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0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24-11-01
    上一期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中风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价值分析

    黎翠翠 钟广智 蔡栋昊 梅闯闯
    2024, 30(21):  3522-3526.  DOI: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风险指标对缺血性中风的影响,筛选出缺血性中风高危人群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06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男62例、女44例),同期10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52例、女54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及凝血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变量。结果 观察组年龄(64.42±10.74)岁,对照组(39.37±12.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比例高于对照组[77.4%(82/106)比0、48.1%(51/106)比0、16.0%(17/106)比0],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对照组[(4.07±1.22)g/L比(2.84±0.38)g/L、(1.25±0.98)mg/L比(0.25±0.11)mg/L、(1.65±0.69)mmol/L比(1.07±0.35)mmol/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对照组[(3.54±0.74)mmol/L比(4.71±0.59)mmol/L、(0.98±0.17)mmol/L比(1.53±0.19)mmol/L、(2.01±0.65)mmol/L比(3.14±0.6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G、D-二聚体为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水平降低与缺血性中风密切相关(均P<0.05);ROC结果显示,TG、HDL、D-二聚体、联合指标预测概率的AUC分别是0.708、0.969、0.870、0.998。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G、D-二聚体、HDL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联合监测有助于缺血性中风高危人群的筛选。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的相关性分析

    陈晓雪 李可峰 韩海森 李依明
    2024, 30(21):  3526-35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eclin-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105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男62例、女43例,年龄(63.29±3.28岁)],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4.11±3.02岁)],比较两组DTI参数[各向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DCavg)]与血清sd LDL-C、Beclin-1水平。观察组患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轻度损伤39例、中度损伤34例、重度损伤32例,依据脑水肿严重程度分为轻度68例、重度37例,比较其DTI参数、血清sd LDL-C与Beclin-1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TI参数、血清sd LDL-C与Beclin-1对脑水肿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FA、DCavg分别为(0.19±0.04)、(5.03±1.07),低于对照组[(0.35±0.06)、(8.62±1.28)],血清sd LDL-C、Beclin-1水平分别为(1.24±0.31)mmol/L、(3.29±0.85)μg/L,高于对照组[(0.45±0.11)mmol/L、(1.09±0.2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FA、DCavg呈下降趋势,血清sd LDL-C、Beclin-1水平呈上升趋势(均P<0.05);重度脑水肿的FA、DCavg低于轻度者,血清sd LDL-C、Beclin-1水平高于轻度者(均P<0.05);FA、DCavg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FA=-0.528、-0.627,rDCavg=-0.559、-0.603,均P<0.05),而血清sd LDL-C、Beclin-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d LDL-C=0.485、0.501,rBeclin-1=0.449、0.621,均P<0.05);FA、DCavg与血清sd LDL-C、Beclin-1单项及联合评估脑水肿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40、0.763、0.788、0.811、0.908,联合评估的AUC优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 ACI患者FA、DCavg降低,血清sd LDL-C、Beclin-1水平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脑水肿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宋海英 刘艺 高鹏举
    2024, 30(21):  3531-35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盲、对照试验。选取榆林市星元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64.38±7.2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64.63±7.36)岁。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脑血流状态[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流速(Vs)、搏动指数(PI)]、脑白质结构变化,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脑白质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m、Vs、PI分别为(57.88±6.95)cm/s、(96.67±8.32)cm/s、(0.68±0.19),对照组分别为(50.17±6.03)cm/s、(90.14±7.83)cm/s、(0.87±0.26);观察组MoCA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18±3.01)分、(159.15±24.26)分,均高于对照组[(20.04±2.93)分、(130.52±20.18)分],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12.26±2.09)分、(13.81±2.13)分,均低于对照组[(17.45±2.43)分、(18.69±2.34)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降低负性情绪。

    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薛萍 高咏梅 崔小丽
    2024, 30(21):  3537-354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0.98±5.14)岁,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研究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71.74±5.05)岁,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右坎醇联合己酮可可碱。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脑循环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3±0.64)分比(5.32±0.75)分、(1.02±0.18)分比(1.19±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脑血管储备能力高于对照组[(70.03±5.41)cm/s比(66.25±5.03)cm/s、(38.24±3.35)cm/s比(34.69±3.12)cm/s、(38.69±3.36)%比(35.27±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3.19±0.49)g/L比(3.75±0.58)g/L、(37.68±2.63)%比(40.03±3.04)%、(1.33±0.21)mPa/s比(1.61±0.24)m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5/41)比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脑循环及血液流变情况,安全可靠。

