效组(均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与疗效均为负相关关系( r=-0.413、-0.628、-0.527、-0.385,均 P<0.05)。结论 256排能谱CT成像参数用于肺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能够反映患者疗效,可以作为患者病情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高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口服与鼻饲的效果比较
    包勤文 龚晨 廖静贤 白学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44-21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7
    摘要1394)      收藏
    目的 比较口服营养(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和鼻饲营养(nasal feeding nutrition,NF),包括鼻胃管营养(nasogastric tube nutrition,NGT)、鼻空肠管营养(naso-jejunal tube nutrition,NJT),对高龄(≥80岁)住院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急诊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的高龄患者108例,对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根据EN支持方式将其分为ONS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和NF组(58,男38例,女20例),NF组包括鼻胃管营养组(NGT组)40例和鼻空肠管营养组(NJT组)18例。患者年龄80~98岁,ONS组患者平均年龄85.7岁,NF组患者平均年龄84.9岁。EN支持时间均>14 d,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 d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第14天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指标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比较ONS组、NGT组、NJT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 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高龄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在EN支持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N支持后,3组血清PA、TP、ALB水平均显著增加,CRP、IL-6、PCT、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Hb和RBC计数未显著增加(均 P>0.05)。ONS组IgG、IgA、IgM、CD3+、CD4+高于NGT组、NJT组同期(均 P<0.05),CD8+低于NGT组、NJT组同期(均 P<0.05)。治疗后14 d,ONS组腹泻(6%,3/50)、反流(8%,4/50)、消化道出血(2%,1/50)与NGT组、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ONS组呕吐(4%,2/50)、再发肺部感染并发症(4%,2/50)与NG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在高龄老年患者(≥80岁)EN支持中,ONS和NF支持均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其中ONS效果更加显著,对高龄患者的EN能够显著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有效性研究
    彭树灵, 张卫华, 钟育波, 刘丽丽, 黄红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16-152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09
    摘要1352)      收藏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58±13)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9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托烷司琼5 mg,肌肉注射胃复安10 mg。中医组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每天1剂,直至化疗结束后3 d;同时贴敷穴位,每天1次,每次持续12 h,直至化疗结束后3 d。中西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同时进行穴位贴敷,直至化疗结束后3 d。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功能状况的评分的变化及防治效果。采用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 结果 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呕吐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腹泻腹痛评分分别为1.00(2.00)分、0.00(1.00)分、0.00(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功能状态评分分别为(91.0±8.4)分、(96.0±6.2)分、(95.7±5.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943, P=0.009)。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恶心、呕吐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73.33%(22/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240, P=0.044)。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腹泻腹痛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96.67%(29/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860, P=0.032)。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的腹泻腹痛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化疗后功能状态评分显著提高。 结论 在常规运用西药止吐药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TCGA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lncRNA及建立预后风险模型
    何天 曹天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64-18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8
    摘要1312)      收藏
    目的 筛选与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构建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方法 数据提取时间:建库至2022年3月1日。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并整理结肠癌转录组数据,构建配对样本lncRNA表达矩阵,利用“edgeR”R包筛选获得差异表达lncRNA(DElncRNA)。对DElncRNA先后行COX回归模型单变量分析、Lasso回归分析、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获取预后相关lncRNA。依据多元COX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构建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通过C指数值、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下的面积(AUC)及K-M生存分析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对模型中lncRNA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对相关的m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探索lncRNA影响结肠癌进展的机制。结果 整理转录组数据得到5 460个lncRNA,配对样本分析获得DElncRNA 868个,其中上调548个、下调320个。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后获得40个lncRNA,经Lasso回归分析过滤共线性因素,得到lncRNA 34个,K-M生存分析后,得出14个候选lncRNA。再进行多元COX回归分析,得到7个预后相关lncRNA(下调:LINC01132;上调:ELFN1-AS1、RP5-884M6.1、LINC00461、RP1-79C4.4、RP4-816N1.7、RP3-380B8.4),依据回归系数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模型的C指数值为0.82;3年和5年的AUC值分别为0.79、0.84;进行K-M生存分析提示高低风险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1)。随后构建ceRNA网络,通过KEGG富集分析提示下调lncRNA可能是通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癌症中蛋白聚糖、PI3K-Akt信号通路等抑制结肠癌进展,上调lncRNA可能是通过细胞粘附分子、局灶性粘连、吞噬体等通路促进结肠癌进展。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7个lncRNA的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患者生存预后准确性,每个lncRNA是潜在单独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对临床上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嵇高德, 姜莉华, 李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79-15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23
    摘要1199)      收藏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患者肾功能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80±5.7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53.19±5.82)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 χ 2检验。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61, P=0.023)。治疗后,观察组FBG为(6.50±1.33)mmol/L、2hPG为(8.35±1.44)mmol/L、HbA 1c为(6.01±0.54)%、TC为(4.58±0.23)mmol/L、TG为(1.41±0.22)mmol/L、LDL-C为(2.23±0.34)mmol/L、MDA为(3.20±0.33)μmol/L、BUN为(6.33±1.07)mmol/L、Scr为(110.53±18.77)μmol/L、UMA为(10.34±3.2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9±1.50)mmol/L、(11.29±2.53)mmol/L、(7.02±1.19)%、(5.23±0.70)mmol/L、(1.95±0.44)mmol/L、(3.31±0.52)mmol/L、(4.50±0.52)μmol/L、(9.86±2.55)mmol/L、(178.41±25.36)μmol/L、(18.55±5.2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11、6.623、5.068、5.785、7.198、11.399、13.842、8.371、14.108、8.725,均 P<0.05);观察组HDL-C为(1.74±0.65)mmol/L、SOD为(43.96±8.22)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和(36.77±7.03)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89、4.359,均 P<0.05);两组GSH-P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06, P=0.837)。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65%(2/43)比9.30%(4/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77, P=0.410)。 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T2DM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肾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消毒效果比较
