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3-01
    上一期   
    医学新进展

    TRPV1通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赵博 李思维 邢甜 高萍 朱宏喆 李敏
    2024, 30(7):  1057-106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是瞬时感受电位家族成员中的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主要表达在感觉神经元上。TRPV1在体内分布广泛,生物作用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激活或抑制TRPV1可以调控炎性因子、疼痛信号传导、体温和神经元敏感性等,参与感染性疾病的产生,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本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TRPV1为靶点,对TRPV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生理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长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李孟奇 李朋 杜刚强 孙鸿朔 张锴
    2024, 30(7):  1062-106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不连是骨折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部位及病因多样化,治疗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临床骨科医师棘手的难题。多数骨不连发生在长骨骨折后,以锁骨、肱骨、前臂、股骨、胫骨为主。临床治疗中,存在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笔者就近年来长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骨不连手术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辣椒素受体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崔筱 刘亮
    2024, 30(7):  1066-107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为间断性腹痛、腹泻。IBS-D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功能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内脏高敏感、脑-肠轴失衡、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关。有研究表明,辣椒素受体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辣椒素受体参与内脏高敏感、脑-肠轴失衡、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的具体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索IBS-D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丁嘉雯 李娜
    2024, 30(7):  1071-10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兼性厌氧,常寄殖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内,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原因,其耐药性逐年升高。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的β-内酰胺酶,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以期为预防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肺炎的发生和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论著

    保妇康栓联合5-ALA光动力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效果

    任洁 邸曼 张莉 王晶晶 王娟
    2024, 30(7):  1075-10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保妇康栓联合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光动力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87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年龄(40.58±3.87)岁,体质量(64.53±4.97)kg,病程(2.44±0.60)年,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Ⅱ级24例、Ⅲ级19例;观察组年龄(40.62±3.85)岁,体质量(64.57±4.95)kg,病程(2.49±0.66)年,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Ⅱ级27例、Ⅲ级17例。对照组接受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保妇康栓联合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凋亡抑制基因表达情况[生存素、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不良反应[灼热、疼痛、阴道红肿、阴道粘连]。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40/44),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治疗1个月后,两组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72.80±7.81)ng/L比(81.14±8.51)ng/L,t=4.764,P<0.001];两组IL-12、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2、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87±0.83)ng/L比(2.64±0.77)ng/L、(16.47±1.57)ng/L比(12.58±1.53)ng/L;t=7.162、11.701,均P<0.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生存素、Ki67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2.73%(10/44)比48.84%(21/43)、18.18%(8/44)比44.19%(19/43);χ2=6.464、6.871,P=0.011、0.009]。观察组灼热、疼痛、阴道红肿、阴道粘连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36%(5/44)比30.23%(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30)。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R-HPV感染患者,能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生存素、Ki67阳性表达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肠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

    王苗苗 张睿哲 徐磊 武寒 吴淑华
    2024, 30(7):  1079-1086.  DOI: a.j.issn.1007-1245.2024.07.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鉴定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免疫相关预后基因,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联合分析,筛选免疫生物标志物。方法 2022年11月至12月,对GSE41657数据集和TCGA结肠癌数据集中免疫相关基因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并从关键模块筛选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利用TCGA数据库中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进一步分析。结果 获得了结肠癌发生发展中与免疫相关的最关键模块,其功能富集到免疫细胞趋化、游走、活化、增殖、迁徙等,通路富集到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抗原处理和呈递、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等。找到了有望作为结肠癌预后靶点的10个基因:NMB、SCG2、IL1A、ULBP2、INHBB、COLEC12、F2RL1、ANGPTL1、NR3C2、TNFRSF17。通过TIMER数据库筛选出2个与结肠癌免疫相关性最为密切的基因——COLEC12、ANGPTL1,这两个基因富集到诸多免疫相关和癌症相关通路——JAK Sta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可能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COLEC12、ANGPTL1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对结肠癌及其免疫微环境进行调控,有望成为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

    2021—2023年某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黄双旺 何宇巍 梁珠薇 王楠 苏歆
    2024, 30(7):  1087-109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CR-GNB)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经临床分离鉴定检测的2 754株CR-GNB;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CR-GNB的分布特征及药敏检测耐药性特点。结果 临床分离筛选出CR-GNB 2 754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843株(30.6%),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765株(27.8%),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679株(24.7%),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203株(7.4%),其他CR-GNB 264株(9.5%)。CR-GNB主要标本来源:痰液1 702株(61.8%),尿液639株(23.2%),肺泡灌洗液232株(8.4%),血液78株(2.8%),分泌物71株(2.6%)。主要科室分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532株(19.3%),重症医学科病区365株(13.3%),针康一区病区325株(11.8%),针康七区病区181株(6.6%)。针康病区合计分离出1 330株(48.9%)。CR-GNB普遍对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或泛耐药,对少数药物敏感率较高;CRKP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是100.0%;CRAB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分别是73.9%、59.0%、49.3%;CRPA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78.1%、75.5%、46.5%;CREC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结论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临床分离的CR-GNB以CRKP、CRAB、CRPA和CREC为主。CR-GNB呈多重耐药或泛耐药,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有限,临床需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同时根据CR-GNB的耐药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防范CR-GNB在院内感染和传播。

