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5-01
    上一期   
    消化道疾病专栏

    基于Cajal间质细胞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研究进展

    肖正平 李保松 张智睿 蒋宏
    2024, 30(9):  1409-14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种常见类型,以结肠蠕动缓慢、肠道内容物排出延迟为特点,常伴有排便次数少、排便困难等症状。研究表明,STC的发生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异常改变有关。本文通过总结ICCs的分类、标志物、功能及其与STC的关系发现ICCs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可影响STC患者的症状。此外,本文还总结了STC的不同治疗措施如微生态制剂、中医药、物理疗法和分子治疗对ICCs的潜在影响,并提供了STC患者治疗的新思路。笔者认为,ICCs可作为STC患者治疗的潜在靶标,未来研究应当关注ICCs在ST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开发特异性治疗手段,并评估干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等新兴策略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能性,为ST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中西医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曾宪虎 李明 李子龙 项旭 田慧 李惠珠 马龙杰 方笑丽 陈力 唐冉
    2024, 30(9):  1415-14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疾病,主要影响直肠和结肠,通常具有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的特征。其病变部位仅限于黏膜层或肌层,多发生溃疡,肠壁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等。患者临床症状多为间歇性腹泻、便中带黏液及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该病治愈困难、复发率高、癌变率高、与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西医药物治疗多采用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同时也可以采用一般性治疗。一般性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等。一些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施行结肠切除等术式。随着中医外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的内外治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论治和整体调理均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疗效。本文概括了近年来中西医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情况。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治疗新进展

    高雯雯 张翔 王红 尹雁惠
    2024, 30(9):  1418-14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小肠细菌含量高于正常值,并且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相关。目前,关于SIBO的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因此,本文对SIBO的治疗进行综述,包括抗菌药物、益生菌、促动力药、中草药、饮食疗法及其他治疗方法。

    李世杰教授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患者术后腹泻临床思路探讨

    刘欢 廖婷婷 张政委 李世杰
    2024, 30(9):  1422-14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腹泻是大肠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李世杰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尤其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等工作有独到见解。本文阐述了李世杰教授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患者术后腹泻临床思路。他从癌症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以正虚邪实致病为基本理论,总结出大肠癌患者术后腹泻的基本病机是脾气亏虚,脾虚湿盛是大肠癌术后腹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治疗大肠癌患者术后腹泻时应遵循“衷中参西,病证结合、扶正祛邪,益气健脾为基石、分期论治,凭证择方”的论治原则。

    探讨胃“炎癌转化”中腐胺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

    孙虓 刘成霞 王娜 郝佳慧 储琳琳 栗成钰
    2024, 30(9):  1426-142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表性胃炎逐步发展到胃癌的这个过程称之为Correa级联反应。在Correa级联反应中,炎症阶段的炎性微环境和肿瘤细胞所处肿瘤微环境都发现有巨噬细胞的参与。而多胺,尤其是腐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多胺的代谢可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近年来,腐胺与胃“炎癌转化”的关系及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来干预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涉及胃癌、腐胺和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研究,探讨胃“炎癌转化”过程中腐胺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期望后续研究能通过调节腐胺代谢和巨噬细胞极化来达到预防或延缓胃癌发生、发展的目的。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评估

    王文斌 郭小花 郑兆华 郭曼 孙力
    2024, 30(9):  1430-143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培他滨方案在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男48例、女13例,年龄(62.45±5.47)岁,接受卡培他滨方案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男47例、女14例,年龄(63.14±5.6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每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85%(42/61),高于对照组的47.54%(2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9,P=0.019)。治疗前,两组患者CA-724、CA-199、VEGF、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CA-724、CA-199、VEGF、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7.56±2.22)μg/L比(22.53±2.49)μg/L、(21.56±3.21)U/ml比(27.52±3.44)U/ml、(271.64±21.22)ng/L比(281.33±24.15)ng/L、(15.08±2.53)μg/L比(19.54±3.6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36、9.893、2.354、7.800,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Ⅲ~Ⅳ级血小板减少事件发生率为4.92%(3/61),低于对照组的18.03%(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23);两组患者粒细胞减少、腹泻、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生存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8,P=0.039)。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化营养治疗现状

    余思燕 高玲 许鹏 黄瑜芳
    2024, 30(9):  1434-143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营养治疗对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临床结局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开展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更是能及早并有效让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从中获益。本文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治疗现状、规范化营养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规范化营养治疗的具体内容进行综述,并分析不合理应用营养治疗的潜在原因及解决办法,旨在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化营养治疗的认识和临床应用力度,以期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文献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肝硬化肌少症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王贺 黄海群 资青兰
    2024, 30(9):  1440-14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硬化肌少症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促进我国肝硬化肌少症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时间2013-01-01至2023-09-02,将Web of Science (WoS) TM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以纯文本格式导出,采用CiteSpace软件,从而对肝硬化肌少症的研究文献进行信息分析研究。结果 共纳入834篇文献,近十年肝硬化肌少症的发文量逐年增加,美国和日本为文献的核心产出力量,国家间的合作较少而机构之间合作较为紧密。肝硬化肌少症主要的研究热点有肌少症的机制及治疗、危险因素及影响、肌少症与肝癌和肝性脑病等共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营养状况、功能及生活质量。结论 肝硬化患者肌少症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仍有许多空白信息,我国对肝硬化肌少症患者的研究欠缺,未来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注重国际合作,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各方面的深入研究。

