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4-01
    上一期   
    中医药专栏
    谭桂云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董筱静 谭桂云 杨俊雯 莫颖茵
    2025, 31(7):  1057-1061.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2-07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谭桂云教授行医三十余年,在妇科疾病的诊疗中,以肾脏为基础,强调肝脾的调节作用,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宝贵指导。该文梳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从治疗策略、药物辨证运用及实际病例分析等角度,深入剖析谭桂云教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理念与临床心得。

    从小儿疳证用药看《辅行诀》对《黄帝内经》脾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黄鸿凯 朱凯欣 古继红
    2025, 31(7):  1062-106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430-07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辅行诀》中的“汤液经法图”理论,分析小儿疳证指南中的指导方药,发现其组方都遵循辛味泻脾、甘味补脾和苦味燥脾的药物定位原则,更好地传承及丰富了《黄帝内经》的苦欲补泻理论,提示疳证及其兼证可按照五味补泻理论精简用药,为小儿其他疾病组方用药提供更客观的理论依据。

    悬吊康复诊疗系统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对学龄前期自闭症儿童的疗效研究

    杨艺 邵抗 李寒烟 李东成
    2025, 31(7):  1065-106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17-07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悬吊康复诊疗系统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对学龄前期自闭症儿童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62例学龄前期自闭症患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97±1.31)岁;病情严重程度:中度20例,重度11例;使用悬吊康复诊疗系统治疗。试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02±1.34)岁;病情严重程度:中度22例,重度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适宜技术。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和临床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语言、交往、感觉、自理、运动及AB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5、5.171、4.922、9.017、7.158、6.078,均P<0.05);试验组ATEC中的社交、健康-躯体-行为、言语-语言-交流、感觉-认知-意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0.28±2.36)分比(26.41±2.75)分、(27.25±3.09)分比(34.87±3.63)分、(14.10±2.12)分比(18.64±2.59)分、(19.48±2.60)分比(25.78±2.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18、8.900、7.552、8.989,均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5%(29/31)比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5)。结论 悬吊康复诊疗系统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学龄前期自闭症儿童疗效显著,能改善患儿行为及症状,值得推广。

    靳三针联合Bobath疗法在儿童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效果

    徐京风 王磊 高继勇
    2025, 31(7):  1069-107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24-07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靳三针联合Bobath疗法在儿童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64±1.03)岁;残疾程度:轻度16例、中度26例、重度11例;予以Bobath疗法(运动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3.87±1.11)岁;残疾程度:轻度17例、中度24例、重度12例;予以靳三针联合Bobath疗法。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脑电功率,以及临床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精细运动功能量表、发育商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185.33±41.18)分比(152.86±33.97)分、(125.87±27.98)分比(107.24±23.85)分、(75.38±16.75)分比(62.84±13.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1、3.633、4.122,均P<0.05);观察组θ波、θ/β波均低于对照组,β波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1、7.531、3.892,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48/52)比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2,P<0.05)。结论 靳三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强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改善脑电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调神舒筋针刺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后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宋琴琴 宋瑞 邵娣
    2025, 31(7):  1074-107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19-07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调神舒筋针刺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后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反馈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2~78(62.24±7.44)岁;中风病程3~12(7.74±1.24)周;偏瘫侧别:左侧21例,右侧24例。针刺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0~76(61.94±7.57)岁;中风病程3~12(7.69±1.30)周;偏瘫侧别:左侧23例,右侧22例。两组均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反馈组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针刺组在反馈组基础上结合调神舒筋针刺疗法干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步态参数、踝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及表面肌电指标、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评定量表(FAC)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临床痉挛指数(CSI)。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反馈组[(37.44±2.91)cm比(34.23±2.58)cm、(57.26±5.82)cm/s比(52.84±5.16)cm/s、(69.85±7.04)步/min比(64.46±6.89)步/min],患侧支撑相低于反馈组[(55.25±5.79)%比(58.98±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7、3.812、3.671、2.894,均P<0.05);针刺组胫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腓肠肌外侧头iEMG均高于反馈组,患侧踝背屈协同收缩率(CCR)低于反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3、4.386、3.768,均P<0.05);针刺组FMA-LE、FAC、MBI评分及踝关节AROM均高于反馈组[(18.69±3.02)分比(15.27±2.78)分、(3.71±0.96)分比(3.21±0.78)分、(52.64±8.16)分比(43.59±7.48)分、(7.23±1.74)°比(6.06±1.65)°],CSI低于反馈组[(8.97±1.24)分比(10.34±1.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89、3.254、5.484、3.273、5.589,均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反馈组[91.11%(41/45)比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5)。结论 调神舒筋针刺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中风后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踝背屈功能,提高步行独立性与疗效。

    基于经筋理论的针灸疗法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效果研究

    马昀欣 李金涛 李仁心秀
    2025, 31(7):  1079-108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14-07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取基于经筋理论针灸疗法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宝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女比为28∶17,年龄(60.28±4.62)岁;Brunnstrom脑卒中分级Ⅱ级16例,Ⅲ级20例,Ⅳ级9例。观察组45例,男女比为26∶19,年龄(61.43±4.57)岁;Brunnstrom脑卒中分级Ⅱ级14例,Ⅲ级21例,Ⅳ级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基于经筋理论的针灸疗法。两组均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脑脊液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徒手肌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1.75±0.48)mol/L比(1.49±0.43)mol/L],GLU、GLU/GABA水平低于对照组[(2.07±0.22)mol/L比(2.38±0.34)mol/L、1.38±0.39比1.65±0.43](均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26.37±3.72)分]、下肢运动功能[(17.46±2.74)分]、徒手肌力(3.36±0.59)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9.34±1.74)分]与对照组[(21.16±3.54)分、(14.36±2.62)分、2.61±0.53、(13.83±1.2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经筋理论的针灸疗法可帮助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改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四肢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效果