    麻醉专栏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术后谵妄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谭慧玲 沈宁 杨静 张红燕 赵媛 丁振东
    2024, 30(7):  1091-109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术后谵妄的研究现状、趋势和热点,为国内外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2—2022年发表的术后谵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2023年7月10日),对年度发表量、引用频率、发文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总体特征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 208篇文献,2002—2022年术后谵妄相关文献年发表量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发文量前两位作者是Inouye Sharon和Marcantonio Edward R;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哈佛大学;老年、长期住院、癌症、疼痛、髋关节骨折、心脏手术、腹部大手术和重症监护患者是术后谵妄研究的热点群体。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建立、预防性系统管理模型、患者远期结局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结论  术后谵妄的研究正逐步增加,但是我国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术后谵妄的系统规范性评估、预防、治疗是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对ERCP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司文丽 张全意
    2024, 30(7):  1099-11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与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使用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ce图书馆的数据库,从建库到2023年3月发表的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ERC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试验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的麻醉方案,对照组采用其他静脉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方案。由互不关联的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仔细筛选,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6项RCTs,共532例患者。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方案比较,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RR=0.29,95%CI 0.17~0.50;RR=0.1895%CI 0.08~0.38)。结论 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能减少患者ERCP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是一种更平稳、安全的麻醉方法。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的影响

    王军 廖伟芋 王晓旭 赵启兵
    2024, 30(7):  1104-111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年龄(49.85±5.68)岁,体质量指数(23.01±1.59)kg/m2,病程(4.62±0.71)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20例,Ⅱ级34例;研究组年龄(51.05±6.23)岁,体质量指数(23.18±1.47)kg/m2,病程(4.79±0.76)年,ASA Ⅰ级18例,Ⅱ级36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术中寒颤、疼痛、认知功能、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t检验、LSD-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麻醉30 min(T2)、术毕(T3)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3.02±5.97)mmHg(1 mmHg=0.133 kPa)、(81.03±4.86)mmHg、(84.51±6.24)mmHg、(86.12±4.05)mmHg,心率分别为(83.73±5.16)次/min、(68.76±4.16)次/min、(74.31±4.13)次/min、(76.02±4.84)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4.16±6.08)mmHg、(84.58±5.12)mmHg、(83.67±5.73)mmHg、(89.73±4.14)mmHg,(84.59±5.01)次/min、(72.32±4.85)次/min、(76.85±4.26)次/min、(79.88±5.01)次/min;两组不同时间点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43、8.769,均P<0.001),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71、8.416,均P<0.001),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68、9.316,均P<0.001)。研究组寒颤发生率(5.56%,3/54)低于对照组(18.52%,10/54)(χ2=4.285,P=0.038)。术后4 h、12 h、24 h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2.17±0.36)分、(3.07±0.38)分、(2.45±0.41)分,对照组分别为(2.21±0.39)分、(3.38±0.42)分、(2.69±0.43)分;不同时间点间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4,P<0.001),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1,P<0.001),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8,P<0.001)。两组术前与术后12 h、24 h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两组MMSE评分、两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肾上腺素、皮质醇、活性氧簇分别为(112.35±15.71)ng/L、(298.47±40.12)nmol/L、(115.71±12.89)mmol/L,对照组分别为(126.54±18.67)ng/L、(321.54±45.13)nmol/L、(127.54±15.32)mmol/L,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4.274、P<0.001;t=2.807、P=0.006;t=4.342、P<0.001)。术后24 h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2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分别为(40.02±4.93)ng/L、(9.02±1.51)ng/L、(42.76±5.01)ng/L,对照组分别为(43.98±5.27)ng/L、(10.17±1.69)ng/L、(46.89±5.84)ng/L,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IL-6、IL-21、HMGB1均低于对照组(t=4.032、3.729、3.944,均P<0.001)。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5,P=0.540)。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麻醉效果显著,有助于维持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降低术中寒颤发生风险,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且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安全可靠。

    口腔专栏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卢健 王亚军 宋杰
    2024, 30(7):  1111-11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37±8.30)岁,病程(8.60±3.15)个月,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0.22±8.45)岁,病程(8.55±3.20)个月,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使用镇痛药次数、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高敏C-反应蛋(hs-CRP)、血清骨保护素、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牙齿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2.64±0.58)分比(3.24±0.67)分、0比10.00%(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2,χ2=4.211;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2、hs-CRP、血清骨保护素、RANK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IL-6、IL-2、hs-CRP、RANKL均低于对照组[(1.16±0.34)ng/L比(1.34±0.35)ng/L、(0.29±0.04)ng/L比(0.33±0.06)ng/L、(1.14±0.11)mg/L比(1.65±0.22)mg/L、(0.35±0.06)ng/L比(0.39±0.08)ng/L],血清骨保护素高于对照组[(0.43±0.08)μg/L比(0.36±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3、3.508、13.114、2.530、4.165,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咬合力、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0.48±0.10)分比(0.90±0.19)分、(0.47±0.09)分比(0.76±0.15)分],牙齿咬合力高于对照组[(140.18±11.85)lbs比(116.75±9.97)l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72、10.485、9.56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相较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降低炎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引导性骨再生修复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

