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2023, Vol. 29 ›› Issue (14): 1962-1966.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4.009
化学发光法在HIV筛查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王松子1 王怡翀1 李柳冰1 梁嘉颖2 邓间开1 崔颖鹏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广州 510080;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 510970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false positive results in HIV screening by 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Wang Songzi1, Wang Yichong1, Li Liubing1, Liang Jiaying2, Deng Jiankai1, Cui yingpeng1
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 2Nanfang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970, China
摘要: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出现假阳性率较高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CMIA法检测HIV呈阳性的病历资料295例,年龄(47.4±16.7)岁;其中,男185例,年龄(47.5±17.4)岁;女110例,年龄(47.2±15.5)岁。根据HIV确证试验的结果,将收集的病例分为真阳性组(101例)、假阳性组(194例),分析假阳性结果与患者检测时间、性别、年龄和S/CO值的关系。收集CMIA法检测HIV呈阳性的病历资料155例,分为真阳(77例)、假阳(78例)、阴性组(78例),分析假阳性与患者诊断及其他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关系。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年假阳率为47.6%(39/82),2019年假阳率为67.3%(66/98),2020年假阳率为77.4%(89/115),CMIA法筛查HIV的假阳性率逐年增加。2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呈现检测假阳性率较高(P<0.05)。女性患者假阳性率比男性患者高[87.3%(96/110)比53.0%(98/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患者S/CO值绝大部分偏低,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假阳性比例较高。结论 年龄、性别、S/CO值和伴发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可能是导致假阳性率增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