    医学新进展

    初产妇产后缺乳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李纯 杜巧婷 刘令令
    2024, 30(9):  1446-14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剖宫产率升高等各种因素影响,产后缺乳情况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初产妇缺乳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婴儿远期生长发育水平。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初产妇的产后缺乳相关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中成药相关肝损伤研究进展

    何祥琴 杨芳 丁国锋
    2024, 30(9):  1450-145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草药及其制剂等所导致的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含何首乌、补骨脂、淫羊藿的中成药导致肝损伤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其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及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主要对含此类组分的中成药及其肝损伤的原因、发病机制等进行综述。

    论著

    miR-150-5p、miR-135b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马利军 刘占军 韩继明
    2024, 30(9):  1454-14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DN患者作为DN组[男46例,女39例,年龄(46.28±4.41)岁,2型糖尿病(T2DM)病程(7.24±2.31)年],另纳入76例单纯T2DM患者作为T2DM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44.95±6.13)岁,T2DM病程(6.98±3.28)年],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5.74±5.68)岁]。收集3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Spearman分析各指标与UAER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95%置信区间(CI)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DN组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T2DM组>对照组[(3.36±0.68)比(1.03±0.62)比(0.78±0.21)、(3.96±0.51)比(1.24±0.48)比(0.66±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0.11、1 519.26,均P<0.05);DN组UAER>300 mg/24 h患者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UAER 30~300 mg/24 h患者>UAER<30 mg/24 h患者[(4.10±0.92)比(3.42±0.64)比(2.73±0.51)、(5.40±0.87)比(3.87±0.61)比(3.02±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53、78.25,均P<0.05);DN患者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与UREA呈正相关(r=0.783、0.835,均P<0.05);随访12个月,15例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ESRD患者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均高于未发生ESRD患者[(4.41±0.55)比(3.14±0.38)、(4.67±0.61)比(3.81±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7、6.53,均P<0.05);外周血miR-150-5p、miR-135b、联合预测DN并发ESRD的AUC分别为0.733、0.829、0.944。外周血miR-150-5p、miR-135b高水平患者并发ESRD的RR分别为低水平的3.619倍、10.889倍,其95%CI分别为1.105~11.856、1.503~78.872。结论 外周血miR-150-5p、miR-135b水平与DN患者UAER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DN并发ESRD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TRP5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散丹 李自如 袁军
    2024, 30(9):  1459-14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血清补体C1q关联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水平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ALAA)型脑梗死患者病程中的血清表达水平及其潜在关联性特征。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12例首次发病ALAA型脑梗死患者[ALAA型脑梗死组,男69例,女43例,年龄(64.25±9.42)岁],并配以55例虽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却未表现出脑梗死症状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非脑梗死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66.98±9.78)岁]、41例存在颅内外大动脉斑块患者[斑块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65.10±7.63)岁]及37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63.03±10.85)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入组人员的血清CTRP5水平,比较ALAA型脑梗死组、非脑梗死对照组(包括斑块组和正常组)之间血清CTRP5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非参数U检验、χ2检验。结果 正常组与其他3组(即ALAA型脑梗死组、LAA型非脑梗死组以及斑块组)、斑块组与脑梗死组、斑块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血清CTRP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 259.50、538.00、5 327.00、51 466.50、5 441.00,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CTRP5水平与患病风险间存在正相关联系(OR值为0.002,95%CI 0~0.171)。CTRP5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 0.895~0.980,证明了CTRP5在鉴别ALAA型脑梗死病例方面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论 血清CTRP5水平与ALAA型脑梗死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相关性;并未检测到血清CTRP5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关系;血清中CTRP5水平有望成为预测ALAA型脑梗死以及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

    血红蛋白E患者的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柴慧颖 梁丽华 郭浩 刘攀 汤媛 何天文
    2024, 30(9):  1465-14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红蛋白E(HbE)患者的血液学表型特征与基因型分布的关系,为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地中海贫血筛查实验室检出的275例HbE患者,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67例,年龄2~46岁。按照基因型分为HbE杂合子(226例)、HbE纯合子(1例)、HbE/α-地中海贫血(40例)和HbE/β-地中海贫血(8例)4组。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各项红细胞参数;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HbE、HbA2和HbF各项Hb组分。对4组样本的红细胞参数(Hb、MCV、MCH)和Hb组分(HbE、HbA2、HbF)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HbE杂合子、HbE纯合子、HbE/α-地中海贫血和HbE/β-地中海贫血4组之间,其血液学表型,不论是红细胞参数(Hb、MCV、MCH)还是Hb组分(HbE、HbA2、Hb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19、39.24、48.28、592.69、33.34、980.25,均P<0.05)。其中,HbE杂合子[Hb(129.2±17.4)g/L、MCV(77.8±3.3)fl、MCH(25.8±1.3)pg]和HbE/α-地中海贫血[Hb(125.3±13.0)g/L、MCV(74.4±7.2)fl、MCH(24.1±3.0)pg]的血液学表型较轻,HbE/β-地中海贫血[Hb(78.0±15.9)g/L、MCV(61.9±8.2)fl、MCH(18.7±2.5)pg]的血液学表型最重。结论 HbE患者不同基因型组合的血液学表型差异较大,仅依靠血细胞分析结果进行产前筛查会造成一定比例的漏诊。

