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06-01
    上一期   
    医学新进展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王艺霏 薛海波
    2023, 29(11):  1481-14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在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作用,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活化的T细胞上的PD-1与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结合,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黑色素瘤、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PD-1抑制剂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改善关节镜手术视野中的研究进展

    孙悦 龚荣花
    2023, 29(11):  1485-14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冲洗液配置及灌注方法、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综述关节镜手术中使用肾上腺素稀释的冲洗液改善手术视野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关节镜手术视野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可行性分析

    昝兴淳 许季详 周小妹
    2023, 29(11):  1489-14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总结高压氧舱内治疗同步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可行性分析,探讨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可行性以及确立下一步研究方向。检索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CNKI、PubMed数据库有关在高压氧舱内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设计、康复治疗技术、研究机制以及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纳入文献研究内容,按照功能大体可分为5个不同方向:运动康复、认知康复、呼吸康复、肌骨康复、康复护理领域。研究涉及的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综合康复运动训练、运动意念治疗、作业认知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仿生电刺激、右正中神经电刺激、针刺、人工鼻、牵引治疗,其中以舱内物理治疗、作业疗法、传统康复为多。近10年该类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试验设计较为多样,以随机对照试验及配对试验设计较多。研究的受试对象以康复科常见患者为主,对于疗效评价方式以各类康复评价量表为主。主要涉及机制:(1)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2)促进神经血管单元的修复;(3)强化中枢神经可塑性;(4)激活相关蛋白酶、生长因子、三磷酸腺苷。当前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临床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多聚焦于脑卒中、颅脑损伤后早期及后遗症期的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而亟需通过这些研究揭示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的确切作用机制。高压氧舱内康复治疗效果仍需通过进一步的临床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子宫动脉栓塞术专栏

    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阴道分娩后胎盘植入的疗效分析

    任坤海 郑秀琼 徐榕莉 林金孝
    2023, 29(11):  1494-149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针对阴道分娩后胎盘植入实施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后胎盘植入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年龄(31.21±3.64)岁,孕次(3.21±0.68)次,产次(0.79±0.12)次。观察阴道分娩后胎盘植入患者诊断时机、产前处理、产时处理、产后处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33例患者在产前、产时、产后不同阶段均根据其实际患病情况展开了针对性的治疗与干预,其HCG恢复正常时间为(35.24±6.13)d。治疗后患者生理职能[(81.09±3.17)分]、精神状态[(81.16±4.25)分]、总体健康[(81.34±3.07)分]、活力[(81.29±4.22)分]、躯体疼痛[(83.48±3.08)分]、生理功能[(81.56±4.35)分]、情感职能[(81.54±4.27)分]、社会功能评分[(81.88±3.52)分]均高于治疗前[(73.24±4.55)分、(73.17±3.87)分、(73.28±5.43)分、(73.44±4.87)分、(75.49±5.27)分、(73.15±4.88)分、(74.28±3.48)分、(74.48±3.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1、7.985、7.422、6.997、7.519、7.390、7.571、8.160,均P<0.001)。结论 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对阴道分娩后胎盘植入患者实施治疗时,能够产生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优化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痛经缓解程度比较

    朱科俊 付丽朴 李晓峥 郝世辉 张宗城
    2023, 29(11):  1497-15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程度的差异。方法 对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选择HIFU治疗[40例,年龄(38.10±3.23)]或UAE治疗[36例,年龄(38.22±3.30)岁]的资料完整有痛经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MRI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痛经程度。观察患者术后1、3、6、12个月痛经缓解程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HIFU治疗组随访时间[(15.3±1.3)个月]与UAE治疗组[(15.1±0.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5,P=0.134)。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UAE治疗组的痛经VAS评分[(3.19±0.19)分]低于HIFU治疗组[(3.68±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6,P=0.006)。结论 对于有痛经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选择UAE治疗后的近期(术后6个月)痛经缓解程度优于选择HIFU治疗。

    文献分析

    灸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刘静媛 张帆 白艳 周文琴
    2023, 29(11):  1501-15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灸法干预癌因性疲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OVID数据库中有关灸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6日,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后,使用AMSTAR 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GRADE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3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低级,4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极低级。纳入文献包括25个结局指标,GRADE系统证据质量评价显示1个结局指标为中级,7个指标为低级,17个指标为极低级。结论 灸法对癌因性疲乏有良好疗效,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较低,未来仍需开展更规范、严谨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临床应用灸法有较好安全性,但原始研究报告不良反应简单,未来需详细报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预防处理方法的预案。

