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2-06-15
    上一期   
    科研课题专栏
    心脏术后常见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策略
    孙永辉, 李广辉, 钱晓亮, 赵子牛, 张杰
    2022, 28(12):  1629-16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不同类型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1 067例成人患者,手术涵盖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成形或置换、冠状动脉搭桥+瓣膜成形或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改良扩大Morrow术等,均采用胸部正中手术切口,术后44例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切口愈合不良,其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65.2±6.73)岁。经积极处理,均愈合良好。结果 14例患者胸部正中切口脂肪液化,予以换药加压包扎,痊愈;11例患者胸部正中局部切口愈合不良,清创后予以二次缝合术,痊愈;10例患者胸部正中切口全程愈合不良,清创后予以二次缝合术,除1例愈合欠佳,中段再次予以清创缝合术,均愈合良好;5例术后胸骨钢丝松动,收紧钢丝后予以清创缝合术,愈合良好;4例胸骨哆开,予以胸大肌皮瓣翻转术,一次性治愈。结论 针对心脏术后不同类型的胸部正中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暴露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许行艳, 周友弟
    2022, 28(12):  1633-16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暴露性角膜炎是指角膜暴露于外周环境中,失去了眼睑的保护,引起角膜上皮脱落,水分丢失,从而发生角膜感染。是一种可致盲致残的疾病,所以,对此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病的临床治疗现状、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消癥复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娟娟, 张久严, 杨慧, 崔秀娟, 张丹
    2022, 28(12):  1636-16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消癥复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用药依据。方法 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6月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0.45±6.00)岁,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年龄(31.32±3.93)岁,采用消癥复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腹痛天数、阴道流血天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异位妊娠包块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整个治疗周期内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药物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者2例,治疗成功者38例(95.00%);对照组治疗失败者10例,治疗成功者30例(75.0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血HCG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异位妊娠包块、血HCG降至正常时间、异位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4±0.92)cm、(14.61±4.76)d、(26.24±9.75)d、(7.16±3.11)d,均低于对照组(2.61±0.80)cm、(17.47±6.01)d、(32.50±12.98)d、(8.87±3.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肌酸激酶(CK)、抑制素A(INH-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CK、INH-A水平分别为(83.17±35.31)μg/L、(33.07±10.04)U/L、(6.86±2.36)μg/L,均低于对照组(103.50±39.16)μg/L、(38.71±7.31)U/L、(8.05±2.0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消癥复通汤联合甲氨蝶呤能够加快异位妊娠患者包块的吸收,促进HCG降至正常,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ERAS理念下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党元娜, 介靖娅, 张阳, 鲁迪
    2022, 28(12):  1641-16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149例保肛术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男44例、女30例,年龄(65.28±2.63)岁,给予围术期常规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男46例、女29例,年龄(65.31±3.01)岁,给予ERAS理念下的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排便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23±0.65)d、(4.03±1.01)d、(2.62±0.24)d、(8.26±2.01)d,均短于对照组(3.32±1.02)d、(6.01±1.26)d、(3.69±0.35)d、(12.25±3.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57、10.575、21.736、9.019,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肛门最大收缩压、静息压、肛门收缩向量容积、肛门静息向量容积分别为(145.96±29.35)mmHg(1 mmHg=0.133 kPa)、(60.69±8.68)mmHg、(62 531.26±1 112.24)cm×mmHg2、(563.69±35.68)cm×mmHg2,均大于对照组(131.01±28.01)mmHg、(55.23±9.86)mmHg、(58 632.14±655.32)cm×mmHg2、(459.69±32.62)cm×mmHg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1、3.586、26.112、18.573,均P<0.05)。观察组肛门排便功能优于对照组(Z=2.36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2/75),低于对照组12.1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912,P=0.027)。结论 ERAS理念下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可通过调节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排便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使术后快速康复。
    经支气管镜清除肺曲霉菌球术治疗的患者特点及护理对策
    卢燕云, 彭德虎, 肖海浩, 谢艺开, 卢笑微