    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成像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刘晓琳 陈铃 陈欣欣 梁伟翔
    2024, 30(9):  1469-147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成像(ABUS)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4A类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经ABUS发现乳腺BI-RADS 4A类结节的202例女性患者,共216个乳腺结节[结节最大径(17.92±11.60)mm],年龄23~72岁。患者均接受ABUS、常规超声、乳腺X线摄影,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建立的2013年版BI-RADS进行分类,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178个结节为良性,38个结节为恶性,ABUS、常规超声、乳腺X线摄影诊断BI-RADS 4A类结节的恶性构成比分别为17.59%(38/216)、12.94%(22/170)、19.61%(10/51),3种检查诊断BI-RADS 4A类结节的恶性构成比进行组间比较(ABUS与常规超声、ABUS与X线、常规超声与X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68、0.114、1.408,均P>0.05)。结论 ABUS对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与常规超声、乳腺X线摄影相仿,ABUS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有一定临床价值,有利于基层单位乳腺疾病筛查及疾病分级管理。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的临床结局比较

    孙雪艳 张爱玉 王辉
    2024, 30(9):  1473-147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助孕的313例患者(313个周期)资料,根据其促排卵方案分成两组。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A组,141个周期),年龄(31.59±3.00)岁,不孕年限(3.48±2.38)年;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组(B组,172个周期),年龄(31.42±3.03)岁,不孕年限(3.38±2.38)年。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结局。结果 A组总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均高于B组[(29.53±11.18)支比(23.83±7.03)支、(9.61±1.80)d比(8.44±1.26)d、(1.13±0.23)cm比(1.06±0.2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6.75、2.44,均P<0.05);A组HCG日雌二醇(E2)、HCG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获卵率、优胚率均低于B组[(2 255.00±1 417.75)ng/L比(2 787.01±1 285.11)ng/L、(1.56±1.34)mIU/ml比(2.12±1.02)mIU/ml、81.00%(1 522/1879)比84.74%(2 043/2 411)、38.31%(344/898)比48.22%(597/1 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4.14,χ2=10.50、20.76,均P<0.05);A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高于B组[59.65%(68/114)比43.88%(43/98)、44.39%(87/196)比31.82%(56/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6、6.19,均P<0.05)。结论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均高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

    HSY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李诗怡 王康 黄菊 张澳 张培培 谢迎宾
    2024, 30(9):  1478-14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HLEC-SRA01/04)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不同浓度HSYA溶液处理rhEGF诱导的HLEC-SRA01/04不同时长,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状态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值(IC50)。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小室测定不同浓度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RT-qPCR)与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组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EMT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含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MTT实验结果示:选取20、40、60、80、100 μmol/L的HSYA溶液处理5 μg/L rhEGF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24 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1±0.6)%、(19.0±3.8)%、(31.5±2.2)%、(53.7±0.4)%、(70.8±0.3)%,IC50值为(76.520±0.954)μmol/L,48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3±3.7)%、(27.4±3.1)%、(42.6±2.7)%、(59.2±2.2)%、(81.0±1.0)%,IC50值为(66.094±2.508)μmol/L,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及0、20、40、70、100 μmol/L组的24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6.9±1.8)%、(90.0±1.5)%、(88.4±2.1)%、(43.3±6.6)%、(31.5±16.2)%、(5.82±5.2)%,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1.1±2.3)%、100%、(95.5±0.1)%、(72.6±3.5)%、(58.5±6.1)%、(37.4±7.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及0、20、40、70、100 μmol/L组的细胞数分别为(171.667±20.407)个、(290.222±24.135)个、(198.667±16.826)个、(161.222±5.981)个、(134.111±6.850)个、(67.444±7.351)个,HSYA对rhEGF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的抑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示:HSYA可明显下调rhEGF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PCNA、Vimentin及mRNA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SYA可明显抑制rhEGF诱导的HLEC-SRA01/04增殖、迁移及EMT,可能成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潜在药物。

    临床研究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的影响

    贾明侠 魏明明 卢云荟
    2024, 30(9):  1486-14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18±4.00)岁,病程(15.00±3.58)个月,予以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41.55±4.44)岁,病程(14.38±3.82)个月,予以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4.35±0.85)h、下床活动时间为(8.73±1.52)h、住院时间为(4.15±1.15)d,对照组分别为(7.43±1.82)h、(28.93±3.45)h、(7.43±1.9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62、43.198、11.637,均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6.63±1.33)mm,月经量(91.20±6.83)ml,对照组分别为(7.65±1.35)mm、(101.45±9.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9、6.909,均P<0.001);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为(9.28±2.45)IU/L、卵泡刺激素(FSH)为(6.30±1.40)IU/L、雌二醇(E2)为(69.03±6.13)pmol/L,对照组分别为(17.89±3.35)IU/L、(16.09±4.16)IU/L、(59.30±5.85)p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26、17.982、9.258,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2/65),低于对照组的16.92%(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3,P=0.009)。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不影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金天格胶囊和阿法骨化醇于老年OVCF患者PKP术后应用的效果

