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语言障碍儿童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分析
    马良 单延春 刘小梅 傅芃 冉霓 衣明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28-20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3
    摘要1910)      收藏
    目的 探究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60例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60例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就诊的70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门诊体检的64例发育筛查正常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表达性语言障碍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9.13±4.99)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67±9.33)个月;疾病对照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29.44±7.95)个月;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30.05±6.64)个月。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量表》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行评估,《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 χ2检验。结果 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月龄、表达性语言分数、理解性语言分数分别为(15.962±7.410)个月、(22.863±6.235)个月、(52.885±19.216)分、(78.205±17.100)分,感受性语言障碍组分别为(16.183±7.253)个月、(18.770±7.652)个月、(49.050±14.038)分、(58.043±12.050)分,与正常对照组[(35.939±11.127)个月、(35.908±11.211)个月、(117.804±22.277)分、(117.857±22.498)分]、疾病对照组[(11.461±5.360)个月、(12.506±3.321)个月、(37.640±10.732)分、(44.353±14.106)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与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理解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分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分别为(-13.172±4.225)个月、(-6.270±4.337)个月、(-5.622±5.274)个月,与正常对照组[(5.877±6.820)个月、(5.839±6.865)个月、(-0.188±1.053)个月]、疾病对照组[(-17.231±5.534)个月、(-16.866±7.317)个月、(-3.574±3.036)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15.483±4.318)个月、(-12.897±4.048)个月、(-3.580±1.872)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疾病对照组理解实际月龄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对区分语言障碍类型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34周以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海如 张又祥 欧巧群 罗梅娟 林泽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23-20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2
    摘要1788)      收藏
    目的 探讨34周以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87例胎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把胎龄<34周影像学提示颅内出血的早产儿53例为颅内出血组,同期住院胎龄<34周影像学未提示颅内出血的早产儿13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颅内出血组中男26例、女27例,胎龄(30.22±2.31)周;对照组男70例、女64例,胎龄(32.04±1.49)周。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剖宫产、孕母≥35岁、试管婴儿、双胎、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颅内出血组胎龄<30周、体质量<1.5 kg、产前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宫内窘迫、宫内感染、出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肺出血、血小板计数(PLT)<150×10 9/L比例分别为43.40%(23/53)、58.49%(31/53)、50.94%(27/53)、43.40%(23/53)、28.30%(15/53)、47.17%(25/53)、83.02%(44/53)、52.83%(28/53)、84.91%(45/53)、11.32%(6/53)、16.98%(9/53),均高于对照组的10.45%(14/134)、30.60%(41/134)、34.33%(46/134)、8.21%(11/134)、12.69%(17/134)、20.15%(27/134)、58.21%(78/134)、26.12%(35/134)、55.22%(74/134)、1.49%(2/134)、0.75%(1/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颅内出血组产前硫酸镁、地塞米松使用率分别为60.38%(32/53)、49.06%(26/53),均低于对照组的85.82%(115/134)、71.64%(96/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宫内感染、宫内窘迫、PLT <150×10 9/L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使用硫酸镁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均 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256排能谱CT成像参数在肺腺癌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观察
    曾艳妮 魏慧慧 梅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18-20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1
    摘要1404)      收藏
    目的 探究256排能谱CT成像参数在肺腺癌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期间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20例肺腺癌患者及83例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256排能谱CT成像获得CT成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能谱CT成像参数,分析能谱CT成像参数对肺腺癌与肺鳞癌的诊断价值;肺腺癌患者依据靶向治疗疗效进行分组,比较有效与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能谱CT成像参数差异,分析能谱CT成像参数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 t检验、 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肺腺癌患者男76例、女44例,年龄(45.26±2.95)岁;肺鳞癌患者男58例、女25例,年龄(45.11±2.07)岁。肺腺癌患者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3.16±0.86)mg/ml、(7.79±0.05)、(6.76±0.96)g/L、(0.94±0.24),均低于肺鳞癌患者的(4.71±1.09)mg/ml、(7.84±0.06)、(7.92±1.13)g/L、(1.24±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肺腺癌患者与肺鳞癌患者水基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能谱CT成像参数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能谱曲线斜率用于肺腺癌与肺鳞癌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754、0.792、0.722,各指标联合AUC值则为0.932;两组患者治疗后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低于无效组(均 P<0.05),有效组患者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无效组(均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碘基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与疗效均为负相关关系( r=-0.413、-0.628、-0.527、-0.385,均 P<0.05)。结论 256排能谱CT成像参数用于肺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能够反映患者疗效,可以作为患者病情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高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口服与鼻饲的效果比较
    包勤文 龚晨 廖静贤 白学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44-21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7
    摘要1394)      收藏
    目的 比较口服营养(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和鼻饲营养(nasal feeding nutrition,NF),包括鼻胃管营养(nasogastric tube nutrition,NGT)、鼻空肠管营养(naso-jejunal tube nutrition,NJT),对高龄(≥80岁)住院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急诊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的高龄患者108例,对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根据EN支持方式将其分为ONS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和NF组(58,男38例,女20例),NF组包括鼻胃管营养组(NGT组)40例和鼻空肠管营养组(NJT组)18例。患者年龄80~98岁,ONS组患者平均年龄85.7岁,NF组患者平均年龄84.9岁。EN支持时间均>14 d,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 d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第14天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指标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比较ONS组、NGT组、NJT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 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高龄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在EN支持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N支持后,3组血清PA、TP、ALB水平均显著增加,CRP、IL-6、PCT、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Hb和RBC计数未显著增加(均 P>0.05)。ONS组IgG、IgA、IgM、CD3+、CD4+高于NGT组、NJT组同期(均 P<0.05),CD8+低于NGT组、NJT组同期(均 P<0.05)。治疗后14 d,ONS组腹泻(6%,3/50)、反流(8%,4/50)、消化道出血(2%,1/50)与NGT组、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ONS组呕吐(4%,2/50)、再发肺部感染并发症(4%,2/50)与NG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在高龄老年患者(≥80岁)EN支持中,ONS和NF支持均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其中ONS效果更加显著,对高龄患者的EN能够显著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有效性研究