    2022, 28(12):  1646-16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清除肺曲霉菌球治疗患者特点及对策。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经支气管镜清除肺曲霉菌球治疗患者52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46例、女6例,年龄(47.00±13.48)岁;另选取同期支气管镜普通诊疗操作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男44例、女8例,年龄(48.00±16.28)岁。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操作时间以及出血差异。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组心率、操作时间分别为(112.0±6.46)次/min、(39.95±8.32)min,均高于对照组的(100.0±9.11)次/min、(8.83±2.46)min,血氧饱和度为(96.0±0.69)%,低于对照组(98.0±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气管镜操作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镜检出血发生率为48.08%(25/52),高于对照组0.00%(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11,P<0.001)。结论 经支气管镜清除肺曲霉菌球治疗的患者更加紧张,发生低氧血症、出血的风险高;采用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策,控制高危因素,把握治疗时机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体位性高血压的诊疗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董玉梅, 孙涛, 马爱青, 梁磊, 朱凌华, 张彬
    2022, 28(12):  1650-165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位性高血压是一种被忽视但常见的血压调节异常的临床现象,其定义缺乏共识,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位性高血压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目前尚无研究证明治疗体位性高血压可以改善预后,但由于体位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并不少见,且可能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伴或不伴体位性高血压的患者都应该引起重视。本文就近年来体位性高血压的定义、诊断、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最新研究进行论述,期望可为以后的体位性高血压研究提供新思路。
    OSAHS患者应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许镇斌, 杨小雄, 庄燕云, 席艳君, 陈鹏, 巫琪, 袁美蓉, 纪楚莲
    2022, 28(12):  1656-16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东莞市长安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8例OSAHS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39.34±3.26)岁,采取单纯腭咽成形术;试验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38.84±3.54)岁,采取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Epworth嗜睡量表(ESS)、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MEF75)、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AHI值分别为(18.36±1.89)次/h、(15.24±1.35)次/h、(14.09±1.25)次/h,均低于对照组(20.95±1.74)次/h、(18.63±1.42)次/h、(16.34±1.08)次/h,ESS评分分别为(7.24±1.56)分、(6.95±0.69)分、(5.67±0.35)分,均低于对照组(9.29±1.47)分、(8.33±0.72)分、(8.0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试验组MEF75指标为(89.85±7.69)%、(96.34±8.44)%,均高于对照组(84.29±7.30)%、(89.36±7.95)%,FEV1指标为(95.30±7.41)%、(99.20±7.25)%,均高于对照组(92.34±6.71)%、(94.24±6.03)%,PEF指标为(91.29±4.36)%、(95.37±5.88)%,均高于对照组(87.63±5.01)%、(91.24±5.24)%,LSaO2指标为(85.01±6.34)%、(89.01±7.42)%,均高于对照组(80.63±5.96)%、(84.39±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显著优于对照组85.19%(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46)。结论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更佳,对改善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路径模式管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潘小龙, 冯灶生, 巫秋花, 李晓, 衡宝利, 吴凡宇
    2022, 28(12):  1660-16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路径模式管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英德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结石负荷相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和/或肾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7.63±2.42)岁,采用ERAS联合路径模式管理;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07±2.16)岁,采用常规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观察组术前禁食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6.00±0.00)h、(5.00±0.19)h、(12.8±1.95)h、(2.67±0.12)d、(1.73±0.19)分、(6.27±0.23)d、(12 744±296.70)元,均低于对照组(9.60±0.22)h、(6.00±0.00)h、(68.0±2.33)h、(6.03±0.06)d、(3.93±0.33)分、(9.47±0.22)d、(14 136±217.9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结石长径、结石分布、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并发症(出血、肾周血肿、感染)、发热率、结石清除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RAS联合路径模式管理在PCNL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常规医疗及护理模式,患者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ERAS理念可优化修订路径实施内容,而路径管理可有效提高ERAS理念下医疗活动的执行率。
    高龄二孩再产妇下尿路症状的临床因素分析
    杨海超, 许汉标, 陈宣霖
    2022, 28(12):  1666-16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龄二孩产妇产后1年内下尿路症状发生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643例高龄二孩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6.64±1.71)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年下尿路症状发生与临床各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在产后3个月,妊娠期下尿路病史、经常咳嗽便秘、年龄3个变量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的危险因素(OR=9.968、13.276、1.844);在产后6个月,妊娠期下尿路病史、女性年龄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28、2.254);在产后9个月,胎儿体质量、女性年龄、会阴侧切顺产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3.006、1.723、3.098);在产后12个月,民族、胎儿体质量、女性年龄、会阴侧切顺产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8.402、2.603、1.829、2.444)。剖宫产是避免高龄二孩产妇产后1年发生储尿期、排尿后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相对于会阴侧切、普通顺产分娩,剖宫产是避免高龄二孩再产妇产后1年内出现下尿路症状的显著保护因素,而女性年龄的增长和会阴侧切则明显增加高龄二孩再产妇产后1年内储尿期下尿路症状的发病风险。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与hs-cTnI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雷子涵, 汪玉泉, 苏妍妍, 陈思奇, 王琦, 杨椹