    刘日富 邹奇 冯晓冰 刘文成 杨广华 杨悦 黄相杰 王雪山
    2024, 30(9):  1490-14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of vertebral body,PKP)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OVCF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72.63±2.54)岁,病程(5.56±1.31)年。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72.89±2.60)岁,病程(5.37±1.23)年。两组患者给予PKP,对照组术后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术后另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96%(48/49)比81.63%(40/49);χ2=7.127,P=0.008]。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20±0.28)分比(4.58±0.30)分、(1.20±0.16)分比(1.96±0.21)分、(1.58±0.27)分比(3.29±0.41)分;t=23.540、20.151、24.383,均P<0.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26±1.57μg/L比(8.26±1.02)μg/L、(18.26±1.63)μg/L比(16.84±1.29)μg/L;t=7.478、4.782,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2%(3/49)比10.20%(5/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结论 老年OVCF患者PKP术后采用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骨代谢,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

    王君芳 陈娇
    2024, 30(9):  1494-149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小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及对照组(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4.86±3.46)岁,病灶数58个,病灶长径(1.56±1.07)cm;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3.60±3.50)岁,病灶数61个,病灶长径(1.62±1.02)cm。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截止至2022年11月,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进展程度、2年内存活及死亡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2.37±19.43)min、住院时间为(4.37±2.26)d,对照组分别为(142.16±21.83)min、(9.42±2.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41、9.076,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观察组局部进展发生率、病死率、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5.71%(15/42)、28.57%(12/42)、70.00%(28/40),对照组分别为33.33%(14/42)、30.95%(13/42)、68.29%(28/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0.067,Log-rank=0.084,均P>0.05)。结论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对治疗小肝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

    小剂量来氟米特配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盖楠楠 郭华 张洁 鲍蕴琦
    2024, 30(9):  1498-150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剂量来氟米特配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首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首发RA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配合组及参考组,各60例。配合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70.22±5.29)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87±1.55)kg/m²,病程(4.76±0.85)年。参考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70.31±5.34)岁,BMI(22.94±1.58)kg/m²,病程(4.82±0.87)年。参考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配合组则于参考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治疗90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1,CHI3L1)、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水平,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配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96.67%(58/60)比83.33%(50/60)](χ2=5.926,P=0.015)。配合组关节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分别为(5.23±1.05)个、(4.18±0.66)个,均少于参考组的(7.45±1.36)个、(6.39±0.82)个,晨僵时长为(34.58±4.68)min,短于参考组的(50.40±8.21)min,双手握力为(14.03±2.55)kPa,高于参考组的(11.28±2.09)kPa(t=10.008、16.263、12.967、6.461,均P<0.001)。治疗后,配合组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保护素(osteoprotectin,OPG)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 I collagen amino terminal extension peptide,T-PⅠNP)水平分别为(27.48±5.02)ng/L、(5.02±0.74)ng/L、(43.17±8.59)μg/L,均高于参考组的(24.16±4.19)ng/L、(4.45±0.66)ng/L、(36.92±7.33)μg/L(t=3.933、4.453、4.287,均P<0.001)。治疗后,配合组血清CHI3L1、sST2、IL-32水平分别为(50.82±6.12)μg/L、(28.45±4.11)μg/L、(14.32±2.01)ng/L,均低于参考组的(78.45±8.39)μg/L、(33.05±5.24)μg/L、(16.85±2.77)ng/L(t=20.609、5.350、5.726,均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来氟米特配合甲氨蝶呤应用于老年首发RA患者中的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及血清CHI3L1、sST2、IL-32水平。

    CA19-9、NLR在胆囊癌根治手术后患者疾病转归中的临床意义

    王江 崔世昌 陈晓倩 朱慧云 赵伯艳
    2024, 30(9):  1502-150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胆囊癌根治手术后患者疾病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均完成1年随访的72例胆囊癌患者为胆囊癌组,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63.19±3.85)岁。根据1∶1配对原则,另选取同期72例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62.54±3.52)岁。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CA19-9水平、NLR,比较入院时、术后1周不同疾病转归胆囊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NLR,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胆囊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NLR。Spearman分析入院时血清CA19-9水平、NLR与病理学参数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入院时、术后1周血清CA19-9水平、NLR联合检测对胆囊癌患者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入院时,胆囊癌组血清CA19-9水平、NLR均高于对照组[(237.14±38.41)U/ml比(31.87±6.43)U/ml、(4.02±1.25)比(1.84±0.43);均P<0.05]。转归不良患者入院时、术后1周血清CA19-9水平、NLR均高于转归良好患者[(261.71±25.33)U/ml比(218.56±24.52)U/ml、(4.73±1.02)比(3.48±0.75),(181.64±28.58)U/ml比(85.43±12.19)U/ml、(3.37±0.48)比(2.24±0.53);均P<0.05]。不同病理参数胆囊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NLR比较:中高分化患者低于低分化患者[(208.41±22.83)U/ml比(294.60±23.18)U/ml、(3.14±0.47)比(5.78±0.69)],Ⅰ~Ⅱ期患者低于Ⅲ~Ⅳ期患者[(188.43±25.63)U/ml比(276.11±23.08)U/ml、(2.95±0.57)比(4.88±0.64)],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06.93±24.25)U/ml比(287.49±16.64)U/ml、(3.38±0.49)比(5.09±0.73)],且两指标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r=-0.698、-0.533)呈负相关,与临床分期(r=0.742、0.659)、淋巴结转移(r=0.701、0.634)、疾病转归(r=0.588、0.719)均呈正相关(均P<0.05)。入院时、术后1周血清CA19-9水平、NLR联合预测胆囊癌患者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76(95%CI 0.718~0.839)、0.834(95%CI 0.768~0.906),最佳预测灵敏度分别为87.10%、93.55%,最佳预测特异度分别为68.29%、73.17%。结论 CA19-9、NLR在胆囊癌根治术后转归不良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两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疾病转归均有一定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转归情况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根治术后患者转归情况的辅助指标。