    任燕敏 吴凤娇 李爱兰 朱新 张宇 孙丽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17-21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1
    摘要1066)      收藏
    目的 通过使用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进行消毒,以比较其消毒效果、物体表面细菌菌落以及经济使用成本,从而为临床采取方便、有效、便捷、经济的消毒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的CT检查床表面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样本量199个)、75%乙醇擦拭(样本量194个)、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样本量180个)、床单位消毒机(样本量82个)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比较消毒后的消毒效果、CT检查床表面细菌菌落数,并分析四种消毒方式的经济使用成本。多个样本之间的比较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75%乙醇擦拭、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消毒机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99%(197/199)、98.45%(191/194)、99.44%(179/180)、100.00%(8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882, P=0.597),四种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种消毒产品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1(0.3)cfu/cm 2、0.6(1.0)cfu/cm 2、1.0(0.7)cfu/cm 2、0.0(0.1)cfu/cm 2,细菌清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7.857, P<0.05),清除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季铵盐消毒湿巾、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经济使用成本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22.00元/次)>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1.74元/次)>季铵盐消毒湿巾(1.25元/次)。 结论 综合比较,季铵盐消毒湿巾具有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且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在医院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调查研究
    吴敏 于娜 翟祥娟 傅特 黄烁 王凌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203-2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31
    摘要1039)      收藏
    目的 调查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指导青少年近视防治。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携带子女进行视力诊治的青少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青少年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设计的《青少年父母近视预防认知调查表》《父母对青少年近视预防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共向664名青少年父母开展调查,有效问卷648份;其中男292人(45.06%),女356人(54.94%);年龄<30岁69人(10.65%),年龄30~40岁439人(67.75%),年龄>40岁140人(21.60%);初中及以下66人(10.19%),高中及中专351人(54.17%),大专及以上231人(35.65%)。根据父母所生育子女中是否存在近视,将青少年父母分为近视青少年父母组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近视青少年父母组在“夜间阅读光线强度应≥200 Lux”“写字距离、胸部离桌距离、书本离眼距离应分别保持3.3 cm、6.0~7.0 cm、33.0 cm”“即使采用台灯照明应从优势手的对侧射入光线”“视觉训练可延缓近视屈光度的增加”“佩戴过度矫正的近视眼镜可加重近视进展”“屈光手术是屈光度稳定,年龄≥18岁视力矫正的有效方式,但应保持合理预期”“每天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1~2 h有助于预防近视”条目的知晓率低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分别为69.21%(281/406)比76.86%(186/242)、55.17%(224/406)比71.07%(172/242)、74.88%(304/406)比85.95%(208/242)、77.09%(313/406)比84.30%(204/242)、79.80%(324/406)比89.26%(216/242)、74.14%(301/406)比81.82%(198/242)、88.18%(358/406)比93.80%(227/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4.405、16.133、11.212、4.879、9.756、4.614、5.465,均 P<0.05)。近视青少年父母在“定期督促或携带子女至眼科机构检查视力”“经常督促子女保持良好的睡眠”“经常督促子女户外活动”“经常监督子女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共同生活期间控制青少年屏幕观看时间”“经常向青少年探讨或分享近视危害、预防的相关话题”“与良好的视力比较,更坚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并付诸行动”等条目表达的预防行为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乐观,视力正常青少年的父母在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与近视防治行为优于近视青少年父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齐有涛 王东梅 白玉焕 孔令甲 敬长春 计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15-1819.   DOI: 2022001750
    摘要969)      收藏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该联合用药方案对炎性因子、辅助型T细胞1T helper 1 cellTh1)和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3月至2020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5.25±2.42)岁,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65.33±2.3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行联合治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为59.09%26/44),观察组DCR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37)。治疗后,对照组癌相关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分别为(9.20±4.23U/ml、(2.53±0.41μg/L、(61.75±14.25U/ml,观察组CA19-9CEATSGF水平分别为(4.98±2.87U/ml、(1.96±0.39μg/L、(53.20±16.37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66.6822.61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分别为(9.83±1.68μg/L、(4.98±0.83pg/ml、(5.62±1.58μg/L、(12.83±2.41μg/L,观察组分别为(12.45±1.65μg/L、(6.12±1.47pg/ml、(3.18±1.17μg/L、(8.76±2.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04.4798.2328.428,均P<0.05)。对照组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3±1.31)个月、(5.10±1.39)个月,观察组分别为(5.31±0.75)个月、(9.33±2.5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379.691,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更好,同时在治疗期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忧遁草中黄酮苷的分离纯化以及对上皮性卵巢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隋红梅 贺凤喜 李爱华 李爱峰 王丽 路焕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784-17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2
    摘要941)      收藏
    目的 对忧遁草中的黄酮苷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研究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抗肿瘤作用,为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忧遁草中的黄酮苷进行分离纯化,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忧遁草黄酮苷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忧遁草黄酮苷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Beclin-1、Bcl-2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Beclin-1、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GraphPad Prism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细胞半抑制浓度(IC 50)值的测定,采用 t检验。 结果 自忧遁草中分离纯化得到3种黄酮苷化合物,分别为肥皂草苷、夏佛塔苷和牡荆苷;CCK-8实验结果显示,牡荆苷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 P<0.05),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的半抑制浓度IC 50值分别为33.777 μg/μl、34.114 μg/μl、31.968 μg/μl。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和空白组相比,经牡荆苷处理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 3组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以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为研究对象,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牡荆苷浓度的增加,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显著( P<0.01);Western bolt结果显示,经牡荆苷处理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中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0.01)。 结论 牡荆苷可以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与Beclin-1的交互作用发挥抗癌活性,控制肿瘤细胞自噬水平,促进自噬基因依赖性细胞死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复合超声心动图在检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