    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屈阳 胡世蕊
    2024, 30(21):  3542-354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4例。其中,西药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64.25±6.12)岁,在常规补液、降低颅内压、扩容等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连续治疗2周;中药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64.71±6.35)岁,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平肝活血散,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血流灌注[血流灌注指数(PI)、双侧动脉平均流速]及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88.89%(48/54)比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8,P=0.029);治疗2周后,中药组NIHSS评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NSE、GFAP、PI、CRP水平低于西药组(t=3.855、4.284、2.894、5.949、3.889、2.852、8.424,均P<0.05);中药组BDNF、双侧动脉平均流速及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t=3.661、2.803、4.203,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9/54)比12.96%(7/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588)。结论 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灌注,降低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风险管理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吴兰艳 赵俊 张久霞
    2024, 30(21):  3547-355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基于风险管理的早期干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介入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6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56.85±5.62)岁,前、后循环闭塞各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管理的早期干预护理模式,均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跌倒风险、护理满意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改良巴氏量表(MBI)、汉化版跌倒效能量表(FES)分别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跌倒风险,利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收集护理满意率],记录护理期间及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为(7.84±3.29)分,低于对照组的(10.28±4.63)分(t=2.817,P<0.05);ESCA的4个项目评分、MBI、FES评分、护理满意率依次为(27.64±3.72)分、(15.04±3.55)分、(19.72±4.56)分、(62.63±7.33)分、(70.11±5.05)分、(48.28±5.05)分、97.67%(42/43),均高于对照组[(24.16±2.15)分、(12.06±2.84)分、(14.74±3.59)分、(56.29±6.75)分、(64.27±5.43)分、(42.16±5.43)分、83.73%(36/43)](t=5.311、4.298、5.627、4.171、5.164、5.412,χ2=4.962,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5)。结论 基于风险管理的早期干预护理可促进ACI介入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跌倒事件发生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平衡罐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蓓 刁童妍
    2024, 30(21):  3553-355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平衡罐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陕西省中医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57.68±9.34)岁,病程(4.52±1.21)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57.74±9.34)岁,病程(4.56±1.13)个月。对照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平衡罐治疗,均干预3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r功能评估量表(FM)]、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ES)。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NIHSS评分(44.01±4.98)分、FM评分(57.05±6.09)分、CDES评分(52.91±4.81)分,试验组分别为(43.26±5.21)分、(58.23±5.16)分、(53.37±5.1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为(35.46±5.17)分、FM评分(60.34±3.11)分、CDES评分(42.35±5.11)分,试验组分别为(23.34±6.48)分、(63.35±3.45)分、(32.25±4.2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平衡罐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以降低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改善运动功能,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眼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黄菊 李诗怡 张澳 王康 张培培 谢迎宾
    2024, 30(21):  3558-35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常见手段。糖尿病和Phaco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通过保护糖尿病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可有效减轻Phaco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本文综述糖尿病和Phaco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及在Phaco术前、术中与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措施。

    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沈艳 王利萍 王巧丽
    2024, 30(21):  3564-35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及视觉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神木市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6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7.63±7.23)岁,糖尿病病程(5.34±1.17)年,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56.92±7.19)岁,糖尿病病程(4.97±1.23)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觉康复效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视野缺损度(MD)、平均光敏感度(MS)]、自我效能[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DESE)]及生活质量[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卷(NEI-VFQ-2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BCVA、MD、MS及DESE、NEI-VFQ-25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HbA1c、FPG、2 hPG、MD均低于对照组[(5.14±0.62)%比(5.81±0.74)%、(5.64±1.04)mmol/L比(6.39±1.12)mmol/L、(6.32±1.13)mmol/L比(7.49±1.04)mmol/L、(8.37±1.13)比(10.34±1.17)],BCVA、MS及DESE、NEI-VFQ-2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85±0.21)比(0.72±0.24)、(17.89±1.03)比(17.08±0.91)、(91.37±8.28)分比(81.26±8.46)分、(46.34±7.09)分比(41.06±6.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1、3.218、4.996、7.942、2.673、3.865、5.600、3.605,均P<0.05)。结论 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在降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指标及增进视觉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不同药物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黄斑水肿的影响

    郁美霞 张成霞 董有慧 徐凯
    2024, 30(21):  3569-35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不同药物(曲安奈德、康柏西普)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后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70例(82眼)老年DR后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5例,42眼)和对照组(35例,40眼)。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73.26±4.89)岁,采用康柏西普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72.87±5.11)岁,采用曲安奈德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与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视功能相关指标[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疾病相关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黄斑区血流密度[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疾病相关指标[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黄斑水肿改善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渗出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36±0.21)周比(5.42±0.38)周、(2.39±0.23)周比(3.42±0.33)周、(10.36±0.81)周比(12.25±1.1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33、16.463、8.637,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MT、VEGF、SDF-1、CVI均低于对照组[(339.56±31.24)μm比(398.69±27.29)μm、(138.72±16.73)ng/L比(276.19±15.92)ng/L、(415.23±24.80)mg/L比(526.16±22.93)mg/L、(63.86±0.94)%比(64.97±0.61)%],BCVA、SCP、DCP、CTR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49±0.08)比(0.34±0.07)、(39.92±2.84)%比(38.16±2.79)%、(45.96±2.71)%比(43.39±2.39)%、(113.36±14.65)μg/L比(102.45±13.2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30.080、21.034、6.420、9.018、2.830、4.546、3.575,均P<0.05)。两组患者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2,P=0.763)。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眼部干涩(单眼),对照组出现1例结膜充血(单眼),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χ2=0.001,P=0.972)。结论 与曲安奈德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相比,康柏西普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可有效改善老年DR后黄斑水肿患者视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核桃灸结合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患者的作用探讨