    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的影响

    杜青 顾宝东 徐栋 王英超 赵晓慧
    2024, 30(9):  1508-15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疗效及对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62.82±9.86)岁,予以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男12例、女33例,年龄(62.64±9.40)岁,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晕痛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躯体、情绪、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DHI总分及躯体、情绪、功能、HAMA、HAMD、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DHI总分及躯体、情绪、功能、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22±11.08)分比(33.02±10.54)分、(6.98±3.32)分比(8.67±3.19)分、(8.27±4.08)分比(11.51±3.22)分、(8.71±4.07)分比(12.40±4.42)分、(10.00±5.59)分比(15.24±4.35)分、(10.20±6.33)分比(15.96±4.92)分、(6.31±2.98)分比(10.11±2.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0、2.462、4.182、4.120、4.963、4.820、6.339,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3,P=0.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711)。结论 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临床症状较好,能改善患者情感及睡眠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和孤独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失能中的中介效应

    孙倩 赵立成 张晓嫚 邵丽 史进 陈文姬 王园园
    2024, 30(9):  1513-15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抑郁和孤独)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失能中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男273例、女47例,年龄46~85(64.8±15.9)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资料采集,包括一般资料、世界卫生组织失能评定量表(WHO-DAS 2.0)、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抑郁自评量表(SD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UCLA)。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Bootstrap法验证抑郁、孤独在创伤后应激效应与失能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WHO-DAS 2.0总分为(98.62±32.25)分,PTSD-SS总分为(83.15±24.01)分,SDS总分为(62.46±23.52)分,UCLA总分为(48.59±19.27)分。抑郁、孤独、PTSD与失能两两相关(均P<0.05)。中介效应模型显示,抑郁、孤独与失能之间有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196、0.110,效果量分别为14.75%、20.48%,PTSD-孤独-抑郁-失能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61,效果量为46.37%;PTSD与失能的效应值为0.079,证实PTSD与失能没有直接联系。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PTSD心理状态,但PTSD并未直接对失能造成影响,能以完全中介效应途径通过抑郁和孤独对失能施加影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发热待查183例病因分析

    辛宁波 赵清霞 侯明杰 罗霞 韩一凡 徐小元
    2024, 30(9):  1518-15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183例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比较其在不同医院、年龄段、性别、热程的病因构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83例FUO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93例、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non-infectious inflammatory diseases,NIID)42例、肿瘤性疾病14例、其他疾病21例、诊断不明13例,比较在不同医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热程的病因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纳入FUO患者中男性占61.20%(112/183),年龄(49.70±19.09)岁,细菌感染、成人Still病、淋巴瘤、坏死性淋巴结炎分别为各组确诊患者中常见病因。两家医院FUO患者中感染性疾病例数占比分别为64.29%(27/42)、46.81%(66/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31~45岁患者感染性疾病数占比高于15~30岁患者[63.89%(23/36)比34.15%(14/41),χ2=6.79,P<0.05];15~30岁患者其他疾病占比[29.27%(12/41)]高于其他各组患者(χ2=4.10、6.35、9.51,均P<0.05);女性NIID占比高于男性[33.80%(24/71)比16.07%(18/112),χ2=7.73,P<0.05];热程>3个月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占比[12.50%(3/24)]低于热程<1个月与热程1~3个月患者[61.33%(46/75)、52.38%(44/84)](χ2=15.45、10.51,均P<0.05);热程>3个月的肿瘤性疾病患者占比高于热程<1个月的患者[20.83%(5/24)比4.00%(3/75);χ2=4.86,P<0.05];热程>3个月的诊断不明病例数占比高于热程<1个月的患者[16.67%(4/24)比2.67%(2/75),χ2=4.04,P<0.05]。结论 对于FUO患者,应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不同医院、年龄、性别、热程的FUO患者病因构成可能有所不同,应结合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精确、快速的相关检验及检查以尽快明确病因。

    颈椎病的平乐正骨药物疗法

    李雯霞 李洁 张晓辉 王秀真
    2024, 30(9):  1523-15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乐正骨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治疗方法以“补”和“温”为基础,包括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以补益通络舒筋法、活血通经法和祛风通痹法为主,外治法以舒筋散寒、活络通痹为主。在治疗中遵循平乐正骨“三原则”“四方法”,内外治并重,多手段配合,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论述了各种治法所用的药物及治疗原则,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血清sTREM-1及sCD163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的评估价值