    2022, 28(12):  1670-167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与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2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PTH水平分为3组,分析PTH水平与hs-cTnI阳性的相关关系。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变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9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58.94±14.16)岁,其中男性占比57.59%(167/290),透析龄中位数为31个月,PTH(52.23±46.97)pmol/L,hs-cTnI阳性率为5.86%(17/2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s-cTnI阳性(>0.1 μg/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占比、透析前B型钠尿肽、尿素氮、肌红蛋白、血钙、PTH水平均显著高于hs-cTnI阴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H每增加10.00 pmol/L,血液透析患者hs-cTnI阳性的效应值增加14%(OR=1.14,95%CI:1.01~1.27,P=0.029)。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水平与心肌损伤存在一定关联。
    某专科医院护理工作环境调查中不良得分条目情况分析
    杨琼, 吴金瑶, 包婉玲, 刘玉美, 周敏娟, 梁敏青, 曾华志
    2022, 28(12):  1674-16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深入分析不良得分调查条目的具体情景,持续改进医院护理管理。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20年7月9日至22日广州市胸科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参加护士441人,反馈问卷调查结果249人。依据≤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40~45岁、>45~50岁、≥50岁7个年龄段和护士、护师、主管护师、高级护师(包括副主任护师与主任护师)4个职称类别进行护士人群分类,对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问卷调查中Likert 4级计分平均分值≤2.50的不良得分条目分别计算其“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Likert 4级分布频数、百分比及均数±标准差(x±s)。结果 (1)在11类护士人群、PES-NWI的4个维度31个条目形成的341个(11×31)人群条目集(以下简称“群目”)中,有24个得分平均值≤2.50的不良得分群目,占群目总数的7.04%(24/341);得分不良群目涉及PES-NWT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6个条目和“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2个条目。(2)7个年龄段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18个,占其群目总数(7×31)的8.29%(18/217),得分不良群目涉及PES-NWT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6个条目和“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2个条目。(3)4个职称类别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6个,占其群目总数(4×31)的4.84%(6/124),得分不良群目涉及PES-NWT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3个条目和“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3个条目。(4)年龄由小到大7个年龄段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分别涉及0、1、5、4、3、2、3个条目,职位由低到高4个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分别涉及0、2、3、1个条目。结论 护士年龄对护理工作环境的感知比职称类别敏感,护士在医院中的地位与护理人员数量是否充足则最受关注。
    某专科医院护理工作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刘玉美, 周敏娟, 包婉玲, 吴金瑶, 杨琼, 梁敏青, 曾华志
    2022, 28(12):  1679-16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全面、深入了解专科医院护理工作者对其工作环境所持的态度,为持续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和快速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相应有决策依据。方法 此为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7月9日至22日期间应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对广州市胸科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入选249名护士,年龄在18~50岁之间。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按维度、条目计算其得分及计分类别情况。结果 医护合作维度、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维度、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维度、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得分分别为(3.04±0.55)、(2.98±0.59)、(2.90±0.70)、(2.74±0.73)和(2.65±0.69),得分由高到低前5顺位条目为“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工作关系融洽”“科室的护士和医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室的管理者支持护理人员的工作”“医院对新进护士有指导培训计划”“我有机会与临床工作能力强的护士一同工作”,得分由低到高最后5位条目为“护理人员有机会参与医院的管理决策”“我有进修合作的机会”“科室有充足的支持设备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科室有充足的人员(医生、护士、护工等)完成工作任务”“管理部门会倾听和反馈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结论 在专科医院中,医护合作、护士高质量服务水平上乘,但护理人员的地位、发展以及人员配置值得关注。
    肾鹿角形结石截石斜仰卧位及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研究
    姜刚刚, 曾鹏, 蓝子权, 杨江根, 黄桂晓, 江先汉