    薛静 张周龙 陈胜江 袁小志 段利科 王慧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6): 2236-2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6.004
    摘要938)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复合技术在动态监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28例(化疗组),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51.22±10.17)岁;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8岁,年龄(50.19±12.06)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后2周期、4周期、6周期采用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RT-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测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前后径(LV)、左心房前后径(LA)、E峰、A峰、E/A值、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血流频谱舒张早期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比值、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Ptw)。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4周期LVEF、LV、LA、E峰、A峰、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2周期化疗组D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4周期化疗组DT为(213.16±21.23)ms,与对照组(181.26±20.23)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组化疗后6周期LVEF为(49.01±4.12)%、LV为(56.68±4.32)mm、LA为(43.64±4.02)mm、E峰为(78.36±12.20)cm/s、A峰为(90.96±12.61)cm/s、E/A为(0.76±0.21)、DT为(256.23±32.14)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e’、E/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组化疗后4周期e’为(8.22±1.27)cm/s、E/e’为(18.17±3.12),化疗6周期e’为(4.29±2.17)cm/s、E/e’为(20.17±4.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4周期、6周期LVGRS、LVGCS、LVGLS、LVPt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肿瘤患者会导致心脏毒性,RT-2DE联合TDI及2D-STI能更早期更敏感地检测到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中的规范性应用
    任秋桦 高巧燕 丛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1977-198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12
    摘要884)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中的规范性应用及效果。方法 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3 4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接诊1 668例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诊1 824例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936例、女732例,年龄(68.43±2.49)岁;观察组男1 008例、女816例,年龄(68.58±2.55)岁。统计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出入病房管理前后的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护理工作效率、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一患一陪护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为98.85%(3 606/3 648),高于对照组96.04%(3 204/3 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57, P<0.001)。观察组体温监测记录耗时、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分别为(24.25±1.17)s、(7.25±0.79)s、(61.47±3.63)s,均低于对照组的(50.36±10.24)s、(19.36±2.14)s、(83.45±8.4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8.130、225.467、101.839,均 P<0.001)。观察组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分别为(103.25±8.03)人/d、(30.21±3.20)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40.24±11.26)人/d、(43.53±6.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9.056、111.809,均 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3%(1 788/1 824),高于对照组94.60%(1 578/1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334, P<0.001)。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为(143.17±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0.79±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14, P<0.001)。结论 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可有效提升病房管理规范率,减少出入病房人次,缩短出病房时间。护患双方满意度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西藏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治疗情况调查
    姚娜 陈冬翠 蔡玥 谢丽琼 陈林兴 刘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15-20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0
    摘要884)      收藏
    目的 调查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2018年5月对察隅县城区的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普查及基本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眼前段检查、眼底检查、眼位检查等,对视力低于6/12的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对确诊为弱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发病原因。计量资料行配对 t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和性别与弱视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察隅县城区小学和初中共1 795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888人,女907人。其中弱视患病人数为77人,患病率为4.3%。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受检中小学生中引起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如下:屈光参差19.5%(15/77),屈光不正77.9%(60/77),斜视2.6%(2/77)。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弱视的主要类型,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有助于降低弱视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脑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游慧超 孙登江 欧阳和平 李文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08-21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9
    摘要838)      收藏
    目的 分析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后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近期死亡及远期功能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术后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显著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远期Barthel 指数(BI)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共收集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例77例,最终入选符合要求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58.7岁。术前中线偏移小于10 mm相对于大于等于10 mm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 OR)=11.48,95%置信区间( CI):1.12~118.14)];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相对于GCS评分>7分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 OR=13.12,95% CI:1.41~122.43)。术前昏迷、GCS评分与中线移位程度均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BI。年龄是影响存活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的远期BI呈下降趋势。 结论 术前中线偏移<10 mm与GCS评分≤7分是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前中线的偏移程度并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耳内镜下应用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费永光 岑瑞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1959-19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08
