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9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3-11-15
    上一期   
    医学新进展

    肠道菌群失衡在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蔡金凤 王洪财 葛汝丽
    2023, 29(22):  3153-315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PD)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最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控α-突触核蛋白(α-syn),激活脑内小胶质细胞,加重神经炎症,导致PD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丢失。本文就PD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失衡如何经α-syn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神经炎症进行综述。

    B超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谢爱霞 李强强 何炎鸿 化得武 陈丽萍 薛建军
    2023, 29(22):  3157-316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肩周炎是一种以疼痛和肩部活动范围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潜在的病理是软组织纤维化与肩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的炎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短期局部效果显著,但病情易反复、迁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许多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众多研究发现B超引导下关节内注射PRP联合神经阻滞可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症状。本文主要对肩周炎可能的发病机制和PRP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潜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付新年 郑盛 杨涓
    2023, 29(22):  3162-31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CRC)、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肠道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重组人帕金森蛋白7基因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谭俊杰 江欣欣
    2023, 29(22):  3166-317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人帕金森蛋白7(PARK7)基因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PARK7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功能蛋白,具有广泛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报道多见其参与神经、生殖、心血管及肿瘤相关等疾病。目前,关于PARK7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尚少,本文主要通过对PARK7基因的结构生物学、生理功能及机制进行分析,并阐述PARK7基因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防治进展

    李文冉 韩梦雨 龙姝妍 姜月阳 麻宇航 赵润琪 成洪聚
    2023, 29(22):  3170-31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是目前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可诱发骨质疏松,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内分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临床研究者探索出多种防治措施。现代医药主要包括抗骨吸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单克隆抗体等,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治疗骨质疏松。中医药以补肾为根本,兼疏肝健脾、活血通络之法,调节骨代谢,也显示出较强的治疗潜力。早期骨骼健康评估是内分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防治的关键。评估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其防治提供了美好的前景。本文着重探讨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以及现代医药和传统中医药的防治研究进展,旨在有助于其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青少年脊柱侧弯影响因素及临床研究进展

    王爱英 季中蕾 陈海鹏 杨晴 杨琪
    2023, 29(22):  3176-31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成长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阐述了婴儿期开始站立时间、体质量、运动量、书包、写字姿势、扁平足等与脊柱侧弯形成的关系,针对侧弯形成的危险因素,考虑青少年行为和发育特点,实施定期筛查及预防策略。治疗方案从运动疗法、呼吸训练、悬吊、推拿整脊、电刺激、牵引、支具、手术等方面阐述,以期为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方向。

    病例报告

    肝裂头蚴病2例

    龙贤 何琼
    2023, 29(22):  3181-31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头蚴病是由于曼氏迭宫绦虫和其他裂头绦虫的中绦期——裂头蚴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8月收治的2例肝裂头蚴病例。通过分析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寄生虫抗体、CT及彩超图像等,并请感染科医师会诊后,诊断为肝裂头蚴病。经口服喹诺酮治疗后,患者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后随访,复查CT图像显示病灶减少,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应注意相关可疑流行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伴“假性尿道阴道瘘”1例

    李丽雯 姚丽娟 崔金秀 顾振鹏
    2023, 29(22):  3184-318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泌尿生殖瘘定义为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之间的异常通道,先天性泌尿生殖瘘罕见。现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伴“假性尿道阴道瘘”,对其病因学进行分析,并将相似解剖位置的部分泌尿生殖道异常与本病例进行鉴别,或可为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恢复期继发肺结核1例

    李飞 郭丽娟 时新杰
    2023, 29(22):  3187-319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血细胞病态造血为特点,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报道的1例MDS患者以胸闷憋气为主要症状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因发热再次就诊,常规抗感染无效,经二代测序技术最终诊断为肺结核。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激素冲击法治疗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梁秋雄 周正新 梁瑞华 陈江瑛
    2023, 29(22):  3190-31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厚性硬脑膜炎(HP)是一种以硬膜增厚为特征并引起一系列症状的慢性纤维化炎性疾病,随着影像学检查的不断普及和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该病的诊出率越来越高,但目前国内对该病的治疗尚未形成专家共识或指南。现报道2022年10月31日收治于广州市红十字医院的1例使用激素冲击法治疗以海绵窦部受累症状为主的原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并进行文献复习。