    2022, 28(12):  1684-16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比较肾鹿角形结石截石斜仰卧位及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肾鹿角形结石患者180例,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00例(A组)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例(B组)。A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53.42±10.71)岁,采取俯卧位;B组男34例、女46例,年龄(52.83±11.25)岁,采取截石斜仰卧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结果 两组穿刺部位和Ⅰ期结石清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日分别为(90.13±17.70)min、(10.15±1.54)d,均低于A组(107.25±45.55)min、(14.92±5.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80),低于A组6.0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0 min(T0)、麻醉成功后(T1),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25 min(T2)、拔管时(T3),B组收缩压分别为(132.00±13.50)mmHg(1 mmHg=0.133 kPa)、(128.97±11.84)mmHg,舒张压分别为(80.24±9.88)mmHg、(80.56±7.93)mmHg,均高于A组的(125.24±15.63)mmHg、(123.84±15.65)mmHg及(75.94±13.92)mmHg、(73.93±10.2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0、T1时收缩压分别为(138.30±16.83)mmHg、(134.72±17.56)mmHg,舒张压分别为(84.00±13.00)mmHg、(81.23±12.84)mmHg,与T2时(125.24±15.63)mmHg、(75.94±13.92)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和组间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肾鹿角形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截石斜仰卧位和俯卧位的效果相当,但截石斜仰卧位较俯卧位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日,且手术更安全。
    循经取穴贴敷疗法预防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张茵, 陈少华, 吴玉瑞, 赖培茜, 蓝梅妍, 胡天宏
    2022, 28(12):  1689-16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循经取穴贴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预防腰椎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骨一科的连续入院患者94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男14例、女32例,年龄(58.35±10.29)岁,给予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9.67±10.74)岁,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循经取穴贴敷疗法。两组均在术后观察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评估恶心程度,比较穴位贴敷防治效果。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度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8%(9/48)、8.3%(4/48),均低于对照组41.3%(19/46)、23.9%(1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4.251,P=0.017、0.039)。观察组发生轻度、中度、重度恶心比例分别为14.6%(7/48)、4.2%(2/48)、0.0%(0/48),低于对照组的19.6%(9/46)、15.2%(7/46)、6.5%(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7,P=0.005)。结论 循经取穴穴位贴敷防治腰椎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儿科专栏
    儿童疟疾诊治进展
    骆庆明, 林朝凤
    2022, 28(12):  1693-16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在全世界普遍流行,2020年,全世界估计发生2.41亿例病例,疟疾死亡人数估计为62.7万人。非洲区域占总病例人数95%和死亡人数96%。5岁以下儿童占该地区疟疾总死亡人数约80%。镜检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抗原快速诊断方法也可作为诊断方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疟疾的首选用药。重症疟疾首选高效快速的青蒿琥酯或蒿甲醚注射剂型进行抢救,病情好转且能进食后,续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法(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ies,ACTs)口服3天方案。尽管一些地区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下降,但大多数患者通过延长药物治疗时间仍可治愈。全球防控疟疾仍任重而道远。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激素水平对照研究
    何伟军, 熊喜悦, 娄明星, 彭颖, 王益超
    2022, 28(12):  1699-17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血清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诊断标准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120例ASD儿童(男68例/女52例,月龄24~108个月)和120例正常对照儿童(男68例/女52例,月龄24~109个月)。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孕酮(P)、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皮质醇激素(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ASD儿童血清P、LH、CORT、ACTH水平分别为0.61(0.36,0.95)nmol/L、0.38(0.26,0.45)IU/L、345.28(223.98,465.50)nmol/L、10.41(6.43,16.65)pg/ml,高于对照组的0.16(0.16,0.16)nmol/L、0.25(0.21,0.32)IU/L、167.80(125.15,203.45)nmol/L、8.49(5.50,14.74)pg/ml(均P<0.05);两组血清T、FSH、G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SD儿童中,女性血清FSH、GH水平分别为2.66(1.32,3.80)IU/L、3.68(0.90,6.37)μg/L,高于男性0.93(0.65,1.31)IU/L、1.56(0.53,3.95)μg/L(均P<0.05);血清P、T、LH、CORT、ACTH水平男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SD儿童血清P、LH、CORT、ACTH水平升高,无明显性别差异,提示其水平变化与ASD的发生密切相关。
    儿童泌尿道感染38例临床分析
    张健, 贾秀红, 朱聪
    2022, 28(12):  1704-17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疗效。结果 共纳入38例患儿,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岁;全年均可发病。临床特征:多数患儿以尿路刺激症状、发热及血尿为主,少数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中有4例(10.5%)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辅助检查:27例(71.1%)患儿存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18例(47.4%)患儿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升高;尿常规检查示:高倍镜下白细胞计数>5个/HPF有34例(89.5%),高倍镜下红细胞计数>3个/HPF有24例(63.2%),蛋白+有25例(65.8%);尿液培养阳性26例(68.4%);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检查异常16例(42.1%)。治疗及疗效:多数患儿经抗感染、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泌尿道感染多具有年龄特征,症状多不典型,大肠埃希菌感染占绝大多数,需结合尿沉渣分析、尿细菌学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经正规抗感染治疗后,绝大多数患儿能治愈。