    安佰利 贺专 李秦 张波
    2024, 30(7):  1116-112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GBR)修复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6.91±8.02)岁,接受GBR治疗;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6.58±7.94)岁,接受CGF联合GBR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退缩量(GR)及术后3个月的美学修复效果[红色美学标准(PES)及白色美学标准(WES)]、修复效果满意度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PD、CAL及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PD、CAL均低于对照组[(4.51±1.06)mm比(5.33±1.01)mm、(5.08±1.13)mm比(6.84±1.42)mm],GR高于对照组[(2.97±0.80)mm比(2.49±0.8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2、6.134、2.569,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曲度、唇侧龈缘高度、根部凸度/软组织颜色与质地及P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84±0.57)分比(1.32±0.42)分、(1.96±0.64)分比(1.41±0.51)分、(1.86±0.68)分比(1.35±0.66)分、(1.97±0.65)分比(1.46±0.52)分、(1.92±0.67)分比(1.49±0.54)分、(9.55±1.45)分比(7.03±1.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8、4.251、3.404、3.875、3.160、7.962,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牙冠形态、牙冠外形轮廓、牙冠颜色、牙冠表面质地、透明度/个性化及W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94±0.61)分比(1.68±0.52)分、(1.95±0.50)分比(1.47±0.54)分、(1.86±0.33)分比(1.43±0.46)分、(1.91±0.49)分比(1.52±0.41)分、(1.93±0.56)分比(1.56±0.54)分、(9.59±1.26)分比(7.66±1.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1、4.125、4.804、3.861、3.008、6.636,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4,P=0.002)。结论 CGF联合GBR在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为患者提供一种结合生物材料与再生技术新策略,并为口腔颌面外科在牙周组织重建领域增加治疗新思路。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焉妍 田鸿旭
    2024, 30(7):  1121-11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72例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38.57±7.21)岁。所有患牙均于一次性根管治疗1周后采用CAD/CAM技术行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修复完成后进行24个月随访。分析患者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修复效果及修复后24个月的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修复后3个月,所有患者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缺损、崩瓷、修复体脱落、颜色匹配度、领接关系及牙周发炎均达A级;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不同评价条目B级占比略有上升,但不同时间患者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3,P=0.702)。修复后24个月,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表面光滑度及高嵌体边缘适合性满意度分别为86.11%(62/72)、98.61%(71/72)、88.89%(64/72)、97.22%(70/72)。结论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为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有效修复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在牙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丹 雷明辉 付敬敏
    2024, 30(7):  1125-113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在牙种植中的效果。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因牙列缺损就诊的98例单颗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0.95±8.03)岁,给予口腔修复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1.37±7.86)岁,给予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种植3个月、6个月、12个月)、种植体牙周健康情况(种植前、种植12个月)、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种植后即刻、种植12个月)、骨缺损再生情况(种植3个月)、种植体龈沟液因子(种植前、种植3个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种植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前,两组患者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及牙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12个月,研究组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1±0.16)比(1.13±0.19)、(2.19±0.36)mm比(2.41±0.42)mm、(2.01±0.32)mm比(2.23±0.3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82、2.784、3.100,均P<0.05)。种植后即刻,两组患者1 mm、4 mm、7 mm、10 mm位点的唇侧骨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12个月,研究组1 mm、4 mm、7 mm、10 mm位点的唇侧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2.21±0.36)mm比(2.03±0.34)mm、(2.32±0.41)mm比(2.07±0.38)mm、(2.39±0.41)mm比(2.13±0.38)mm、(2.62±0.41)mm比(2.31±0.4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5、3.130、3.256、3.565,均P<0.05)。研究组种植3个月的植骨高度、成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2.71±0.43)mm比(2.42±0.39)mm、(2.62±0.41)mm比(2.29±0.3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7、4.183,均P<0.05)。种植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3个月,研究组VEGF、B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6.58±7.12)mg/L比(39.56±6.28)mg/L、(486.57±62.18)ng/L比(429.84±59.6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6、4.608,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0.20%(5/49)比8.16%(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结论 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在牙种植中可改善种植体牙周健康情况,减少患者术后骨量丢失,促进骨缺损再生。

