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2-08-01
    上一期   
    文献荟萃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刘凤璟 刘辉文 王美玲 陈碧贞
    2022, 28(15):  2073-20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统计结果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异质性检验当P≥0.1且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和/或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 728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303例,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1.26%。meta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3.73,95%CI 2.04~6.82,P<0.000 01)、年龄<12岁(OR=4.71,95%CI 3.41~6.50,P<0.000 01)、吸烟史(OR=4.06,95%CI 3.08~5.35,P<0.000 01)、缺血时间>10 h(OR=3.04,95%CI 1.52~6.07,P=0.002)、伤因(挤压撕脱伤)(OR=4.09,95%CI 2.89~5.78,P<0.000 01)、离断平面(末节离断)(OR=4.1095%CI 3.03~5.54,P<0.000 01)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女性、低龄、有吸烟史、缺血时间长、挤压撕脱伤、末节离断等再植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的选穴规律研究
    赵小锐 李嘉 车红霞 张雄 张晟杰
    2022, 28(15):  2079-20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的临床文献,建立其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2.0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究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的腧穴运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 对纳入的28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最常用的腧穴配伍存在固定搭配,经穴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群为内关-三阴交-神门和足三里-三阴交-神门;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2个聚类群。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存在一定规律,内关、足三里、神门、三阴交为针灸治疗药物依赖者稽延期抑郁症的主要腧穴。
    科研课题专栏
    补骨脂素逆转GST-π介导的多药耐药的研究
    花义同 侯长冉 张浩杰 杲霄源
    2022, 28(15):  2084-20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补骨脂素在逆转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介导的多药耐药中的作用,以及在MCF-7/ADR细胞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至2020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评价补骨脂素的细胞毒性和多药耐药逆转活性。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ST-π的表达,检测靶基因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ST-π蛋白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应用补骨脂素处理后,细胞内阿霉素药物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补骨脂素降低了治疗组GST-π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NF-κB抑制剂(SN50)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GST-π的表达。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GST-π介导的多药耐药发病机制之一。补骨脂素参与了逆转GST-π介导的多药耐药。GST-π介导的耐药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是NF-κB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因子。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自身免疫性
    何呈燕 马蕾 薛海波
    2022, 28(15):  2089-20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D)是机体因自身抗原免疫耐受障碍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近年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 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AD发病密切相关,其主要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自噬及氧化应激等过程。本文重点概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AD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都淑萍 王晓东 潘红霞 孟庆伟 王卫卫 于松杨 王志娟
    2022, 28(15):  2093-209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的96例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入室(T0)、Ramsay评分达到5分时(T1)、扩宫颈时(T2)、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T1时MAP、HR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68.5±8.9)mmHg比(59.3±7.5)mmHg(1 mmHg=0.133 kPa)、(75.3±6.4)次/min比(60.5±7.7)次/min、(98.5±0.6)%比(95.5±1.1)%,均P<0.05];T2时MAP和HR低于对照组[(73.8±10.1)mmHg比(83.5±11.8)mmHg、(76.1±9.7)次/min比(89.7±8.7)次/min,均P<0.05];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大于研究组[(269.2±29.2)mg比(216.7±25.2)mg,t=9.430,P<0.001];苏醒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6.9±1.3)min比(5.5±1.2)min,t=5.482,P<0.001];术中对照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25.0%(12/48)比4.2%(2/48)、31.2%(15/48)比6.2%(3/48),均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性能验证
    余锦旗 何伟  林倩倩 陈颖婷 欧财文 宋丽婷
    2022, 28(15):  2098-21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性能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质量保证。方法 参考国家相关卫生行业标准(WS/T 420-2013),通过收集2019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34例无脂血、无黄疸、无溶血的肝素锂抗凝标本并设计试验,采用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重复标准差Sr为0.01、0.59,期间标准差Sl为0.01、0.57;与比较方法相对偏移¯brel为19.01;在0.10~36.81 μg/L内,R2=0.997 9。均在说明书范围内。结论 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的主要分析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肩关节镜术中灌注液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明亮 蔺超 李健 徐闯 曹恒 王林伟 张立超 林振州 刘明廷
    2022, 28(15):  2100-21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肩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可能的肩关节病因包括:骨关节炎、肩袖相关疾病、肱二头肌长头腱相关疾病及肱盂关节不稳等疾病。在肩关节痛的诊疗中,肩关节镜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肩关节镜手术需使用大量灌注液,在通常情况下其是安全的,但对患者生理状况会造成影响,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电解质变化、体质量变化,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菅炎鹏 周锦鸽 岳晓香 李根锋 徐松山 刘伟杰 樊骏 王一公
    2022, 28(15):  2104-21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根阻滞与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游慧超 孙登江 欧阳和平 李文琦