    彭树灵, 张卫华, 钟育波, 刘丽丽, 黄红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16-152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09
    摘要1352)      收藏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58±13)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9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托烷司琼5 mg,肌肉注射胃复安10 mg。中医组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每天1剂,直至化疗结束后3 d;同时贴敷穴位,每天1次,每次持续12 h,直至化疗结束后3 d。中西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同时进行穴位贴敷,直至化疗结束后3 d。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功能状况的评分的变化及防治效果。采用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 结果 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呕吐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腹泻腹痛评分分别为1.00(2.00)分、0.00(1.00)分、0.00(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功能状态评分分别为(91.0±8.4)分、(96.0±6.2)分、(95.7±5.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943, P=0.009)。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恶心、呕吐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73.33%(22/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240, P=0.044)。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腹泻腹痛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96.67%(29/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860, P=0.032)。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的腹泻腹痛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化疗后功能状态评分显著提高。 结论 在常规运用西药止吐药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TCGA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lncRNA及建立预后风险模型
    何天 曹天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64-18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8
    摘要1312)      收藏
    目的 筛选与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构建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方法 数据提取时间:建库至2022年3月1日。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并整理结肠癌转录组数据,构建配对样本lncRNA表达矩阵,利用“edgeR”R包筛选获得差异表达lncRNA(DElncRNA)。对DElncRNA先后行COX回归模型单变量分析、Lasso回归分析、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获取预后相关lncRNA。依据多元COX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构建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通过C指数值、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下的面积(AUC)及K-M生存分析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对模型中lncRNA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对相关的m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探索lncRNA影响结肠癌进展的机制。结果 整理转录组数据得到5 460个lncRNA,配对样本分析获得DElncRNA 868个,其中上调548个、下调320个。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后获得40个lncRNA,经Lasso回归分析过滤共线性因素,得到lncRNA 34个,K-M生存分析后,得出14个候选lncRNA。再进行多元COX回归分析,得到7个预后相关lncRNA(下调:LINC01132;上调:ELFN1-AS1、RP5-884M6.1、LINC00461、RP1-79C4.4、RP4-816N1.7、RP3-380B8.4),依据回归系数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模型的C指数值为0.82;3年和5年的AUC值分别为0.79、0.84;进行K-M生存分析提示高低风险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1)。随后构建ceRNA网络,通过KEGG富集分析提示下调lncRNA可能是通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癌症中蛋白聚糖、PI3K-Akt信号通路等抑制结肠癌进展,上调lncRNA可能是通过细胞粘附分子、局灶性粘连、吞噬体等通路促进结肠癌进展。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7个lncRNA的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患者生存预后准确性,每个lncRNA是潜在单独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对临床上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章晓丹, 王宏宇, 张勇, 韩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13-8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07
    摘要1281)      PDF (1357KB)(603)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3—5月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58例,男22例,女3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单次ESPB联合PCIA组(EP组)和单纯PCIA组(P组)。EP组麻醉诱导前行ESPB,术毕两组均根据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测疼痛程度,当NRS评分≥4分,静脉给予羟考酮滴定直至NRS评分<4分后采用PCIA。记录术后两组患者羟考酮滴定量;滴定前、滴定完成时、1 h、4 h、8 h、12 h、16 h、24 h的静息和咳嗽时NRS评分;术后0~4 h、4~8 h、8~12 h、12~16 h、16~24 h羟考酮用量;术后0~4 h、4~8 h、8~12 h、12~16 h、16~24 h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EP组术后滴定的羟考酮用量、术后0~4 h及4~8 h的PCIA羟考酮用量均明显少于P组,分别为0.0(1.0,2.0)mg比2.0(0.0,4.0)mg、0.4(0.4,1.4)mg比0.4(0.4,1.4)mg、0.4(0.4,0.4)mg比0.4(1.4,2.4)mg(均 P<0.05)。EP组术后1 h静息和咳嗽时NRS评分显著低于P组,分别为(1.38±0.86)分比(1.92±0.83)分、(1.93±0.80)分比(2.50±0.59)分(均 P<0.05);EP组术后4 h静息和咳嗽时NRS评分显著低于P组,分别为(1.21±0.68)分比(1.71±0.69)分、(1.90±0.62)分比(2.29±0.69)分(均 P<0.05);EP组术后8 h静息和咳嗽时NRS评分显著低于P组,分别为(1.41±0.73)分比(2.00±0.59)分、(1.66±0.67)分比(2.21±0.83)分(均 P<0.01)。EP组术后0~4 h及4~8 h内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少于P组,分别为0.4(0.4,1.4)次比1.4(0.4,3.1)次、0.4(0.4,0.4)次比1.4(0.4,2.4)次(均 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ESPB可以显著减少LC术后羟考酮PCIA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环硅酸锆钠散对慢性肾脏病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短期降钾效果的临床观察
    李儒刚, 黄洁平, 旷双红, 梁泽智, 钟靖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6): 854-8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0
    摘要1241)      收藏
    目的 观察环硅酸锆钠散对慢性肾脏病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的短期降钾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严重高钾血症拒绝急诊血液透析并服用环硅酸锆钠散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短期治疗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用药前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降钾幅度与用药前静脉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75.5±12.5)岁;合并高血压10例(90.91%),糖尿病3例(27.27%),冠心病1例(9.09%),心衰1例(9.09%);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 -1·(1.73 m 2-1患者7例(63.64%),≥15 ml·min -1·(1.73 m 2-1患者4例(36.36%)。11例患者用药前静脉血钾(7.02±0.54)mmol/L,用药后第2天晨间复查血钾(4.62±0.76)mmol/L,第1天给药降钾幅度为(2.40±0.43)mmol/L,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根据初始静脉血钾水平分为两组,≥7.00 mmol/L组4例,第1天降幅(3.26±0.70)mmol/L;6.50~7.00 mmol/L组7例,第1天降幅(1.91±0.64)mmol/L;两组之间第1天血钾降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4)。第1天静脉血钾降幅与用药前静脉钾水平呈正相关( r=0.318, P=0.047)。治疗中出现1例低钾血症,2例呕吐,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环硅酸锆钠散在24 h内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伴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的血钾水平,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嵇高德, 姜莉华, 李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79-15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23