    临床研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小静 王晓琴 屈源
    2024, 30(7):  1131-11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法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宝鸡高新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IS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63.03±6.42)岁,病程(31.12±6.43)h,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2.88±6.29)岁,病程(30.74±6.39)h,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15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给药,2次/d)。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和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49%(31/39)比56.41%(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87±0.96)分比(9.88±1.83)分、(1.78±0.14)分比(2.04±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7、6.43,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GSH-Px、SOD均高于对照组[(219.78±24.13)mg/L比(189.88±23.12)mg/L、(154.78±11.95)U/ml比(138.67±13.16)U/ml]、MDA、ROS均低于对照组[(47.01±5.64)μmol/L比(51.94±6.34)μmol/L、(508.57±36.34)μmol/L比(576.34±38.4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5.66、3.63、8.00,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45±3.12)ng/L比(13.67±3.96)ng/L、(0.72±0.28)ng/L比(1.23±0.34)ng/L、(9.67±4.28)ng/L比(14.78±4.5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7.23、5.11,均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改善IS患者的治疗疗效、神经功能,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较单独使用rt-PA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化瘀复明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满华 张韬 张永刚
    2024, 30(7):  1136-114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化瘀复明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安康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4例DR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与治疗组(5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45.91±1.83)岁,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0.5 g/次,3 次/d。治疗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45.82±1.79)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瘀复明汤治疗,200 ml为1剂,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各血糖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统计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5%(50/52)比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26)。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7.28±1.36)分比(11.71±1.50)分],CLVQOL评分高于对照组[(113.25±10.48)分比(89.76±8.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8、12.75,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均低于对照组[(306.42±11.09)μm比(355.37±13.17)μm、(1.04±0.26)mm2比(1.85±0.3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0、12.92,均P<0.001)。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BG)、2 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30±1.18)mmol/L比(7.35±1.24)mmol/L、(15.40±4.25)mmol/L比(17.35±4.32)mmol/L、(3.76±0.95)μmol/L比(5.41±1.1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2、2.32、8.10,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PDGF、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8.75±14.03)μg/L比(136.22±17.41)μg/L、(4.43±0.97)μg/L比(6.12±1.08)μg/L、(21.06±4.05)ng/L比(25.42±4.5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1、8.40、3.97,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85%(2/52)比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 化瘀复明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患者疗效理想,能够改善中医证候、提升生活质量、减轻黄斑损伤和血糖水平,降低血清VEGF、PDGF及IL-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F形空心钉固定与传统平行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彭良贞 张凤海
    2024, 30(7):  1142-114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空心钉分布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信阳一五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5.26±5.17)岁,骨折病程2~14(8.33±0.21)d,Garden骨折分型:Ⅰ~Ⅱ型27例、Ⅲ~Ⅳ型33例,采用传统平行钉固定;B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55.31±5.22)岁,骨折病程3~13(8.35±0.16)d,Garden骨折分型:Ⅰ~Ⅱ型25例、Ⅲ~Ⅳ型35例,应用F形空心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照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A组[(38.74±0.82)分比(38.41±0.25)分、(40.56±0.83)分比(40.27±0.22)分、(3.57±0.88)分比(3.25±0.31)分、(3.61±0.85)分比(3.36±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2、2.616、2.657、2.186,均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B组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高于A组[86.67%(52/60)比68.33%(41/60)],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4.25±0.31)个月比(4.58±0.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t=2.796;均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A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5,P=0.013)。结论 与传统平行钉固定相比,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F形空心钉固定效果较好,对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加快骨折愈合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预防知信行调查及胸腰椎骨折的因素分析

    刘建霞 牛路野 李亚楠 朱小广
    2024, 30(7):  1146-115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门诊收治的OP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78岁,男179例,女141例。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胸腰椎骨折将其分为胸腰椎骨折组(35例)和非胸腰椎骨折组(285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知信行得分、身高、体质量、骨密度(BMD),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知信行良好率、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父母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OP患者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总得分分别为(16.12±3.12)分、(129.02±17.50)分、(22.02±6.12)分;OP患者知识掌握、信念、行为良好率分别为66.88%(214/320)、64.22%(411/640)、53.96%(518/960);胸腰椎骨折组知识、信念、行为总得分均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12.54±4.12)分比(16.56±3.00)分、(117.51±16.35)分比(130.43±17.64)分、(18.34±3.11)分比(22.47±6.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4.12、3.71,均P<0.05);胸腰椎骨折组知识掌握、信念、行为良好率均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40.00%(14/35)比70.18%(200/285)、34.29%(24/70)比67.89%(387/570)、28.57%(30/105)比57.08%(488/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30.65、30.59,均P<0.05);胸腰椎骨折组女性、年龄≥65岁、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占比均高于非胸腰椎骨折组,骨密度(BMD)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5、11.73、4.36、5.73、4.65、5.5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047,95%置信区间(CI) 2.456~4.412]、年龄≥65岁(OR=5.977,95%CI 2.657~7.025)、饮酒史(OR=1.883,95%CI 1.236~2.012)、既往脆性骨折史(OR=1.919,95%CI 1.658~2.365)、糖皮质激素治疗史(OR=1.508,95%CI 1.136~1.789)均是OP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均P<0.05),BMD则是保护因素(OR=0.421,95%CI 0.211~0.741,P<0.05)。结论 OP患者骨折预防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女性、年龄≥65岁、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均是OP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BMD是保护因素。