    刘斌 李金涛 吴鹏
    2025, 31(7):  1084-108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13-07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效果及对痉挛程度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各20例;年龄(49.20±4.17)岁;下肢痉挛时间(10.21±2.63)d;偏瘫部位:左侧18例、右侧22例。观察组男、女各23、17例;年龄(49.81±4.37)岁;下肢痉挛时间(10.65±3.02)d;偏瘫部位:左侧20例、右侧20例。对照组应用头针治疗(1次/d,每周6次),观察组应用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1周3次)联合头针。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痉挛程度、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三维步态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χ2=5.165,P=0.023)。治疗4周后,观察组痉挛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52.63±3.78)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评分[(23.20±2.98)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46.25±5.04)分]均高于对照组[(46.21±3.42)分、(20.45±2.68)分、(41.08±4.59)分](t=7.965、4.340、4.797,均P<0.05);观察组步频[(73.20±4.99)步/min]、步速[(0.61±0.07)m/s]均高于对照组[(70.02±4.24)步/min、(0.52±0.06)m/s](t=3.071、6.174,均P<0.05);观察组患侧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14.02±1.62)°]、患侧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20.02±2.74)°]均大于对照组[(11.84±1.27)°、(17.21±2.27)°](t=6.698、4.995,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加重情况,也未出现晕针、皮下血肿、淤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采取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联合头针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痉挛程度分级,改善步态运动学参数、步频和步速、下肢运动功能。

    中医经络理论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岳秋香 崔小灿 丰光达 陈童瑶
    2025, 31(7):  1089-109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04-07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医经络理论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9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52~76(61.2±2.4)岁;研究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54~75(60.5±2.2)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综合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65±1.39)、(8.84±1.12)分]、Barthel指数[(74.63±3.36)、(58.86±1.08)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38.59±3.10)、(31.90±6.15)分]、乐观性评分[(27.06±9.54)、(23.55±7.15)分]、坚韧性评分[(24.84±8.46)、(21.39±6.74)分]、自强性评分[(25.69±8.29)、(21.73±7.00)分]、生理职能评分[(65.73±12.51)、(60.82±9.30)分]、活力评分[(58.84±9.44)、(53.20±7.37)分]、情感职能评分[(58.41±9.20)、(53.04±7.11)分]、总体健康评分[(64.71±11.59)、(58.33±9.14)分]、机体功能评分[(60.84±10.38)、(54.98±8.04)分]、躯体疼痛评分[(52.51±7.16)、(46.71±6.26)分]、社会功能评分[(62.45±8.76)、(56.71±8.87)分]、精神健康评分[(64.14±10.15)、(60.35±7.70)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的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经络理论通过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治疗、功能锻炼等多种手段,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郜锋 李水琴 魏巍
    2025, 31(7):  1094-109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26-07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西安市第三医院采取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的90例CSR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采取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的90例CSR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0.86±5.51)岁;体重指数(22.66±1.32)kg/m2;病程(15.33±5.24)个月。观察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40.12±5.23)岁;体重指数(22.54±1.26)kg/m2;病程(15.57±2.25)个月。龙虎交战针法、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均每天一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86/90)比86.67%(78/90)](P<0.05)。两组NDI、VAS评分、IL-6、IL-1β、TNF-α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治疗1、2周,观察组NDI[(25.14±3.21)%、(17.55±2.12)%]、VAS评分[(3.54±0.67)分、(1.96±0.55)分]、IL-6[(35.44±4.52)ng/L、(25.14±3.54)ng/L]、IL-1β[(7.54±1.12)ng/L、(4.86±1.02)ng/L]、TNF-α[(12.86±2.65)mg/L、(9.20±1.46)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8.25±3.02)%、(20.54±3.11)%、(4.63±0.75)分、(2.74±0.64)分、(46.23±4.84)ng/L、(34.28±4.54)ng/L、(8.62±1.06)ng/L、(6.52±1.11)ng/L、(15.45±2.04)mg/L、(12.57±1.22)mg/L](均P<0.05)。结论 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可以有效改善气滞血瘀证CSR患者的颈椎功能,缓解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独活续断汤离子导入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刘杰 王瑜 牛永强
    2025, 31(7):  1098-110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20-07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独活续断汤离子导入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100例),偶数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9.57±4.69)岁,病程(3.24±0.67)年,发病位置:左膝46例,右膝54例;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9.68±4.75)岁,病程(3.36±0.69)年,发病位置:左膝48例,右膝52例。对照组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每次0.5 g,每天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独活续断汤离子导入治疗(每天30 min),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关节炎指数[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关节炎生物标志物[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炎症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00%(95/100)比81.00%(8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P=0.002);观察组膝关节肿胀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低[(0.60±0.05)分比(0.81±0.08)分,(3.49±0.52)分比(4.81±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60、14.334,均P<0.05);观察组WOMAC中疼痛、僵硬、日常生活难度得分较对照组低[(4.58±0.96)分比(6.21±1.27)分,(0.70±0.21)分比(1.30±0.49)分,(10.03±1.68)分比(15.54±2.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39、11.255、17.946,均P<0.05);观察组SDF-1、MMP-3、CXCR4水平较对照组低[(103.25±8.93)pg/L比(119.16±10.37)pg/L,(1.79±0.31)μg/L比(2.41±0.68)μg/L,(37.52±3.54)pg/L比(49.87±4.76)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26、8.296、20.819,均P<0.05);观察组PGE2、COX-2水平较对照组低[(116.54±9.43)ng/L比(152.34±13.27)ng/L,(6.20±1.47)ng/L比(9.21±2.3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91、10.892,均P<0.05)。结论 独活续断汤离子导入治疗能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小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杨宝华 董博 苟威
    2025, 31(7):  1103-110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16-07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小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粘连性肩周炎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松解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57.74±7.88)岁;病程(5.25±1.33)个月;左肩24例,右肩16例。松解+热敷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58.01±7.16)岁;病程(5.21±1.42)个月;左肩21例,右肩19例。松解组单纯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每2周一次,共2次。松解+热敷组采用小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小针刀治疗后1 d开始中药热敷治疗,1次/d,每次30 min,连续治疗4周,如遇小针刀治疗日则暂停热敷一次。比较两组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肩关节周围肌力、肩关节活动度、临床总有效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松解组与松解+热敷组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1.45±0.34)分和(0.85±0.22)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45±0.74)分和(1.60±0.48)分]、疼痛分级指数(PRI)[(10.10±1.78)分和(6.75±1.26)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松解+热敷组低于松解组(均P<0.05)。治疗后,松解组与松解+热敷组IL-10高于治疗前、IL-6低于治疗前,且松解+热敷组IL-10高于松解组、IL-6低于松解组(均P<0.05)。治疗后,松解组与松解+热敷组前屈峰力矩[(42.63±4.22)N/m和(51.04±4.89)N/m]、前屈平均功率[(45.52±5.11)W和(56.65±6.02)W]、外展峰力矩[(44.15±4.29)N/m和(52.05±5.21)N/m]、外展平均功率[(44.12±5.27)W和(51.77±4.82)W]均大于治疗前,且松解+热敷组大于松解组(均P<0.05)。治疗后,松解组与松解+热敷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松解+热敷组大于松解组(均P<0.05)。松解+热敷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松解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性肩周炎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受限,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提高疗效。

