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5-01
    上一期   
    科研课题专栏
    黄健玲教授辨治妇科恶性肿瘤围放化疗期的经验拾萃
    胡晓霞, 刘冉
    2022, 28(9):  1185-11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健玲教授指出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邪实正虚的过程,正气虚尤其是脾肾气虚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手术后围放化疗期,中医中药通过整体辨证论治,配合中医多途径特色疗法,主要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可减少化疗、放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以抗肿瘤生长。
    玫瑰花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中的应用比较
    才仁拉毛, 齐和日玛, 萨仁高娃
    2022, 28(9):  1190-11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玫瑰花是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异名为徘徊花、刺玫花。在我国中医药和蒙、维等民族医药中均有应用历史。本文参考玫瑰花在古文、药典等中的书载记录,从而比较玫瑰花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上的异名、药性理论、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为玫瑰花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腰高比与超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黄珂, 石守森, 张艳芳
    2022, 28(9):  1195-11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腰高比(WHtR)与超重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620例超重T2DM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是否合并DR分为单纯超重T2DM组和超重T2DM合并DR组,并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等,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通过统计学分析WHtR与超重DR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超重T2DM组男282例,女137例,共419例,占总例数67.6%;超重T2DM合并DR组男104例,女97例,共201例,占总例数32.4%。与单纯超重T2DM组相比,超重T2DM合并DR组男性比例更高(P<0.001),相对更高的身高(P=0.001)、体质量指数(P=0.023),更大的腰围(P=0.001)、臀围(P=0.011)、WHtR(P<0.001),糖尿病病程相对更长(P<0.001),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P<0.001),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更高(P<0.001)。将单因素中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提示:性别[比值比(OR):0.566,95%置信区间(CI):0.331~0.969,P=0.038)、身高(OR:0.933,95%CI:0.913~0.952,P<0.001)、腰围(OR:1.163,95%CI:1.083~1.249,P<0.001)、WHtR(OR:1.074,95%CI:1.063~1.857,P=0.007)、糖尿病病程(OR:1.056;95%CI:1.027~1.087,P<0.001)、糖化血红蛋白(OR:1.560,95%CI:1.391~1.749,P<0.001)、高血压病(OR:1.478,95%CI:1.323~1.707,P<0.001)可能是超重D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WHtR与超重DR具有相关性。
    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陈志宁, 刘晓俊, 唐梁, 梁伟海, 林国伟
    2022, 28(9):  1199-12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8月,培养HUV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样品组,样品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10、20 mg/ml)的石菖蒲、远志或石菖蒲+远志,对HUVECs增殖、相对活率试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减少HUVECs的凋亡[空白组(0.338±0.001),模型组(4.319±0.124),石菖蒲组(2.694±0.561),远志组(2.278±0.914),石菖蒲+远志组(2.250±0.699)];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增加HUVECs周期(S+G2)%;远志、石菖蒲均能使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同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上调,远志+石菖蒲配伍下对Bax及Bcl-2蛋白的影响优于单味中药石菖蒲、远志。结论 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抑制ox-LDL诱导HUVECs损伤,其配伍作用强于单味中药。
    基于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从天然产物中筛选PPARγ激动剂
    刘治国, 崔文强, 魏叶, 朱心瑶, 杨雪
    2022, 28(9):  1204-1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从天然产物中筛选PPARγ激动剂。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9月。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PDB晶型结构(PDB Code:6md4),构建虚拟靶标模型,以天然产物数据库中的1 680个化合物为配体筛选对象,以6md4原配体分子为对照。首先采用SYBYL软件对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随后对排名前20位的化合物进行高精度分子对接,最后再使用PyMol软件分析结合稳定的化合物。结果 根据评分结果并结合冲突、极性和相似度,最终筛选出橙皮苷等20个小分子PPARγ激动剂,其中橙皮苷能够与PPARγSer289、His323、Tyr327等多个氨基酸形成氢键,结合良好。结论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潜在的PPARγ激动剂,为发现新型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或膳食补充剂提供基础。

    腹壁侵袭性纤维瘤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李南, 崔秀娟, 丁佰娟, 段超, 时娟娟
    2022, 28(9):  1209-12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1例误诊的腹壁侵袭性纤维瘤患者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侵袭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纤维瘤的认识。方法 患者,女,37岁,因自触及腹部刀口包块半年就诊。查体于剖宫产疤痕左下方扪及约5 cm×3 cm大小肿物,质硬,术前诊断为腹壁刀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壁肿物切除术。结果 术后组织病理学提示侵袭性纤维瘤,于外院行二次手术,现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有剖宫产手术史的腹壁肿物,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的鉴别诊断,以避免二次手术治疗。
    MRI多定量序列评估下腰痛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
    毕俊英, 刘良进, 李圣洪, 方纪成, 胡军武