    王俊杰 吴敏 杨奕
    2024, 30(21):  3574-357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核桃灸结合辨证施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增殖期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就诊的184例DR增殖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辨证施护+核桃灸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2.19±8.06)岁,糖尿病病程(6.92±1.15)年,DR增殖期病程(8.22±1.30)个月,予以常规护理;辨证施护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5.09±9.22)岁,糖尿病病程(6.69±1.08)年,DR增殖期病程(8.41±1.36)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辩证施护护理;核桃灸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3.37±10.14)岁,糖尿病病程(7.13±1.28)年,DR增殖期病程(8.70±1.42)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核桃灸护理;辨证施护+核桃灸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3.95±9.16)岁,糖尿病病程(6.85±1.20)年,DR增殖期病程(8.59±1.44)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辩证施护和核桃灸联合护理,各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干预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敏度(MS)、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焦虑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确切概率法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辨证施护+核桃灸组总有效率高于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对照组[95.56%(43/45)比80.43%(37/46)、81.40%(35/43)、61.36%(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各组患者BCVA、MS、cMT及SAS、CLV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辨证施护+核桃灸组BCVA、MS及CLVQOL评分均高于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对照组[(0.69±0.11)比(0.52±0.10)、(0.50±0.08)、(0.36±0.06),(22.90±3.95)dB比(19.78±3.76)dB、(20.04±3.53)dB、(17.22±3.14)dB,(85.53±14.65)分比(73.11±12.50)分、(69.39±11.72)分、(60.48±10.26)分],cMT及SAS评分均低于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对照组[(229.17±29.96)μm比(339.05±52.27)μm、(354.92±56.43)μm、(434.11±63.89)μm,(30.59±5.15)分比(36.65±5.77)分、(37.83±5.62)分、(40.91±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辨证施护+核桃灸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对照组[4.44%(2/45)比17.39%(8/46)、20.93%(9/43)、25.00%(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桃灸结合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DR增殖期患者干预效果及视力水平,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思维导图下的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水平的影响

    叶剑莉 刘慧娜 郇菊菊
    2024, 30(21):  3580-35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个体化护理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眼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5.81±2.56)岁,糖尿病病程(8.08±4.09)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6.28±2.64)岁,糖尿病病程(8.04±3.37)年,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的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FPG)]、视力康复情况(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估]。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FPG、2 h FPG、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FPG、2 h 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53±0.60)mmol/L比(7.40±0.75)mmol/L、(8.72±1.47)mmol/L比(9.88±1.76)mmol/L],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及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身体状况、社交功能、心理状况、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53±0.10)比(0.46±0.09)、(43.86±3.14)D比(42.51±3.09)D、(26.28±3.18)分比(21.44±3.06)分、(37.24±4.17)分比(29.77±3.02)分、(18.44±2.63)分比(13.73±1.96)分、(20.60±2.94)分比(17.68±2.53)分、(74.16±8.29)分比(70.15±7.18)分、(72.08±7.59)分比(68.35±7.26)分、(71.02±7.13)分比(67.32±6.85)分、(75.34±8.15)分比(71.93±7.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00、3.239、3.490、2.056、7.357、9.732、9.633、5.050、2.395、2.382、2.510、2.123,均P<0.05)。结论 思维导图下的个体化护理能显著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恢复水平,优化血糖控制,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模式。

    医学新进展

    多模态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研究进展

    徐浩洋 段舒惠 熊正彪 闫俊红
    2024, 30(21):  3585-3588.  DOI: 2024-009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磁共振(MRI)、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超声检查等均可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超声凭借可重复、无创、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愈加受到重视。除常规超声检查技术外,超声检查新技术已逐渐推广,并在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颈动脉弹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造影、超微血管成像、灰阶血流成像、血流向量成像、三维血管成像、剪切波成像、极速成像脉搏波等新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论著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方式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易位性肾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闫家文 卫姝岑
    2024, 30(21):  3589-35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方式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易位性肾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74例易位性肾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方式分为肠外组(37例)和肠内组(37例)。肠外组男11例、女26例,年龄(45.83±4.6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方案;肠内组男13例、女24例,年龄(45.57±4.33)岁,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免疫指标[CD3+、CD4+、CD8+]、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及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b、Alb、TRF、PA、CD3+、CD4+、CD8+及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肠内组Hb、Alb、TRF、PA、CD3+、CD4+均高于肠外组[(126.73±11.26)g/L比(117.89±11.03)g/L、(37.41±5.88)g/L比(32.76±5.92)g/L、(2.98±0.44)g/L比(2.67±0.46)g/L、(239.73±23.70)mg/L比(217.46±22.54)mg/L、(51.30±5.86)%比(42.58±5.07)%、(42.67±3.46)%比(37.34±3.41)],CD8+及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肠外组[(27.57±3.19)%比(33.46±3.27)%、(18.46±2.57)ng/L比(22.34±2.73)ng/L、(43.26±4.35)ng/L比(54.67±4.97)ng/L、(37.92±4.08)mg/L比(42.26±4.3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1、3.390、2.962、4.142、6.845、6.674、7.842、6.295、10.508、4.448,均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5,P=0.394)。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改善肾部分切除术后易位性肾细胞癌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炎症水平。