    摘要1199)      收藏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患者肾功能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80±5.7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53.19±5.82)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 χ 2检验。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61, P=0.023)。治疗后,观察组FBG为(6.50±1.33)mmol/L、2hPG为(8.35±1.44)mmol/L、HbA 1c为(6.01±0.54)%、TC为(4.58±0.23)mmol/L、TG为(1.41±0.22)mmol/L、LDL-C为(2.23±0.34)mmol/L、MDA为(3.20±0.33)μmol/L、BUN为(6.33±1.07)mmol/L、Scr为(110.53±18.77)μmol/L、UMA为(10.34±3.2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9±1.50)mmol/L、(11.29±2.53)mmol/L、(7.02±1.19)%、(5.23±0.70)mmol/L、(1.95±0.44)mmol/L、(3.31±0.52)mmol/L、(4.50±0.52)μmol/L、(9.86±2.55)mmol/L、(178.41±25.36)μmol/L、(18.55±5.2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11、6.623、5.068、5.785、7.198、11.399、13.842、8.371、14.108、8.725,均 P<0.05);观察组HDL-C为(1.74±0.65)mmol/L、SOD为(43.96±8.22)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和(36.77±7.03)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89、4.359,均 P<0.05);两组GSH-P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06, P=0.837)。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65%(2/43)比9.30%(4/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77, P=0.410)。 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T2DM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肾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绘画疗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分析
    刘芸芸, 伏兵, 李敏, 刘怀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22-8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09
    摘要1164)      PDF (1017KB)(456)    收藏
    目的 探讨绘画疗法在治疗紧张型头痛(TTH)中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连云港市博雅女子学院的TTH患者(113例,均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止痛、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绘画疗法(自由绘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随访至入组后90 d。 结果 治疗后90 d时随访显示,观察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5.88±2.31)分、(6.48±2.76)分,对照组分别为(6.91±2.67)分、(7.72±3.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1.23±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8)分( 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频次为(5.50±2.61)次/月,较对照组发作频次[(6.67±2.85)次/月]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服用止痛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6)比17.9%(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60 d、90 d时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比例均下降,治疗后90 d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联合绘画疗法可减轻TTH患者的头痛程度,减少其头痛发作频次,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H2H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的影响
    龚琴英, 陈舒燕, 张贞丽, 龚声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18-8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08
    摘要1155)      PDF (1017KB)(560)    收藏
    目的 探讨H2H管理模式对提高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9年6月1日至 2020年4月30日期间收住于本院的白血病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宣教,如指导用药、定期复查、营养饮食、清洁卫生、并发症防护等内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H2H管理。干预前和干预4 w后分别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进行测评,比较差异性并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2.41±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7±3.10)分;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的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总分为(65.00±5.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4±6.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实施H2H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消毒效果比较
    任燕敏 吴凤娇 李爱兰 朱新 张宇 孙丽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17-21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1
    摘要1066)      收藏
    目的 通过使用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进行消毒,以比较其消毒效果、物体表面细菌菌落以及经济使用成本,从而为临床采取方便、有效、便捷、经济的消毒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的CT检查床表面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样本量199个)、75%乙醇擦拭(样本量194个)、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样本量180个)、床单位消毒机(样本量82个)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比较消毒后的消毒效果、CT检查床表面细菌菌落数,并分析四种消毒方式的经济使用成本。多个样本之间的比较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75%乙醇擦拭、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消毒机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99%(197/199)、98.45%(191/194)、99.44%(179/180)、100.00%(8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882, P=0.597),四种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种消毒产品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1(0.3)cfu/cm 2、0.6(1.0)cfu/cm 2、1.0(0.7)cfu/cm 2、0.0(0.1)cfu/cm 2,细菌清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7.857, P<0.05),清除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季铵盐消毒湿巾、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经济使用成本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22.00元/次)>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1.74元/次)>季铵盐消毒湿巾(1.25元/次)。 结论 综合比较,季铵盐消毒湿巾具有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且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在医院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调查研究
    吴敏 于娜 翟祥娟 傅特 黄烁 王凌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203-2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31
    摘要1039)      收藏
    目的 调查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指导青少年近视防治。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携带子女进行视力诊治的青少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青少年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设计的《青少年父母近视预防认知调查表》《父母对青少年近视预防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共向664名青少年父母开展调查,有效问卷648份;其中男292人(45.06%),女356人(54.94%);年龄<30岁69人(10.65%),年龄30~40岁439人(67.75%),年龄>40岁140人(21.60%);初中及以下66人(10.19%),高中及中专351人(54.17%),大专及以上231人(35.65%)。根据父母所生育子女中是否存在近视,将青少年父母分为近视青少年父母组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近视青少年父母组在“夜间阅读光线强度应≥200 Lux”“写字距离、胸部离桌距离、书本离眼距离应分别保持3.3 cm、6.0~7.0 cm、33.0 cm”“即使采用台灯照明应从优势手的对侧射入光线”“视觉训练可延缓近视屈光度的增加”“佩戴过度矫正的近视眼镜可加重近视进展”“屈光手术是屈光度稳定,年龄≥18岁视力矫正的有效方式,但应保持合理预期”“每天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1~2 h有助于预防近视”条目的知晓率低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分别为69.21%(281/406)比76.86%(186/242)、55.17%(224/406)比71.07%(172/242)、74.88%(304/406)比85.95%(208/242)、77.09%(313/406)比84.30%(204/242)、79.80%(324/406)比89.26%(216/242)、74.14%(301/406)比81.82%(198/242)、88.18%(358/406)比93.80%(227/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4.405、16.133、11.212、4.879、9.756、4.614、5.465,均 P<0.05)。近视青少年父母在“定期督促或携带子女至眼科机构检查视力”“经常督促子女保持良好的睡眠”“经常督促子女户外活动”“经常监督子女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共同生活期间控制青少年屏幕观看时间”“经常向青少年探讨或分享近视危害、预防的相关话题”“与良好的视力比较,更坚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并付诸行动”等条目表达的预防行为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乐观,视力正常青少年的父母在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与近视防治行为优于近视青少年父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坐骨神经阻滞在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刘琳琳, 简超君, 王艳娉, 牛强, 许学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10-8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06
    摘要1000)      PDF (1016KB)(430)    收藏