    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

    安然 黄琴丽 刘美子 李敏艳 陈文凤 吴子童
    2023, 29(11):  1506-151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8月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相关研究的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 172篇相关文献,发文量总体上逐年增长,美国、英国、荷兰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多,重要的研究机构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及英国的伦敦大学,研究方向主要是肿瘤学、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康复学,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研究热点主要是乳腺癌重返工作岗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及头颈部肿瘤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经历及感受;癌症幸存者重返工作岗位的远期结果。乳腺癌和头颈部肿瘤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体验的质性整合、职业治疗干预及心理健康状况是研究前沿。结论  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相关研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很少,建议国内学者基于我国国情,参考国外的经验及管理体系,促进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科研课题专栏

    厦门地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KPC的调查研究

    王夙昕 邸玥莹 邹慧青 陈旭 张勇翔 张玲
    2023, 29(11):  1514-15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医院感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使用VITEK 2 COMPACT 15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评估检测分离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改良Hodge实验以亚胺培南为指示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筛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分析阳性菌株KPC的型别;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探讨产KPC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基因型,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是否存在医院内播散。结果 厦门地区分离的18株产KPC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的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仅对多黏菌素敏感;KPC基因型为KPC-2型;PFGE结果显示,88.9%(16/18)肺炎克雷伯菌属于多个基因型,11.1%(2/18)大肠埃希菌分别属于2个基因型。结论 厦门地区医院存在院际流行的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没有发生地区性的暴发流行,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甲状旁腺素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效能

    叶晓燕 于金兰 宋新霞 杨玲 李俊娟
    2023, 29(11):  1518-15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激素(PTH)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0.52~78.96岁,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收集患者BMP、PTH等临床资料,随访1年。统计随访期间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情况,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BMP与PTH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无效的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有20例(16.67%)无效,其余100例(83.33%)有效。无效组与有效组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收缩压、白蛋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效组BMP、PTH高于有效组(t=3.538、19.018,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BMP、PTH水平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OR=2.849,P=0.032;OR=2.77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BMP、PTH及二者联合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无效的灵敏度分别为73.91%、73.91%、86.9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3、0.758、0.860;BMP联合PTH的灵敏度高于BMP、PTH单一评估(均P<0.001)。结论 BMP、PTH水平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性骨病有关,BMP处于高水平时肾性骨病发生风险更高,二者联合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性骨病效能较高。

    超皮秒双波长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研究

    何诗琪 马少吟 李月明 李佩斯 王艳芳 朱慧兰 龚业青
    2023, 29(11):  1523-15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超皮秒双波长1 064 nm联合532 nm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激光科就诊的黄褐斑患者45例,均为女性,年龄(40.6±2.4)岁,采用超皮秒双波长1 064 nm联合532 nm点阵激光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采用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VISIA检测正面紫外线斑、棕色斑、斑点、红斑计数分值,医生整体评价法(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PGA)观察疗效,评估不良反应。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3次后PGA评分显示完全清除2例(4.4%),基本清除2例(4.4%),明显改善5例(11.1%),中度改善19例(42.2%),轻度改善15例(33.3%),无改善1例(2.2%),较治疗前加重1例(2.2%),改善率达95.6%。治疗前及治疗1次、2次、3次后M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87 0,P=0.000 2);与基线值[(19.32±10.36)分]相比,治疗2次后[(12.13±7.27)分,t=2.919 0,P=0.004 9]、治疗3次后MASI评分[(9.49±6.65)分,t=4.372 0,P<0.000 1]均明显下降。VISIA棕色斑分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1 0,P=0.000 5);在3次治疗后[(22.24±7.84)分]较基线值[(29.06±8.72)分]出现下降(t=3.579 0,P=0.000 7);红色斑分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72 0,P=0.000 7),与基线值[(18.80±9.51)分]比较,在治疗2次[(14.09±7.18)分,t=3.164 0,P=0.002 2]、3次后[(13.26±8.49)分,t=3.229 0,P=0.001 9]均明显下降。患者术中出现轻度疼痛,术后出现轻度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均在2~7 d内消退,无水疱疤痕。结论 超皮秒双波长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辅助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研究