    个体化LEEP手术设计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切缘及疾病预后的影响

    刘婷艳 王伟嘉 廖惠明 麦碧 胡桂英 罗喜平
    2024, 30(21):  3594-36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宫颈锥切手术设计与切缘状况及宫颈病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15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35.54±7.29)岁,其中有生育要求60例、无生育要求91例。术前阴道镜医师在全面、准确阴道镜评估基础上结合宫颈细胞学、宫颈活检病理等因素对患者分别进行个体化LEEP手术设计,收集术后标本内切缘状况、宫颈口粘连狭窄及2年内复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EEP手术标本内切缘状况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切缘状况、手术方式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体化LEEP手术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151例行LEEP手术患者内切缘阳性20例,内切缘阴性131例,切缘阳性率为13.25%。无生育要求患者锥切长度、锥切厚度均大于有生育要求患者[(1.18±0.34)cm比(0.93±0.21)cm、(1.11±0.45)cm比(0.90±0.33)cm],且“一刀切”的LEEP手术占比低于有生育要求患者[75.8%(69/91)比91.7%(5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80、3.459,χ2=6.181;均P<0.05);两组内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下醋白上皮累及象限数、术前活检病变级别与LEEP手术标本内切缘状况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镜下醋白上皮累及象限数、术前活检病变级别是影响LEEP术后标本内切缘的独立危险因子(均P<0.05)。术后随访2年HPV总转阴率为82.7%(124/150)。不同内切缘状况患者随访数据表明,术后宫颈口狭窄及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HPV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以患者生育要求为前提,在全面准确阴道镜评估基础上结合患者宫颈细胞学及病变级别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锥切手术设计,临床上是可行且有效的,尤其是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更具临床价值。

    芦荟联合敛疮生肌膏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白小慧 曹鸿鑫 王淑红
    2024, 30(21):  3600-36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芦荟和敛疮生肌膏在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诊的96例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52.84±9.41)岁,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3.66±8.57)岁,采用芦荟联合敛疮生肌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放射性皮炎分级情况[根据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TOG)标准评估]、治疗效果、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评估量表(RISRAS)、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45/48),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3,P=0.009)。治疗前,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分级情况、RISRAS、NRS、KPS评分及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放射性皮炎>Ⅰ级患者占比、RISRAS、NRS评分及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0.8%(10/48)比45.8%(22/48)、(3.22±1.65)分比(6.17±1.97)分、(0.47±0.21)分比(1.11±0.62)分、(26.13±4.71)μg/L比(34.17±5.62)μg/L、(7.22±1.91)mg/L比(10.75±2.13)mg/L],KPS评分高于对照组[(85.11±12.45)分比(72.21±11.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芦荟联合敛疮生肌膏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消肿汤治疗痔病的作用机制

    袁文贝 张雷虹
    2024, 30(21):  3605-361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法探讨自拟中医方剂消肿汤治疗混合痔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消肿汤各药物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校正蛋白名称。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痔病疾病靶点,取二者靶点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得出核心靶点。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最后将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上传至CB-Dock2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全方筛选共得到136个药物有效成分、233个药物靶点,获取疾病靶点638个,其中共有靶点45个;PPI分析后经拓扑特征分析得到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细胞肿瘤抗原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9个核心靶点。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消肿汤治疗混合痔可能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α-菠菜甾醇、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核心成分与痔病的MMP9、TP53、1L1B等靶点对接结合活性良好。结论 消肿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痔病,为消肿汤治疗痔病提供了理论支持。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胸腺和胸腺外来源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检测意义

    张一丹 吴树腾 周丹
    2024, 30(21):  3614-36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胸腺和胸腺外来源(外周)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URSA患者,纳入观察组,63例行乳腺部分切除手术后正常妊娠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8.10±2.94)岁,体重指数(27.56±2.81)kg/m2。对照组年龄(28.31±2.97)岁;体重指数(27.29±2.75)kg/m2。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胸腺和外周的CD4+ CD25+ Tr细胞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明确两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两项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对URSA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胸腺、外周CD4+ CD25+ Tr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7.92±0.86)%、(7.18±0.79)%,均低于对照组[(11.75±1.23)%、(11.03±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腺、外周CD4+ CD25+ Tr细胞单独和联合预测URSA的AUC分别为0.779、0.760、0.875(P<0.05)。胸腺、外周CD4+ CD25+ Tr细胞联合预测URSA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分别为95.24%(60/63)、96.83%(61/63)、96.03%(121/126),均高于胸腺、外周CD4+ CD25+ Tr细胞单独检测[76.19%(48/63)、79.37%(50/63)、77.78%(98/126)及73.02%(46/63)、74.60%(47/63)、73.81%(93/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RSA患者胸腺与外周CD4+ CD25+ Tr细胞表达水平下降,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孕妇的流产风险,为后续相关治疗干预提供数据参考。