    多频振动排痰机排痰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高香花, 董百灵, 周喜华
    2022, 28(12):  1706-171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频振动排痰机排痰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23±1.01)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26±1.04)岁。对照组采取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采用多频振动排痰机排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呼吸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25/25),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6.96±2.41)mmHg(1 mmHg=0.133 kPa)]、呼吸做功量(WOB)[(0.67±0.07)J/L]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95.41±5.73)mmHg]、血氧饱和度(SaO2)[(95.19±4.94)%]、动态顺应性(Cydn)[(38.49±3.52)ml/cmH2O(1 cmH2O=0.098 kPa)]、氧合指数(PaO2/FiO2)[(384.49±50.65)]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13.85±2.51)ng/L]、白细胞计数(WBC)[(6.95±1.10)×109/L]、白细胞介素-6(IL-6)[(6.09±1.06)μg/ml]和降钙素原(PCT)[(1.32±0.45)μ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6.23±1.15)d]、发热消退时间[(2.78±0.36)d]、肺啰音消失时间[(6.04±1.09)d]和住院时间[(12.37±3.2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频振动排痰机排痰能够改善重症肺炎患儿呼吸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小儿下尿路结石的诊治分析
    阿力木江•阿布来孜, 王海亮, 艾克拜尔江•买买提, 秦世彪, 李思思, 郭凯凯, 加素尔•巴吐尔
    2022, 28(12):  1711-17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儿下尿路结石不同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及其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伽师县人民医院和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5例下尿路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105例患儿按照是否做非增强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NCCT)进行分组,A组行超声(US)+尿路平片(KUB)检查,B组行US + KUB + NCCT检查,两组患儿均行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术。A组50例,均为男性患儿,年龄(2.09±1.37)岁;B组55例,其中男54例、女1例,年龄(2.61±1.56)岁。比较两组患儿的结石检出率和围术期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105例患儿均确诊为下尿路结石;100例患儿做US检查,检出率为98.00%(98/100);99例做KUB检查,检出率为74.75%(74/99);55例做NCCT检查,检出率为98.18%(54/55)。其中A组患儿US+KUB合并检出率为100.00%(50/50);B组患儿US+KUB+NCCT合并检出率为100.00%(55/55)。NCCT检查发现了1例US + KUB均未发现的尿道结石,1例发现左肾结石(均未改变手术方案)。手术均成功,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P=0.363)、住院时间(P=0.077)及并发症发生率(P=0.62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时间比A组短[(19.63±11.82)min比(28.20±13.4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9,P<0.001)。结论 临床疑为小儿下尿路结石时,均应以US和/或KUB作为初查方法,足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还可以避免CT检查带来的辐射和经济压力。此方案值得在我国新疆南部的喀什等贫困地区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论著
    AMI患者PCI术后血清BNP、hs-CRP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李丽
    2022, 28(12):  1715-17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急诊PCI患者160例,男性117例、女性43例,年龄(57.54±11.90)岁,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56.96±10.84)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BNP、hs-CRP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BNP、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曲线下面积(AUC)之间采取Z检验。结果 对AMI患者随访1年,失访5例,失访率为3.13%(5/160);AMI患者1年内MACE的发生率为27.74%(43/155),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3例和预后良好组112例。AMI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BNP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手术前后差值大于预后良好组、BNP手术前后差值小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根据AUC选取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差值的最佳诊断截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差值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的AUC为0.930,高于手术前血清hs-CRP、BNP联合检测的0.777(P<0.05)。结论 AMI患者PCI手术前后BNP、hs-CRP差值对预测其术后发生MACE风险具有较高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分期穴位深刺联合口腔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毕可萍, 由健, 王壮志, 隋鹏
    2022, 28(12):  1719-172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期穴位深刺联合口腔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威海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7.84±10.08)岁]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治疗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7.90±10.11)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分期穴位深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运用洼田饮水试验检测、营养状况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估评、脑血流动力学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日常生活能力参照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更高[95.83%(46/48)比79.17%(38/48)](χ2=6.095,P=0.014)。