    2022, 28(9):  1212-12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多定量序列与临床疼痛及功能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腰椎MRI的腰痛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龄18~42(32.18±3.24)岁。根据疼痛时长分为急性下腰痛组45例(疼痛时长≤12周)和慢性下腰痛组75例(疼痛时长>12周)。获取L1/2~L5/S1范围内椎间盘前纤维环、后纤维环、髓核及椎旁肌肉的T1、T2及PD定量值。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VAS评分、ODI评分的统计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VAS评分、ODI评分与临床资料、前后纤维环、髓核及椎旁肌肉T1、T2及PD定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Pfirrmann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髓核处T1、T2值,前纤维环T1值及腰大肌处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下腰痛组VAS评分、ODI评分与Pfirrmann分级呈明显正相关,VAS评分与多裂肌处T2值呈正相关,ODI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后纤维环的T2值呈明显正相关,与髓核的PD、T2、T1值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慢性下腰痛组中,VAS评分与后纤维环的PD、T1值呈正相关,ODI评分与后纤维环的T2值呈明显正相关(r=0.414、0.219、0.196,均P<0.05)。结论 腰椎间盘及椎旁肌肉的PD、T2、T1值与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相关。PD、T2、T1值对评价腰椎间盘退变具有重要作用。

    广州市钢铁行业中青年男性代谢综合征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关联性

    莫沛, 黎佼, 钟赟, 刘世明, 吴峻宇, 高芳, 裴静娴
    2022, 28(9):  1218-12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州市钢铁从业中青年男性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白细胞计数(WBC)的关联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整群随机抽取2009年广州市某钢铁集团16个单位4 24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其中男3 760人,年龄(38.400±10.258)岁。将研究对象根据WBC分为3组[WBC(3.40~5.70)×109/L:1 162人,(>5.70~6.90)×109/L:1 196人,>6.90×109/L:1 402人],采用相关分析研究WBC与MS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着WBC的升高,MS患病率的变化。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喝酒等因素后,随着WBC的水平升高,MS患病风险增加,与WBC最低值比较,第2组和第3组的OR值分别为1.88和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在广州钢铁从业中青年男性MS及代谢异常组的水平升高,可能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非甲基化胰岛素DNA水平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王少波, 包利文, 尹丽明, 邓黎, 付文金
    2022, 28(9):  1222-122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病例对照研究血非甲基化胰岛素DNA(INSDN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NT2DM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7.0±9.6岁);长病程2型糖尿病(LT2DM)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8.6±8.6岁);糖耐量正常(NGT)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0.2±5.5岁)。用液滴数字PCR技术(ddPCR)检测血清非甲基化INSDNA及ELSA检测人组织蛋白酶S(Cath-S)和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非甲基化INSDNA水平差异及用Spearman相关分析空腹C肽(FC)、Cath-S、IL-6与非甲基化INSDNA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NT2DM组患者的血清非甲基化INSDNA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和LT2DM组[3.01(4.64)copies/μl比0.59(0.19)copies/μl、1.77(2.80)copies/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T2DM组的患者Cath-S水平[683.37(283.90)nmol/L比479.70(111.30)nmol/L]、IL-6水平[28.95(9.99)pg/ml比3.42(6.90)pg/ml)]均明显高于NGT组(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非甲基化INSDNA水平在NT2DM患者与Cath-S、IL-6和FC呈正相关(r=0.354,P=0.017;r=0.320,P=0.032;r=0.434,P=0.003)。结论 血清非甲基化INSDNA水平在NT2DM疾病早期水平较高,随着病程延长而降低,血Cath-S、IL-6和FC可能是影响NT2DM血清非甲基化INSDNA水平的重要因素。
    图文宣教结合共情沟通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依从性影响
    李慧, 高婷婷, 董勇
    2022, 28(9):  1227-123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图文宣教结合共情沟通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20~75(42.69±6.51)岁;试验组男36例,女23例,年龄20~75(42.34±6.15)岁;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图文宣教结合共情沟通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干预后检查依从性、肠道清洁度及术中疼痛情况。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评分为(26.39±2.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4±3.22)分,试验组3级恐惧情绪为15.25%(9/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1%(18/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79,Z=2.440,均P<0.05);试验组无痛感占比为11.86%(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P<0.05);试验组肠道清洁有效率为88.14%(5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8%(4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5);试验组总依从率为91.53%(5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6,P<0.05)。结论 对结肠镜检查患者采取图文宣教结合共情沟通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缓解患者术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及检查依从性。
    PDCA循环在持续改进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曾少颜, 谢丽萍, 彭淑梅, 田芳, 顾美婷, 张小龙, 潘继红, 张琳