    子痫前期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赵向阳 田轶 魏亚楠
    2024, 30(21):  3618-362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查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构建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37例子痫前期产妇病历资料,年龄(32.29±3.16)岁,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7例)和验证集(30例)。训练集107例患者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85例)和中转剖宫产组(22例)。筛查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预测模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中转剖宫产组年龄、乳酸脱氢酶、24 h尿蛋白、T淋巴辅助细胞-22(Th-22)及初产妇占比均高于阴道分娩组[(33.35±2.71)岁比(31.29±3.05)岁、(302.91±50.24)U/L比(259.78±32.61)U/L、(2.41±0.75)g比(1.79±0.34)g、(1.27±0.34)%比(1.06±0.31)%、95.45%(21/22)比76.47%(65/85)],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低于阴道分娩组[(0.13±0.04)%比(0.18±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601,95%CI 1.063~12.194)、产次(OR=3.725,95%CI 1.099~12.615)、乳酸脱氢酶(OR=4.088,95%CI 1.207~13.846)、24 h蛋白尿(OR=3.740,95%CI 1.104~12.667)、Th-22(OR=4.088,95%CI 1.207~13.846)、pDC(OR=0.223,95%CI 0.066~0.754)是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训练集107例患者列线图模型预测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灵敏度为0.804(95%CI 0.715~0.862),特异度为0.749(95%CI 0.675~0.816),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 0.731~0.899)。另将验证集30例子痫前期患者带入验证,列线图模型预测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灵敏度为0.756(95%CI 0.682~0.825),特异度为0.773(95%CI 0.701~0.851),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 0.707~0.881)。结论 年龄、产次、乳酸脱氢酶、24 h尿蛋白、Th-22、pDC与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有关,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评估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

    临床研究

    血清淀粉样蛋白A、hs-CRP、IGF-1水平与帕金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徐柯敏 孙巨军 张英 齐江
    2024, 30(21):  3624-362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评估这些生物标志物在PD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指导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22例PD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疾病病情分为早期组(44例)和中晚期组(78例)。122例PD患者中,男64例,女58例,年龄(68.13±8.45)岁,病程(6.06±2.71)年。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7.25±7.59)岁。比较3组SAA、hs-CRP和IGF-1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病情的相关性。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SAA、hs-CRP和IGF-1在疾病进展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SAA、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9.53±1.50)mg/L比(3.71±1.06)mg/L、(5.37±2.74)mg/L比(0.82±0.29)mg/L],IGF-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65.73±15.25)μg/L比(84.04±19.72)μg/L](均P<0.05)。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SAA、hs-CRP和IGF-1水平相关(r=0.587、0.492、-0.660,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长病程、高SAA、高hs-CRP、低IGF-1是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血清SAA、hs-CRP和IGF-1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67,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3.2%。结论 血清SAA、hs-CRP和IGF-1水平与PD患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在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