    超声引导针刀联合秦息痛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张婷婷 牛晓庆 李娟 李锐 宋佳
    2025, 31(7):  1108-111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6-07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针刀联合秦息痛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西安市第五医院诊治的120例类风湿性肩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男、女各8、32例;年龄(52.43±11.77)岁;病程(55.40±33.89)个月。B组男、女各11、29例;年龄(51.48±11.91)岁;病程(56.25±40.41)个月。C组男、女各10、30例;年龄(53.18±10.47)岁;病程(55.88±41.52)个月。3组均口服甲氨蝶呤片10.0~12.5 mg/次,每周一次;来氟米特片10~20 mg/次,每日一次。A组采取超声引导针刀治疗,每周一次,连续3周。B组采取秦息痛口服,1.08~1.80 g/次,每日两次。C组采取超声引导针刀联合秦息痛治疗,治疗方案与A、B组一致。3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红细胞沉降率(DAS28-ESR)、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DAS28-CRP),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A组的77.50%(31/40)及B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4,P=0.018)。治疗4周、12周后,3组患者的VAS、ESR、CRP、DAS28-ESR、DAS28-CRP均呈下降趋势,且C组低于A、B组;CMS呈上升趋势,且C组高于A、B组(均P<0.05)。A、B、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5/40)、17.50%(7/40)、20.00%(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针刀联合秦息痛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能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炎症水平及疾病活动度,提升临床疗效,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中药封包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王利娜 杨杨 何丁丁
    2025, 31(7):  1113-111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04-07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中药封包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鼓励(Encouragement)、教育(Education)、锻炼(Exercise)、工作(Employment)和评估(Evaluation)]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寒湿痹阻型LDH患者68例,采取传统康复护理的33例患者作为传统组,采取中药封包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联合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9.43±2.28)岁;病程(3.02±0.27)年;急性期21例,缓解期14例。传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59.48±2.32)岁;病程(2.97±0.25)年;急性期23例,缓解期10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表(JOA)]、直腿抬高度数、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传统组[(4.38±0.34)、(2.77±0.18)分]相比,干预1、2个月后联合组VAS评分[(3.96±0.28)、(1.25±0.09)分]较低(t=5.574、44.428,均P<0.05)。与传统组[(28.32±1.46)、(15.87±1.14)分]相比,干预后联合组ODI评分[(13.61±1.07)分]较低,JOA评分[(24.04±1.85)分]较高(t=47.583、21.766,均P<0.05)。与传统组[(69.98±4.92)°]相比,干预后联合组直腿抬高度数[(77.05±5.14)°]较高(t=5.788,P<0.05)。与传统组[(18.74±1.02)、(71.82±4.94)分]相比,干预后联合组RMDQ、WHOQOL-BREF评分[(20.97±1.37)、(80.83±5.59)分]较高(t=7.577、7.026,均P<0.05)。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在寒湿痹阻型LDH患者中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机体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直腿抬高度数。