    拓鹏飞 王帅帅 邹涛 宗有龙
    2024, 30(9):  1526-15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蛋白(sCD163)水平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102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感染分为感染组(23例)和未感染组(79例)。感染组年龄60~76(67.37±4.53)岁;未感染组年龄60~78(67.87±4.42)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的血清sTREM-1、sCD163水平,分析患者血清sTREM-1、sCD163水平检测诊断尿源性感染的评估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H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感染组血清sTREM-1、sCD163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76.47±8.29)ng/L比(52.65±6.91)ng/L、(71.25±6.64)μg/L比(49.26±5.3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93、16.358,均P<0.05)。血清sTREM-1、sCD163水平评估BPH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95%CI 0.684~0.779)、0.842(95%CI 0.798~0.887),两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04(95%CI 0.854~0.956)。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长于未感染组[(73.21±6.14)min比(69.39±6.93)min、(7.29±1.29)d比(6.46±1.67)d、(4.24±0.92)d比(3.75±0.84)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2.37±0.45)μg/L比(1.43±0.57)μg/L、(36.06±6.54)mg/L比(26.23±5.3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4、2.197、2.410、7.268、7.374,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OR=2.088,95%CI 1.436~3.035)、CRP(OR=2.309,95%CI 1.536~3.472)、血清sTREM-1(OR=3.047,95%CI 1.859~4.992)、sCD163(OR=2.617,95%CI 1.690~4.051)是尿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BPH术后尿源性感染患者血清sTREM-1、sCD163水平均呈高表达,二者与BPH术后尿源性感染存在一定关系,是患者术后发生尿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sTREM-1+sCD163检测对术后发生尿源性感染的评估价值较高。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刘安娜 张玲
    2024, 30(9):  1532-153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UU为阳性的102例男性不育患者为UU感染组,年龄21~50岁;同时收集同期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有正常生育史的男性145例为健康对照组,年龄23~48岁。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精液量、pH值、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形态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UU感染组的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精子前向运动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0.38±16.04)×106/ml比(51.12±13.39)×106/ml、(36.31±13.75)%比(48.15±12.21)%、(29.23±11.54)%比(36.21±10.98)%、(10.86±6.71)%比(15.92±1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精液量、pH值及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U感染会使男性精液质量下降,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临床带教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应用研究

    唐琳琳 武海艳 丁传华 段小菊
    2024, 30(9):  1535-15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典案例,通过经典案例的演示,提出问题,带动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将指南与案例相融合。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调动学生自查自学临床指南、解决真实案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我校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水平,同时为培养具备合格药学服务能力的临床药师打下了基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研究生教育情况调查

    劳凯雪 艾丁丁 丁培辉 苏哲 李晓冉 王雁林
    2024, 30(9):  1538-154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并研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一体化教育模式框架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滨州医学院、山东大学、石河子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就读的131名临床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导师影响力以及能力提升需求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原始数据资料通过问卷平台直接导出,使用WPS进行数据转换,数据以单项支持率(%)表示。结果 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学上,带教教师常采用的方式依次为实际操作(79.4%,104/131)、案例教学(77.1%,101/131)、专题讲座及讨论(72.5%,95/131)、使用多媒体理论讲授(67.9%,89/131)等,研究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排名与其略有不同,依次为案例教学(89.3%,117/131)、实际操作(82.4%,108/131)、专题讲座及讨论(66.4%,87/131)、使用多媒体理论讲授(40.5%,53/131)。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度排名依次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82.4%,108/131)、提高实践能力(80.2%,105/131)、加强理论修养(77.1%,101/131)、培养创新精神(64.9%,85/131)、知识系统化和更新教育理念(51.1%,67/131)。在理论联系实践过程中,84.7%(111/131)的研究对象认为可以很好或较好地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15.3%(20/131)的研究对象则认为可能运用不太好或者运用不好;92.4%(121/131)研究对象认为研究对象期间所学知识与能力能满足或基本能满足未来岗位需要,7.6%(10/131)研究对象认为所学知识与能力不能满足未来岗位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大部分选题来自导师课题和个人研究项目,缺乏问题意识、选题来源和角度确定困难等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设计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根据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学习期间需要加强适应未来任务的能力,主要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知识面的拓展、基本技能及动手能力等。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一体化培养相结合及建立导师团队既能充分调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现有的困难,又能帮助其满足未来岗位能力需求。