    2022, 28(15):  2108-21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后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近期死亡及远期功能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术后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显著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远期Barthel 指数(BI)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例77例,最终入选符合要求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58.7岁。术前中线偏移小于10 mm相对于大于等于10 mm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OR)=11.48,95%置信区间(CI):1.12~118.14)];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相对于GCS评分>7分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OR=13.12,95%CI:1.41~122.43)。术前昏迷、GCS评分与中线移位程度均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BI。年龄是影响存活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的远期BI呈下降趋势。结论 术前中线偏移<10 mm与GCS评分≤7分是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前中线的偏移程度并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和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魏海涛 刘瑞 荀伟 王敏 刘中阳 张文龙 王晶
    2022, 28(15):  2113-21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和酒精性肝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例,女40例,年龄(40.0±14.6)岁。所有患者测量骨密度,检测肝功能、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彩超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腹部彩超分为3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组35例、酒精性肝病组45例、酒精性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42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 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的骨钙素分别为(24.73±3.66)μg/L、(27.34±2.94)μg/L、(17.44±3.09)μg/L,25(OH)D3分别为(22.47±2.82)μg/L、(25.63±3.84)μg/L、(16.87±4.33)μg/L,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65±3.27)μg/L、(30.21±4.22)μg/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均低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低于酒精性肝病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TNF-α分别为(10.33±3.41)pg/ml、(13.23±4.02)pg/ml、(16.94±3.92)pg/ml,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对照组[(5.54±2.39)pg/m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高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组低于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们考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骨质疏松在发病过程中呈相辅相成作用。骨钙素、25(OH)D3、TNF-α可能为其共同的发病机理,其既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其导致的结果。
    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消毒效果比较
    任燕敏 吴凤娇 李爱兰 朱新 张宇 孙丽娜
    2022, 28(15):  2117-21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使用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进行消毒,以比较其消毒效果、物体表面细菌菌落以及经济使用成本,从而为临床采取方便、有效、便捷、经济的消毒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的CT检查床表面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样本量199个)、75%乙醇擦拭(样本量194个)、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样本量180个)、床单位消毒机(样本量82个)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比较消毒后的消毒效果、CT检查床表面细菌菌落数,并分析四种消毒方式的经济使用成本。多个样本之间的比较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 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75%乙醇擦拭、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消毒机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99%(197/199)、98.45%(191/194)、99.44%(179/180)、100.00%(8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2,P=0.597),四种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种消毒产品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1(0.3)cfu/cm2、0.6(1.0)cfu/cm2、1.0(0.7)cfu/cm2、0.0(0.1)cfu/cm2,细菌清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857,P<0.05),清除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季铵盐消毒湿巾、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经济使用成本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22.00元/次)>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1.74元/次)>季铵盐消毒湿巾(1.25元/次)。结论 综合比较,季铵盐消毒湿巾具有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且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在医院内推广使用。
    广东省汕尾地区6~19岁学生龋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沈玥 范佳依 黄秋炜 钟雯珈 郑婷 招洛丹 程慧琳 杨志千 庄沛林
    2022, 28(15):  2122-212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广东省汕尾地区619岁在校学生的患龋率、龋均及龋失补构成比,为汕尾地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汕尾城区共纳入7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海丰县共纳入5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共对5 110名619岁在校学生(男生2 620人,女生2 470人)进行龋病检查及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69岁组乳牙患龋率高达88.54%,龋均为(4.79±3.47),且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9岁、1012岁、1315岁及1619岁组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0.13%、41.41%、61.56%和65.98%,龋均分别为(0.16±0.55)、(0.85±1.30)、(1.77±2.16)和(2.29±2.24);由此可见,恒牙患龋率及龋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各年龄组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均显著高于男生(均P<0.05)。69岁及1012岁组乳牙龋的充填构成比极低,仅为1.22%和2.76%。69岁、1012岁、1315岁及1619岁组恒牙龋的充填构成比分别为18.03%、29.90%、38.01%和47.86%,提示恒牙龋的充填构成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汕尾地区6~12岁学生乳牙及619岁学生恒牙患龋率和龋均较高,而充填构成比较低,需增加该地口腔卫生公共资源,采取合理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学生患龋率。
    远程科学康复指导及宣教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孟云清 刘桂娟 范智超 齐慧 包萨如拉 朱润秀