    2022, 28(9):  1231-123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PDCA循环在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2017年2月组建高危药品品管圈小组进行试验研究,小组成员中包括副主任药师1人,主任医师1人,主任护理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7人,平均年龄31.25岁,平均工作年限10.5年。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运用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活动前、后数据进行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 活动后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目录为(9.25±0.67)分、药品基数管理为(9.03±0.69)分、有效期管理为(9.41±0.50)分、存储管理为(8.91±0.78)分、标识管理为(8.94±0.80)分、交接班管理为(9.25±0.57)分、质量监控管理为(9.19±0.59)分、防范措施为(9.22±0.56)分、用药监测为(9.19±0.54)分、不良事件上报为(8.88±0.16)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得分[分别为(7.23±0.66)分、(7.28±0.58)分、(8.97±0.59)分、(8.25±0.62)分、(7.78±0.71)分、(8.72±0.73)分、(8.78±0.71)分、(7.47±0.62)分、(6.72±0.77)分、(6.31±0.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促进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用药安全性;同时也提高团队的综合管理能力。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体约束率的效果观察
    朱洁英, 黄杏笑, 陈燕玲, 周欢, 梅秀群
    2022, 28(9):  1235-12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体约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使用身体约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活动实施前);将2020年1月至12月使用身体约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品管圈活动(活动实施后),采用χ2检验分析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的差异。结果 活动实施后,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体约束率明显降低[1.99%(272/13 663)比0.88%(95/10 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4,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体约束率,并形成了标准化的有效措施,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同时提高了本科室的整体工作质量。
    基于血栓弹力图制定的干预措施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柯明池, 胡东, 朱发军, 陈辉, 吴新淼
    2022, 28(9):  1239-124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血栓弹力图(TEG)制定的干预措施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73.14±2.58)岁;试验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73.15±2.6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基于TEG制定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血栓事件概率、凝血功能、TEG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栓事件的总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P=0.030)。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D、Fib水平降低,PT、APTT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EG指标[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最大振幅(MA)、α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EG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均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基于TEG制定的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预防静脉血栓,提高生活质量。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管理策略
    涂娇琴, 史娇阳, 范涛, 雷琼, 陈凤英
    2022, 28(9):  1243-124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它已被确定为人畜共患病,导致此次疾病的病原体类似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人群之间具有强大的传染性,被命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随着2019-nCoV疫情的展开,孕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以及垂直传播的潜在风险已成为产科医生需重点考虑的问题。病毒核酸检测联合影像学检查是新冠肺炎快速标准的诊断方法,对防止随后的继发性传播至关重要。对2019-nCoV疾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的掌握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普及防疫相关知识,对确诊患者进行多学科诊治,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良好的母婴结局。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延迟就医的质性研究

    陈楚君, 陈玲, 施景华, 许婉珠, 罗泽槟
    2022, 28(9):  1247-125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延迟就医的原因,以期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立意取样对2020年1月至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淋巴水肿门诊17例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延迟就医的患者(43~69岁),进行深度访谈,合众法收集资料,Nvivo11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深入访谈,提炼出3个主题8个亚主题。(1)外界因素:特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距离冲突;(2)家庭因素:经济负担、照护劳力负担;(3)自身因素:知识缺乏、错误的信息导向、治疗信念差、消极心理应激。结论 医护人员应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让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获得相关知识,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促使其及时就诊,早期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林璟珊, 汤诗恒, 王乙洋, 李玉霞
    2022, 28(9):  1251-12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干预研究等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应用蒸汽清洗机对锉刀类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
    魏琼, 陈梦云, 林晓珠, 郑蕴慈, 谢漫