    择时耳穴压豆+太极拳左右揽雀尾在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张萍 葛海英
    2025, 31(7):  1118-112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03-07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择时耳穴压豆+太极拳左右揽雀尾在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脊柱中心4病区收治的168例脱出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4例。研究组男51例,女33例,年龄(58.79±6.53)岁,体重指数(23.52±2.24)kg/m2,病程(4.79±1.53)年,突出节段:L34 26例、L45 31例、L5~S1 27例。对照组男54例,女30例,年龄(59.21±6.44)岁,体重指数(23.43±2.35)kg/m2,病程(4.61±1.44)年,突出节段:L34 29例、L45 32例、L5~S1 23例。两组均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择时耳穴压豆+太极拳左右揽雀尾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12周。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腰部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6周、第12周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04±0.86)分比(5.67±1.18)分、(1.71±0.60)分比(2.94±0.91)分](均P<0.05);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5.92±2.40)分比(21.71±3.15)分、(7.20±1.43)分比(13.61±2.19)分](均P<0.05);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择时耳穴压豆+太极拳左右揽雀尾能有效缓解脱出型LDH患者术后康复期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及生活质量。

    中药熏洗联合金黄膏外敷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卢宜芳 易红梅 曾雅玲
    2025, 31(7):  1123-1126.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19-07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金黄膏外敷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宜春市中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92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5.62±5.69)岁;干预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35.79±5.84)岁。对照组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熏洗(早晚各1次)联合金黄膏外敷(1次/d)干预,两组干预周期均为14 d。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7 d、14 d,干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1±0.85)分、(2.03±0.42)分]低于对照组[(4.32±0.94)分、(3.41±0.52)分](t=5.940、14.002,均P<0.05);干预组创面水肿[(5.69±1.23)d]、渗液[(7.41±1.53)d]、腐肉脱落[(4.05±1.01)d]、愈合时间[(15.63±4.52)d]均短于对照组[(7.85±1.65)d、(9.66±1.86)d、(5.66±1.12)d、(22.63±5.69)d](t=7.119、6.336、7.240、6.533,均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金黄膏外敷干预肛周脓肿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医药成果价值再挖掘的法律协同保障策略

    李彤
    2025, 31(7):  1126-1129.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50303-07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卫生健康资源,有必要深度挖掘其资源价值与市场潜能。然而,现行中医药成果法律保障机制存在与产业创新规律不相适应、财产性权益保障机制及制度体系性不足等问题,导致中医药成果转化效率受限且不利于创新激励。本文明晰应以构建契合中医药研发规律的法律保障体系、增加中医药成果转化的事前预防性保护规则、探索中医药成果财产性权益实现的多元化保障路径作为核心策略,发展和完善中医药成果转化的法律协同保护。

    医学新进展

    超声在银屑病关节炎及其共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笑楠 焦玉婷 房娅琪 段欢桐 杨智
    2025, 31(7):  1130-113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29-07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属于银屑病的亚型之一,通常表现为关节、肌腱、附着点、指(趾)甲及皮肤受累,并可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多系统疾病。超声为一种安全、敏感、便捷的影像学方法,其应用已覆盖银屑病关节炎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及并发症诊断等方面。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在银屑病关节炎及其共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文献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护理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胡美兰 胡婷婷
    2025, 31(7):  1135-114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7-07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路径。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6.2 R6,检索2010年1月至2024年5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关于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文献共被引、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842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Nursing》上刊登最多(139篇),美国是发表文献最多的国家(295篇)、中心性最强的国家(centrality=0.62)。研究热点显示,排名前3位的突发关键词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预测模型,其中机器学习(strength=7.16)突发强度最高且一直持续至今。结论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护理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增加,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国际前沿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可在把握国际热点基础上,深化护理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合作。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史汉金 马惠旋 王远平
    2025, 31(7):  1140-114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106-07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ERB数据库获得心可舒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运用OMIM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冠心病相关靶点。时间:不限2024年12月。通过绘制维恩图得到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分析,应用Cytoscape 3.10.2构建PPI网络及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筛选得到的关键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使用AutoDock Tools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心可舒77个主要活性成分、378个作用靶点,194个心可舒与冠心病共同靶点。经分子对接验证后,得到排名前6位的核心靶点分别为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排名前6位的心可舒关键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木犀草素、芒柄花黄素、豆甾醇、四氢丹参酮Ⅰ、甘草素。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调控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及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涉及外源刺激反应、细胞群增殖的正调控、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ERK1和ERK2级联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结论 心可舒的关键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调节IL-6、AKT1、TNF等核心靶点,涉及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通过抗炎、调控细胞增殖及凋亡等机制治疗冠心病。