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进食分级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和透视吞咽功能检测(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均升高,NRS2002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血流平均流速(mean flow velocity,Vm)、最大峰值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均明显升高,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均降低(均P<0.05);且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Vm、Vs更高,RI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MBI和SWAL-QOL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MBI和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分期穴位深刺联合口腔训练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可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提高其脑血流动力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临床研究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
    赵旭生, 姜涛, 李磊
    2022, 28(12):  1724-17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43.48±5.57)岁;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4.39±6.0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21、IL-18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速(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21、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为6.38%(3/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L-21、IL-18水平有关。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吴雅松, 傅志海
    2022, 28(12):  1728-17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维持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拟于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用密封信封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73±6.52)岁,产次(2.86±0.58)次;观察组患者年龄(49.24±6.87)岁,产次(2.92±0.63)次。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间断吸入七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组予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单纯静脉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建立气腹后5 min(T3)、术毕(T4)、拔管时(T5)、拔管后30 min(T6)7个时刻]与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和术后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更短(均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2例(5.88%),对照组术后躁动10例(29.41%),两组躁动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6时刻,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存在明显波动(均P<0.05),观察组患者T2与T3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心动过缓,观察组发生3例,对照组发生5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案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案,且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不良反应较少。
    病例报告
    2例睾丸肿瘤误诊分析
    陈秀晓, 隋文倩, 吴圆圆
    2022, 28(12):  1732-173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不同代谢当量的握球运动强度对PICC置管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
    窦守坤, 夏瑰丽, 柳泽琴, 万鑫, 张静, 程庆
    2022, 28(12):  1734-173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代谢当量(MET)的握球运动强度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 研究类型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PICC置管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以MET衡量上肢握球运动强度,3组患者分别对应1~2 METs、2~3 METs、3~4 METs的运动强度,3组患者握球运动时均佩戴显示运动耗氧量的运动手表,均每日握球运动300组/d,三餐后2 h分3次开展,每次100组。PICC置管第3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与达到目标运动强度运动10 min后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最小血流速度(Vmin),在置管第7天、置管第14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完成上肢静脉血栓分级诊断;并记录PICC置管14 d内导管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PICC置管3~14 d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2 METs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60±10.45)岁;2~3 METs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0±11.07)岁;3~4 METs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25±10.93)岁。1~2 METs、2~3 METs、3~4 METs组患者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均显著高于同组静息状态下的Vmin、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与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置管7 d、14 d内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3/30)比6.67%(2/30)比6.67%(2/30),20.00%(6/30)比13.33%(4/30)比10.00%(3/30)](均P>0.05)。3组患者置管14 d内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 METs组运动疲劳感比例低于2~3 METs组及3~4 METs组[26.67%(8/30)比53.33%(16/30)比76.67%(2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 METs、2~3 METs、3~4 METs运动强度下的PICC置管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他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考虑运动疲劳因素,1~2 METs的运动强度适宜作为PICC置管14 d内的握球运动强度。