    2022, 28(9):  1256-12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蒸汽清洗机用于清洗锉刀类外来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至5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接收锉刀类外来医疗器械80套设为观察组,采用蒸汽清洗机预清洗后上机清洗,2020年9月至11月接收锉刀类外来医疗器80套设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清洗加用高压水枪预清洗后上机清洗。完成清洗程序后采用目测法和蛋白残留测试法评价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用目测法检测合格率、蛋白残留测试法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0/80)比90.00%(72/80)、96.25%(77/80)比86.25%(6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21、5.010,P=0.004、0.025)。结论 将蒸汽清洗机应用于锉刀类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可提升清洗效果,保证外来医疗器械的安全,可为完善此类器械清洗操作规程提供参考依据。
    检验医学专栏

    上海市松江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呼吸道病原体抗体IgM检测分析

    戴小丽, 杨翌翔
    2022, 28(9):  1260-126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松江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M检测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所有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者5 769例(其中男性3 335例,女性2 434例,年龄3 d~86岁)的血清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A virus,IN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B virus,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及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对所得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3 57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病原体谱抗体IgM检测结果为阳性者279例,阳性率为7.8%(279/3 579);其中阳性率相对较高的病原体是INFB和INFA,阳性率分别为3.16%(113/3 579)和1.06%(38/3 579)。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2 1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病原体谱抗体IgM检测结果为阳性者284例,阳性率为12.97%(284/2 190);其中阳性率相对较高的病原体是INFB和INFA,阳性率分别为7.21%(158/2 190)和3.88%(85/2 190)。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松江区呼吸道病原体抗体IgM检测阳性率的分布有差异。
    UGT1A1基因多态性对宝安地区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
    尹伟明, 卢小娟, 张旭明
    2022, 28(9):  1263-126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对宝安地区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女性10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产检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进行RNA提取和测序,给予观察组左甲状腺素片常规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采用χ2检验、配对t检验或F检验。结果 观察组中UGT1A1*6野生型73例,杂合突变(G/A)型23例,纯合突变(A/A)型4例,UGT1A1*28野生型70例,G/A型27例,A/A型3例;对照组中UGT1A1*6野生型69例,G/A型26例,A/A型5例,UGT1A1*28野生型72例,G/A型26例,A/A型2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治疗前,不同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型患者的TSH和TPO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UGT1A1*6和UGT1A1*28野生型患者的TSH和TPOAb水平最高,UGT1A1*6 G/A型患者次之,UGT1A1*6 A/A型患者的TSH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的UGT1A1基因多态性与健康妊娠女性类似,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治疗后TSH和TPOAb水平显著降低,临床上应考虑结合UGT1A1基因型给予适合剂量的药物治疗。
    131例肥胖不育男性患者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水平分析
    刘安娜, 王琛
    2022, 28(9):  1267-12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肥胖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肥胖不育男性患者131例为肥胖组,年龄22~47岁。健康对照组为160例同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健康男性,年龄25~44岁。对以上两组实验对象进行精液质量分析及性激素水平测定,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肥胖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前向运动率分别为(47.43±21.19)×106 /ml、(50.76±13.63)%、(30.94±13.76)%,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5.09±28.58)×106 /ml、(63.39±18.30)%、(43.52±1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精液量及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分别为(3.82±1.20)μg/L、(4.23±1.37)mIU/ml,均低于对照组的(5.78±1.85)μg/L、(5.93±1.16)mIU/ml;肥胖组男性患者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为(36.11±11.5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6±13.14)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会影响男性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水平,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论著
    ATP6V1C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姜敏, 赵玉军
    2022, 28(9):  1270-12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ATP6V1C1在肝细胞癌(HCC)表达情况及功能。方法 本研究为基础研究,利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基因表达总库(GEO)测序数据,找出HCC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Fc|≥1),进一步利用来自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在线数据UALCAN、Timer分析ATP6V1C1在HCC不同分期的表达情况及不同表达水平的预后情况,The Human Protein Atlas分析正常肝组织与肿瘤组织免疫组化。TCGA数据库包含女性患者121例,男性患者281例,年龄16~81岁,数据分析后台自行完成。KEGG信号了解ATP6V1C1对相关通路的影响。构建pcDNA3.1(+)-ATP6V1C1载体,购买siRNA干扰片段体外研究ATP6V1C1对肝细胞癌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ATP6V1C1在多种癌症中上调(P<0.05),ATP6V1C1的表达水平与HCC的肿瘤分级有关,在肝癌患者中,ATP6V1C1表达上调患者相对下调患者预后更差(P<0.05)。过表达ATP6V1C1后明显促进HCC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同时,干扰ATP6V1C1抑制HCC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ATP6V1C1在HCC中表达与预后相关,这个研究为HCC提供了新的可能诊断及治疗靶标。