    摘要827)      收藏
    目的 分析耳内镜下应用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干湿耳状态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和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耳观察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6.23±7.39)岁],干耳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7.28±7.29)岁],湿耳观察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7.12±7.26)岁],湿耳对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7.75±7.17)岁]。所有患者均行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干耳、湿耳观察组均在手术结束时给予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固定鼓室及外耳道。统计并比较4组患者术前咽鼓管功能,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气骨导差值,统计术后6个月的干耳率及干耳时间,术后6个月的鼓膜愈合率和听力改善率。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4组患者术前咽鼓管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高于术前、气骨导差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和气骨导差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干耳观察组和湿耳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和气骨导差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干耳观察组干耳率为16/17(94.12%),干耳对照组17/19(89.47%),湿耳观察组15/16(93.75%),湿耳对照组13/14(92.86%),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术后干耳观察组干耳时间为(9.24±3.26)周,干耳对照组(13.37±3.75)周,湿耳观察组(9.11±3.17)周,湿耳对照组(14.21±3.65)周,干耳观察组和湿耳观察组短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干耳观察组鼓膜愈合率为17/17(100.00%),干耳对照组18/19(94.73%),湿耳观察组15/16(93.75%),湿耳对照组14/14(100.00%),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49)。术后6个月4组听力改善率分别为干耳观察组12/17(70.59%),干耳对照组7/19(36.84%),湿耳观察组13/16(81.25%),湿耳对照组6/14(42.86%),其中干耳观察组和湿耳观察组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不伴有听骨链病变的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湿耳状态时进行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鼓膜愈合率及干耳率同干耳状态无明显差异,术中应用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加快患者体内炎性因子下降,缩短干耳时间和提高听力改善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和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魏海涛 刘瑞 荀伟 王敏 刘中阳 张文龙 王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13-21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0
    摘要816)      收藏
    目的 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和酒精性肝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例,女40例,年龄(40.0±14.6)岁。所有患者测量骨密度,检测肝功能、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彩超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腹部彩超分为3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组35例、酒精性肝病组45例、酒精性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42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 t检验。 结果 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的骨钙素分别为(24.73±3.66)μg/L、(27.34±2.94)μg/L、(17.44±3.09)μg/L,25(OH)D3分别为(22.47±2.82)μg/L、(25.63±3.84)μg/L、(16.87±4.33)μg/L,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65±3.27)μg/L、(30.21±4.22)μg/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均低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低于酒精性肝病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TNF-α分别为(10.33±3.41)pg/ml、(13.23±4.02)pg/ml、(16.94±3.92)pg/ml,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对照组[(5.54±2.39)pg/m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高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组低于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我们考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骨质疏松在发病过程中呈相辅相成作用。骨钙素、25(OH)D3、TNF-α可能为其共同的发病机理,其既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其导致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2019—2021年厦门市某医院食源性沙门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吴文辉 陈涌泉 吴健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72-187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9
    摘要796)      收藏
    目的 分析厦门市某医院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的761例疑似食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其中男性447例,女性314例,年龄0~95岁。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采样时间等进行分组,对沙门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特征进行横断面研究和分析。采用 χ 2检验。结果 经VITEK-MS质谱分析和血清凝集试验,761例疑似食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中共检出沙门菌感染69例,总检出率为9.07%(69/761)。69株沙门菌分布于6个血清群16个血清型,以B群和D群为主,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占比最高,分别占42.03%(29/69)和23.19%(16/69)。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患者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142, P=0.706);不同年龄段患者沙门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5.005, P<0.001),0~18岁未成年人检出率显著高于成年人。不同月份沙门菌检出率有一定差异,沙门菌检出率随月份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5—10月份检出率较高。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4.55%(41/55)和61.82%(34/55),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38.18%(21/55),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沙门菌株。结论 厦门市沙门菌感染血清型多而复杂,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未成年人感染占主要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本地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黎峰 禤锦峰 龚超 李炯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29-183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1
    摘要795)      收藏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9.00±6.0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9.00±7.00岁)。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及术后情况、疼痛程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 2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705, P=0.030);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更少,术后第4天引流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术后肛门排气、早期活动、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更短,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前,两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57±5.34)mg/L比(26.84±5.12)mg/L、(16.28±5.64)ng/L比(33.54±7.50)n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85.63±11.84)kU/L比(74.25±12.3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30.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454, P=0.019)。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改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减轻疼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的随机对照研究
    林诗鹏, 陈芙蓉, 郑赛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74-1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22