    王坤 郭强 路凯
    2024, 30(21):  3629-363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84例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5~84(72.78±4.69)岁,给予纳布啡复合瑞马唑仑麻醉;研究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66~85(72.80±4.72)岁,给予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给药前1 min(T0)、进镜操作即刻(T1)、操作开始后1 min(T2)、操作开始后10 min(T3)、操作结束即刻(T4)生命体征,麻醉清醒后5、30 min时镇静、镇痛效果,以及麻醉相关指标、认知功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4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同时刻脉搏氧饱和度(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T4时刻SpO2水平均较T0时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清醒后5 min、3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Ramsay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毕至离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1.33±0.27)min比(1.55±0.34)min、(5.63±1.22)min比(9.48±1.31)min、(7.81±0.57)min比(10.32±1.15)min、(8.16±1.26)min比(10.25±1.5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13.94、12.63、6.70,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60 min内麻醉所致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苏醒即刻,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h,研究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28.75±2.42)分比(27.06±2.18)分、(29.15±2.14)分比(27.13±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4.11,均P<0.05)。结论 对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应用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麻醉方案,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缩短麻醉起效与恢复时间,降低不良事件与术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血脂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高亚军 高博 周璇 刘峰
    2024, 30(21):  3635-36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血脂、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认知功能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25例,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9分]与轻中度组(82例,MMSE评分10~26分);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61例,女46例;年龄(63.17±8.35)岁。对照组男33名,女19名;年龄(63.86±8.02)岁。对比对照组、轻中度组、重度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不同ApoE等位基因AD患者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血脂水平与AD患者ApoE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对比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临床资料,分析AD患者合并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F检验。结果 对照组、轻中度组、重度组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0.83、2.46、0.50,均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重度组ApoEε3/4基因型高于轻中度组,重度组ApoEε2/4、ε3/4基因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ApoEε4等位基因高于轻中度组、对照组,重度组ApoEε3等位基因低于轻中度组、对照组,轻中度组ApoEε3等位基因低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与轻中度组ApoEε2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轻中度组ApoEε2等位基因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G、HDL-C、CHO、LDL-C与ApoE等位基因均无相关性(均P>0.05)。重度组白细胞介素-6(IL-6)、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高于轻中度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OR=3.924,95%CI 1.725~8.925)、Lp-PLA2(OR=2.807,95%CI 1.234~6.385)均为AD患者合并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ApoE等位基因与AD患者血脂水平无相关性,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AD患者合并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血清IRS-1和CTRP3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王婧 李文婷 王敏 崔张霞 田婷 张小菜 李梅
    2024, 30(21):  3640-36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清胰岛素底物受体-1(IRS-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132例GDM孕妇为患病组[年龄(28.76±3.18)岁,体重指数(BMI)为(25.72±2.82)kg/m2,孕周(38.06±1.42)周,经产孕妇66例,阴道分娩8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80例)与不良结局组(52例);另选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132名为对照组[年龄(28.65±3.06)岁,BMI(25.31±2.67)kg/m2,孕周(38.21±1.33)周,经产孕妇60例,阴道分娩86例]。对不同妊娠结局G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RS-1、CTRP3对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分析IRS-1、CTRP3与临床指标及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病组血清IRS-1、CTR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2±0.21)μg/L比(2.33±0.28)μg/L、(353.51±38.14)ng/L比(425.95±45.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4、14.07,均P<0.05);不良结局组血清IRS-1、CTRP3水平均低于良好结局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良好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1、7.49、7.26、8.40、32.73,均P<0.05);FBG、HbAlc、HOMA-IR水平升高均为影响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498,95%置信区间(CI) 1.099~2.042;OR=1.698,95%CI 1.092~2.639;OR=2.014,95%CI 1.063~3.816;均P<0.05],IRS-1、CTRP3均为影响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OR=0.774,95%CI 0.621~0.964;OR=0.731,95%CI 0.573~0.932;均P<0.05];ROC显示,IRS-1、CTRP3联合诊断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联合诊断的AUC优于IRS-1、CTRP3单独诊断(Z=2.094、2.056,均P<0.05);IRS-1、CTRP3与孕妇妊娠结局及FBG、HbAlc、HOMA-IR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不良妊娠结局GDM患者血清IRS-1、CTRP3水平降低,二者联合对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IKKε和FABP4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闫璐 李维玲 殷婷 张金辉
    2024, 30(21):  3646-365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IKKε)、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西安高新医院进行产检确诊GDM的患者125例。年龄22~36(28.77±3.02)岁;确诊孕周为24~28(26.14±0.87)周。患者均进行血清IKKε、FABP4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检测,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良好组(92例)和妊娠不良组(33例)。Pearson法分析血清IKKε、FABP4与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KKε、FABP4水平对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妊娠不良组IKKε、FABP4、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妊娠良好组(均P<0.05)。Pearson法显示,血清IKKε、FABP4水平与FBG、HbAlc、TG、TC均呈正相关(r=0.543、0.621、0.354、0.312、0.705、0.658、0.433、0.36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KKε(OR=3.287,95%CI 1.994~5.418)、FABP4(OR=3.942,95%CI 1.754~8.856)、FBG(OR=2.857,95%CI 1.416~5.762)、TC(OR=4.133,95%CI 2.190~7.799)是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显示,血清IKKε、FABP4、二者联合预测患者妊娠结局的敏感度分别为72.70%、75.80%、90.90%,特异度分别为73.90%、71.70%、91.30%,AUC分别为0.802、0.829、0.923(均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IKKε、FABP4与糖脂代谢指标FBG、HbAlc、TG、TC水平均呈正相关,且血清IKKε、FABP4是影响患者不良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联合测定IKKε与FABP4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

    高萌 胡文华 李伟
    2024, 30(21):  3651-36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杨凌示范区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小剂量组,各68例。常规组男32例,女36例,年龄(54.85±9.63)岁;糖尿病病程(7.12±2.05)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2.56±0.89)年。小剂量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55.12±10.14)岁,糖尿病病程(7.08±2.12)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2.51±0.92)年。常规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血糖指标、胰岛素功能指标、肠道菌群、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小剂量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常规组[(6.34±0.78)mmol/L比(7.28±1.04)mmol/L、(2.63±0.34)比(3.41±0.37)、(8.27±1.76)mmol/L比(9.54±2.04)mmol/L、(6.74±1.12)%比(8.31±1.65)%;t=5.963、12.800、3.887、6.492,均P<0.05];两组胰岛β细胞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小剂量组胰岛β细胞指数高于常规组[(65.75±10.15)比(54.86±8.09);t=6.919,P<0.05]。治疗后,两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小剂量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4.41±1.33)ng/L比(6.89±2.12)ng/L、(10.25±3.77)ng/L比(14.56±5.14)ng/L;t=8.172、5.576,均P<0.05];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小剂量组高于常规组[(3.32±0.72)ng/L比(2.74±0.58)ng/L;t=5.173,P<0.05]。小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2.65%(63/68)比79.41%(54/68);P<0.05]。小剂量组肝损伤、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8/68),常规组为8.82%(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可调节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表达,有利于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功能。