    腹腔镜超声于肝癌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张桂江, 孙斌
    2022, 28(9):  1277-128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腹腔镜超声于肝癌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切缘情况、肿瘤凋亡有关分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小肝癌患者79例,其中男59例、女20例,年龄(53.57±10.16)岁,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超声组(40例)、常规组(39例)。常规组行常规肝癌腹腔镜切除术,腹腔镜超声组行腹腔镜超声下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与切缘情况、并发症、术后3年生存情况与术前、术后2周、4周肿瘤凋亡有关分子[凋亡相关因子(Fas)、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癌胚抗原(CEA)]、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不同时间点、组别及交互作用下计量资料应用重复测量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腹腔镜超声组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短,平均与最短环周切缘距离均较常规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超声组术后2周、4周肿瘤组织中的Fas[(129.42±14.68)、(142.95±16.74)]、Caspase-3 mRNA[(137.30±17.08)、(151.24±18.23)]表达量均高于常规组[(112.85±12.79)、(125.47±14.96)、(121.16±13.71)、(132.09±16.54)](F=17.185、14.769,均P<0.001),FasL mRNA表达量[(74.85±6.73)、(65.68±5.25)]低于常规组[(86.36±7.52)、(79.09±6.16)](F=19.059,P<0.001);腹腔镜超声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0.00%(4/40),低于常规组的28.21%(11/39)(χ2=4.255,P=0.039);腹腔镜超声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77.50%(31/40)、无瘤生存率为42.50%(17/40),与常规组的66.67%(26/39)、35.90%(14/3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53、0.361,P=0.283、0.548)。结论 腹腔镜超声应用于肝癌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可保证环周切缘,减轻手术创伤,调节肿瘤凋亡有关分子表达,降低肿瘤恶性程度,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占位性小脑梗死枕下后颅窝减压术中的应用

    赵端允, 张海兵, 李光宏, 王洪波
    2022, 28(9):  1283-12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占位性小脑梗死枕下后颅窝减压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颅内压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22例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枕下后颅窝减压术治疗的占位性小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8~79(56.4±13.5)岁。手术时分别在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时、释放脑脊液后去骨瓣减压前以及手术结束时3个时间点给予颅内压(ICP)测量并记录为ICP1、ICP2、ICP3,ICP2与ICP3的差值记录为ΔICP,术后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并分析颅内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ICP1为(22.3±4.3)mmHg(1 mmHg=0.133 kPa),ICP2为(20.3±3.9)mmHg,ICP3为(15.7±3.8)mmHg,术后ICP峰值为(19.4±5.2)mmHg,ICP2与ICP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差值ΔICP为(4.6±1.9)mmHg。减压骨窗面积为(22.5±1.6)cm2,ΔICP与其无相关性(P=0.17)。至随访结束时生存18例,死亡4例,生存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为(3.9±1.5)分,其中16例为高质量生存质量(GOS≥4分)。颅内压峰值、颅内压超阈值累计时间与预后相关(r=0.31,P<0.01)。结论 颅内压监测肯定了手术治疗占位性小脑梗死的价值,其监测数值对病情的预后可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
    临床研究
    那曲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SP-1、sflt-1水平影响
    辛秀
    2022, 28(9):  1288-12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那曲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SA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年龄(29.36±2.82)岁,流产次数(4.79±0.45)次,孕周(7.64±0.75)周;观察组年龄(29.29±2.80)岁,流产次数(4.77±0.43)次,孕周(7.68±0.77)周。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那曲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清TSP-1、sflt-1水平及不良反应、保胎结局。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T、TT、APTT长于对照组[(12.46±1.02)s比(11.63±1.05)s、(14.40±1.17)s比(13.25±1.16)s、(29.67±2.12)s比(26.92±2.19)s],FIB低于对照组[(3.56±0.34)g/L比(4.02±0.3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SP-1、sflt-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83±0.07)μg/L比(1.17±0.09)μg/L、(7 512.06±731.65)μg/L比(9 050.79±722.1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15、11.201,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7/56),与对照组的5.36%(3/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3.93%(47/56),高于对照组的66.07%(3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30)。结论 那曲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并下调血清TSP-1、sflt-1水平,降低流产率,提高保胎成功率。

    三维步态指导下的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刘展豪, 冯重睿, 鲁发华, 郭永亮, 刘初容