    邢亚伟
    2023, 29(11):  1528-15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辅助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12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施无痛分娩,经抽签法分为两组,将应用常规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62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9.15±0.33)岁,孕周(37.55±0.23)周,初产妇37例、经产妇25例],将应用低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63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年龄(29.12±0.14)岁,孕周(37.52±0.14)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28例],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及用药安全性。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产妇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120 min及宫口全开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第一产程(10.35±0.85)h短于对照组(10.77±0.33)h(t=3.631,P<0.001)、第二产程(1.33±0.28)h短于对照组(1.75±0.82)h(t=3.844,P<0.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3.17%(2/63)低于对照组14.52%(9/62)(χ2=7.720,P=0.005)、缩宫素应用率7.94%(5/63)低于对照组17.74%(11/62)(χ2=4.291,P=0.038)。观察组产后改良Bromage评分(1.23±0.44)分低于对照组(2.12±0.36)分(t=12.366,P<0.001)、24 h内泌乳量(33.15±5.23)ml高于对照组(30.11±5.16)ml(t=3.271,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6.35%(4/63)低于对照组19.35%(12/62)(χ2=4.735,P=0.030)。结论 应用低剂量罗哌卡因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与常规剂量近似,且与常规剂量相比,低剂量用药可缩短产妇产程,对改善分娩情况、避免运动神经阻滞、提高产后泌乳量、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均有积极意义。

    关节镜在膝关节脱位并发韧带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闫志强
    2023, 29(11):  1533-15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关节镜在膝关节脱位并发韧带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临沂市中医医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脱位并发韧带损伤患者56例临床资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2~63(42.52±8.52)岁;观察组28例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20~62(43.51±8.3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关节伸直角度、屈曲角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Function Form,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09±0.7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52±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5,P=0.028);观察组屈曲角度(116.49±5.62)°,显著高于对照组(113.25±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34);观察组IKDC、Lysholm评分(88.54±9.75)分、(79.56±9.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25±9.25)分、(73.52±8.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2.483,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2/28)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结论 应用关节镜为膝关节脱位并发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受,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水平,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贮存式与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择期手术的疗效研究

    黄爱群 魏淑贞 陈惠红 叶思城 孙凯
    2023, 29(11):  1537-15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贮存式与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非肿瘤择期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科诊断为非肿瘤疾病的择期手术40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男8例、女12例,年龄(60.75±23.26)岁,接受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7.00±16.95)岁,接受异体输血。对比两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输血量、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和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Hb、HCT、PLT、APTT、PT、FIB、输血量、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异体输血,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择期手术安全且有效,对加强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丙泊酚泵注下的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胃癌根治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罗韵 徐国亭
    2023, 29(11):  1541-15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丙泊酚泵注下的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用于胃癌根治术全麻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68例。将采用丙泊酚泵注下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列为静脉组[男/女=35/33,年龄(55.24±5.17)岁],将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患者列为吸入组[男/女=38/30,年龄(55.33±5.25)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免疫功能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静脉组术中心率(HR)(65.45±5.28)次/min高于吸入组(62.33±5.17)次/min(t=3.482,P<0.001),平均动脉压(MAP)(90.44±10.27)mmHg(1 mmHg=0.133 kPa)高于吸入组(85.33±10.16) mmHg(t=2.917,P=0.004),血氧饱和度(SaO2)(98.24±5.11)%高于吸入组(95.12±5.36)%(t=3.474,P<0.001),呼吸频率(PR)(20.26±2.35)次/min低于吸入组(21.37±2.46)次/min(t=2.691,P=0.008)。静脉组术后1、3、5 h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吸入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等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均受到一定抑制,但静脉组的CD3+(38.77±5.16)%高于吸入组(36.33±5.25)%(t=2.733,P=0.007),CD4+(45.15±5.24)%高于吸入组(42.27±5.16)%(t=3.229,P=0.002),IgM(1.22±0.35)g/L高于吸入组(0.95±0.64)g/L(t=3.052,P=0.003),IgA(1.52±0.76)g/L高于吸入组(0.96±0.61)g/L(t=4.739,P<0.001)。静脉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7.35%(5/68)略高于吸入组5.88%(4/68)(χ2=0.175,P=0.676)。结论 采用丙泊酚泵注下的全凭静脉麻醉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可起到更加显著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且与吸入麻醉相比,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作用更轻,且全凭静脉麻醉并未明显增加患者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基础研究