    新癀片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胡伟 袁文霞 熊文佳 刘焕兵
    2024, 30(7):  1152-11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新癀片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干预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男28例、女4例,年龄(53.37±16.53)岁,急性病程(2.56±0.92)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癀片外敷;B组男30例、女2例,年龄(54.18±17.42)岁,急性病程(2.53±0.89)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桐叶烧伤油;C组男29例、女3例,年龄(53.61±17.21)岁,急性病程(2.61±0.93)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癀片+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干预周期均为1周。对比3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饮酒、吸烟及急性病程)、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 d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医证候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3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5、7 d,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治疗后3、5、7 d的VAS评分[(4.84±1.30)分、(2.97±1.31)分、(1.81±1.15)分]均低于A组[(5.63±1.26)分、(4.34±1.33)分、(2.97±1.28)分]、B组[(6.38±1.21)分、(5.38±1.21)分、(5.38±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5、7 d,3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治疗后3、5、7 d的WOMAC评分[(113.50±28.78)分、(82.66±31.82)分、(50.19±34.90)分]均低于A组[(128.09±25.59)分、(110.31±28.29)分、(87.84±33.19)分]、B组[(154.19±20.59)分、(148.19±20.59)分、(137.28±20.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总有效率为96.9%(27/32),高于A组[78.1%(25/32)]、B组[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7,P<0.001)。结论 新癀片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更换敷料频率。

    内镜治疗对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王振文 朱亮 曾皓
    2024, 30(7):  1156-11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对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0日至2023年8月20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治疗的77例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6例,年龄2~91(46.40±27.03)岁,其中上消化道异物75例(97.4%),下消化道异物2例(2.6%)。结果 77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异物以梗阻在食管上段为主[58.4%(45/77)],异物种类以鱼(骨)刺[32.4%(25/77)]和其他动物骨为主[20.8%(16/77)],异物形状以尖锐异物为主[51.9%(40/77)]。内镜下消化道异物一次性成功取出率100%(77/77),内镜下异物取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4/77)。其中,轻微并发症占81.8%(36/44)、消化道穿孔占9.1%(4/44)、创面破损伴感染占6.8%(3/44)、活动性出血占2.3%(1/44)。结论 内镜治疗是消化道异物治疗的首选方法,尽早取出异物,可减少异物相关并发症,且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

    张鸣鹤和范永升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王鹏飞 王延妮 姜萍
    2024, 30(7):  1161-116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张鸣鹤、范永升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张鸣鹤教授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52例,其中男9例、女143例,年龄25~76岁;选取同时间就诊于范永升教授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5例,其中男15例、女110例,年龄23~89岁。每名患者收集3次以上信息,从中选取疗效较好诊次1~3次,获得张鸣鹤教授有效诊次217次,范教授有效诊次201次。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为工具,分别对两位教授验案进行数据整理,对比验案异同点,总结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规律和特色。结果 张鸣鹤教授验案217诊次中证素分布频率前2位分别为痰湿[56.68%(123/217)]、寒[50.69%(110/217)],证型分布频率前2位分别为寒湿痹阻证[43.78%(95/217)]、湿热痹阻证[21.20%(46/217)];常用中药类别为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知,常用中药功效与其高关联度证素、证型无相关性;通过复杂网络分析获得核心处方为金银花、大血藤、雷公藤、虎杖、板蓝根、羌活、独活、地枫皮、川芎、川牛膝、桂枝。范永升教授验案201诊次中常用治法有通络、祛风、利湿、益阴等;常用中药类别为补虚药、祛风湿药、解表药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知,治法与其高关联度中药功效相吻合;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知,“通络法”与其他治法均有高度关联。结论 张鸣鹤教授重视辨病用药,以“清热解毒法”为基础治疗,范永升教授重视辨证论治,常根据证型差异灵活辨治,两位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共有规律为祛风除湿、通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护胃。

    踝关节骨折术后张力性水疱的防治及效果观察

    陈静松 刘冉 李琦 王翔宇
    2024, 30(7):  1167-11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结合泡沫垫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张力性水疱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68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5.15±7.82)岁,Danis-weber分型:A型23例、B型14例、C型5例;A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4.85±7.96)岁,Danis-weber分型:A型22例、B型13例、C型7例;B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4.50±7.66)岁,Danis-weber分型:A型24例、B型14例、C型4例;C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5.20±7.93)岁,Danis-weber分型:A型24例、B型15例、C型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防治张力性水疱,A组采用常规方法+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B组采用常规方法+泡沫垫,C组采用常规方法+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泡沫垫,4组患者均干预至术后10 d。对比各组患者张力性水疱发生率、患处、水疱分型、最大水疱直径、水疱消退、肿胀消退及水疱愈合时间、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非参数法检验、χ2检验。结果 C组张力性水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1/42)比25.64%(10/39)](χ2=9.322,P=0.002),患处少于对照组[1比4(2,5)](U=6.154,P=0.008),最大水疱直径短于对照组[2.0 cm比4.2(2.5,5.6)cm](U=12.415,P<0.001)。各组水疱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9,P=0.021)。4组患者护理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与环境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A组[(19.34±3.47)分、(17.51±3.18)分、(17.32±2.18)分、(19.00±3.20)分]、B组[(19.40±3.52)分、(17.69±3.21)分、(17.43±2.39)分、(19.02±3.24)分]、C组舒适度评分[(22.86±3.06)分、(20.71±3.86)分、(19.86±2.50)分、(22.48±3.86)分]均高于对照组[(16.21±3.02)分、(15.59±2.14)分、(15.82±2.20)分、(16.51±2.36)分],C组均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C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5.37%(35/41)、100.00%(42/42)比66.67%(26/39)](χ2=3.859、16.676,均P<0.05),且C组高于A组、B组[100.00%(42/42)比85.37%(35/41)、83.33%(35/42)](χ2=6.625、7.636,均P<0.05)。结论 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联合泡沫垫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张力性水疱防治中的效果更理想,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应用托伐普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所致顽固性水肿个案分析