    冰盐水喷洒口腔黏膜缓解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渴的效果分析
    包丽研, 海之曦, 傅永旺, 常稳重
    2022, 28(12):  1740-17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冰盐水喷洒口腔黏膜缓解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渴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试验性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冰盐水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68.11±10.16)岁;冰盐水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7.69±13.54)岁。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即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湿润口唇及舌面,冰盐水组将2~6 ℃的冰盐水装入象鼻喷壶,直喷喷洒口腔黏膜。采用口渴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对患者口渴程度、口腔唾液pH值等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缓解患者的口渴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口渴程度与口腔唾液pH值的相关性。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口渴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为(8.51±0.85)分,冰盐水组NRS为(1.26±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87,P<0.001);对照组口腔唾液pH值为(6.01±0.19),冰盐水组口腔唾液pH值为(6.94±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9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RS与口腔唾液pH值之间为负相关(rs<0,P<0.05)。结论 冰盐水喷洒口腔黏膜可以缓解患者口渴的程度,患者的口渴程度与口腔唾液pH值之间呈中度负相关,口渴程度越严重,口腔唾液pH值越小,通过口腔唾液pH值可以判断患者口渴的严重程度。
    无痛分娩产时发热产妇第二产程积极干预的临床实践
    黎笑峰, 梁燕红, 王源
    2022, 28(12):  1746-174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无痛分娩产时发热产妇第二产程利用自由体位积极干预,缩短第二产程,拟降低因无痛分娩产时发热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产科实施无痛分娩后出现产时发热产妇80例,按照产妇入组顺序进行编号,用数字先后顺序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1~40号为对照组,41~80号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8.450±4.095)岁,体质量(67.530±10.595)kg;对照组年龄(27.800±3.969)岁,体质量(65.769±8.217)kg。其中观察组采用第二产程开始立即用力配合自由体位用力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延迟用力加传统膀胱截石位用力的方法。比较两组第二产程的时间,顺产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新生儿出生状况。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30.43±19.61)min低于对照组的(73.10±32.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转剖宫产率及器械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正常率为75.0%(30/40),高于对照组的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无痛分娩后出现产时发热的产妇第二产程应利用自由体位积极干预,以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妇剖宫率、器械助产率,减少新生儿不良状况。
    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对手术认知及视觉功能改善的调查研究
    武鹏, 辛田, 吴婷婷, 黄鑫
    2022, 28(12):  1749-175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横断面调查研究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现况及视觉功能改善的评价或预期,为白内障手术教育、预期引导及提升手术意愿提供指导。方法 研究类型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设计的《白内障手术认知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情况;采用《白内障患者对视觉功能改善的评价或预期调查表》调查白内障患者对视觉功能改善的评价或预期,调查时间为2021年4月至8月,调查地点为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共531例白内障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是否接受手术分为已接受手术组(169例)与未接受手术组(362例)。已接受手术组患者年龄50~60岁14例,≥60~70岁52例,≥70~80岁67例,≥80岁36例;男67例,女102例;双眼最大视力≤0.3 22例,双眼最大视力>0.3 147例。未接受手术组患者年龄50~60岁42例,≥60~70岁91例,≥70~80岁132例,≥80岁97例;男138例,女224例;双眼最大视力≤0.3 94例,双眼最大视力>0.3 268例。已接受手术白内障患者对“手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方式”[93.49%(158/169)比44.48%(161/362)]“白内障手术通常可在0.5 h内完成”[94.67%(160/169)比39.23%(142/362)]“白内障手术已纳入我国医保报销范围”[91.12%(154/169)比66.57%(241/362)]正确认知的认同率均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组;对“佩戴眼镜就能纠正白内障视力低下”[4.73%(8/169)比26.24%(95/362)]“双眼完全看不清才考虑手术”[8.88%(15/169)比58.31%(193/362)]“白内障成熟才可开展手术”[2.96%(5/169)比29.56%(107/362)]错误认知的认同率均显著低于未接受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已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能看清面孔[87.57%(148/169)比77.96%(282/362)]、能使用电子产品[89.94%(152/169)比75.97%(275/362)]、能增强室内休闲活动[78.11%(132/169)比61.05%(221/362)]的术后视觉改善体验方面的预期均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白内障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已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对手术认知优于未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已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在视觉改善方面的体验高于未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的预期。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在肺结核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宋涛, 梁志强, 刘玉美, 伍小英, 何立乾, 何丽燕, 邓虹, 欧阳彩虹