    基础研究

    Klotho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栗玮 王岩 赵伟
    2025, 31(7):  1149-1156.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29-07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Klotho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及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4年1月10日至3月25日。选择14周龄、体质量220~260 g的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另取相同体质量范围的SPF级雄性WKY大鼠。所有大鼠单独饲养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的光暗(12 h/12 h)循环中,经过7 d适应性喂养后,在随后21 d期间的上午同一时间对大鼠进行分组治疗。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0.67 mg/kg依那普利灌胃治疗)和低、高剂量Klotho组(分别给予50、100 mg/kg Klotho灌胃治疗)、高剂量Klotho+NLRP3炎症小体激活剂组(给予100 mg/kg Klotho蛋白灌胃治疗后,再给予5 mg/kg尼日利亚菌素钠盐灌胃治疗),每组12只大鼠;另取12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灌胃治疗1次/d,持续21 d,其他处理方式相同。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Klotho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质(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Collagen Ⅲ和Collagen Ⅰ蛋白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病损程度严重,尾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IL-6、TNF-α、IL-1β、胶原容积分数、肾脏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Collagen Ⅲ和Collagen Ⅰ蛋白表达量均升高,Klotho蛋白表达量降低(0.24±0.01比0.6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以及低、高剂量Klotho组大鼠肾脏组织病损减轻,尾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IL-6、TNF-α、IL-1β、胶原容积分数、肾脏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Collagen Ⅲ和Collagen Ⅰ蛋白表达量均降低,Klotho蛋白表达量均升高(0.53±0.03、0.36±0.03、0.51±0.04比0.24±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剂量Klotho组相比,高剂量Klotho+NLRP3炎症小体激活剂组大鼠肾脏组织病损严重、肾脏纤维化和炎症反应加剧、肾功能下降(均P<0.05)。结论 补充Klotho蛋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可以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从而改善肾损伤,增强肾功能。

    论著

    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任常青 李惠平 杜振萍 王立新 伍世表
    2025, 31(7):  1157-1161.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12-07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分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1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数据,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未延长组(≤14 d)和延长组(>14 d)。未延长组211例中男142例,年龄(61.62±15.51)岁。延长组99例中男64例,年龄(63.39±15.12)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310例脑出血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未延长组的住院费用为22 613.48(15 343.92,38 598.77)元,延长组为98 618.66(60 511.49,152 027.3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19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比值比=2.477,95%置信区间1.286~4.770)、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比值比=2.189,95%置信区间1.033~4.641)、院内死亡(比值比=0.073,95%置信区间0.021~0.249)、出院时非重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值比=0.244,95%置信区间0.110~0.539)均是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手术、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院内死亡、出院时非重残状态均与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股骨颈前倾角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相关性

    陈博 郭一帆 涂凡 杨卫周
    2025, 31(7):  1161-116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111-07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股骨颈前倾角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相关性,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0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03例、女103例,年龄(69.75±6.90)岁,体重指数(22.63±2.31)kg/m2,稳定型骨折152例、不稳定型骨折54例。根据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失效组(22例)和正常组(18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的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类回归树(CRT)、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模型对内固定失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骨质疏松、骨折复位质量、外侧壁厚度、股骨颈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01;χ2=5.016,P=0.025;χ2=7.529,P=0.023;t=4.464,P<0.001;t=7.6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骨折复位质量差、外侧壁厚度、股骨颈前倾角均是内固定失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570,P=0.002;比值比=22.315,P=0.009;比值比=0.589,P=0.001;比值比=2.378,P<0.001)。采用CRT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显示,股骨颈前倾角、外侧壁厚度、骨折复位质量、体重指数均是内固定失效的分类因素。BPNN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股骨颈前倾角、外侧壁厚度、体重指数、骨折复位质量、骨质疏松。logistic回归模型、CRT模型、BPNN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2、0.919、0.950;非参数DeLong检验结果显示,3种模型的预测性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logistic回归模型-CRT模型=0.158,Plogistic回归模型-BPNN模型=0.782,PCRT模型-BPNN模型=0.219)。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失效与股骨颈前倾角、外侧壁厚度、体重指数、骨折复位质量相关,构建的3种预测模型均展现了良好的预测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数字骨科应用的3D打印手术导板在胸腰段骨折中的手术应用及医患沟通效果

    马辉 吴文俊 张志海 俞思豪 澹台梦逍 陆志东
    2025, 31(7):  1168-117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4-07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骨科应用的3D打印手术导板在胸腰段骨折中的手术应用及医患沟通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51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3.27±14.36)岁;骨折椎体部位:T10 2例,T11 4例,T12 6例,L1 8例,L2 8例,L3 1例;AO骨折分型:A型14例,B型8例,C型3例;伴他处骨折5例。试验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45.32±12.31)岁;骨折椎体部位:T10 1例,T11 2例,T12 6例,L1 12例,L2 5例,L3 3例;AO骨折分型:A型19例,B型6例,C型1例;伴他处骨折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及手术导板辅助治疗。两组均在入院后24 h内完成术前医患沟通,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医患沟通情况[自制调查问卷(术前谈话时间、病情及手术情况理解程度、沟通满意程度)]、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情况(置钉总数量、一次性置入螺钉数、成功置入椎弓根的螺钉数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前谈话时间短于对照组[(17.81±3.66)min比(20.80±3.27)min],病情及手术情况理解程度、沟通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8.65±0.85)分比(7.76±0.83)分、(8.69±1.05)分比(7.84±0.85)分](均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28.96±7.35)min比(144.08±9.03)min],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123.08±9.99)ml比(151.28±22.76)ml、(8.00±1.48)次比(12.28±2.41)次](均P<0.05)。两组置钉总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性置入螺钉数、成功置入椎弓根的螺钉数量均多于对照组[(5.58±0.86)枚比(3.76±0.97)枚、(5.96±0.96)枚比(4.40±1.04)枚](均P<0.05)。结论 在脊柱骨科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改善医患沟通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提高置钉准确度。