    刘睿茜 杨阳 高金祥
    2024, 30(7):  1172-11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diabetic nephropathy syndrome,DNS)是一种非免疫因素介导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于其发病为非免疫因素介导,此类患者应用激素治疗无效,导致其引起的水肿在治疗上更加依赖利尿剂。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其发挥作用不依赖于白蛋白,目前主要用于减轻肝硬化、心力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导致的水肿,还可用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辅助治疗,但在DNS患者中的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分享应用托伐普坦治疗1例顽固性水肿的DNS患者的经过,探讨托伐普坦治疗DNS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未来前景。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分析

    高琳琳 隋赟 王立新
    2024, 30(7):  1176-118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初次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318例T2DM患者,依据1个疗程(3个月)内是否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将患者纳入胃肠道不良反应组(61例)和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257例)。胃肠道不良反应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60岁27例、≤60岁34例,病程(9.03±1.17)个月;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男126例、女131例,年龄>60岁106例、≤60岁151例,病程(8.95±1.18)个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318例T2DM并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61例,发生率为19.18%。胃肠道不良反应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21.47±1.15)kg/m2比(22.89±1.01)kg/m2],二甲双胍剂量及饮酒、胰岛素治疗、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比例均高于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1 379.12±122.03)mg/d比(1 184.12±112.16)mg/d、29.51%(18/61)比16.73%(43/257)、34.43%(21/61)比21.01%(54/257)、47.54%(29/61)比26.46%(68/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05、12.000,χ2=5.191、4.922、10.33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为T2DM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保护因素(OR=0.520,P<0.05);二甲双胍剂量升高、饮酒、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为T2DM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OR=2.008、2.179、1.933,均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T2DM具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其保护因素为BMI升高,风险因素为二甲双胍剂量升高、饮酒、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高危患者,应及时根据以上因素调整干预策略。

    经肛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吴鹏 杨鸿炜 李朝杰
    2024, 30(7):  1181-11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经肛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92例早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经肛组和腹腔镜组,各46例。经肛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7.88±5.03)岁,体质量指数(22.51±1.55)kg/m2,肿瘤长径(2.46±0.31)cm;腹腔镜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8.22±5.34)岁,体质量指数(22.69±1.71)kg/m2,肿瘤长径(2.51±0.33)cm。经肛组实施经肛门ESD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CA724)]及预后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经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9.43±5.22)min、(30.58±4.31)ml,均少于腹腔镜组的(82.77±7.35)min、(59.79±8.4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60、20.905,均P<0.001)。经肛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1.85±0.32)d、(2.01±0.28)d、(4.75±0.69)d,均短于腹腔镜组的(2.21±0.41)d、(2.35±0.37)d、(5.48±0.7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5、4.970、4.965,均P<0.001)。经肛组血清CRP、IL-6、IL-8水平术后24 h分别为(39.58±5.42)mg/L、(58.19±5.62)ng/L、(56.79±4.53)ng/L,术后72 h分别为(24.55±4.39)mg/L、(49.35±4.01)ng/L、(40.28±4.32)ng/L,均低于腹腔镜组[术后24 h:(44.76±6.13)mg/L、(63.77±7.18)ng/L、(60.48±4.42)ng/L;术后72 h:(28.47±5.13)mg/L、(55.73±5.24)ng/L、(48.76±4.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4、4.151、3.954、3.938、6.558、9.646,均P<0.001)。术后1年,经肛组CEA、CA724水平分别为(5.35±1.08)μg/L、(3.62±0.54)IU/ml,低于腹腔镜组的(5.83±1.11)μg/L、(3.88±0.58)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2、2.225,P=0.038、0.029)。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4.35%(2/46);χ2=0.511,P=0.474]。结论 经肛门ESD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能优化手术,降低出血量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消化功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患者预后良好。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孕症患者的效果