    2022, 28(15):  2127-21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不同阶段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结合远程科学康复指导和宣教,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组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远程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9.78±7.62)岁,病程(28.63±12.45)d;远程组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0.47±7.82)岁,病程(27.47±13.96)d。两组均住院康复4周,后转社区,继续接受社区门诊康复2个月。常规组患者全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远程组患者全程常规康复治疗+全程远程康复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前、后及社区门诊康复2个月随访分别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远程组(49.31±11.18)分比(29.03±9.18)分,常规组(43.81±11.84)分比(26.78±9.65)分,均P<0.001],且治疗后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较为明显(P=0.038);日常生活能力FIM评分均显著提高[远程组(62.90±12.60)分比(37.75±10.99)分,常规组(53.56±13.44)分比(38.09±11.64)分,均P<0.001],且治疗后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较为明显(P=0.003)。社区门诊继续康复2个月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比治疗后均显著提高[远程组(61.63±12.95)分比(49.31±11.18)分、对照组(51.63±14.58)分比(43.81±11.84)分,均P<0.001],且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均更明显(P=0.00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FIM评分比治疗后均显著提高[远程组(76.31±15.28)分比(62.90±12.60)分、对照组(62.13±16.65)分比(53.56±13.44)分,均P<0.001],且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更明显(P<0.001)。结论 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结合远程科学的康复宣教和指导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评价
    陈静文 杨志文 方维军
    2022, 28(15):  2132-21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社区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情况及其疗效,为社区签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3月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其疗效。355例患者中男132例、女223例,年龄(77.98±5.42)岁。结果 全部案例中降糖药物排名前5位:磺脲类占60.6%(215/355),双胍类占48.5%(172/355),α-糖苷酶抑制剂类占37.5%(133/355),胰岛素占14.4%(51/355),噻唑烷二酮类占7.6%(27/355)。降压药物排名前5位:钙离子拮抗剂占67.0%(238/35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占61.1%(217/355),β-受体阻滞剂占6.7%(24/35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4.2%(15/355),利尿剂占3.9%(14/355)。血糖达标占89.3%(317/355),血糖未达标占10.7%(38/355)。血压达标占84.2%(299/355),血压未达标占15.8%(56/355)。结论 社区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病情控制基本稳定,但存在药物治疗跟踪评估的欠缺及部分疗效不达标、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延续性护理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中的应用
    余婷 刘小加 李高峰 丁卫
    2022, 28(15):  2136-213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门诊收治的行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的腋臭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8~49(25.5±7.1)岁;Park分级:Ⅱ级10例,Ⅲ级16例,Ⅳ级14例。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6~47(25.2±5.9)岁;Park分级: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观察组在整个围手术期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于术后1周采用SPSS 25.0 软件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25)。观察组术后仅2例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术后发生5例皮下血肿、3例皮瓣坏死及1例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9/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65,P=0.023)。结论 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围手术期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张传泽 杨晓朝 彭如一 谢永灿 邢专 陈朴区
    2022, 28(15):  2140-21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联合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M-M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44.97±9.86)岁,给予传统的M-M术治疗;观察组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龄(45.83±10.27)岁,采用RPH联合M-M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痔疮复发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135、5.986,均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6.37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75/75),对照组为100.00%(7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67%(2/75),6个月复发率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7/70)、7.14%(5/70)(χ2=3.345、3.081,均P<0.05)。结论 RPH联合M-M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高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口服与鼻饲的效果比较
    包勤文 龚晨 廖静贤 白学玲
    2022, 28(15):  2144-21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口服营养(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和鼻饲营养(nasal feeding nutrition,NF),包括鼻胃管营养(nasogastric tube nutrition,NGT)、鼻空肠管营养(naso-jejunal tube nutrition,NJT),对高龄(≥80岁)住院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急诊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的高龄患者108例,对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根据EN支持方式将其分为ONS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和NF组(58,男38例,女20例),NF组包括鼻胃管营养组(NGT组)40例和鼻空肠管营养组(NJT组)18例。患者年龄80~98岁,ONS组患者平均年龄85.7岁,NF组患者平均年龄84.9岁。EN支持时间均>14 d,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 d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第14天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指标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比较ONS组、NGT组、NJT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组高龄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在EN支持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支持后,3组血清PA、TP、ALB水平均显著增加,CRP、IL-6、PCT、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b和RBC计数未显著增加(均P>0.05)。ONS组IgG、IgA、IgM、CD3+、CD4+高于NGT组、NJT组同期(均P<0.05),CD8+低于NGT组、NJT组同期(均P<0.05)。治疗后14 d,ONS组腹泻(6%,3/50)、反流(8%,4/50)、消化道出血(2%,1/50)与NGT组、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NS组呕吐(4%,2/50)、再发肺部感染并发症(4%,2/50)与NG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高龄老年患者(≥80岁)EN支持中,ONS和NF支持均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其中ONS效果更加显著,对高龄患者的EN能够显著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何海珍 杨瑛艳 巫文强 郭俊光 刘世豪 郁成,