    护理本科实习生姑息护理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及相关分析

    改娜 雷清梅 石盛文 颜红波 欧丽珊 何钰熙 关玉仙
    2024, 30(9):  1543-154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广州市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的姑息护理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本科护理学生教学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对广州市3所三甲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5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其中男82例、女123例,年龄<22岁75例、22~23岁117例、>23岁13例。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生源地、对照顾临终患者的感受、对姑息护理和临终关怀的理解、对临终患者护理的了解以及对其家属的态度)、中文版姑息护理知识问卷(PCQN)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回收的205份有效问卷中,实习生生源地来自城市62.0%(127/205),而来自农村仅38.0%(78/205);非独生子女53.2%(109/205),独生子女46.8%(96/205);护理专业不是自己自愿专业60.5%(124/205);护生中有55.1%(113/205)不了解姑息护理这一理念,仅有44.9%(92/205)知道姑息护理;63.4%(130/205)的护生不了解姑息护理和临终关怀的区别;43.4%(89/205)的护生表示了解姑息护理的内涵;有42.0%(86/205)在以往的实习和生活中照顾过终末期不可治愈的患者或者家属;52.7%(108/205)的护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没有护理过临终患者;而实习生在患者或者家属面前公开讨论死亡这个话题的仅有39.5%(81/205)。205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姑息护理认知得分为(36.62±3.98)分,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99.38±8.93)分;姑息护理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呈正相关(r=0.282,P<0.01)。结论 护理本科实习生对姑息护理和临终关怀的认知仍有待提高,高校教师应注重护生对这两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在本科学习中开展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

    产后出血MDT急救模拟培训在产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张媛 陈新娟 王青青 吴玲玲
    2024, 30(9):  1547-155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多学科协作(MDT)急救模拟培训在产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实习的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共49名,男23名,女26名,年龄(22.59±0.53)岁;对照组共50名,男29名,女21名,年龄(22.44±0.50)岁。试验组在参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实习的同时,进行产后出血MDT急救模拟培训;对照组仅参与产科实习。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估,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配对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发放调查问卷49份,回收49份,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试验组有73.5%(36/49)的实习医师认为参与产后出血MDT急救模拟培训课程为深入了解MDT提供了很大帮助。试验组参与培训后与对照组产科实习结束前的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对产科临床诊断能力、产科单项操作能力、其他学科诊断能力、其他学科单项操作能力、对多学科诊疗思维能力、对综合急救操作能力的欠缺率均低于对照组[0比44.0%(22/40)、6.1%(3/49)比52.0%(26/50)、8.2%(4/49)比38.0%(19/50)、6.1%(3/49)比44.0%(22/50)、2.0%(1/49)比58.0%(29/50)、8.2%(4/49)比82.0%(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产后出血MDT急救模拟培训课程能够加深实习医师对MDT的了解,实现提升实习医师的多学科诊疗思维、综合急救操作能力等课程目标。

    病例报告

    肾轻链沉积病伴多浆膜腔积液1例

    徐田田
    2024, 30(9):  1552-155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链沉积病(LCDD)是最多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由浆细胞或 B 淋巴细胞分泌过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组织中引起器官功能障碍。LCDD多表现为以肾脏为首的多器官受累全身性疾病。肾脏受累几乎涉及所有LCDD患者,肾外受累则相对较少,其中心脏、肝脏、胃肠道、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受累较为常见,肺部受累非常罕见。LCDD 脏器功能受损多数呈进行性发展,罕有自发缓解。肾外轻链沉积对患者生存率及预后有明确的独立影响。

    首发表现为肝衰竭的Wilson病1例并文献复习

    郑亚楠 丁国锋 刘贤贤
    2024, 30(9):  1556-15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基层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导致漏诊、误诊率较高,而首发表现为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少见。本文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因发热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后确诊为Wilson病的患者,应用青霉胺维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Wilson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护理研究