    血清Syndecan-1、Endocan-1、GRP78与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李勇平 吴水淼 焦亲 任佳辉 张潇
    2025, 31(7):  1173-117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25-07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渭南市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120例(ARDS组)与未并发ARDS患者84例(非ARDS组),ARDS组男71例、女49例,年龄(73.35±7.60)岁;非ARDS组男50例、女34例,年龄(72.68±6.54)岁。根据氧合指数将ARDS组分为轻度组[33例,氧合指数>200~300 mmHg(1 mmHg=0.133 kPa)]、中度组(39例,氧合指数100~200 mmHg)和重度组(48例,氧合指数≤100 mmHg)。并根据ARDS组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84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71.29±7.20)岁。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yndecan-1、Endocan-1和GRP78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生物标志物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非ARDS组、ARDS组血清Syndecan-1、Endocan-1、GRP78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组血清Syndecan-1、Endocan-1、GRP78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0.05)。死亡组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Syndecan-1、Endocan-1、GRP78水平分别为(76.72±8.20)岁、(4.78±1.12)d、(74.92±27.60)mmHg、(113.97±42.98)mg/L、(97.45±10.48)g/L、(4.80±0.88)ng/L、(30.37±5.57)µg/L,存活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1.90±7.42)岁、(3.29±0.83)d、(164.27±48.50)mmHg、(85.74±33.03)mg/L、(80.35±8.58)g/L、(3.40±0.52)ng/L、(23.84±4.40)µ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9、8.081、12.743、3.907、9.346、8.903、6.862,均P<0.05)。年龄、机械通气时间、Syndecan-1、Endocan-1、GRP78均为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yndecan-1、Endocan-1和GRP78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88.9%、88.9%和72.2%,特异度分别为75.0%、89.9%和85.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921和0.823;当Syndecan-1、Endocan-1和GRP78联合预测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和92.9%,曲线下面积为0.987。结论 血清Syndecan-1、Endocan-1、GRP78均与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预后意义

    张进萍 陈玲 黄震宇 王颖 黄晓玲 黄豪博
    2025, 31(7):  1179-118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4-07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初诊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初治DLBCL患者66例为病例组,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病例组男39例,女27例,中位年龄59岁;对照组男10例,女25例,中位年龄39岁。比较两组血清IL-6水平。66例初治DLBCL患者中4例失访,62例纳入进一步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获取血清IL-6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截断值,按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IL-6≥15.6 ng/L)39例和低水平组(IL-6<15.6 ng/L)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3年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35.95±33.66)ng/L比(1.66±0.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2,P<0.001)。血清IL-6水平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15.6 ng/L,曲线下面积为0.705,95%置信区间为0.558~0.852(P<0.05)。高水平组有B症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4分患者比例均高于低水平组[58.97%(23/39)比13.04%(3/23)、79.49%(31/39)比43.48%(10/23)],3年OS率、PFS率均低于低水平组[71.79%(28/39)比100.00%(23/23)、56.41%(22/39)比82.61%(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初治DLBCL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异常升高,且血清IL-6高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FAB-M2亚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LPCAT1、CRP、PLT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任羽 贺爱军 葛繁梅
    2025, 31(7):  1183-1189.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4-07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根据法国(French)、美国(American)和英国(Britain)制定的(FAB)分型标准-M2亚型(M2-AML)患者中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以期为AML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AML患者162例为AML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AML组患者男67例,女95例,年龄(45.82±4.79)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型)7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61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45.67±5.43)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研究对象骨髓组织LPCAT1表达水平。AML组患者均接受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根据疗效将M2-AML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组(32例)与非CR组(44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CD68、CRP、PLT水平。采用χ2Z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PCAT1、CRP、PLT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绘制AML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结果 对照组LPCAT1表达水平为35.16%(37.99%,313.57%),低于AML组的93.31%(29.69%,6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2,P<0.05)。M2型患者LPCAT1表达水平为36.39%(28.08%,59.68%),M3型患者为22.68%(14.32%,35.74%),M5型患者为53.57%(33.53%,95.96%)。非CR组患者的CD68、CRP水平均高于CR组[(2.39±0.35)ng/L比(1.73±0.16)ng/L、(19.79±4.31)mg/L比(6.89±0.63)mg/L],PLT水平低于CR组[(77.34±27.92)×109/L比(213.97±39.65)×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CAT1、CD68、CRP均与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420、-0.794、-0.855,均P<0.05),PLT水平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r=0.854,P<0.05)。对AML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CR组存活16例、死亡16例,非CR组存活27例、死亡17例;两组患者OS、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4.173,均P<0.05)。结论 在M2-AML患者中,LPCAT1、CD68、CRP、PLT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AML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指标,LPCAT1在AML的病理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K-M生存曲线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生物标志物与患者OS、PFS的相关性。

    临床研究

    以人类作业模式为基础的功能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王敏芬 董媛媛 赵莎 刘超 董逸轩 杨延辉
    2025, 31(7):  1190-119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12-07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以人类作业模式(MOHO)为基础的功能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试验。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长安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8.12±4.26)岁,病程(3.80±1.20)个月,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8.16±4.30)岁,病程(3.89±1.24)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MOHO为基础的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每次训练时间为40 min左右,干预时长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以及入院次日、干预6个月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中身体参与、效果监督、寻求建议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5.02±1.26、9.82±1.12、4.52±0.62、24.29±1.60)分,对照组分别为(14.16±1.22、9.20±1.10、4.10±0.56、23.19±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5.37±3.61)分比(22.93±3.04)分、(20.16±2.24)分比(18.95±2.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1、2.130,均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中运动、自我照顾、移动、括约肌控制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MOHO为基础的功能康复训练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的锻炼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上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CB、ALB、B/A水平变化及其与远期神经发育的相关性