    吴晓荣 詹萌 曹意苒
    2024, 30(7):  1186-11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于安康市中心医就诊的8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29.34±1.81)岁,体质量指数(27.09±1.63)kg/m2,病程(1.62±0.84)年;研究组年龄(28.71±1.67)岁,体质量指数(28.11±1.72)kg/m2,病程(1.58±0.92)年。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持续治疗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血清孕酮(SP)]和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排卵率以及经随访1年后妊娠结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激素水平、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卵泡直径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E2、SP、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2.17±8.79)ng/L比(79.98±7.67)ng/L、(19.37±2.76)μg/L比(14.95±1.94)μg/L、(182.23±18.75)mg/L比(169.87±14.98)mg/L;t=6.852、8.591、3.377,均P<0.05],而LH、AOPP水平则低于对照组[(9.89±1.41)IU/L比(11.86±1.38)IU/L、(36.32±3.67)mg/L比(51.89±3.32)mg/L;t=6.548、20.631,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卵泡直径均大于对照组[(11.87±1.86)mm比(9.82±1.63)mm、(11.09±1.06)mm比(9.87±1.01)mm;t=5.435、5.464,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早孕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1/43)比6.98%(3/43);χ2=1.049,P=0.306]。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86.05%(37/43)比60.47%(26/43)、67.74%(29/43)比44.19%(1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82、4.715,均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片与二甲双胍联用可增加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改善激素平衡和氧化应激,从而提高排卵和妊娠率。

    贝伐珠单抗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效果

    岳红 陈文华 范志刚 张淑莲 常捷芳
    2024, 30(7):  1190-11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TC(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1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年龄(52.34±8.45)岁,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IFGO)分期Ⅲ期24例、Ⅳ期22例。观察组年龄(53.21±9.67)岁,FIGO分期Ⅲ期23例、Ⅳ期23例。对照组采用T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约1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肿瘤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治疗后1年生存率、生存质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78.26%(36/46),高于对照组的54.35%(25/46)(χ2=7.771,P=0.005);观察组CA125、HE4、CA199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73.91%(34/46),高于对照组46.65%(21/46)(χ2=7.640,P=0.006);观察组KPS评分为(72.52±8.13)分,高于对照组的(64.60±7.58)分(t=4.832,P<0.00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损伤;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TC方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血清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可控。

    病例报告

    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的AITL 1例

    徐腾飞 刘金立 朱永村
    2024, 30(7):  1195-119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AITL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对AITL的认识及诊疗水平,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

    护理研究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李小妹 卢健 覃莉 凌燕兰
    2024, 30(7):  1199-120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病率随着应用辅助生殖技术人数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生活质量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OHSS患者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OHSS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研究现状、可借鉴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归纳,为OHSS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时间及会议管理联合SWOT分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李锦莉 白桃 牛浩
    2024, 30(7):  1202-12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时间及会议管理联合SWOT分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2年2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中,男27,女28例,年龄(51.66±14.79)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50.91±15.74)岁。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联合运用时间管理、会议管理、SWOT分析构建的防治体系。比较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肿胀、静脉扩张的发生率,D-二聚体(D-D)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疼痛、肿胀及静脉扩张的发生率为9.09%(5/55),对照组为27.27%(1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1,P=0.013);研究组的D-D、PV、FIB水平分别为(8.51±1.25)mg/L、(1.16±0.12)mPa/s、(2.29±0.34)g/L,均低于对照组[(27.17±4.12)mg/L、(1.68±0.39)mPa/s、(3.84±0.6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5.45%(36/55),对照组为30.91%(1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联合运用时间管理、会议管理和SWOT分析能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针对患者病情和风险因素进行精准治疗,且在预防疼痛、肿胀及静脉扩张方面有较好作用。

    情感适应理论反馈式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齐向娟 刘宏侠 李熳 张颖
    2024, 30(7):  1207-12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情感适应理论反馈式护理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0.23±6.59)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1.15±6.70)岁,采用情感适应理论下的反馈式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餐后饱胀感(1.35±0.22)分、上腹部疼痛(1.03±0.10)分、胀气(1.19±0.20)分、食欲不振(1.10±0.15)分,均低于对照组[(2.01±0.30)分、(1.65±0.27)分、(1.78±0.34)分、(1.68±0.2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5.06±2.72)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8.63±3.54)分,均低于对照组[(18.95±3.52)分、(22.09±4.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低于对照组[(95.66±9.42)分比(102.34±10.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D患者应用情感适应理论下的反馈式护理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生活质量。