    右冠脉次全闭塞导致前壁导联De Winter心电图改变1例

    王淑玲 张焰蓬
    2023, 29(22):  3193-319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e Winter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不抬高,而呈上斜型压低,不易引起医护人员重视,此类患者的冠脉造影往往存在前降支或左主干存在次全闭塞或闭塞,被认为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危症心电图的主要依据。实际工作中发现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不只是前降支或左主干的病变,还有回旋支、右冠脉的病变。我们发现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1例患者的前壁导联De Winter心电图改变,为右侧冠脉次全闭塞造成,现给以报道,以飨读者。

    不同血管途径开通闭塞桡动脉2例

    卢竞前 张万流 高彦 李易
    2023, 29(22):  3196-319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桡动脉闭塞是介入术后常见问题,既往多见于围手术期预防,而开通闭塞桡动脉少有报道,随着远段桡动脉穿刺技术的开展,经远段桡动脉逆行开通闭塞桡动脉的病例不断出现,而当远段桡动脉穿刺技术失败时,创伤相对大的经肱动脉顺行方法也可以开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门静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谢帝活 周鸿科
    2023, 29(22):  3199-320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N)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肝硬化占所有病因的90%,在非肝硬化病因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主要病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相对惰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液黏滞度升高,病程中可出现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PHTN是其罕见并发症。现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PHTN的患者进行报道并行文献归纳,总结对该病的诊治体会。

    Ⅳb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致急性胰腺炎1例

    谭旻钧 黄卫
    2023, 29(22):  3202-32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囊肿,也称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胆汁扩张),主要表现为肝外胆管的扩张。它的全球发病率为1/150 000~1/100 000,但亚洲人的发病率高达1/1 000。此外,发病率显示女性占主导地位,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3:1~4:1。胆道囊肿经常出现在婴儿身上,可以偶然诊断出来,或者当它导致胆汁性胰腺炎并伴有腹痛、黄疸甚至肝脏肿大时,才能经诊断发现1。且近些年来,中国的该病发病率也有所升高。本文报道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10月27日收治的1例Ⅳb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以持续性腹痛、血淀粉酶升高等急性胰腺炎(AP)表现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诊断为Ⅳb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待胰腺炎症状缓解,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部分后痊愈出院。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相关病例的认识和诊疗思路,避免出现误诊及治疗错误。

    蒲元和胃胶囊致急性重度肝损伤1例

    何祥琴 张军华 杨芳 丁国锋
    2023, 29(22):  3205-3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例服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致重度肝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the Roussel Uclaf assessment method,RUCAM)1对蒲元和胃胶囊与肝损伤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通过文献检索对蒲元和胃胶囊中可能致肝损伤的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可能的致病组分为延胡索、蒲公英,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应用蒲元和胃胶囊及含有延胡索的中成药时,需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发生严重肝损伤后应及时停药。

    双胎妊娠之一完全性葡萄胎伴肺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赵婉 陈海玲 吴晓媚
    2023, 29(22):  3208-32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胎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及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偶发于双胎妊娠,其合并的另一胎为正常活胎。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1例双胎妊娠之一为完全性葡萄胎伴肺部转移,并回顾相关文献,复习近年来妊娠合并葡萄胎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胃腺癌术后前列腺、精囊腺及腹股沟转移1例

    张坤 任露 韩霞 班乃金 郝建斌 陈绍水
    2023, 29(22):  3211-321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转移有肝、肺、骨、脑、腹腔内播散和盆腔种植等。然而,胃切除术后前列腺、精囊腺和腹股沟的转移却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胃腺癌术后发生前列腺、精囊腺及腹股沟转移的患者,叙述了其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急性白血病合并肝结核1例

    王晓毅 阎拂蒙 于洁 邓秀芝 王毅力
    2023, 29(22):  3214-32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尤其在化疗后易合并各种感染而引起发热。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常见,但合并肝结核者少见。本文对2020年6月8日收治于威海市立医院的1例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合并肝结核病例进行报道,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避免延误治疗。