    目的 评价经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在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多模式镇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9月至2020年3月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单侧或双侧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49例,根据手术结束后是否予以超声引导下PSNB分为PSNB组和Oral组。PSNB组(14例)术毕行超声引导下PSNB,以0.5%罗哌卡因15 ml单次阻滞,并应用联合口服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塞来昔布)镇痛;Oral组(35例)术后仅使用口服止痛药。观察术后6 h静息时和第1 d静息/运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24 h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阿片类药物补救率、不良反应和麻醉满意度。 结果 PSNB组和Oral组术后6 h静息NR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0分和3.0分( P<0.05);第1 d的静息、运动NR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0.0分、1.5分和1.0分、3.0分,2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4.3%(2/14)和22.9%(8/35),需要阿片类药物补救镇痛的患者分别占7.1%(1/14)和2.9%(1/35),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SNB组未出现不良反应,Oral组1例腰麻后头痛,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均为100%。 结论 加入PSNB作为腰麻下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一环,能提高术后6 h的镇痛效果,但并未明显减少术后使用止痛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齐有涛 王东梅 白玉焕 孔令甲 敬长春 计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15-1819.   DOI: 2022001750
    摘要969)      收藏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该联合用药方案对炎性因子、辅助型T细胞1T helper 1 cellTh1)和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3月至2020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5.25±2.42)岁,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65.33±2.3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行联合治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为59.09%26/44),观察组DCR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37)。治疗后,对照组癌相关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分别为(9.20±4.23U/ml、(2.53±0.41μg/L、(61.75±14.25U/ml,观察组CA19-9CEATSGF水平分别为(4.98±2.87U/ml、(1.96±0.39μg/L、(53.20±16.37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66.6822.61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分别为(9.83±1.68μg/L、(4.98±0.83pg/ml、(5.62±1.58μg/L、(12.83±2.41μg/L,观察组分别为(12.45±1.65μg/L、(6.12±1.47pg/ml、(3.18±1.17μg/L、(8.76±2.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04.4798.2328.428,均P<0.05)。对照组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3±1.31)个月、(5.10±1.39)个月,观察组分别为(5.31±0.75)个月、(9.33±2.5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379.691,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更好,同时在治疗期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忧遁草中黄酮苷的分离纯化以及对上皮性卵巢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隋红梅 贺凤喜 李爱华 李爱峰 王丽 路焕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784-17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2
    摘要941)      收藏
    目的 对忧遁草中的黄酮苷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研究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抗肿瘤作用,为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忧遁草中的黄酮苷进行分离纯化,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忧遁草黄酮苷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忧遁草黄酮苷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Beclin-1、Bcl-2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Beclin-1、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GraphPad Prism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细胞半抑制浓度(IC 50)值的测定,采用 t检验。 结果 自忧遁草中分离纯化得到3种黄酮苷化合物,分别为肥皂草苷、夏佛塔苷和牡荆苷;CCK-8实验结果显示,牡荆苷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 P<0.05),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的半抑制浓度IC 50值分别为33.777 μg/μl、34.114 μg/μl、31.968 μg/μl。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和空白组相比,经牡荆苷处理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 3组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以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为研究对象,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牡荆苷浓度的增加,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显著( P<0.01);Western bolt结果显示,经牡荆苷处理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中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0.01)。 结论 牡荆苷可以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与Beclin-1的交互作用发挥抗癌活性,控制肿瘤细胞自噬水平,促进自噬基因依赖性细胞死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金刚烷胺联合达灵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邵可可, 汝文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81-8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24
    摘要939)      PDF (1057KB)(661)    收藏
    目的 分析金刚烷胺联合达灵复对帕金森病患者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口服金刚烷胺联合达灵复)、对照组(口服金刚烷胺与多巴丝肼)。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症状评分、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44%(57/61),高于对照组的78.69%(48/61)(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升高,UPDRS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SH-Px、SOD、DA、5-HT、NE、BDNF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升高,血清MDA、IL-6、IL-1β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均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48%(7/61),对照组总发生率8.20%(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金刚烷胺联合达灵复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状态,其作用可能与恢复血清神经递质含量等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复合超声心动图在检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
    薛静 张周龙 陈胜江 袁小志 段利科 王慧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6): 2236-2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6.004
    摘要938)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复合技术在动态监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28例(化疗组),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51.22±10.17)岁;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8岁,年龄(50.19±12.06)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后2周期、4周期、6周期采用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RT-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测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前后径(LV)、左心房前后径(LA)、E峰、A峰、E/A值、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血流频谱舒张早期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比值、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Ptw)。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4周期LVEF、LV、LA、E峰、A峰、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2周期化疗组D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4周期化疗组DT为(213.16±21.23)ms,与对照组(181.26±20.23)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组化疗后6周期LVEF为(49.01±4.12)%、LV为(56.68±4.32)mm、LA为(43.64±4.02)mm、E峰为(78.36±12.20)cm/s、A峰为(90.96±12.61)cm/s、E/A为(0.76±0.21)、DT为(256.23±32.14)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e’、E/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组化疗后4周期e’为(8.22±1.27)cm/s、E/e’为(18.17±3.12),化疗6周期e’为(4.29±2.17)cm/s、E/e’为(20.17±4.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4周期、6周期LVGRS、LVGCS、LVGLS、LVPt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肿瘤患者会导致心脏毒性,RT-2DE联合TDI及2D-STI能更早期更敏感地检测到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王雅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6): 850-85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9