    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张思思 江淑贤 范晨萌 陈妙霞 李莉莉
    2024, 30(9):  1559-15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 研究者于2022年3月通过文献回顾(检索JBI、PubMed、EBSCO、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0日。)结合专家访谈,根据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初步构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再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及评价,构建最佳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对专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专家的积极系数通过函询问卷的回收率来表示,专家权威系数和权威程度由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表示,通过重要性赋分来衡量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结果 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为100%,第1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58,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43,均大于0.70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089~0.237(P<0.05)。最终构建了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29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较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及一定的专科敏感度,能够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赋权激励干预模式在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任塞红 安晓燕 艾苗苗 封帆
    2024, 30(9):  1564-15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分析赋权激励干预模式在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日间病房收治的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128例进行随机对照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42.44±8.04)岁,复杂牙拔除15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切除16例、口腔黏液性囊肿切除16例、舌系带切开17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43.16±7.97)岁,复杂牙拔除16例、腔颌面部血管瘤切除15例、黏液性囊肿切除18例、舌系带切开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赋权激励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干预后3个月焦虑及恐惧程度[改良的Corah's牙科焦虑量表(MDAS)、Stouthard牙科恐惧量表(DFI)],手术配合度,护理服务质量[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出院准备度[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前、术中10 min、术后10 min的SBP分别为(114.55±7.31)mmHg(1 mmHg =0.133 kPa)、(129.28±9.31)mmHg、(122.57±8.34)mmHg,DBP分别为(76.93±5.12)mmHg、(92.03±6.27)mmHg、(82.94±6.10)mmHg;对照组SBP分别为(116.41±6.58)mmHg、(136.93±8.98)mmHg、(128.72±7.63)mmHg,DBP分别为(78.08±4.71)mmHg、(96.36±5.85)mmHg、(86.38±5.48)mmHg;SBP:F时间=161.218、F组间=36.518、F交叉=4.649,P时间<0.001、P组间<0.001、P交叉=0.010;DBP:F时间=300.236、F组间=24.392、F交叉=2.878,P时间<0.001、P组间<0.001、P交叉=0.058。干预后3个月,两组MDAS、DF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19±1.19)分比(9.59±1.71)分、(62.49±6.19)分比(75.09±7.89)分](均P<0.001);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为89.06%(57/64),高于对照组[68.75%(44/64)](P=0.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中移情性、反应性、可靠性、保证性、有形性、出院准备总分均高于对照组[(4.14±0.34)分比(3.78±0.40)分、(4.41±0.19)分比(4.01±0.30)分、(4.21±0.29)分比(3.73±0.37)分、(4.18±0.34)分比(3.57±0.38)分、(4.10±0.36)分比(3.67±0.39)分、(105.94±7.82)分比(100.08±8.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赋权激励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效果,减少患者焦虑和恐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效率医疗背景下的全程护理模式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金荷莲 冯宁翰 过月红
    2024, 30(9):  1570-15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效率医疗背景下的全程护理模式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年龄(52.34±4.47)岁,病程(8.56±3.46)个月,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年龄(50.78±5.25)岁,病程(8.14±3.62)个月,采用以效率医疗为背景的全程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理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5(IIEF-5)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勃起功能进行评估]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估]。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2.87±4.62)d比(37.58±4.24)d、(4.65±1.68)d比(6.88±1.03)d、(2.53±1.09)d比(5.36±1.23)d、(8.65±2.15)d比(15.78±2.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19、8.982、13.668、16.471,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5%(4/63),低于对照组的25.40%(1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8,P=0.003)。术前,两组患者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IIEF-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3.14±3.68)分比(9.98±4.25)分、(18.22±4.31)分比(11.54±3.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1、9.090,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身体功能、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身体角色、一般健康、身体疼痛、活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身体功能、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身体角色、一般健康、身体疼痛、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1.67±10.36)分比(55.98±11.68)分、(73.24±12.38)分比(66.20±14.36)分、(67.29±16.46)分比(61.01±12.23)分、(79.13±9.41)分比(72.01±9.10)分、(66.85±13.15)分比(59.42±15.48)分、(63.78±11.42)分比(57.21±9.16)分、(73.45±11.40)分比(63.21±15.46)分、(81.97±12.46)分比(74.43±14.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9、2.947、2.431、4.317、2.903、3.562、4.231、3.100,均P<0.05)。结论 采用以效率医疗为背景的全程护理模式,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恢复期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勃起功能有所改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音乐疗法结合医护全程陪同在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

    张爱丽
    2024, 30(9):  1574-1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结合医护全程陪同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收治的行MRI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84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2.63±4.75)岁;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中专及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16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2.18±4.62)岁;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中专及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联合医护全程陪同干预。比较两组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生命体征、恐惧程度、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95.24%(40/42)比76.19%(32/42);χ2=6.222,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5.24%(40/42)比73.81%(31/42)](χ2=7.371,P<0.05)。对照组检查前30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24.07±13.33)mmHg(1 mmHg=0.133 kPa)、(75.49±7.18)mmHg、(85.54±7.94)次/min,检查后30 min分别为(120.18±12.51)mmHg、(82.28±8.44)mmHg、(83.39±7.52)次/min;观察组检查前30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13.45±10.18)mmHg、(76.43±8.02)mmHg、(78.13±7.32)次/min,检查后30 min分别为(112.75±10.06)mmHg、(76.03±8.04)mmHg、(76.89±6.88)次/min;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3、5.036、4.446、2.999、3.474、4.132,均P<0.05)。对照组检查前30 min恐惧、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分别为(7.22±1.84)分、(53.63±7.25)分、(46.81±6.18)分,检查后30 min分别为(5.12±1.12)分、(50.05±6.22)分、(53.42±6.57)分;观察组检查前30 min恐惧、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分别为(4.15±1.08)分、(46.63±6.11)分、(48.81±7.15)分,检查后30 min分别为(3.51±0.56)分、(45.81±6.07)分、(47.22±6.43)分;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5、4.784、4.736、8.332、3.161、4.370,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2/42)比21.43%(9/42);χ2=5.125,P<0.05]。结论 对行MRI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结合医护全程陪同干预可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稳定患者心率、呼吸及血压,保证获得高质量图像,并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专科化游戏对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谢丽月 郑智慧 杨银锦 叶秀玉 卢亚聪
    2024, 30(9):  1579-15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9.03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专科化游戏对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晋江市医院儿科、晋江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门诊随访的66例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3例。干预期间,对照组失访2例,完成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9.74±1.90)岁;干预组失访3例,完成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9.60±1.71)岁。对照组实施门诊随访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科化游戏干预,均每2周1次,共6次,为期12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知识、社交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糖尿病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17.83±2.23)分比(14.23±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3,P<0.001);干预组患儿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00(5.00,10.00)分比9.00(7.00,11.00)分、9.00(7.00,12.25)分比(13.00(10.00,1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P=0.004;Z=2.560,P=0.010);干预组患儿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100.80±21.96)分比(86.77±2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21)。结论 专科化游戏能提高1型糖尿病患儿的认识水平,降低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