    摘要763)      收藏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气滞血瘀型)的效果,为疾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海丰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11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参照组,各56例。其中联合组年龄(38.58±8.03)岁,病程(5.05±1.66)年;参照组年龄(36.89±7.34)岁,病程(4.67±1.72)年。参照组予以头孢他啶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均治疗2周。应用 χ 2检验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配对 t检验与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89.29%(50/56)比71.43%(40/56)]( χ 2=5.657, P=0.017),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12.50%(7/56)比16.07%(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292, P=0.589);联合组治疗2周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及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分别为(1.06±0.38)cm、(1.42±0.48)cm、(2.86±0.49)mPa·s、(1.28±0.35)mPa·s、(6.41±1.56)mPa·s、(42.38±3.45)%,均低于参照组的(2.88±0.57)cm、(1.96±0.55)cm、(3.95±0.53)mPa·s、(1.77±0.38)mPa·s、(9.79±1.97)mPa·s、(45.07±4.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881、5.536、11.301、7.098、10.066、3.800,均 P<0.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1.82%(1/55)比14.55%(8/55)、7.41%(4/54)比25.93%(14/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56 6.667, P=0.037、0.010)。 结论 使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消退,增强疗效,减少复发,且可获得良好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荜铃胃痛颗粒致消化系统反应的分析与思考

    赵战威 崔红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 (7): 1004-10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7.027
    摘要706)      收藏

    荜铃胃痛颗粒是在古方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具有抑酸及镇痛的作用,广泛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但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下记载为尚不明确,且鲜有相关报道,不能为临床救治及患者提供足够的参考。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有2例患者在服用荜铃胃痛颗粒后出现消化道反应,笔者以此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中成药说明书的完善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及黄斑血流的相关性研究
    谷裕 陈振东 卞栏焰 杨玉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01-200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17
    摘要692)      收藏
    目的 探讨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及黄斑血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光明眼科医院门诊部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8例,其中低度近视19例、中度近视21例、高度近视18例。另选取视力正常的青少年22例作为对照组。低度近视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2.38±3.03)岁;中度近视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13.01±2.95)岁;高度近视组男9例、女9例,年龄(12.85±3.11)岁;对照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13.08±3.32)岁。采用德国蔡司公司的Cirrus HD-OCT-5000仪器,测量患者黄斑血流相关指标及视网膜厚度。对比近视组及对照组的全周、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厚度;对比低、中、高度近视组的全周、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厚度;对比低、中、高度近视组的黄斑血流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及黄斑血流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 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结果 近视组的全周、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厚度分别为(93.68±10.25)μm、(118.63±9.87)μm、(110.33±10.37)μm、(57.93±8.14)μm、(87.91±8.33)μ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43±8.52)μm、(134.77±9.65)μm、(133.26±8.08)μm、(79.43±9.66)μm、(102.44±6.7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中、高度近视组的全周、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厚度依次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中、高度近视组的1区血管长度密度(VD1)、1区血流灌注密度(PD1)及4区血流灌注密度(PD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4区血管长度密度(VD4)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指标,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近视度数变大VD4、FAZ变小。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及FAZ呈负相关( r=-0.648, P<0.001; r=-0.312, P=0.003),与VD4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近视越严重,视网膜厚度越小,且FAZ越低,呈负相关性,但因果关系需进行多中心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张传泽 杨晓朝 彭如一 谢永灿 邢专 陈朴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40-21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6
    摘要689)      收藏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联合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M-M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44.97±9.86)岁,给予传统的M-M术治疗;观察组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龄(45.83±10.27)岁,采用RPH联合M-M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痔疮复发率。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 χ 2检验。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t=7.135、5.986,均 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t=6.372,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75/75),对照组为100.00%(7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67%(2/75),6个月复发率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7/70)、7.14%(5/70)( χ 2=3.345、3.081,均 P<0.05)。 结论 RPH联合M-M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血常规指标及比值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流感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杨芝芝 杨洁 邓建军 曾娅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20): 2876-28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0.013
    摘要685)      收藏
    目的 探究血常规指标及其比值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流感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绵阳地区确诊的25例COVID-19患者、207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甲流)和240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者(乙流)血常规数据,其中男237例、女235例,年龄14~77岁,回顾性分析3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白细胞计数(WBC)和单核细胞计数(MC),并计算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上述参数对COVID-19和流感的诊断价值。采用方差分析、LSD检验、Tamhane检验。 结果 COVID-19组NC、MC、WBC和NLR指标分别为(3.52±1.33)×10 9/L、(0.46±0.16)×10 9/L、(5.50±1.46)×10 9/L、(3.05±2.04),均明显低于甲流组的(5.52±2.32)×10 9/L、(0.62±0.25)×10 9/L、(7.47±2.55)×10 9/L、(5.51±3.82),LMR指标为(3.37±1.72),略高于甲流组的(2.24±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OVID-19组MC和NLR明显低于乙流组,LMR略高于乙流组(均 P<0.05);甲流组NC、PLT、WBC和NLR明显高于乙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NLR对甲型、乙型流感的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最高,其诊断甲型流感的特异度为88.2%、灵敏度为81.2%,诊断乙型流感的特异度为91.2%、灵敏度为65.0%。 结论 血常规指标及比值变化能较好辅助诊断、鉴别诊断COVID-19和流感患者,其中NLR对流感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最高,LC、NLR、LMR和PLR对COVID-19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MC、NLR、LMR是鉴别诊断COVID-19和流感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刘凤璟 刘辉文 王美玲 陈碧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073-20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1