    摘要921)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56.67±2.12)岁;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7.17±2.33)岁。对比两组白细胞介素(IL)-4、IL-6、IL-12水平。根据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视野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症期(29例)、中症期(33例)和重症期(23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IL-4、IL-6、IL-1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L-4、IL-6、IL-12水平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 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研究组IL-4水平为(236.89±45.3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1.65±50.34)pg/ml,IL-6、IL-12水平分别为(35.42±28.46)pg/ml、(96.94±51.23)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18±30.21)pg/ml、(130.21±56.5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临床分期由轻症到重症患者眼压越来越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临床分期由轻症到重症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下降明显,且重症组患者IL-6、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轻症组(均 P<0.05);3组临床分期由轻到重症患者血清IL-4水平逐渐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IL-12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有显著关系(均 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与IL-12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r=-0.450、-0.430)。 结论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评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邢国庆, 于苏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7): 898-90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7.003
    摘要889)      收藏
    全球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且发病率不断增高。肥胖和一系列并发疾病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如何更有效减轻体质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仅靠单纯的生活干预很难控制,因此作为辅助手段的抗肥胖药物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目前被批准用于减轻体资料的药物相对较少。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新型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相比传统的GLP-1RA,其具有半衰期长、稳定性高等优点。本文重点以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为减轻肥胖提供一种新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视频脑电图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邓诗月, 吕翔, 蒋丽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6): 832-8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5
    摘要888)      收藏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血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及其近期预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或本市其他医院产科出生,有脑损伤高危因素且24 h内转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根据纠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各28例。脑损伤组男16例,女12例,胎龄为(32.83±2.09)周;无脑损伤组男13例,女15例,胎龄为(32.79±2.14)周。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1周内行床旁VEEG检查及采集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静脉血2 ml,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V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WBC、hs-CRP及PCT水平差异。 结果 VEEG诊断脑损伤的灵敏度为78.6%(22/28),特异度为82.1%(23/28),阳性预测值为81.5%(22/27),阴性预测值为79.3%(23/29),阳性似然比为4.4,阴性似然比为3.8,准确率为80.4%,Kappa值为0.607。生后第1天,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WBC和PCT水平脑损伤组高于无脑损伤组(均 P<0.05);生后第3天,脑损伤组的WBC、hs-CRP及PCT值均高于无脑损伤组(均 P<0.05);生后第7天,两组的WBC、P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脑损伤组的hs-CRP值更高( P<0.05)。 结论 VEEG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较可靠依据,生后第3天的WBC、hs-CRP及PCT水平同时升高时常提示早产儿有脑损伤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中的规范性应用
    任秋桦 高巧燕 丛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1977-198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12
    摘要884)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中的规范性应用及效果。方法 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3 4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接诊1 668例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诊1 824例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936例、女732例,年龄(68.43±2.49)岁;观察组男1 008例、女816例,年龄(68.58±2.55)岁。统计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出入病房管理前后的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护理工作效率、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一患一陪护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为98.85%(3 606/3 648),高于对照组96.04%(3 204/3 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57, P<0.001)。观察组体温监测记录耗时、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分别为(24.25±1.17)s、(7.25±0.79)s、(61.47±3.63)s,均低于对照组的(50.36±10.24)s、(19.36±2.14)s、(83.45±8.4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8.130、225.467、101.839,均 P<0.001)。观察组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分别为(103.25±8.03)人/d、(30.21±3.20)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40.24±11.26)人/d、(43.53±6.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9.056、111.809,均 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3%(1 788/1 824),高于对照组94.60%(1 578/1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334, P<0.001)。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为(143.17±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0.79±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14, P<0.001)。结论 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可有效提升病房管理规范率,减少出入病房人次,缩短出病房时间。护患双方满意度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西藏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治疗情况调查
    姚娜 陈冬翠 蔡玥 谢丽琼 陈林兴 刘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2015-20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20
    摘要884)      收藏
    目的 调查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2018年5月对察隅县城区的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普查及基本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眼前段检查、眼底检查、眼位检查等,对视力低于6/12的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对确诊为弱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发病原因。计量资料行配对 t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和性别与弱视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察隅县城区小学和初中共1 795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888人,女907人。其中弱视患病人数为77人,患病率为4.3%。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受检中小学生中引起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如下:屈光参差19.5%(15/77),屈光不正77.9%(60/77),斜视2.6%(2/77)。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弱视的主要类型,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有助于降低弱视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唐贞贞, 王曼曼, 栗彦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2): 185-1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2.009
    摘要850)      收藏