    2022, 28(15):  2150-215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98±6.02)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3.97±5.8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干预1、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49 2、8.678 1,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80.65%(25/31),对照组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 1,P=0.085 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30/31),对照组74.19%(23/31)(χ2=6.369 0,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迅速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出生子代性别比影响因素分析
    倪运萍 洪锐芳 陆杉 陈旭龙 邓雪梅 袁启龙
    2022, 28(15):  2154-21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secondary sex ratio,SS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分娩的胎儿性别数据,分别按移植卵裂期胚胎与囊胚、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semination,ICSI)受精胚胎、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胚胎进行分组比较,并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方差齐),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及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IVF-ET治疗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100(1 158∶998)。移植卵裂期胚胎1 310个分娩周期与移植囊胚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108∶100(870/809)比147∶100(277/1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IVF胚胎1 306个分娩周期与移植ICSI 胚胎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21∶100(879/724)比97∶100(264/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取精来源精子男女出生性别比为90.2∶100(37∶41),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略高于附睾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囊胚移植出生性别比高于卵裂期胚胎出生性别比,移植IVF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高于移植ICSI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
    论著
    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作用
    王婷 李文武 张桂凤
    2022, 28(15):  2160-21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7例AP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轻度): 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57.9±8.3)岁;MSAP组(中度):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58.6±8.1)岁;SAP组(重度):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57.4±8.7)岁。根据入院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95例)、死亡组(22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灌注扫描检查,同时采用免疫乳胶比浊法检测血清D-D表达水平。比较各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相关参数及血清D-D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分析螺旋CT灌注参数、血清D-D表达水平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螺旋CT扫描相关参数联合血清D-D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t检验比较,多组间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AP患者BF、BV等参数及血清D-D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MTT、PS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0.283,均P>0.05)。随着病情加重,BF、BV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D-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BF[(59.57±8.36)ml·100 g-1·min-1比(87.06±23.59)ml·100 g-1·min-1]、BV[(6.05±1.87)ml/100 g比(15.82±8.63)ml/100 g]明显低于存活组,而血清D-D[(1.47±0.28)mg/L比(0.84±0.39)mg/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55、15.161、11.205,均P<0.001);BF、BV等参数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呈负相关(r=-0.573、-0.585,均P<0.05),血清D-D水平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r=0.617,P<0.05),而MTT、PS等参数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0.175、0.207,均P>0.05);BF、BV等参数联合血清D-D预测重症胰腺炎(SAP)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 螺旋CT灌注参数(BF、BV)联合血清D-D在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
    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叶锦龙 张伟劲 刘宝珠 李波 潘梦秋 匡祖颖 王展航
    2022, 28(15):  2166-21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水平升高的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0例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女9例、男11例,发病年龄(50.8±16.5)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90.0%(18/20)]、视力下降[35.0%(7/20)]、视物重影[25.0%(5/20)]、耳鸣[25.0%(5/20)]、发热[20.0%(4/20)]、癫痫[20.0%(4/20)]、眼睑下垂[15.0%(3/20)]、肢体无力[10.0%(2/20)]。所有患者头颅MR增强提示硬脑膜强化且血清中IgG4水平升高。结论 以血清中IgG4升高的肥厚性硬脑膜炎在磁共振成像的表现主要以累及硬脑膜为主,可有颅骨破坏及大脑皮层浸润性损害。在临床怀疑为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建议完善血清IgG4检测,必要时可进一步病理学活检以明确诊断。

    40岁以上人群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梁胡贞