    摘要668)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 方法 检索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统计结果用比值比( OR)及95%置信区间( CI)表示,异质性检验当 P≥0.1且 I 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P<0.1和/或 I 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 728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303例,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1.26%。meta分析显示,性别(女性)( OR=3.73,95% CI 2.04~6.82, P<0.000 01)、年龄<12岁( OR=4.71,95% CI 3.41~6.50, P<0.000 01)、吸烟史( OR=4.06,95% CI 3.08~5.35, P<0.000 01)、缺血时间>10 h( OR=3.04,95% CI 1.52~6.07, P=0.002)、伤因(挤压撕脱伤)( OR=4.09,95% CI 2.89~5.78, P<0.000 01)、离断平面(末节离断)( OR=4.10 95% CI 3.03~5.54, P<0.000 01)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 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女性、低龄、有吸烟史、缺血时间长、挤压撕脱伤、末节离断等再植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史文燕 朱建业 管东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778-17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1
    摘要666)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便更好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60例(恶性组),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56.13岁。选取同期收治的良性肿瘤患者330例(良性组),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3.27岁。收集两组患者的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PSS 26.0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评估MRI、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恶性组肿瘤在MRI中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欠清,肿瘤性质多为囊实性或实性,MRI强化检查多为明显强化,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多呈明显高信号;良性肿瘤在MRI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晰,肿瘤性质多为囊性,MRI强化检查多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DWI上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的水平分别为(885.37±159.14)U/ml、(236.69±65.31)U/ml、(27.49±11.75)μg/L、(364.21±54.08)pmol/L,均高于良性组[(150.44±40.45)U/ml、(92.20±19.64)U/ml、(5.68±0.66)μg/L、(178.73±7.39)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476、2.119、2.423、3.398,均 P<0.05)。恶性组血清CA125、CA199、CEA、HE4及其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3%(44/60)、33.33%(20/60)、23.33%(14/60)、53.33%(32/60)、90.00%(54/60),均高于良性组[13.94%(46/330)、17.88%(59/330)、8.18%(27/330)、2.73%(9/330)、33.03%(109/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100.891、7.507、12.389、132.105、67.734,均 P<0.05);经ROC分析,CA125、CA199、HE4、CEA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525、0.893、0.540;MRI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6.97%、准确度为96.15%;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66.96%、准确度为70.51%;MRI与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9.39%、准确度为9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大于单一MRI或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于锡洋, 赵生莹, 于文敬, 任建华, 马克峰, 代学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86-159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25
    摘要664)      收藏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对直肠良性肿瘤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直肠良性肿瘤患者7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显微手术组(37例)和传统手术组(36例)。显微手术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51.42±5.58)岁;传统手术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52.26±6.04)岁。显微手术组采取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氧化应激指标(AOPP、GSH-Px)、胃肠激素指标[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 χ 2检验。 结果 显微手术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5.17±0.94)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6.93±1.72)h、进食时间为(29.31±5.28)h、住院时间为(3.42±0.81)d,均短于传统手术组的(11.62±1.85)h、(15.70±2.14)h、(68.74±11.02)h、(7.60±1.29)d,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低[(30.53±5.69)ml比(49.17±8.5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855、19.326、19.579、16.629、11.038,均 P<0.001);显微手术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97.30%(36/37)比77.78%(28/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8.11%(3/37)比27.78%(10/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753、4.823,均 P<0.05);两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AOPP水平均较术前提高,但显微手术组均低于传统手术组[(65.11±8.24)μmol/L、(52.48±6.61)μmol/L比(102.58±16.70)μmol/L、(78.12±10.23)μmol/L]( t=12.208、12.754,均 P<0.001);两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GSH-Px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显微手术组均高于传统手术组[(126.27±18.59)U/ml、(141.10±22.73)U/ml比(84.91±12.52)U/ml、(104.58±19.65)U/ml]( t=11.118、7.335,均 P<0.001);两组术后第3天、术后1周血清MTL、GAs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显微手术组均高于传统手术组[(228.17±19.53)pg/ml、(254.50±22.47)pg/ml、(66.35±5.48)μmol/L、(71.41±6.34)μmol/L比(181.25±15.58)pg/ml、(203.56±20.52)pg/ml、(61.43±4.91)μmol/L、(66.45±5.3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328、10.106、4.036、3.597,均 P<0.001)。 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良性肿瘤可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对血清AOPP、GSH-Px水平影响小,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菅炎鹏 周锦鸽 岳晓香 李根锋 徐松山 刘伟杰 樊骏 王一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04-21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8
    摘要662)      收藏
    目的 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根阻滞与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在颈椎病颈痛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吴洁 邓秀红 雷丽芳 周佳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20): 2947-295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0.030
    摘要654)      收藏
    目的 总结和分析火龙罐综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收治的45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女37例,男8例;年龄34~85(59.51±11.37)岁;病程18 d~20年;颈痛程度:中度27例,重度1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施行火龙罐综合灸疗法。运用配对 t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颈痛程度、颈椎功能以及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45例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为(2.36±0.85)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93±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738, P<0.001);干预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为(13.67±4.01)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35.56±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855, P<0.001)。45例患者中显效4例(8.9%),有效40例(88.9%),无效1例(2.2%),治疗总有效率为97.8%(44/45);无施罐部位皮肤破损、肿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04±6.31)分。 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火龙罐综合灸疗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颈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且该疗法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案例式PBL结合师生立体式评价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肖承佐 郝俊 刘仁红 徐鹏 邓宇晴 邹林翰 刘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1973-19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11