    目的 探讨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8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每组。对照组男∶女=19∶21,年龄(59.22±7.36)岁,肺癌 9 例、肠癌 13 例、胃癌12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女=18∶22,年龄(58.37±7.24)岁,肺癌 8 例、肠癌 11 例、胃癌 14、其他7例。 对照组接受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疼痛程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生活质量[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通用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 Scale,FACT-G)]。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护理后,两组VA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均P< 0.05),且观察组评分(1.87±0.21)分低于对照组的(2.15±0.27)分(P<0.05)。护理后,两组 SDS、SA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的(46.64±4.19)、(42.38±4.05)分低于对照组的(49.42± 5.90)、(45.71±4.96)分(均 P<0.05)。护理后,观察组 PSQI 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评分为(1.28±0.30)、(1.39±0.33)、(1.56±0.37)、(1.41±0.27)、(1.31± 0.26)、(1.44±0.31)、(1.38±0.3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0.32)、(1.58±0.36)、(1.77±0.41)、 (1.66±0.35)、(1.49±0.29)、(1.68±0.39)、(1.65±0.41)分(均 P<0.05)。护理后,两组 FACT-G 的社会/家 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以及功能状况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 (25.08±6.21)、(24.11±6.34)、(22.67±6.18)、(24.18±6.19)分,高于对照组的(21.74±5.63)、(20.27±4.98)、 (19.81±5.32)、(20.51±5.52)分(均P<0.05)。 结论 对晚期肿瘤癌痛患者,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广州市属医疗机构工勤人员院感知识技能调查研究
    杨莉, 王艳芳, 陶曙, 曾华志, 资青兰, 林秀娟, 古利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935-9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39
    摘要841)      PDF (991KB)(403)    收藏
    目的 调查和分析工勤人员院感知识/技能培训和落实情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便抽样调查广州市属医疗机构497名工勤人员的院感知识技能接受培训率、掌握率、落实率和配套工作设施便利充足率。 结果 工勤人员中女性、年龄>40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不足五年的比例分别为85.11%(423/497)、76.66%(381/497)、87.73%(436/497)、48.09%(239/497);接受过系统规范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3.24%(364/497),37.02%(184/497)的人员认为护士培训效果较好;手卫生、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分类、针刺伤处理相关知识技能未掌握比例分别为11.86%(59/497)、31.79%(158/497)、11.67%(58/497)、4.42%(22/497);手卫生、工具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工服卫生累计落实不规范比例分别为6.24%(31/497)、11.47%(57/497)、10.26%(51/497)、51.11%(254/497);洗手设施不便利、快速手消毒液不足、手套不足比例分别为14.28%(71/497)、9.06%(45/497)、14.49%(72/497);95.5%(42/44)的建议与加强培训有关。 结论 工勤人员结构需要优化,需要向该群体提供系统规范化院感知识技能培训和便利足够的院感设施和防护用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脑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游慧超 孙登江 欧阳和平 李文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08-21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9
    摘要838)      收藏
    目的 分析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后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近期死亡及远期功能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术后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显著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远期Barthel 指数(BI)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共收集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例77例,最终入选符合要求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58.7岁。术前中线偏移小于10 mm相对于大于等于10 mm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 OR)=11.48,95%置信区间( CI):1.12~118.14)];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相对于GCS评分>7分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 OR=13.12,95% CI:1.41~122.43)。术前昏迷、GCS评分与中线移位程度均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BI。年龄是影响存活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的远期BI呈下降趋势。 结论 术前中线偏移<10 mm与GCS评分≤7分是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前中线的偏移程度并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马巍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901-9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30
    摘要832)      PDF (1000KB)(476)    收藏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分析影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人文关怀需求问卷调查全部入选者的人文关怀需求现状,依据调查结果将入选者分为人文关怀需求较高组与人文关怀需求较低组,使用自制基线资料问卷调查记录全部患者的基线资料,并纳入全部可能对人文关怀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对导致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人文关怀需求较高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调查发现,人文关怀需求较高的患者有23例,占比为26.74%;初步经单因素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住院次数多、子女为主要照顾者、对原发性肝癌知识的认知度较差、家庭支持功能较差均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人文关怀需求较高的影响因素(均 OR>1, P<0.05)。 结论 女性、住院次数多、子女为主要照顾者、对原发性肝癌知识的认知度较差、家庭支持功能较差均可能是导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增加重要因子,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应重视其人文关怀需求,并给予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良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特征对比研究
    庄淑莲, 杨爽, 赖丹惠, 叶思婷, 林娴, 陈淼, 张建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8): 1138-114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8.024
    摘要829)      收藏
    目的 探讨良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差异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经超声检出的210例女性患者[年龄(44.3±11.1)岁]共229个非肿块型乳腺病灶。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特征差异,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大小、生长方位、病灶内是否存在条索状低回声、回声模式、后方特征、钙化、伴随特征及血流信号。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71个病灶为恶性,158个病灶为良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性组与恶性组在临床症状、病灶内条索状低回声、病灶回声模式、钙化、伴随特征、血流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良性组病灶回声模式以Ⅱa、Ⅴ类为主,恶性组更多地表现为Ⅰb、Ⅱb类,而在大小、生长方向、后方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良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差异,有助于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耳内镜下应用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费永光 岑瑞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4): 1959-19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4.008
    摘要827)      收藏
    目的 分析耳内镜下应用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干湿耳状态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和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耳观察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6.23±7.39)岁],干耳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7.28±7.29)岁],湿耳观察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7.12±7.26)岁],湿耳对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7.75±7.17)岁]。所有患者均行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干耳、湿耳观察组均在手术结束时给予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固定鼓室及外耳道。统计并比较4组患者术前咽鼓管功能,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气骨导差值,统计术后6个月的干耳率及干耳时间,术后6个月的鼓膜愈合率和听力改善率。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4组患者术前咽鼓管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高于术前、气骨导差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和气骨导差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干耳观察组和湿耳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和气骨导差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干耳观察组干耳率为16/17(94.12%),干耳对照组17/19(89.47%),湿耳观察组15/16(93.75%),湿耳对照组13/14(92.86%),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术后干耳观察组干耳时间为(9.24±3.26)周,干耳对照组(13.37±3.75)周,湿耳观察组(9.11±3.17)周,湿耳对照组(14.21±3.65)周,干耳观察组和湿耳观察组短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干耳观察组鼓膜愈合率为17/17(100.00%),干耳对照组18/19(94.73%),湿耳观察组15/16(93.75%),湿耳对照组14/14(100.00%),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49)。术后6个月4组听力改善率分别为干耳观察组12/17(70.59%),干耳对照组7/19(36.84%),湿耳观察组13/16(81.25%),湿耳对照组6/14(42.86%),其中干耳观察组和湿耳观察组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不伴有听骨链病变的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湿耳状态时进行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鼓膜愈合率及干耳率同干耳状态无明显差异,术中应用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加快患者体内炎性因子下降,缩短干耳时间和提高听力改善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和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魏海涛 刘瑞 荀伟 王敏 刘中阳 张文龙 王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5): 2113-21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0