    病房-门诊-家庭模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影响

    于娜 杨娜娜 吴敏 张迪梅
    2024, 30(7):  1211-12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病房-门诊-家庭模式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5.31±12.13)岁,病程(6.19±0.50)年,采取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6.18±11.05)岁,病程(6.10±0.46)年,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联合病房-门诊-家庭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血糖控制效果、干预1周与干预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干预前后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DVI)、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8.75±0.86)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9.91±1.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3±0.66)%]均低于对照组[(9.18±0.91)mmol/L、(10.64±1.63)mmol/L、(8.79±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0、2.529、2.078,均P<0.05);干预后1周、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BCVA水平[(0.36±0.11)LogMAR、(0.30±0.10)LogMAR]均低于对照组[(0.41±0.12)LogMAR、(0.36±0.11)LogM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9、3.126,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与视功能[(16.28±2.41)分]、身体功能[(17.96±2.34)分]、社会活动[(26.76±2.76)分]、精神与心理[(26.46±3.68)分]及总分[(87.46±10.68)分]均高于对照组[(14.93±2.39)分、(16.90±2.17)分、(25.21±2.63)分、(25.05±3.75)分及(81.99±1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1、2.573、3.149、2.079、2.834,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4.35±0.40)分]、运动[(4.81±0.67)分]、血糖监测[(2.59±0.40)分]、足部护理[(4.58±0.36)分]及总分[(13.74±1.77)分]均高于对照组[(4.11±0.39)分、(4.47±0.70)分、(2.40±0.35)分、(4.34±0.36)分、(12.82±1.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8、2.718、2.769、2.609、2.945,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技能[(22.37±3.75)分]、自护责任感[(17.27±3.60)分]、自我概念[(25.49±5.92)分]、健康知识水平[(43.01±3.20)分]及总分[(108.41±10.64)分]均高于对照组[(20.25±3.19)分、(15.81±3.42)分、(23.18±5.26)分、(41.15±3.49)分、(102.35±11.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5、2.278、2.259、3.043、3.049,均P<0.05)。结论 病房-门诊-家庭模式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可强化降糖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优化自我护理能力。

    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

    陈若 蒋蕾 赵旭东 陈倩倩
    2024, 30(7):  1217-12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56.11±3.58)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56.26±3.8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与干预2周后的营养指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吞咽障碍程度(VGF)评分、免疫指标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住院天数为(12.01±2.68)d、呼吸机支持时间为(5.03±1.02)d,对照组分别为(13.59±3.02)d、(6.68±1.3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2、9.473,均P<0.001)。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水平为(40.54±2.12)g/L、前白蛋白(PAB)为(39.25±3.41)g/L、总蛋白(TP)为(70.64±5.74)g/L、GCS评分为(13.54±1.67)分、VGF评分(8.56±1.21)分,对照组分别为(33.57±2.03)g/L、(30.26±2.68)g/L、(62.31±5.11)g/L、(9.11±1.05)分、(7.21±1.0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28、19.664、10.283、21.304、8.060,均P<0.001);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为(2.45±0.65)g/L、IgG为(13.89±2.14)g/L、IgM为(1.92±0.63)g/L,对照组分别为(2.12±0.49)g/L、(12.44±2.02)g/L、(1.57±0.5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6、4.674、4.065,均P<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5/90)低于对照组(14.44%,1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P=0.047)。结论 基于肠内营养支持策略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NSICU住院天数和呼吸机支持时间,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改善吞咽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医疗护理员培训体验及需求的质性访谈

    杨素敏 蔡莹莹 陈梦云 陈曼华 黄琼珊 陈连华 林茂珍 邢泽华 黄琳纯 倪双丽
    2024, 30(7):  1222-12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医疗护理员培训体验及需求,为完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以信息饱和为原则,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12月18名参与“医疗护理员岗位技能培训班”的医疗护理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培训感受及需求。其中,男性5人,女性13人,年龄(44.12±5.12)岁。采用Nvivo 20.0进行资料分析,总结归纳访谈主题。结果 形成医疗护理员培训后体验和需求的5个相关主题,包括“教学组织与培训效果”“考核组织体系”“职业价值感”“内源性不足”和“其他培训需求”。结论 本次课程培训实用性强,医疗护理员培训体验良好。未来将结合医疗护理员培训需求,完善培训方案。通过多样的评价形式反映医疗护理员的核心能力,使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方案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认知信念行为模式对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王静 聂巧莉 陶远
    2024, 30(7):  1226-12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07.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认知信念行为模式对青光眼患者情绪、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62例青光眼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男50例,女31例,年龄(58.06±3.03)岁;观察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58.85±7.01)岁。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住院期间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信念行为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出院时)对患者情绪、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为(13.74±3.06)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12.29±4.1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15.41±6.02)分,均低于对照组[(15.46±3.30)分、(14.33±3.68)分、(17.98±7.0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0、3.306、2.503,P<0.001、P<0.001、P=0.013);观察组症状和视功能评分(87.27±9.36)分、身体机能评分(79.15±5.93)分、社会活动评分(63.83±7.70)分,均高于对照组[(69.16±8.74)分、(73.13±7.36)分、(59.35±8.1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28、5.732、3.601,均P<0.001);观察组合理饮食及一次性大量饮水评分(87.27±9.23)分,遵医用药及依从性评分(79.15±5.91)分、眼部护理技巧(63.83±7.07)分、健康知识掌握度(69.15±3.01)分、眼部不适及时就诊意识(80.21±4.76)分,均高于对照组[(69.16±8.74)分、(73.13±7.36)分、(59.35±7.19)分、(60.12±3.16)分、(76.55±5.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822、5.740、3.999、18.622、4.614,均P<0.001)。结论 认知信念行为模式应用于青光眼患者,能改善其康复效果,提高患者情绪、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