    基于细胞焦亡途径探讨高良姜素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机制

    王浩坤 刘成霞
    2023, 29(11):  1546-155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galangin)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将C57BL/6小鼠30只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良姜素组(40 mg·kg-1·d-1)、美沙拉嗪组(0.5 g·kg-1·d-1)、高良姜素联合美沙拉嗪组(高良姜素40 mg·kg-1·d-1、美沙拉嗪0.5 g·kg-1·d-1)。3.5% DSS溶液连续干预7 d建立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的同时药物干预,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第8天麻醉后处死所有小鼠,进行组织损伤指数(histological index,H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的表达。采用One-way ANOVA。结果 模型组DAI及HI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他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高良姜素降低了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均P<0.01),且联合美沙拉嗪效果更加显著(均P<0.05)。ELISA结果表明高良姜素可以抑制IL-1β、IL-18的表达(均P<0.05),且联合美沙拉嗪作用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 高良姜素可以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且联合美沙拉嗪效果更加显著,其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实现的。

    论著

    针刺治疗联合常规止吐对比常规止吐在预防高致吐化疗方案的肺癌患者中的CINV有效性及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

    闫冰川 丁常清 江鹏 李晓珊 吴创洲 张洁 马磊
    2023, 29(11):  1553-15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常规止吐方案预防高致吐性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化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8例,年龄(54.43±1.36)岁,女性22例,年龄(51.45±1.71)岁;对照组男性26例,年龄(53.62±1.29)岁,女性24例,年龄(52.63±1.63)岁。对照组患者给予5-羟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 3,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激活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拮抗剂基础止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针刺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经过120 h的疗程观察,观察组总观察期(开始化疗后0~120 h)、急性期(开始化疗后0~24 h)、延迟期(开始化疗后<24~120 h)呕吐完全缓解比例高于对照组[88%(44/50)比70%(35/50)、96%(48/50)比88%(44/50)、90%(45/50)比74%(37/50)],其中总观察期、延迟期观察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恶心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观察期、急性期、延迟期无显著恶心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70%(35/50)比48%(24/50)、88%(44/50)比70%(35/50)、74%(37/50)比50%(2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常规止吐预防高致吐性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具有良好效果,安全系数高,患者接受度较好,利于患者配合完成化疗疗程,且用穴及操作简单,可作为肿瘤专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低温冲击镇痛联合肌效贴在CT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效果

    徐基瑛 梁联保 赵振华 陈伟标
    2023, 29(11):  1556-15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T检查期间造影剂外渗患者应用低温冲击镇痛联合肌效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4(61.0±9.6)岁;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8~72(60.0±7.4)岁。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使用低温冲击镇痛联合肌效贴外贴。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效率、治愈率、起效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3±1.36)分比(5.33±1.23)分,t=2.535,P<0.05;(2.93±1.03)分比(4.00±1.07)分,t=2.779,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26/30)比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5.33±1.45)h比(6.67±1.35)h,t=2.613,P<0.05]、治愈时间[(20.53±4.32)h比(23.60±3.80)h,t=2.065,P<0.05]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低温冲击镇痛疗法联合肌效贴对于造影剂外渗患者的疼痛缓解、肿胀消退均有良好的作用,起效迅速,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成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使用。

    冠心Ⅱ号方颗粒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吴坤生 钟玉娟 潘惠京 王玉林
    2023, 29(11):  1560-15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冠心Ⅱ号方颗粒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2.34±7.86)岁;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1.63±8.42)岁。对照组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心Ⅱ号方颗粒,持续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值)、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另两组均观察至术后6个月,记录支架内再狭窄(ISR)、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55/60)比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08);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及FMD值、血清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NF-κB、TNF-α、IL-6、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均更明显(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ISR发生率[1.67%(1/60)比13.33%(8/60)]、MACE发生率[5.00%(3/60)比16.67%(10/60)]均低于对照组(χ2=4.324、4.227,P=0.038、0.040)。结论 冠心Ⅱ号方颗粒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术后MACE、ISR风险,从而改善预后。