    Meta 分析

    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浩 李江涛 刘丹 李顺华
    2023, 29(22):  3217-32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进行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所有有关贝利尤单抗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范围自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获取数据,采用RevMan5.4.1软件和Sata16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加权均数差表示效应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灵敏度及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 657例患者,其中贝利尤单抗组1 522例,安慰剂组1 135例。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安慰剂组对比,贝利尤单抗持续治疗52周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者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sponder index,SRI4)(RR=1.29,95%CI 1.17~1.42,P<0.001;I2=0,P=0.91)达标率明显增多,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严重发作率(severe flare,SF)(RR=0.68,95%CI 0.58~0.79,P<0.001;I2=0,P=0.48),有效降低了患者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ELENA-SLEDAI评分降低≥4分(RR=1.28,95%CI 1.17~1.40,P<0.001;I2=0,P=0.95),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WMD=-4.77,95%CI -8.67~-0.86,P=0.02;I2=97%,P<0.001)。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RR=0.99,95%CI 0.96~1.02,P=0.54;I2=0,P=0.90)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85,95%CI 0.64~1.12,P=0.25;I2=5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利尤单抗作为附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ROMA指数在卵巢癌诊断中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谢燕 陈玉莹 江锦鸿
    2023, 29(22):  3224-323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指数进行meta分析,研究ROMA指数在诊断卵巢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ROMA指数诊断卵巢癌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两位评审员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信息,使用QUADAS-2量表评估所纳入文献的质量后,采用统计软件Stata 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13篇文献中共3 167例受试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卵巢癌组共1 391例样本,对照组(包括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共1 776例。采用meta分析,文献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P≤0.1,I2>50%),ROMA指数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合并敏感度为0.91(95%CI 0.88~0.94),合并特异度为0.93(95%CI 0.83~0.97),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2.0(95%CI 5.1~30.4),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9(95%CI 0.07~0.13),合并诊断优势比(DOR)为90.76(95%CI 46.12~178.60),诊断概率为26%,漏诊概率为0。结论 ROMA指数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科研课题专栏

    HER2阳性型乳腺癌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满其荣 赵甜甜 段超 李苓
    2023, 29(22):  3231-32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共94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32~73岁)。其中,49例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和化疗,45例患者仅接受化疗;评估每位患者HE切片肿瘤区域内TILs浸润程度,使用χ2检验对分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法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TILs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影响。结果 94例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61例呈轻度浸润,33例呈重度浸润。TILs浸润程度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靶向治疗组:32例呈轻度浸润,17例呈重度浸润。TILs重度浸润患者RFS长于TILs轻度浸润者(P=0.036);TNM分期和TILs浸润程度均是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3、P=0.029)。普通化疗组:29例呈轻度浸润,16例呈重度浸润。TILs重度浸润者的RFS长于TILs轻度浸润者(P=0.049);TNM分期和TILs浸润程度均是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P=0.001、P=0.028)。结论 TILs可作为HER2阳性型乳腺癌预测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肿瘤标志物,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新的治疗靶点。

    FVH与FVH-DWI错配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唐志 杨林 许磊 周建国
    2023, 29(22):  3236-3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及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门急诊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72 h)收治入院患者共100例,依据有无FVH征象,分成FVH阳性组与FVH阴性组。FVH阴性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5.49±12.13)岁;FVH阳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6.32±15.21)岁。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5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卒中后3个月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对两组梗死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进一步对FVH征阳性分布情况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核心梗死区进行匹配,分为匹配组和不匹配组,比较两组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FVH阳性组入院当天、入院后第15天NIHSS评分及出院3个月MRS评分分别为(9.49±1.32)分、(7.82±1.45)分、(3.48±1.22)分,FVH阴性组分别为(10.26±1.21)分、(9.54±1.32)分、(4.81±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VH阴性组大面积梗死占55.00%(22/40),FVH阳性组占18.33%(11/60),两组核心梗死区面积大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H-DWI匹配组和不匹配组FVH评分[(2.21±0.65)分比(4.73±0.78)分]及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2.59±0.42)分比(3.18±0.5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VH评分越高,FVH-DWI不匹配程度越高,其与侧支血管形成的关系越密切,其临床的预后越好。