    摘要816)      收藏
    目的 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和酒精性肝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例,女40例,年龄(40.0±14.6)岁。所有患者测量骨密度,检测肝功能、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彩超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腹部彩超分为3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组35例、酒精性肝病组45例、酒精性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42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 t检验。 结果 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的骨钙素分别为(24.73±3.66)μg/L、(27.34±2.94)μg/L、(17.44±3.09)μg/L,25(OH)D3分别为(22.47±2.82)μg/L、(25.63±3.84)μg/L、(16.87±4.33)μg/L,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65±3.27)μg/L、(30.21±4.22)μg/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均低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低于酒精性肝病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TNF-α分别为(10.33±3.41)pg/ml、(13.23±4.02)pg/ml、(16.94±3.92)pg/ml,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对照组[(5.54±2.39)pg/m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高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组低于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我们考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骨质疏松在发病过程中呈相辅相成作用。骨钙素、25(OH)D3、TNF-α可能为其共同的发病机理,其既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其导致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B型钠尿肽、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和危险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刘小毅, 杨薇, 陈涌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75-87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22
    摘要797)      PDF (1072KB)(525)    收藏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肺栓塞(APE)临床诊断和危险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9例APE患者和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APE患者根据患者急性肺栓塞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高危险组(36例)、中危险组(31例)、低危险组(22例),检测并分析各组BNP、 D D和Hcy的检测结果。 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危险等级AP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BNP、 D D和Hcy水平不完全相同(均 P<0.001),高危险组、中危险组和低危险组BNP和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5),高危险组和中危险组DD水平高于低危险组和健康对照组(均 P<0.05)。经ROC曲线分析,BNP、 D D和Hcy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583和0.644,当BNP、DD和Hcy分别取153.62 μg/L、1.13 μg/L和15.24 μmol/L时具有最大诊断效能,BNP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7%和82.4%,DD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2%和79.3%,Hcy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3.6%和90.8%。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BNP、 D D和Hcy水平与APE患者危险分级呈正相关( r=0.736、0.715、0.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BNP、DD和Hcy水平检测在APE临床诊断和危险分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临床上建议对于APE疑似患者同时进行该3项检测,以获取最佳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2019—2021年厦门市某医院食源性沙门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吴文辉 陈涌泉 吴健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72-187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9
    摘要796)      收藏
    目的 分析厦门市某医院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的761例疑似食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其中男性447例,女性314例,年龄0~95岁。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采样时间等进行分组,对沙门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特征进行横断面研究和分析。采用 χ 2检验。结果 经VITEK-MS质谱分析和血清凝集试验,761例疑似食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中共检出沙门菌感染69例,总检出率为9.07%(69/761)。69株沙门菌分布于6个血清群16个血清型,以B群和D群为主,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占比最高,分别占42.03%(29/69)和23.19%(16/69)。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患者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142, P=0.706);不同年龄段患者沙门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5.005, P<0.001),0~18岁未成年人检出率显著高于成年人。不同月份沙门菌检出率有一定差异,沙门菌检出率随月份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5—10月份检出率较高。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4.55%(41/55)和61.82%(34/55),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38.18%(21/55),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沙门菌株。结论 厦门市沙门菌感染血清型多而复杂,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未成年人感染占主要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本地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黎峰 禤锦峰 龚超 李炯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3): 1829-183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1
    摘要795)      收藏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9.00±6.0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9.00±7.00岁)。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及术后情况、疼痛程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 2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705, P=0.030);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更少,术后第4天引流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术后肛门排气、早期活动、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更短,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前,两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57±5.34)mg/L比(26.84±5.12)mg/L、(16.28±5.64)ng/L比(33.54±7.50)n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85.63±11.84)kU/L比(74.25±12.3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30.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454, P=0.019)。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改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减轻疼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冯云倩, 霍艳, 王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799-80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03
    摘要795)      PDF (1030KB)(496)    收藏
    目的 探究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ICP患者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68)和对照组( n=68)。对照组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采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1(Th1)、辅助型T细胞2(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水平、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9%(65/68)高于对照组82.35%(56/68)( 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24.74±4.58)U/L比(36.58±5.77)U/L,(22.32±5.11)U/L比(38.51±6.32)U/L](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54.47±9.25)ng/L比(46.32±8.96)ng/L],IL-4水平低于对照组[(31.47±5.32)ng/L比(38.24±5.47)ng/L](均 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ICP患者治疗中,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通过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肝脏损害,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注射用生长抑素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崔红霞, 赵战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9): 1305-13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8