    基础治疗、艾灸胰俞穴联合通络涤痰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张彦芬 郭浩楠 吴红群 冀花 王涛
    2024, 30(21):  3656-366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基础治疗、艾灸胰俞穴联合通络涤痰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痰瘀阻络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53±6.27)岁。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9.71±7.34)岁。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艾灸胰俞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络涤痰汤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评分、次症评分、主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28±1.23)分比(10.12±1.97)分、(2.17±0.34)分比(4.09±0.88)分、(4.11±0.85)分(6.03±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NCV)与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均高于对照组[(47.25±5.76)m/s比(43.56±4.54)m/s、(49.31±5.69)m/s比(45.82±4.87)m/s、(44.17±5.88)m/s比(39.25±4.36)m/s、(46.51±5.72)m/s比(42.69±4.8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62%(44/47)比78.26%(36/46),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03±1.25)%比(7.28±1.72)%、(7.21±1.24)mmol/L比(8.72±1.69)mmol/L、(5.35±0.83)mmol/L比(6.72±1.20)mmol/L、(78.32±9.08)ng/L比(115.20±12.47)ng/L、(79.85±9.30)ng/L比(112.34±13.68)ng/L、(3.65±0.68)mmol/L比(4.87±1.02)mmol/L],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5.41±7.38)μmol/L比(49.86±5.94)μmol/L、(165.76±18.40)U/L比(108.27±11.3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基础治疗、艾灸胰俞穴联合通络涤痰汤治疗痰瘀阻络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糖水平,且安全可靠。

    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道溃疡的效果

    胡莎莎 黎明 周敏 甘辉虎 金连宁 周文博
    2024, 30(21):  3662-36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P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Hp阳性PU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9.09±6.10)岁,体质量指数(BMI)(23.62±1.30)kg/m2,病程(3.05±0.41)年;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2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9.05±6.21)岁,BMI(23.47±1.26)kg/m2,病程(3.12±0.43)年;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29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胃泌素(GAS)水平及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43/45)比77.78%(35/45);χ2=6.154,P=0.013]。观察组治疗后上腹疼痛、嗳气、肠鸣不利、心下痞满评分分别为(0.83±0.14)分、(0.78±0.16)分、(0.71±0.15)分、(0.85±0.16)分,低于对照组的(1.05±0.21)分、(1.13±0.20)分、(1.08±0.19)分、(1.04±0.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7、9.167、10.253、5.13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AS水平分别为(14.16±3.05)ng/L、(17.25±3.05)μg/L、(26.06±5.05)mg/L,低于对照组的(18.58±4.12)ng/L、(21.43±4.16)μg/L、(36.15±8.1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4、5.436、7.072,均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93.33%(42/45)比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阳性PU患者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促进症状缓解,提高Hp根除率,作用机制与调节GAS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2020—2023年广州某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陈淑芳 王楠 蔡栋昊
    2024, 30(21):  3666-367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感染率、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及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因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头痛、发热、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诊的1 9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例或率表示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总抗体的结果,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χ2检验计算其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953例患儿中,MP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40.35%(788/1 953),2020—2023年M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63%(107/270)、38.40%(134/349)、38.19%(207/542)、42.93%(340/792)。女性患儿阳性率47.22%(408/864),高于男性患儿的34.89%(380/1 089)(χ2=30.420,P<0.05)。少年组(≥13~18岁)阳性率最高(51.11%,92/180),学龄组(≥7~13岁)之(50.66%,308/608)次之,学龄前组(0~7岁)最低(33.30%,388/1 165),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27,P<0.05)。一年中秋季(9—11月)阳性率最高(41.63%,326/783),冬季(12—2月)次之(40.12%,193/481)。结论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MP感染的暴发流行在秋冬季,学龄组及少年组儿童属于易感人群。患者出现咳嗽、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症状时,在诊断与治疗中应考虑MP感染。临床应根据广州地区儿童MP感染特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复方倍他米松腔内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的效果

    高建东 孙富德
    2024, 30(21):  3671-367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腔内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96例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55.42±4.26)岁。观察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55.75±4.09)岁。对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倍他米松腔内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83%(46/48)、79.17%(38/48)(χ2=6.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患侧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度、肌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为8.33%(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腔内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患者可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肩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分析