    vWF抗原和活性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

    闫彬 杜伟鹏 翟素平 胡天喜 陶林静 叶亚平 周媛 孙星
    2023, 29(22):  3240-324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的抗原(vWF antigen,vWF:Ag)、活性(vWF activity,vWF:Ac)水平预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167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其中男97例,女70例,年龄(52.53±10.58)岁;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与恶性肿瘤组相匹配的135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1例,女44例,年龄(47.56±8.09)岁。检测两组vWF:Ag和vWF:Ac水平。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vWF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vWF:Ag与vWF:Ac之间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随访90 d,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vWF:Ag、vWF:Ac对患者发生VTE事件的预测价值。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组血浆vWF:Ag和vWF:Ac水平均显著升高[197.38%(143.54%,328.97%)比117.00%(97.70%,147.40%)、191.87%(130.85%,265.69%)比117.90%(99.50%,153.00%),Z=8.76、7.91,均P<0.001],且vWF:Ag与vWF:Ac呈正相关(r=0.783,P<0.001)。随访期间,VTE事件发生组的vWF:Ag、vWF:Ac水平高于未发生VTE事件组[432.38%(248.14%,539.55%)比183.00%(126.96%,246.02%)、258.38%(174.11%,373.84%)比175.42%(122.05%,251.00%),Z=5.65、3.89,均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WF:Ag是恶性肿瘤患者90 d随访期间发生VTE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03,P<0.001)。vWF:Ag和vWF:Ac预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8、0.719,灵敏度分别为78.8%、69.7%,特异度分别为75.4%、67.9%,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AUC=0.825)。vWF:Ag≥244.98%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VTE事件发生时间早于vWF:Ag<244.98%的患者(χ2=20.49,P<0.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vWF:Ag、vWF:A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两者之间的增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vWF:Ag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vWF可能是预测恶性肿瘤患者VTE事件的潜在标志物。

    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肾病综合征患者顽固性水肿中的应用效果

    申刚 赵伟伟 王梦君
    2023, 29(22):  3245-32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顽固性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式,依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NS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女15例,男30例,年龄28~67(49.02±5.14)岁;病程6~32(15.59±4.36)个月;水肿程度:中度29例,重度16例;24 h尿量(698.04±98.75)ml。研究组女16例,男29例,年龄30~68(48.76±4.98)岁;病程5~33(16.02±4.15)个月;水肿程度:中度27例,重度18例;24 h尿量(703.45±103.45)ml。常规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给予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水肿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体重、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Upro)、血肌酐(Scr)]、尿常规[24 h尿量、尿钠、尿钾排泄量]及血清胱抑素C(Cys-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常规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重和水肿消退时间均低于常规组[(62.39±2.87)kg比(67.96±3.62)kg、(9.04±2.24)d比(11.41±3.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9、4.2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Upro、Scr均低于常规组[(12.46±2.15)mmol/L比(16.46±1.89)mmol/L、(1.29±0.32)g/24 h比(1.88±0.38)g/24 h、(217.24±93.26)mmol/L比(273.48±101.1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7、7.97、2.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量高于常规组[(1 814.58±189.47)ml/24 h比(1 340.86±201.32)ml/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Cys-C、TGF-β均低于常规组[(5 140.29±25.89)ng/L比(6 128.56±30.45)ng/L、(1.87±0.34)mg/L比(2.20±0.52)mg/L、(304.64±62.25)ng/L比(409.46±83.5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87、3.56、6.75,均P<0.05)。结论 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NS患者顽固性水肿疗效显著,能改善肾功能,促进排尿,减轻体重,稳定电解质平衡。

    规范化管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在DRGs准确分组中的应用价值

    郁济 王晓颖
    2023, 29(22):  3250-325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准确分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接受管理的132例病案,将采取传统常规DRGs管理的66例病案划分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22~49(38.65±6.36)岁;采取规范化管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的66例病案划分为试验组,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1~48(38.23±6.25)岁。对比两组DRGs准确分组情况、医护人员满意度和DRGs分组差错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试验组DRGs分组规范率高于对照组,病案返修率低于对照组[81.82%(54/66)比60.61%(40/66)、6.06%(4/66)比19.70%(1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46、5.469,均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5.36±1.38)分比(20.21±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4P<0.05)。试验组差错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55%(3/66)比18.18%(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应用于DRGs准确分组中,可提高病案质量与医护人员满意度,减少差错的总发生率,值得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瑞马唑仑对老年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陈佳 王俊伟
    2023, 29(22):  3254-32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对老年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25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75.22±5.27)岁;对照组62例,男31例,女31例,年龄(76.13±5.33)岁。对照组术中实施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期间的麻醉镇静深度,麻醉前(T0)、诱导后(T1)、脑电双频指数(BIS)≤60(T2)、气管插管后(T3)等不同时间点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麻醉补救情况、术后苏醒质量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诱导后BIS≤60耗时为(60.25±20.33)s、气管插管前BIS值为(58.11±10.27),均低于对照组[(76.25±20.12)s、(65.22±1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0、T1、T2时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3时的HR、MAP及T0~T3的HR、MAP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补救率为4.76%(3/63)、麻醉补救剂量为(3.35±0.36)mg,均低于对照组[16.13%(10/62)、(8.26±2.41)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以及镇静评分(R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5/63),略高于对照组[6.45%(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辅助全身麻醉有利于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更快达到满意麻醉深度,对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补救治疗均有积极意义,也未明显增强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论著