    阿普唑仑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赵笑妍 尚平平
    2023, 29(11):  1565-15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阿普唑仑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2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60.44±5.36)岁,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63例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61.25±5.41)岁,术前采用阿普唑仑片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术前术后应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观察组术前1 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22±5.76)分比(44.49±5.33)分、(40.36±5.33)分比(44.46±5.49)分、(41.35±5.46)分比(45.11±5.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3、4.237、3.846,均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日,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催乳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32±1.06)mg/kg比(5.77±1.36)mg/kg、(376.45±50.61)nmol/L比(405.33±50.12)nmol/L(14.23±5.16)mmol/L比(17.44±5.2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55、3.205、3.438,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11±1.24)分比(5.63±1.27)分]、术后24 h内胸腔引流量[(88.45±10.47)ml比(93.11±10.36)ml]、拔管时间[(3.61±1.22)d比(4.77±1.48)d]、住院时间[(6.64±1.23)d比(7.88±1.46)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71、2.501、4.785、5.174,均P<0.05)。术后首日,观察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6.35%(4/63)比4.84%(3/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普唑仑辅助肺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

    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艳军 张磊 盛秀云 叶德敬 王静
    2023, 29(11):  1569-157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一线化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范围16~55岁,中位年龄32.7岁;联合组43例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范围16~58岁,中位年龄33.6岁。对照组接受CHOP化疗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 d1)+表柔比星(50 mg/m2 d1)+环磷酰胺(750 mg/m2 d1)+泼尼松(100 mg qd d1~5)];联合组在CHO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另给予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水平[CD3+、免疫球蛋白G(IgG)]、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22例;联合组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13例;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69.77%(30/43),高于对照组的48.44%(21/43)(χ2=4.900,P=0.027)。两组患者治疗前CD3+、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0、0.146,P=0.811、0.884);治疗后,两组CD3+、IgG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的CD3+、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131、11.939,P=0.036、<0.001)。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60%(8/43),对照组为16.28%(7/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776)。结论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评价

    刘春华 刘玲 陶昌明 贺玉凯
    2023, 29(11):  1573-1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月10日至2022年9月10日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4.52±7.13)岁,给予常规TACE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3.74±6.55)岁,给予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浸润转移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Ridit检验。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72.92%(35/48)比52.08%(25/48)、85.42%(41/48)比62.50%(30/48)](χ2=4.444,P=0.035;χ2=6.544,P=0.010)。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4.28±5.35)%、(33.52±2.81)%、(1.28±0.23),均高于对照组的(58.92±5.13)%、(28.75±2.63)%、(1.03±0.19);AST、ALT、TBIL、VEGF、GPC-3、CD8+分别为(38.73±8.41)U/L、(47.62±10.39)U/L、(17.95±2.35)µmol/L、(312.58±33.45)ng/L、(10.75±1.98)µg/L、(26.19±2.04)%,均低于对照组的(55.62±7.85)U/L、(67.88±11.55)U/L、(22.46±2.71)µmol/L、(338.74±35.76)ng/L、(12.46±2.05)µg/L、(27.91±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10、8.587、5.806、10.172、9.035、8.711、3.701、4.156、4.040,均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5%(15/48)比25.00%(12/48)](P>0.05)。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免疫功能抑制,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

    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姜恒蔚 于丽瑛 由健 郑茜
    2023, 29(11):  1578-158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跌倒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63.06±6.54)岁,接受临床常规康复治疗+假性全身振动训练;研究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63.37±6.59)岁,接受临床常规康复治疗+全身振动训练。采用前后倾斜角度(F-BIA)、左右倾斜角度(L-RIA)、患侧单腿站立时间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评估患者跌倒风险,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跌倒风险、生活质量。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F-BIA、L-RIA、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1.37±0.76)°比(1.03±0.62)°、(3.24±1.36)°比(2.11±1.03)°、(4.58±2.17)s比(3.12±1.43)s](均P<0.05);两组MF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31.07±4.12)分比(82.57±8.67)分、(43.54±5.26)分比(82.15±8.62)分](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13.458,P<0.001);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病例报告

    度伐利尤单抗致Graves眼病1例

    张善兰 刘晓辉 柯金 王恒石 肖素芳
    2023, 29(11):  1583-15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心脏浸润1例