    杨冬 杨云帆 穆青 罗立倩
    2025, 31(7):  1194-119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6-07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TCB)、白蛋白(ALB)、总胆红素/白蛋白(B/A)水平变化及其与远期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9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男53例,女45例;胎龄(40.04±1.32)周;日龄(3.57±0.36)d;出生体重(3.40±0.53)kg;分娩方式: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81例。对照组男55例,女35例;胎龄(39.99±1.41)周;日龄(3.63±0.34)d;出生体重(3.47±0.51)kg;分娩方式:剖宫产18例,阴道分娩72例。检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7 d后)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后次日)TCB、ALB水平,并计算B/A水平。随访12个月,根据神经发育结局将患儿分为不良结局组(12例)和良好结局组(8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CB、ALB、B/A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预测效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TCB、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23±35.82)μmol/L比(202.38±21.45)μmol/L、9.87±1.90比4.60±1.84],ALB水平低于对照组[(30.48±4.23)g/L比(35.04±2.42)g/L](均P<0.05)。治疗前、治疗7 d后,不良结局组TCB、B/A水平均高于良好结局组[(383.23±39.74)μmol/L比(342.31±23.86)μmol/L、(182.23±22.10)μmol/L比(172.34±9.84)μmol/L、11.92±2.11比8.78±1.49、9.20±1.56比4.84±1.17],ALB水平均低于良好结局组[(27.92±2.19)g/L比(32.84±2.78)g/L、(31.80±1.62)g/L比(35.13±2.12)g/L](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TCB、ALB、B/A水平均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治疗前TCB、ALB、B/A水平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治疗前TCB、ALB、B/A水平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CB、B/A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治疗前TCB、ALB、B/A水平均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效能较高。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衰弱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和认知障碍的影响

    薛娜 赵媛 王德智 张辉 宋雷
    2025, 31(7):  1199-120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03-07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衰弱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和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13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试验组男61例,女46例;年龄(73.11±6.40)岁;体重指数(23.43±1.43)kg/m2;患髋位置:左51例,右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5例,Ⅱ级47例,Ⅲ级25例。对照组男64例,女42例;年龄(72.91±5.94)岁;体重指数(23.72±1.20)kg/m2;患髋位置:左56例,右50例;ASA分级:Ⅰ级30例,Ⅱ级46例,Ⅲ级30例。试验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4 μg/kg负荷剂量10 min内泵入完毕,麻醉诱导后以0.4 μg/(kg·h)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期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1~5 d谵妄发生情况[中文版3分钟谵妄诊断量表(3D-CAM)];术前和术后1 d认知功能情况[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术前和术后1、2 d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5 d,试验组谵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35%(10/107)比22.64%(24/106)](P<0.05)。术后1 d,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5.37±2.12)分比(24.16±2.33)分](P<0.05);试验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35%(10/107)比22.64%(24/106)](P<0.05)。术后1、2 d,试验组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63±1.65)mg/dl比(9.45±2.73)mg/dl、(11.85±2.74)mg/dl比(14.62±3.15)mg/dl](均P<0.05)。两组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30%(26/107)比17.92%(19/106)、17.76%(19/107)比15.09%(16/106)](均P>0.05)。结论 老年衰弱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术后谵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血清CRP水平,安全性较好。

    水激光预处理对照Er:YAG激光预处理全瓷嵌体牙体修复的非劣效性研究

    王蕾 李影 白庆霞
    2025, 31(7):  1204-120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24-07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水激光预处理全瓷嵌体牙体修复的效果,并分析全瓷嵌体存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劣效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失访7例,对照组3例、观察组4例。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22~63(46.06±8.50)岁;缺损牙数量:1颗45例,2颗16例,3颗4例。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23~66(44.22±9.83)岁;缺损牙数量:1颗48例,2颗14例,3颗2例。对照组采用Er:YAG激光预处理,观察组采用水激光预处理。在此基础上,两组均行全瓷嵌体牙体修复。比较两组牙体修复后12个月的效果[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改良版评价标准];牙体修复前和修复后12个月口腔健康情况[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I)];牙体修复中的出血量;牙体修复后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消失时间;牙体修复后18个月全瓷嵌体的存活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全瓷嵌体存活率的因素。结果 牙体修复后12个月,两组牙体修复效果(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边缘染色、固位、敏感性、牙龈健康、继发龋)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体修复后12个月,两组PD、G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牙体修复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3±0.41)ml比(1.57±0.47)ml],牙体修复后疼痛感和不适感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53±3.03)d比(8.69±2.77)d、(9.33±3.04)d比(10.51±3.18)d](均P<0.05)。两组全瓷嵌体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体修复后12个月PD(HR=44.349,95%CI=7.519~261.594)和GI(HR=5.036,95%CI=1.232~20.594)均是全瓷嵌体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水激光预处理与Er:YAG激光预处理的牙体修复效果相似。水激光预处理可减少修复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修复后疼痛感和不适感的消失时间。牙体修复后需加强口腔健康管理,提高全瓷嵌体存活率。