    广州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IRU-VNTR位点与耐药性变迁的关联研究

    刘振宁 刘志辉
    2023, 29(22):  3259-32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元-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MIRU-VNTR)与耐药性变迁的关系。方法 对2011至201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多次分离培养株105株(2~8株不等)进行MIRU-VNTR分型,分析在治疗期间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耐药性有变化者与16个MIRU-VNTR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耐药表型和VNTR位点之间的相关性使用χ2检验。结果 61.1%(22/36)的患者(69株)发生了耐药性变迁,其中异烟肼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4株(5.8%),乙胺丁醇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18株(26.1%),链霉素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8株(11.6%),阿米卡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8株(11.6%),左氧氟沙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21株(30.4%),莫西沙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25株(36.2%)。耐药表型变迁百分率顺序: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异烟肼,6种耐药表型均存在菌株由敏感变为耐药或耐药变为敏感的情况。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变迁表型与VNTR位点的整体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变迁表型无变化与具有4种耐药变迁表型变化的VNTR位点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胺丁醇耐药表型-VNTR4348、链霉素耐药表型-VNTR0595、莫西沙星耐药表型-VNTR1907和莫西沙星耐药表型-VNTR1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病原菌耐药性变迁与MIRU-VNTR多态性存在关联,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不同程度胎盘早剥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莫世盼
    2023, 29(22):  3264-32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胎盘早剥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接诊的72例胎盘早剥孕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8.67±3.05)岁,妊周(33.69±1.35)周,根据胎盘早剥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42例)与重型组(30例)。同期收集72例健康妊娠的孕妇作为参照组,年龄(28.56±3.11)岁,妊周(33.42±1.23)周。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轻型组与重型组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凝血指标预测不同程度胎盘早剥的效能。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PT(14.22±1.54)s、D-D(4.46±1.37)μg/L,均高于参照组[(9.11±0.45)s、(0.34±0.1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26、25.450,均P<0.001);观察组FIB(3.46±0.42)g/L,低于参照组[(4.52±0.9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9,P<0.001);观察组与参照组的APTT、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型组D-D水平高于轻型组[(5.88±1.73)μg/L比(3.05±1.01)μg/L,t=8.734,P<0.001],FIB低于轻型组[(3.00±0.26)g/L比(3.93±0.59)g/L,t=8.079,P<0.001];轻型组与重型组的PT、APTT、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B、D-D预测轻重度胎盘早剥孕妇的AUC分别为0.630、0.609,而FIB联合D-D预测轻重度胎盘早剥的灵敏度为87.99%,特异度为86.59%,AUC为0.897,大于单一FIB、D-D的AUC,通过DeLong检验,联合预测的AUC与FIB、D-D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3、2.784,均P<0.001)。重型组胎盘早剥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轻型组胎盘早剥孕妇[70.00%(21/30)比30.95%(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1,P<0.001)。结论 胎盘早剥母婴结局与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胎盘早剥孕妇凝血功能指标中FIB下降、D-D升高与孕妇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FIB联合D-D预测胎盘早剥严重程度的效能佳。

    临床研究

    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防治剖宫产产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