    张琳 高艾玲 何祥一
    2024, 30(21):  3675-367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治疗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8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88±6.12)岁,病程(11.15±2.70)个月,采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共治疗2周;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1.76±6.00)岁,病程(11.22±2.16)个月,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共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溃疡面积、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溃疡面积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TNF-α、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0±0.22)分比(2.20±0.36)分、(3.58±0.81)g/L比(5.35±1.48)g/L、(0.30±0.07)g/L比(0.62±0.10)g/L],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0.68±0.12)cm2比(1.45±0.28)cm2],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77.50±12.97)mmol/L比(63.68±12.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92、6.635、16.580、15.986、4.854,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程度与炎性反应,缩小溃疡面积,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研究

    ITHBC理论下康复方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焦艳艳 刘荣荣 陈冰 高聪聪 杨红星
    2024, 30(21):  3680-36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健康行为改变整合(ITHBC)理论下的康复方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肩关节活动情况、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均为女性,年龄42~64(54.12±4.83)岁;肿瘤分期:Ⅰ期19例、Ⅱ期18例、Ⅲ期3例;给予常规康复方案。研究组40例,均为女性,年龄43~65(55.61±5.28)岁;肿瘤分期:Ⅰ期19例、Ⅱ期17例、Ⅲ期4例;给予ITHBC理论下的康复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自我管理效能、创伤后成长、生活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肢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活动度均高于常规组[(172.45±7.62)°比(145.88±8.64)°、(54.28±5.10)°比(40.30±5.23)°、(168.77±9.20)°比(148.66±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9、12.10、10.05,均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33.41±2.79)分比(30.88±2.68)分、(81.53±5.69)分比(76.80±4.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4、4.13,均P<0.05);研究组物质、社会、心理、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4.57、6.23、5.52,均P<0.05)。结论 ITHBC理论下的康复方案能够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创伤后成长,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改善肩关节活动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循经点穴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魏小燕 王美荣 张群芳 曾志奎
    2024, 30(21):  3685-36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循经点穴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MH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4.29±3.40)岁,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4.40±3.26)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循经点穴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持续干预4周,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疾病相关症状、疲乏症状、睡眠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χ2t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透析疲乏量表内各症状、疲劳量表-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分别为(9.33±1.26)分、(8.61±1.02)分、(1.02±0.16)分、(1.35±0.19)分、(0.89±0.16)分、(1.02±0.18)分、(0.96±0.19)分、(4.35±0.69)分、(6.80±1.16)分,均低于对照组[(13.29±1.59)分、(12.25±1.53)分、(1.77±0.25)分、(2.16±0.20)分、(1.55±0.21)分、(1.73±0.24)分、(1.62±0.25)分、(6.21±1.25)分、(10.31±1.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50、12.829、16.376、19.029、16.201、15.338、13.622、8.443、11.798,均P<0.05)。结论 循经点穴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MHD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奥苏泊尔问题解决模式在子痫前期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惠新云 石晓婷 王媛丽
    2024, 30(21):  3689-36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奥苏泊尔问题解决模式在子痫前期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子痫前期产妇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31.19±1.21)岁,孕周(32.19±1.85)周,体质量指数(BMI)(27.49±3.29)kg/m2。研究组年龄(31.21±1.19)岁,孕周(32.23±1.92)周,BMI(27.52±3.32)kg/m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奥苏泊尔问题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分娩后2周血压控制情况、妊娠压力及分娩结局。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入组时,两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后2周,两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135.12±6.24)mmHg(1 mmHg=0.133 kPa)比(138.52±6.23)mmHg、(98.12±3.52)mmHg比(99.97±3.69)mmHg;t=2.587、2.434,均P<0.05]。入组时,两组产妇妊娠压力量表(Pregnancy Pressure Scale,PP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后2周,两组产妇PPS评分均低于入组时(均P<0.05),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8.56±3.21)分比(30.12±3.28)分、(27.62±3.16)分比(29.48±3.24)分、(56.18±5.26)分比(59.60±5.19)分;t=2.280、2.757、3.105,均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77.78%(35/45),高于对照组的57.78%(26/45)(χ2=4.121,P<0.05);研究组阴道助产率为26.67%(12/45),低于对照组的46.67%(21/45)(χ2=3.876,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2.22%(10/45),低于对照组的42.22%(19/45)(χ2=4.121,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为8.89%(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7,P>0.05)。结论 奥苏泊尔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子痫前期产妇血压水平,减轻产妇压力,改善分娩结局。

    中药穴位贴敷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

    张程依 许碧芳 汪紫娟 许清江
    2024, 30(21):  3693-36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21.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11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2例前列腺电切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年龄(66.73±3.38)岁,病程(7.45±1.61)年,前列腺症状评分(24.08±1.53)分。对照组年龄(67.62±3.54)岁,病程(7.21±1.54)年,前列腺症状评分(23.28±1.41)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干预5 d。对比两组膀胱痉挛相关指标、膀胱痉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术后72 h,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膀胱拔管时间、持续冲洗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9.90±4.99)分比(71.00±4.39)分、100.00%(61/61)比93.44%(5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升前列腺电切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