    病例报告

    苯磺酸氨氯地平致Alport综合征患儿重度牙龈增生1例

    刘玉洁 王向丽 赵公平 曹广海 张书锋 田明 刘翠华
    2025, 31(7):  1209-1211.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14-07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1例长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致Alport综合征患儿重度牙龈增生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患儿男,15岁,7岁7个月时(2016年5月)确诊Alport综合征,10岁4个月时(2019年2月)进展为慢性肾脏病5期。2019年3月开始腹膜透析治疗,因存在恶性高血压,需常年口服多种降压药,但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多处于130~150/90~110 mmHg(1 mmHg=0.133 kPa)。2023年2月开始出现牙龈增生,逐渐加重。完善CT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等,结合查体、用药史等,诊断为钙通道阻滞剂相关药物性牙龈增生。减停苯磺酸氨氯地平后,牙龈增生明显好转。严重的牙龈增生表现是否与基因突变引起牙龈胶原合成异常或药物易感性增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护理研究

    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肠系膜上动脉瘤4例患者的护理

    秦文凤 王玮 马丹莹 卿洪琨 李莉
    2025, 31(7):  1212-1216.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6-07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相关肠系膜上动脉瘤(SMAA)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IE相关SM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例,女2例;年龄27~53(37.25±11.27)岁;体重指数14.18~18.14(16.75±1.76)kg/m2;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2例。分析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与措施,包括SMAA腔内治疗前病情观察、肠系膜栓塞术后护理、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用药护理、心功能维护、疼痛护理、心脏手术后出血并发症观察。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例IE相关SMAA患者肠系膜栓塞术后病情稳定,均顺利完成心脏外科手术。机械通气时间6~19(13.25±6.29)h,ICU停留时间1~4(2.50±1.30)d,住院时间9~31(16.75±9.81)d。围手术期,SMAA破裂伴局部血肿形成、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远端)1例;伴附壁血栓形成1例;心律失常1例;术区出血1例。4例患者经全面护理均康复出院,出院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入院时[(37.30±5.96)g/L比(28.80±3.90)g/L、(104.50±10.08)g/L比(86.50±14.93)g/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96~99(97.75±1.26)分,均为满意。术后随访3~12个月,IE及SMAA均无复发。结论 熟练掌握IE相关SMAA疾病特点,围手术期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罗春燕 吴佳奇 方晓敏 黄颜怡 肖惠明
    2025, 31(7):  1217-122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15-07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控制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循证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CINAHL等数据库中检索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指标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最终纳入文献11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指标体系框架,拟定具体的访谈内容条目。采用目的抽样法,访谈广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眼科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基于文献循证及访谈结果,初步构建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41项。制作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进行2轮专家函询。基于第1轮函询结果,经讨论后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采用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权威程度,权威系数=(熟悉程度+判断依据)/2;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专家协调情况。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权重排序与组合权重,得出一致性系数(CR值),当CR值≤0.100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名眼科护理专家,工作年限:≥15~<30年9名,≥30年8名;门诊工作年限:<10年7名,≥10~<20年9名,≥20年1名;职称:正高级5名,副高级及以下12名;地域:华南10名,华北1名,华东2名,华中1名,西南3名。第1轮共发放18份函询问卷,回收17份。第2轮共发放17份函询问卷,回收17份。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分别为0.944、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97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1、0.239(均P<0.001)。第1轮函询,10名专家提出74条修改意见。第2轮函询,9名专家提出14条修改意见。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眼科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保证研究结果科学性和可靠性基础上,具有专科特色。符合眼科门诊专科临床实践与护理管理特点,可为眼科临床护理质量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的应用效果

    曹珊勉 郑晓莹 朱宏瑞
    2025, 31(7):  1223-122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7-07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干预在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98例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早产儿胎龄(30.14±0.25)周,男29例,女20例;家属年龄(29.95±1.20)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16例,专科及以上26例。观察组早产儿胎龄(30.12±0.24)周,男27例,女22例;家属年龄(29.98±1.2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15例,专科及以上28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护理前(出院时)和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亲职压力、早产儿生长发育、神经发育情况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母亲短式亲职压力量表的亲子互动关系失调、亲职苦愁、困难儿童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9.57±2.04)分比(22.18±2.16)分、(24.43±3.23)分比(29.89±3.37)分、(23.38±2.09)分比(27.25±2.14)分、(66.12±3.29)分比(78.86±3.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49、8.188、9.056、19.109,均P<0.001);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长、头围、体质量分别为(53.39±3.46)cm、(40.02±3.48)cm、(4.34±0.28)kg,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0.19±3.32)cm、(37.89±3.46)cm、(3.89±0.2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71、3.038、8.846,均P<0.05);观察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的精细动作、粗大运动、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会行为、语言能力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92%(47/49)比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接受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可改善早产儿母亲的亲职压力水平,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可视化系统与全流程管理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张纯 李智英 赵俊 陈静 廖靓俊 田丽
    2025, 31(7):  1228-123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226-07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可视化系统结合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行CT增强检查的5 1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2 24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 349例,女900例;年龄(58.32±1.25)岁。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2 948例为干预组,其中男1 713例,女1 235例;年龄(54.08±2.47)岁。对照组采用CT增强检查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全流程、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外渗程度、水肿消退时间、影像质量(Likert评分量表)、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37%(11/2 948)比0.89%(20/2 249)](P<0.05)。干预组对比剂外渗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水肿完全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31.56±1.74)h比(49.83±5.12)h](P<0.05)。干预组影像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81±0.33)分比(4.25±0.53)分、(9.12±0.29)分比(8.32±0.46)分](均P<0.05)。结论 可视化系统结合全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CT增强检查质量和安全性,对改善患者体验和放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