    张文礼 文先杰 庄静文 林金兵 刘幸清 陈伟健 许雪洁 邹林 胡旭东
    2023, 29(22):  3269-327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行硬膜外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术的剖宫产产妇产后爱丁堡抑郁评分、产后抑郁症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80例2022年1月至12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足月孕产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39岁,体质量50~80 kg,孕周37~41周。计划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产后均采用硬膜外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观察组在上述镇痛方式中加入帕瑞昔布钠。记录产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镇痛不良反应;分别于术前1 d、产后3 d和产后2周评估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记录产后抑郁发生例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的BDNF和5-HT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产后12、24和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23±0.83)分比(3.05±0.82)分、(2.98±0.86)分比(3.78±1.03)分、(3.43±0.87)分比(3.90±0.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3 d和产后2周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7.23±2.55)分比(9.55±3.52)分、(8.15±3.09)分比(9.58±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产后3 d和产后2周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0%(3/40)比25.00%(10/40)、5.00%(2/40)比22.50%(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产后3 d和产后2周的血清BDNF和5-H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加强硬膜外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的效果,降低剖宫产产后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血清BDNF和5-HT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联合长时间放置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的价值

    董方华 王志丹 李苗珠 严海杰
    2023, 29(22):  3274-327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联合长时间放置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IUA)分离术(TCRA)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拟行TCRA治疗的IUA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8.58±5.84)岁,试验组年龄(28.41±5.08)岁。对照组术后采用长时间放置球囊子宫支架+人工周期治疗;试验组术后采用长时间放置球囊子宫支架+人工周期治疗+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比较两组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宫腔粘连复发率、月经改善情况、妊娠率、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粘连因子水平。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宫腔形态恢复总有效率、术后妊娠率以及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IUA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1.11%(5/45)比31.11%(14/45),χ2=5.404,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5±0.87)mm比(7.01±0.96)mm,t=7.974,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8.24)ng/L比(47.01±7.66)ng/L、(32.11±5.37)μg/L比(38.05±4.62)μg/L,t=9.200、5.625,均P<0.05]。结论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联合长时间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在预防TCRA术后复发中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宫腔形态恢复,改善月经和妊娠情况,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血清TNF-α、TGF-β1水平。

    高渗盐水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胡旭威 李作士 刘国元
    2023, 29(22):  3280-32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探讨3%高渗盐水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水平的抑制作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与其他镇静镇痛药物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3%高渗生理盐水及右美托咪定进行强化治疗。在伤后12 h(T1)、24 h(T2)、48 h(T3)和72 h(T4)测定血清IL-6、TNF-α、NSE及S100B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2、T3和T4时刻的血清IL-6分别为(276.11±18.64)ng/L、(165.07±15.32)ng/L、(126.07±16.15)ng/L,TNF-α分别为(1.27±0.21)ng/L、(1.22±0.25)ng/L、(0.78±0.15)ng/L,NSE分别为(16.74±3.51)μg/L、(19.07±4.91)μg/L、(14.97±2.21)μg/L,S100B分别为(0.47±0.15)μg/L、(0.56±0.23)μg/L、(0.32±0.16)μg/L;对照组患者在T2、T3和T4时刻的血清IL-6分别为(315.23±19.54)ng/L、(199.05±16.16)ng/L、(141.02±17.98)ng/L,TNF-α分别为(1.47±0.25)ng/L、(1.45±0.22)ng/L、(0.91±0.19)ng/L,NSE分别为(20.17±3.21)μg/L、(24.17±5.61)μg/L、(17.06±2.98)μg/L,S100B分别为(0.67±0.28)μg/L、(0.87±0.32)μg/L、(0.47±0.13)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高渗盐水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抑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炎症因子水平的表达,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护理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管理在胰十二指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孔敏 靳欣 王宗霞
    2023, 29(22):  3284-32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护理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5~85(52.26±1.7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6~85(52.79±1.9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MEWS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0%(3/40)比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5,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40)比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5)。结论 基于MEWS的护理管理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能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不同方法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钱曦明 周媛婷 项妤枫
    2023, 29(22):  3288-32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18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男45例,女45例,年龄40~78(60.36±9.12)岁。研究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39~78(60.12±9.05)岁。对照组采取常规皮下注射法,研究组采取改良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对比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疼痛程度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注射后疼痛程度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52,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注射后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程度比较[66.67%(60/90)比24.44%(22/90)、24.44%(22/90)比50.00%(45/90)、8.89%(8/90)比25.56%(23/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344、12.577、8.768,均P<0.05)。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2.22%(83/90),高于对照组[74.44%(6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0,P<0.05)。随访6个月,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22%(2/90)比11.11%(1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结论 改良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邢雪珂 樊琳琳 王玉珊 韩丹莹
    2023, 29(22):  3292-329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应用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113例axSp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抽签法分组,在研究过程中失访3例,最终对照组54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男45例、女9例,年龄27~37(30.54±2.77)岁,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男48例、女8例,年龄27~36(30.22±3.16)岁,给予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对比两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及脊柱功能。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与秩和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简明疼痛量表(BPI)分低于对照组[(21.06±4.87)分比(35.94±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8,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阶段变化问卷(PSOCQ)中的行动期和维持期均高于对照组[28.57%(16/56)比12.96%(7/54)、50.00%(28/56)比29.63%(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P<0.05)。结论 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与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对axSpA患者干预后,患者疼痛自我效能、脊柱功能改善效果相当,但疼痛自我管理方案的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更优。