    2022, 28(15):  2170-21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顺德地区40岁以上人群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Sema4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6月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74例,记录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血清骨代谢指标: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V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骨密度、血清Sema4D水平。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10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71例),分析两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细化分层,分别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70例)、男性骨质疏松症(4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3例)患者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的差异。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74.058±10.179)岁]、β-CTX[(0.459±0.420)μg/L]、骨钙素[(9.756±0.904)μg/L]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58.296±12.052)岁、(0.339±0.026)μg/L、(9.290±1.425)μg/L],而1,25(OH)2VD、骨密度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4.348±13.310)nmol/L比(71.014±23.960)nmol/L、(-3.748±1.208)比(-1.596±0.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年龄、PINP、β-CTX、骨钙素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男性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β-CTX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1,25(OH)2VD、PINP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老年骨质疏松组患者的PINP、β-CTX、骨钙素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所有类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的血清Sema4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顺德地区40岁以上人群血清Sema4D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相关性,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也未发现血清Sema4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今后可考虑扩大样本量,同时在纳入病例时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以期更为客观地反映Sema4D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杨旭
    2022, 28(15):  2175-217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应用功能锻炼所取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纳入天津市红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8~75(56.63±5.78)岁,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8~76(56.78±5.33)岁,联合功能锻炼。就两组所评定出的临床疗效、疼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加以比较。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结果 经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评估结果为95.2%(20/21),与对照组71.4%(15/21)结果展开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居较高水平(P<0.05,χ2=4.285)。在开展干预工作前,经对两组疼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开展干预后,各评测分值均有显著变化,其中,观察组疼痛较轻,腰椎功能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均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应用功能锻炼,可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
    病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瘤4例并文献复习
    杨彩红 李婉君 萧韵健
    2022, 28(15):  2178-218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7~61岁,3例在确诊淋巴瘤时均有长病程的SLE病史(7~10年),1例诊断SLE 3个月后确诊淋巴瘤。其中3例经化疗后病情稳定,1例因病情危重,化疗风险高,患者及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SLE合并淋巴瘤时因两者临床表现相似,鉴别困难,当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时,应当引起风湿免疫科医生的重视,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早期干预,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碘佛醇致以记忆障碍为表现的造影剂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
    王玮 赵战威
    2022, 28(15):  2182-21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造影剂脑病是血管介入治疗后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应用碘佛醇致短暂性记忆缺失为表现的造影剂脑病,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此类情况的诊治提供参考。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结合超声引导下清除子宫壁妊娠1例
    张秀枝 贺卫
    2022, 28(15):  2185-21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集超声(HFIU)消融治疗结合宫腔镜检查及超声引导下清除子宫壁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收治的1例子宫壁妊娠患者进行HFIU消融治疗结合宫腔镜检查及超声引导下清除。结果 总共治疗时间仅需要2 d,手术出血仅10 ml;术后阴道流血持续5 d干净;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术后第1天即明显下降,3周左右血降至正常;术后6周左右恢复正常月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子宫壁妊娠HIFU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病灶清除术治疗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且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作为子宫壁妊娠治疗方案的一种好的选择。
    脾脏原发髓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侯国旗 唐燕
    2022, 28(15):  2188-21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脾脏原发髓脂肪瘤十分罕见,中老年女性略多见,目前国内仅有2例报道,影像学及病理学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相对较少,术前影像及术后病理很容易引起误诊。本文报道1例脾脏原发髓脂肪瘤病例,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
    护理研究
    个案管理加微信群管理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张宇宏 邓美莲
    2022, 28(15):  2190-21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加微信群管理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内分泌护理门诊对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确诊PCOS的426例患者进行管理,年龄范围为18~41岁,运用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试验组在个案管理基础上加微信群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两组患者的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PCOS知识掌握率94.37%(201/213)、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率84.04%(179/213)、合理运动率85.45%(182/213)、遵医嘱用药率90.14%(192/213)、健康行为干预率81.22%(173/213)、合理睡眠率73.24%(156/213)、舒缓心理压力率86.38%(184/213)]和护理满意度93.42%(199/213)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知识掌握率82.63%(176/213)、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率62.91%(134/213)、合理运动率54.93%(117/213)、遵医嘱用药率82.63%(176/213)、健康行为干预率72.30%(154/213)、合理睡眠率58.22%(124/213)、舒缓心理压力率78.40%(167/213)]和护理满意度78.40%(167/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案管理加微信群管理对PCOS患者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依从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能够为PCOS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与照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重症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相关因素分析