    摘要785)      收藏
    注射用生长抑素在临床应用广泛。恶心、呕吐、腹泻、口唇麻木、过敏、心律失常等为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2例生长抑素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生长抑素致心肌缺血及严重血糖降低,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封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78-8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23
    摘要782)      PDF (1062KB)(667)    收藏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122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 n=61)、对照组( n=61)。对照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0%(56/61)高于对照组77.05%(47/61)( 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Vs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浆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以“标准化医嘱”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刘荣欣, 鲍志敏, 曲首辉, 袁雪莲, 李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2): 189-1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2.010
    摘要771)      收藏
    目的 探讨以“标准化医嘱”为核心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产科临床实习生100名,简单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标准化医嘱教学组,每组 50 名。传统教学组男 30 名、女 20 名;标准化医嘱教学组男 32名、女18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标准化医嘱教学组采用以“标准化医嘱”为核心的临床路径教学法。根据医院要求统一安排实习时间,进行8周的培训,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的成绩差异以及对产科教学的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传统教学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87.26±4.33)分、病例分析(88.90± 3.26)分、临床技能操作(89.20±3.47)分;标准化医嘱教学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90.10±2.61)分、病例分析(91.34±3.60)分、临床技能操作(91.50±3.18)分;数据显示标准化医嘱教学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传统教学组实习生对产科教学的满意度分别为教学方式[70%(35/50)]、教学内容[76%(38/50)]、教学互动[76%(38/50)]、自我提升[74%(37/50)];标准化医嘱教学组实习生对产科教学的满意度分别为教学方式[88%(44/50)]、教学内容[92%(46/50)]、教学互动[96%(48/50)]、自我提升[90%(45/50)];数据显示标准化医嘱组实习生对产科教学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以“标准化医嘱”为核心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产科 临床教学,不仅可提高实习生各方面成绩,也可提高实习生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的随机对照研究
    林诗鹏, 陈芙蓉, 郑赛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11): 1574-1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1.022
    摘要763)      收藏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气滞血瘀型)的效果,为疾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海丰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11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参照组,各56例。其中联合组年龄(38.58±8.03)岁,病程(5.05±1.66)年;参照组年龄(36.89±7.34)岁,病程(4.67±1.72)年。参照组予以头孢他啶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均治疗2周。应用 χ 2检验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配对 t检验与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89.29%(50/56)比71.43%(40/56)]( χ 2=5.657, P=0.017),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12.50%(7/56)比16.07%(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292, P=0.589);联合组治疗2周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及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分别为(1.06±0.38)cm、(1.42±0.48)cm、(2.86±0.49)mPa·s、(1.28±0.35)mPa·s、(6.41±1.56)mPa·s、(42.38±3.45)%,均低于参照组的(2.88±0.57)cm、(1.96±0.55)cm、(3.95±0.53)mPa·s、(1.77±0.38)mPa·s、(9.79±1.97)mPa·s、(45.07±4.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881、5.536、11.301、7.098、10.066、3.800,均 P<0.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1.82%(1/55)比14.55%(8/55)、7.41%(4/54)比25.93%(14/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56 6.667, P=0.037、0.010)。 结论 使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消退,增强疗效,减少复发,且可获得良好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
    徐瑞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 (3): 429-43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3.032
    摘要756)      收藏
    目的 探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D)的恢复效果。 方法 将临沂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术后PGD的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及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A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5.72±6.16)岁;对照组B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36.86±6.55)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37.37±6.73)岁。对照组A采用红外线理疗,对照组B采用芒硝外敷治疗,研究组采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疗效、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胃动素(MTL)及胃泌素(GAS)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第1、2、3 d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94.87%(37/39)比 76.92%(30/39)、 (79.49%(3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0.37±5.70)h比(27.60±7.25) h、(26.58±6.89) h]、术后首次排气[(21.33±6.02) h比(29.35±7.68)h、(27.18±6.75)h ]、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5.74±7.79)h比(48.45±9.28)h、(44.33±8.84)h]均短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研究组治疗后第3 d的MTL[(254.27±42.35)ng/L比(212.60±38.32)ng/L、(220.35±39.10)ng/L]及GAS[(168.42±28.73)ng/L比(135.60±25.89)ng/L、(143.15±27.64)ng/L]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可更好地缓解急性阑尾炎术后PGD相关症状,加速胃肠蠕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巨大前上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体会
    沈涛, 卢珠明, 梁湘源, 段楚骁, 张东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 (6): 807-8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6.005
    摘要753)      PDF (987KB)(855)    收藏
    目的 探讨巨大前上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手段及经验。 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3—2018年收治的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切口的手术指标(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结果 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切除: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手术,根治性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率为92.3%;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3例,根治性切除率为85.7%。34例患者中胸腺鳞癌3例,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胸腺瘤14例,肉瘤3例,成熟畸胎瘤7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精原细胞瘤2例,甲状腺肿1例。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正中开胸组(均 P<0.05),肿瘤最大直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对于与胸骨后壁紧密、肺组织受侵犯的巨大前上纵隔肿瘤,肿瘤主体偏向侧行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可作为手术切口手术视野和安全性更高。 结论 手术是巨大前上纵隔肿瘤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增强CT对于手术方式及风险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手术切口的选择对手术成功有重要辅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