    1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及肌炎患者的护理

    吴洁媛 曹迎春 张咏军
    2023, 29(22):  3298-33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1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及肌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分阶段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方案,结合Borg分级制定耐力运动处方、早期心肺康复锻炼、肢体康复锻炼;密切监测病情、积极配合救治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体位管理,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加速患者康复。经多学科合作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发现患者基本恢复生活自理。

    AOFAS量化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孙红梅 项招妮 孙兆莲 李明鑫 刘昀 李文亮
    2023, 29(22):  3301-330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量化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48.69±13.21)岁,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48.71±13.19)岁,行AOFAS量化康复训练。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例患者因失访剔除,共84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次日、术后12周时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术后12周,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AJFAT)、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总评分均较术后次日有所提升,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38.25±6.85)分比(34.26±7.12)分、(17.63±2.19)分比(16.52±2.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7、2.286,均P<0.05)。结论 AOFAS量化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

    1例透析35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尹燕 全梓林 胡霞 康小莉 宋利 陈诚 崔冬梅 赵立艳
    2023, 29(22):  3305-33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5年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患者是65岁的女性,分别于2021年12月及2022年3月2次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重点包括缓解疼痛、预防伤口感染、个性化营养支持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以实现最佳膝关节运动并尽快安全地恢复患者膝关节全部功能,避免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结果 经过有效镇痛、控制伤口感染、营养支持、积极的物理疗法及功能锻炼后,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可自行行走。结论 透析35年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重点关注缓解疼痛、预防伤口感染、个性化营养支持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经过有效的镇痛、控制伤口感染、营养支持和积极的功能锻炼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避免全膝关节置换后并发症。

    任务驱动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郑延华 陈少华 胡天宏
    2023, 29(22):  3309-331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实习的59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28名)和试验组(31名)。对照组女24名,男4名,年龄(21.25±0.65)岁,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学;试验组女28名,男3名,年龄(21.71±0.59)岁,在常规教学基础上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Sandwich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学习积极主动性(ALS)及批判性思维能力(CTDI-CV)、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实践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入科时,两组ALS评分和CTDI-C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科时,试验组ALS评分和CTDI-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5.48±6.34)分比(67.18±6.57)分、(284.29±7.69)分比(267.39±9.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6、7.578,均P<0.001)。试验组出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8.06±6.53)分比(80.29±8.70)分、(87.68±5.71)分比(78.96±7.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0、5.221,均P<0.001)。试验组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3.5%(29/31)比75.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5,P<0.05)。结论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骨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可充分调动护生的自主学习积极主动性,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操作实践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中老年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郑淑倩 杨馥曼 童红霞
    2023, 29(22):  3314-331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3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80例高磷血症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35例,年龄(51.28±2.3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低磷饮食依从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Scale,SSR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80例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评分为(58.55±8.21)分;性别以及年龄对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SSRS评分以及血液透析时间对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护理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指标明显比护理前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老年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较低。患者受教育程度、SSRS评分以及血液透析时间是影响患者饮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干预可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OKR管理体系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唐钦妹 姜丹 刘胜子 周丽芳 徐鹏辉 李彩霞 潘玲 符霞
    2023, 29(22):  3318-3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22.04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OKR)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干预组男31例,女31例,年龄(57.15±15.49)岁;对照组男37例,女25例,年龄(57.52±14.75)岁。对照组透析治疗时间2.00(1.04,5.08)年,干预组透析治疗时间2.67(1.25,5.00)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OKR体系实施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采用t检验。结果 干预组血红蛋白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117.94±14.61)g/L比(104.60±14.50)g/L、(50.00±4.14)比(43.08±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3、-8.799,均P<0.001)。结论 OKR管理体系的应用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利于对患者的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