    2022, 28(9):  1292-12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三维步态指导下的骨盆控制训练对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偏瘫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4.75±13.34)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5.38±13.41)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三维步态指导下的骨盆控制训练,记录两组患者训练前后三维步态动力学参数、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及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组间差异比较采用ANOVA检验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右侧步长、左右下肢髋关节伸展峰值、左右下肢髋关节力矩高峰值、左右下肢髋关节力矩低峰值、FAC及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左右侧步长[分别为(0.545±0.08)m比(0.602±0.082)m,F=6.185,P=0.017;(0.587±0.115)m比(0.664±0.092)m,F=6.525,P=0.014]、左右下肢髋关节伸展峰值[分别为(6.87±2.17)比(8.92±2.53),F=8.972,P=0.004);(6.79±2.36)比(11.00±2.45),F=36.757,P<0.001]、左右下肢髋关节力矩高峰值[分别为(0.427±0.037)比(0.508±0.066),F=27.921,P<0.001;(0.605±0.09)比(0.767±0.063),F=39.422,P<0.001]、左右下肢髋关节力矩低峰值[分别为(0.402±0.040)比(0.455±0.068),F=10.616,P=0.002;(0.442±0.037)比(0.497±0.063),F=13.565,P=0.001)]、FAC评分[(2.75±0.79)分比(3.75±0.94)分,F=15.771,P<0.001]及BBS评分[(48.90±3.74)分比(53.00±2.85)分,F=17.722,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偏瘫患者实施三维步态指导下的骨盆控制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步态能力。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和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谭玉, 张照婷, 刘建华, 冯寿琴, 李伟, 陈皆春
    2022, 28(9):  1296-130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方法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和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79例(ACI组),男50例,女29例,年龄42~87(66.27±9.89)岁;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1~86(64.15±10.11)岁。两组行心脏彩超检查获取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动脉超声检查获取动脉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取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ACI组左房内径为(39.40±3.1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0.26±3.48)mm、右室内径为(23.93±1.89)mm、肺动脉压为(38.11±3.37)mmHg(1 mmHg=0.133 kPa),均较对照组增加[分别为(38.00±3.32)mm、(48.82±2.51)mm、(22.89±1.23)mm、(36.08±2.3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7、2.276、2.677、2.907,P=0.048、0.026、0.009、0.005)。(2)ACI组左、右颈总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左颈内动脉Vd及右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左、右颈总动脉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两侧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差(ΔV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CI组右侧大脑前动脉V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两侧大脑前动脉ΔVd,两侧大脑中动脉ΔVd,两侧椎动脉ΔV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I患者通过调节心脏结构与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以改善脑的供血。
    病例报告
    原发性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大出血误诊宫颈癌1例
    黄金霞, 张仁敏, 孙爱春, 王静静
    2022, 28(9):  1302-13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临床病理类型,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现报道1例以大出血为首次表现的原发性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误诊宫颈癌患者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认识。
    注射用生长抑素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崔红霞, 赵战威
    2022, 28(9):  1305-13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用生长抑素在临床应用广泛。恶心、呕吐、腹泻、口唇麻木、过敏、心律失常等为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2例生长抑素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生长抑素致心肌缺血及严重血糖降低,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胃癌牙龈转移1例
    王晓霞, 丛培馥, 王明
    2022, 28(9):  1307-13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尿激酶疏通深静脉导管血凝性堵管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岑瑞贤, 黄雪欢, 陈志宏, 许育花, 蔡玉清, 冯玉娣, 王彩珠, 陈惠红, 黄运红, 朱密仪, 刘燕仪, 钟结珍, 吴泉
    2022, 28(9):  1309-13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尿激酶疏导深静脉导管血凝性堵管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各种深静脉导管治疗患者7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为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CVC)血凝性堵管,男37例,女25例,年龄22~73(41.53±4.10)岁。根据研究方案,其中31例采用三通开关负压技术通管,31例采用2 ml注射器负压技术通管,均采取尿激酶疏通方案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所有数据采用XLS统计并采用SPSS 18.0软件总结分析62例患者的导管再通率及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经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三通开关负压疏通法复通率达到83.87%(26/31),2 ml注射器负压疏通法复通率达到100.00%(31/31),两种疏通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55,P<0.05)。凝血功能指标中D2聚体指标正常者9例,偏高者53例;纤维蛋白原指标正常者12例,偏高者50例;血小板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者50例,偏高者9例,偏低者3例。未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未对导管功能造成影响,未造成导管损伤。结论 经长期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PICC、CVC等深静脉导管的再通率,保障临床治疗顺利实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应用