    2022, 28(12):  1755-175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二分所确诊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8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0年7月至12月确诊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48例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提供健康教育。对照组男126例,女63例;研究组男151例,女97例。对两组患者按时查痰、规则服药、督导服药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按时查痰169例(89.42%),规则服药170例(89.95%),督导服药172例(91.01%);研究组患者按时查痰238例(95.97%),规则服药240例(96.77%),督导服药247例(99.60%);两组患者按时查痰、规则服药、督导服药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为患者提供了持续全程教育,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对治疗成功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和犹豫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黎银曦, 陈璐, Lukatie, 李智, 吕嘉春
    2022, 28(12):  1758-176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西柳州农村地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接种率、犹豫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疫苗覆盖率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1月10日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对广西柳州农村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广西柳州农村地区居民新冠疫苗接种及犹豫情况,并对人口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影响疫苗犹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优势比(OR)>1和95%置信区间(95%CI)>1为疫苗犹豫的危险因素。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1 033份问卷,1 033名调查对象中男532人(51.5%)、女501人(48.5%),年龄(55.2±18.7)岁。在广西柳州的疫苗接种及犹豫调查的1 033名居民中,1 023名(99.0%)居民已经接种新冠疫苗,但仍有10名(1.0%)居民对于接种新冠疫苗犹豫不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认为疫苗能有效避免新冠病毒(OR=0.507,95%CI 0.278~0.924)、认为个人防护可避免新冠肺炎(OR=1.610,95%CI 1.012~2.563)、认为国内风险不高无需接种(OR=1.846,95%CI 1.052~3.241)、认为治疗手段完善无需接种(OR=2.734,95%CI 1.594~4.690)、认为疫苗存在风险(OR=3.831,95%CI 2.230~6.581)、认为身体有基础疾病(OR=4.148,95%CI 2.554~6.735)、担心疫苗副作用(OR=4.694,95%CI 2.742~8.034)、担心疫苗是假冒伪劣或过期产品(OR=2.191,95%CI 1.206~3.981)、担心疫苗接种人员操作不规范(OR=2.290,95%CI 1.295~4.051)、认为疫苗是安全的但有效性不高(OR=2.742,95%CI 1.371~5.483)、不知道去哪里接种(OR=1.772,95%CI 1.118~2.807)均是导致居民新冠疫苗接种犹豫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解决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于疫苗的认知,提高疫苗接种率,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关键,也是消灭这一流行病的最终方法。疫情防控良好,疫苗犹豫影响因素的调查对农村地区的预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综述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提高碎石成功率的研究进展
    赵伟, 肖云新, 陈光耀
    2022, 28(12):  1764-176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等优势,是上尿路结石重要的治疗手段。上镜困难和结石上移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两大关键因素。近年来,伴随输尿管镜的普及和发展,如何提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成功率已经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该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提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成功率的方法进行综述。
    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董文敬, 孙经武, 张宁, 刘振, 石新烨, 刘婧玚
    2022, 28(12):  1767-17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水仙碱是一种独特、复杂的抗炎剂,几十年来一直用于预防痛风的急性炎症发作。近年来,临床试验已证明其在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力。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内膜下脂蛋白累积引发异常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富含脂质的炎症斑块形成。炎性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活动被认为是冠心病进展的重要机制。秋水仙碱可通过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而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抑制微管蛋白引发的白细胞运动、胞吐和吞噬作用,中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激活与吞噬,中断白三烯与细胞因子生成,减少微管相关炎症细胞趋化,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趋化、黏附和募集。秋水仙碱对血小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2个方面。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是秋水仙碱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其中抗炎可能是秋水仙碱发挥治疗效果的核心机制。低剂量、长疗程的秋水仙碱干预方案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实质性好处。本文主要对秋水仙碱作为附加疗法在心包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内再狭窄、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张懿珊, 李瑞庄, 周舟
    2022, 28(12):  1772-17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2.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利用运动对比度来检测血流信号的新型成像方式,以此可无创性地提供高分辨率的、不同层次的视网膜血管的结构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的一系列量化指标,对于疾病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与治疗评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目前OCTA检查已应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本篇综述拟就基于OCTA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分层图像在研究和临床中的实践性应用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