    冯晓瑜 邓丽 潘思好 曹迎春 吴晓冰
    2022, 28(15):  2193-21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症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筛查出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原因主要包括尿管的型号、材质、是否感染、堵塞等。自制患者漏尿监测表,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病房110例(男71例,女39例,年龄19~86岁)留置尿管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漏尿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10例重症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中,有22例患者出现了漏尿,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存在漏尿患者与非漏尿患者在年龄因素、文化程度因素、性别因素、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腹泻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天数、便秘、尿沉渣、发热、胃潴留、腹胀等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天数、便秘、腹胀、尿沉渣为留置尿管漏尿的因素。结论 重症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漏尿发生率较高,应做好尿管管理,加强引起漏尿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可减少漏尿的发生。
    广东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剑英 李小容 蓝剑 邓永相 袁爱兰 翟康发 何敬华
    2022, 28(15):  2197-220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广东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10日至2021年11月20日期间在广东省各大医院临床工作的28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由性别分布统计得出:其中男护士45(15.7%)名,女护士241(84.3%)名。由年龄分布统计得出:20岁以下的护士7(2.4%)名,20~29岁的护士100(35.0%)名,30~39岁的护士139(48.6%),40~49岁的护士36(12.6%)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分析其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86 名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总均分为(3.210±0.735)分;单因素关联性分析显示不同特征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比较结果为:性别(t=3.049、 P=0.003、年龄(t=4.159、 P=0.003)、婚姻状况(t=6.285、 P<0.001)、工作年限(t=3.508、 P=0.008、科室职务(t=5.091、 P=0.007)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灾害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t=2.766、 P=0.006)、创新能力(t=15.902、 P<0.001)是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可解释总变异的 52% 。结论 广东省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有待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和优化灾害救援队伍,强化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培养灾害护士的创新能力,提高灾害救护质量。
    调查报告
    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调查研究
    吴敏 于娜 翟祥娟 傅特 黄烁 王凌云
    2022, 28(15):  2203-2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指导青少年近视防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携带子女进行视力诊治的青少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青少年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设计的《青少年父母近视预防认知调查表》《父母对青少年近视预防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共向664名青少年父母开展调查,有效问卷648份;其中男292人(45.06%),女356人(54.94%);年龄<30岁69人(10.65%),年龄30~40岁439人(67.75%),年龄>40岁140人(21.60%);初中及以下66人(10.19%),高中及中专351人(54.17%),大专及以上231人(35.65%)。根据父母所生育子女中是否存在近视,将青少年父母分为近视青少年父母组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近视青少年父母组在“夜间阅读光线强度应≥200 Lux”“写字距离、胸部离桌距离、书本离眼距离应分别保持3.3 cm、6.0~7.0 cm、33.0 cm”“即使采用台灯照明应从优势手的对侧射入光线”“视觉训练可延缓近视屈光度的增加”“佩戴过度矫正的近视眼镜可加重近视进展”“屈光手术是屈光度稳定,年龄≥18岁视力矫正的有效方式,但应保持合理预期”“每天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1~2 h有助于预防近视”条目的知晓率低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分别为69.21%(281/406)比76.86%(186/242)、55.17%(224/406)比71.07%(172/242)、74.88%(304/406)比85.95%(208/242)、77.09%(313/406)比84.30%(204/242)、79.80%(324/406)比89.26%(216/242)、74.14%(301/406)比81.82%(198/242)、88.18%(358/406)比93.80%(227/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16.133、11.212、4.879、9.756、4.614、5.465,均P<0.05)。近视青少年父母在“定期督促或携带子女至眼科机构检查视力”“经常督促子女保持良好的睡眠”“经常督促子女户外活动”“经常监督子女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共同生活期间控制青少年屏幕观看时间”“经常向青少年探讨或分享近视危害、预防的相关话题”“与良好的视力比较,更坚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并付诸行动”等条目表达的预防行为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乐观,视力正常青少年的父母在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与近视防治行为优于近视青少年父母。
    综述
    内镜诊断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赵爱玲 刘一品
    2022, 28(15):  2209-22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早期发现和诊断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早期胃癌的发现和诊断高度依赖胃镜的筛查,但传统白光内镜对胃早癌的筛查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探讨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各种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妇产科经腹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王鹏飞 赵玺 张辰喜 潘欣 张勇
    2022, 28(15):  2215-22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5.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对疼痛敏感程度较高,加之经腹手术创伤较大,多数患者在一些妇产科手术术后会经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因此对镇痛的要求较高。神经阻滞可阻断源自损伤处的伤害性刺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的辅助麻醉及围术期的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本文综述了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并简述它们的阻滞方法、应用进展等,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