    林丽蓉, 刘刚
    2022, 28(9):  1313-13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广州新海医院和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共69例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31~81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机组(试验组)38例和常规吸痰组(对照组)31例,根据气道滞留痰液量适时吸痰,观测、比较1周内两组痰液性质、结痂情况、排痰量及肺部感染症状、痰培养、血氧饱活度、肺功能等指标。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试验组38例患者1周内合计应用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462人次,痰培养7例;对照组31例患者1周内合计排痰1 316人次,痰培养13例。试验组气道痰液结痂率为27.7%(128/462)、脓痰率为21.8%(101/462)、排痰频次为(11.0±3.4)次、次均排痰量为(26.0±5.5)ml、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4%(7/38)、培养阳性率为42.9%(3/7),对照组分别为47.6%(627/1 316)、44.7%(589/1 316)、(33.0±6.8)次、(15.0±3.5)ml、41.9%(13/31)、76.9%(10/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16、0.015、0.031、0.017、0.036)。试验组、对照组意识清醒者配合完成肺功能锻炼率分别为86.8%(33/38)和38.7%(1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试验组排痰量记录显示,早期3 d内排痰总量占1周排痰总量比例分别为67.8%(8 200/12 100),对照组为51.8%(10 200/19 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452)。试验组1周后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无因明显心慌、气促、血压波动终止排痰者。结论 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可有效稀释痰液、防止痰液结痂、促进痰液排出,较常规吸痰可明显减少排痰频次、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最大限度配合肺功能康复。
    基于前馈控制的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潘海萍, 何平
    2022, 28(9):  1317-1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基于前馈控制的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每日唤醒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6.35±2.37)岁;试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8.26±3.16)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的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每日唤醒。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对肠内营养耐受程度、镇静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38.97±7.16)g/L、(258.57±23.48)mg/L、(134.67±14.37)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较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1/40)比27.5%(1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4,P=0.002);试验组患者的镇静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4.68±2.67)d、(6.16±3.49)d、(6.94±4.6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基于前馈控制的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每日唤醒,保证其治疗期间机体充足的营养供应,减少谵妄的发生,促进疾病快速康复。
    综述
    钙调节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组织病理状态下调控研究进展
    陈丹伟
    2022, 28(9):  1321-13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通路在各种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钙是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元素。钙调节信号通路主要依赖细胞钙离子通道与钙调节蛋白。钙相关调节分子在子宫内膜中表达,响应钙信号的变化从而对子宫内膜功能上动态调节,异常钙调节信号通道也已被证明与多种子宫内膜相关的良恶性肿瘤疾病有关。本综述主要目的是总结子宫内膜中钙调节信号对子宫内膜相关的生理性及病理性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女性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中复杂的钙调控,并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裴梦鸽, 李古强
    2022, 28(9):  1326-132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肩手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合并肩手综合征不仅给患者造成患肢肿胀、疼痛等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会造成患肢功能障碍甚至畸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报道不断增多,但尚缺乏一致性及整体性,本文就文献中所报道的脑卒中后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求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时作相关参考。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研究进展
    蒙永晖
    2022, 28(9):  1330-13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9.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活水平越来越重视,且对医疗知识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促使大众越来越关注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脊柱压缩骨折。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在2010年骨质疏松症人群已经发展至11 400.0万人,每年以75.0万人的庞大数据不断增加,按照这个速度,到2025年会增加至15 100.3万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对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亦是社会公共问题。临床中对该种疾病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通常情况下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缓解痛疼、增加骨密度以及稳定椎体等干预措施,主要分为两种治疗方案即: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不同治疗方案,疗效不一,并发症不同。基于以上背景之下,笔者将综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以此来提升对该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