    摘要639)      收藏
    目的 探讨案例式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师生立体式评价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深圳沙井医院135名普外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传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传统组45人,其中男27人,女18人,年龄(22.6±1.9)岁;对照组45人,其中男29人,女16人,年龄(22.3±1.8)岁;观察组45人,其中男25人,女20人,年龄(23.1±1.7)岁。传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案例式PBL教学法、案例式PBL结合师生立体式评价进行教学,经过不同教学方法后,在教学效果、满意度、考试成绩方面进行效果评价。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 2检验。结果 案例式PBL结合师生立体式评价教学法提高了实习生在普外科教学中的满意度,提升了考试成绩[传统组(79.9±11.9)分比对照组(82.4±12.5)分比观察组(87.5±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案例式PBL结合师生立体式评价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在外科教学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都淑萍 王晓东 潘红霞 孟庆伟 王卫卫 于松杨 王志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093-209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5
    摘要638)      收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的96例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入室(T0)、Ramsay评分达到5分时(T1)、扩宫颈时(T2)、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 2),记录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χ 2检验。 结果 研究组T1时MAP、HR和SpO 2明显高于对照组[(68.5±8.9)mmHg比(59.3±7.5)mmHg(1 mmHg=0.133 kPa)、(75.3±6.4)次/min比(60.5±7.7)次/min、(98.5±0.6)%比(95.5±1.1)%,均 P<0.05];T2时MAP和HR低于对照组[(73.8±10.1)mmHg比(83.5±11.8)mmHg、(76.1±9.7)次/min比(89.7±8.7)次/min,均 P<0.05];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大于研究组[(269.2±29.2)mg比(216.7±25.2)mg, t=9.430, P<0.001];苏醒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6.9±1.3)min比(5.5±1.2)min, t=5.482, P<0.001];术中对照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25.0%(12/48)比4.2%(2/48)、31.2%(15/48)比6.2%(3/48),均 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延续性护理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中的应用
    余婷 刘小加 李高峰 丁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36-213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5
    摘要631)      收藏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门诊收治的行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的腋臭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8~49(25.5±7.1)岁;Park分级:Ⅱ级10例,Ⅲ级16例,Ⅳ级14例。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6~47(25.2±5.9)岁;Park分级: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观察组在整个围手术期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于术后1周采用SPSS 25.0 软件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 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00, P=0.025)。观察组术后仅2例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术后发生5例皮下血肿、3例皮瓣坏死及1例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9/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 2=5.165, P=0.023)。 结论 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围手术期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在OHSS高风险患者首次FET中的应用比较
    苏宁 夏薇 王维 何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54-18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6
    摘要624)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因OHSS高风险行全胚冷冻患者共226名。根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NC)组74名,年龄(30.65±4.80)岁,激素替代周期(HRT)组108名,年龄(29.79±4.41)岁,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GnRHa+HRT)组44名,年龄(30.03±4.56)岁。比较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抗苗勒管激素(AMH)、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采用方差分析和 χ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性激素、AMH、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等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HRT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为(9.80±1.61)mm,明显低于NC组[(11.07±1.71)mm]和GnRHa+HRT组[(10.23±1.6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509, P=0.001),NC组和GnRHa+H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RT组囊胚所占比例为47.22%(51/108),明显高于NC组的32.43%(2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C组和GnRHa+H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OHSS高风险患者FET采用3种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医生根据不孕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以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评价
    陈静文 杨志文 方维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32-21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4
    摘要616)      收藏
    目的 评估社区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情况及其疗效,为社区签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3月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其疗效。355例患者中男132例、女223例,年龄(77.98±5.42)岁。 结果 全部案例中降糖药物排名前5位:磺脲类占60.6%(215/355),双胍类占48.5%(172/355),α-糖苷酶抑制剂类占37.5%(133/355),胰岛素占14.4%(51/355),噻唑烷二酮类占7.6%(27/355)。降压药物排名前5位:钙离子拮抗剂占67.0%(238/35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占61.1%(217/355),β-受体阻滞剂占6.7%(24/35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4.2%(15/355),利尿剂占3.9%(14/355)。血糖达标占89.3%(317/355),血糖未达标占10.7%(38/355)。血压达标占84.2%(299/355),血压未达标占15.8%(56/355)。 结论 社区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病情控制基本稳定,但存在药物治疗跟踪评估的欠缺及部分疗效不达标、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吴福焱 郭红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80-18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1
    摘要612)      收藏
    目的 探究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3.73±3.58)岁,给予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4.43±4.76)岁,给予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龈沟液炎性因子、牙周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安全性。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 χ 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6.078, P=0.014);治疗后,观察组的龈沟液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前列腺素(PGE2)和内脂素(VF)水平分别为(3.59±0.62)ng/L、(81.39±8.19)ng/L、(48.81±6.53)ng/L、(31.41±7.5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0.69)ng/L、(91.05±10.12)ng/L、(56.47±9.04)ng/L、(40.58±6.53)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观察组牙周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水平分别为(3.02±0.56)mm、(2.08±0.49)mm、(1.12±0.33)分、(1.18±0.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9±0.87)mm、(2.69±0.72)mm、(1.82±0.44)分、(2.08±0.4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临床安全性对比,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少于观察组[4.08%(2/49)比10.20%(5/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427, P=0.232)。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能够有效缓解牙周炎患者炎症情况,改善牙周临床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广东省汕尾地区6~19岁学生龋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沈玥 范佳依 黄秋炜 钟雯珈 郑婷 招洛丹 程慧琳 杨志千 庄沛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22-212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2
    摘要600)      收藏
    目的 调查广东省汕尾地区6 19岁在校学生的患龋率、龋均及龋失补构成比,为汕尾地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汕尾城区共纳入7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海丰县共纳入5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共对5 110名6 19岁在校学生(男生2 620人,女生2 470人)进行龋病检查及统计分析。采用 t检验、 χ 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6 9岁组乳牙患龋率高达88.54%,龋均为(4.79±3.47),且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6 9岁、10 12岁、13 15岁及16 19岁组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0.13%、41.41%、61.56%和65.98%,龋均分别为(0.16±0.55)、(0.85±1.30)、(1.77±2.16)和(2.29±2.24);由此可见,恒牙患龋率及龋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各年龄组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均显著高于男生(均 P<0.05)。6 9岁及10 12岁组乳牙龋的充填构成比极低,仅为1.22%和2.76%。6 9岁、10 12岁、13 15岁及16 19岁组恒牙龋的充填构成比分别为18.03%、29.90%、38.01%和47.86%,提示恒牙龋的充填构成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 汕尾地区6~12岁学生乳牙及6 19岁学生恒牙患龋率和龋均较高,而充填构成比较低,需增加该地口腔卫生公共资源,采取合理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学生患龋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快速康复外科在贵州遵义地区结核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探索
    汤阳 李桥 瞿文栋 梁鲁彪 龚明 韩浩 宋永祥 陈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6): 2262-2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6.010
    摘要593)      收藏
    目的 分析和验证快速康复外科在贵州遵义地区肺结核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各类因肺结核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42例、女13例,年龄(54.65±14.94)岁,在围术期选择传统康复手段促进患者康复;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52.15±14.12)岁,在围术期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干预。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观测及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为100(50,110)ml,对照组为100(90,16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7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82±1.36)分、(8.98±2.37)×10 9/L、(10.69±2.27)d、(5.13±1.73)d、(7.89±2.45)d、(59 932.16±12 914.00)元,均低于对照组的(4.62±1.89)分、(10.83±3.93)×10 9/L、(12.13±2.63)d、(6.09±2.56)d、(8.95±2.54)d、(65 421.43±14 684.8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5),低于对照组14.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960, P=0.047)。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肺结核患者围术期应用能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安全且有效,具备实施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出生子代性别比影响因素分析
    倪运萍 洪锐芳 陆杉 陈旭龙 邓雪梅 袁启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54-21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9
    摘要587)      收藏
    目的 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secondary sex ratio,SSR)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分娩的胎儿性别数据,分别按移植卵裂期胚胎与囊胚、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semination,ICSI)受精胚胎、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胚胎进行分组比较,并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方差齐),计数资料采用 χ 检验及Fisher’s确切概率法。 结果 IVF-ET治疗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100(1 158∶998)。移植卵裂期胚胎1 310个分娩周期与移植囊胚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108∶100(870/809)比147∶100(277/1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移植IVF胚胎1 306个分娩周期与移植ICSI 胚胎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21∶100(879/724)比97∶100(264/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穿刺取精来源精子男女出生性别比为90.2∶100(37∶41),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睾丸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略高于附睾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囊胚移植出生性别比高于卵裂期胚胎出生性别比,移植IVF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高于移植ICSI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集束化护理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耐药患儿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青青 张永红 代明明 邢晓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1964-19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09
    摘要575)      收藏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耐药患儿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Hp感染耐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10.58±1.91)岁,病程(4.78±1.19)d]和干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10.68±2.31)岁,病程(4.83±1.24)d],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评分、家属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检验。结果 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35/40)、90.0%(36/40),均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72.5%(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干预后SCARED评分(19.50±1.72)分,低于对照组的(21.48±2.01)分,QLSCA评分(61.08±3.29)分,高于对照组的(58.50±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p感染耐药患儿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重症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相关因素分析
    冯晓瑜 邓丽 潘思好 曹迎春 吴晓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93-21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9
    摘要572)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筛查出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原因主要包括尿管的型号、材质、是否感染、堵塞等。自制患者漏尿监测表,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病房110例(男71例,女39例,年龄19~86岁)留置尿管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漏尿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110例重症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中,有22例患者出现了漏尿,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存在漏尿患者与非漏尿患者在年龄因素、文化程度因素、性别因素、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腹泻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天数、便秘、尿沉渣、发热、胃潴留、腹胀等差异有统计意义(均 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天数、便秘、腹胀、尿沉渣为留置尿管漏尿的因素。 结论 重症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漏尿发生率较高,应做好尿管管理,加强引起漏尿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可减少漏尿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