    初文慧 高娜 刘增艳 罗丽卿 谷文蓉 于文征
    2023, 29(11):  1585-15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增殖浸润,导致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同时,白血病细胞亦可以在髓外组织中生长浸润,可累及患者的多个部位或器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主要是肝、脾、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等,白血病的心脏浸润极为少见,本文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急性淋巴白血病心脏浸润,并分析其诊疗经过,以期对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1例

    周柄宇 胡平平
    2023, 29(11):  1588-159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病程长且病变复杂的慢性乳腺疾病,以浆细胞浸润和乳腺导管扩张为特点。其多发于非哺乳期,哺乳期间比较少见。因为其病因不明,多与乳腺癌等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可达56.9%~73.1%。为了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率,本文拟结合文献回顾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护理研究

    结核病专科护士自身因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吴玲 刘玉美 周敏娟 包婉玲 陈玉梅 曾华志
    2023, 29(11):  1591-159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结核病专科护士对工作压力的体验,全面评估自身因素对工作压力感受的影响,以提高其身心适应能力。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7月对广州市胸科医院249名18~50岁(平均32岁)的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35个条目进行问卷调查,每条目按“从未遇到或经历过”“有时遇到或经历过”“经常遇到或经历过”“几乎每天遇到或经历过”4级评分法分别计分1~4分,35个条目总得分按35~70分、71~105分、106~140分3个等次将工作压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描述性分析结核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职称、学历人群间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36~46岁[22.41%(13/58)]、≥46岁[18.18%(12/66)]年龄组重度工作压力比例高于≤25岁[6.78%(4/59)]、25~36岁[12.12%(8/66)]年龄组,将此2个年龄组合并进行3个年龄组对比分析时,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1,P=0.045),但各组间3种工作压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师感受到重度工作压力的比例[20.75%(22/106)]高于护士、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6.49%(5/77)、16.67%(9/54)、0](P=0.007)(主任护师只有1例,故忽略不计)。第一学历大专、本科护士中度工作压力感受者比例高于中专护士[70.80%(80/113)、70.97%(22/31)比55.24%(58/105)](χ2=6.431,P=0.04),而第一学历中专护士重度工作压力感受者比例高于大专和本科护士[20.95%(22/105)比9.73%(11/113)、12.90%(4/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1,P=0.64);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5岁以上、中专学历和护师职称护士感受到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的比例较高,需要缓解与释放工作压力的重点人群值得医院管理者密切关注。

    PDCA循环联合鱼骨图分析提升护士压力性损伤预防能力的效果观察

    江巧霞 李柳英 左曼 曾雪玲
    2023, 29(11):  1595-159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联合鱼骨图分析提升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预防能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类试验性研究。2021年12月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3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工作年限4~30年,年龄(31.32±7.27)岁。于2022年1月起通过绘制鱼骨图分析影响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能力的因素,并开展PDCA活动:明确专科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考核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及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压力性损伤预防健康宣教图文手册以及宣教视频。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比较2021年12月(实施前)与2022年6月(实施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得分、压力性损伤高风险预防措施落实率。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实施PDCA活动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得分高于实施前[(87.27±15.53)分比(60.45±8.18)分],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高于实施前[88.83%(152/172)比77.69%(101/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P=0.02;χ2=6.21,P=0.01)。结论 PDCA循环联合鱼骨图分析能有效提升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预防能力。

    营养干预导向的前瞻性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田瑞婷 何建鑫
    2023, 29(11):  1599-16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以营养干预为导向的前瞻性护理对化疗联合双硫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双硫仑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52.16±8.27)岁,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6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月经状态:绝经16例、未绝经24例,分子亚型:Luminal型23例、三阴性13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年龄(53.05±7.29)岁,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4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月经状态:绝经18例、未绝经22例,分子亚型:Luminal型22例、三阴性15例、Her-2过表达型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营养干预为导向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M、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B)]。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u检验。结果 观察组营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0.00%(28/40)比55.00%(22/40)](u=2.240,P<0.05);干预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血清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0.12±3.88)比(39.76±4.04)、(37.22±3.51)比(30.64±2.99)、(1.41±0.15)比(1.29±0.18)、(2.14±0.31)g/L比(1.85±0.27)g/L、(1.94±0.33)g/L比(1.36±0.28)g/L、(11.62±3.50)g/L比(10.07±2.8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97、9.026、3.239、4.462、8.476、2.175,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0.15±3.07)分比(16.14±2.58)分、(22.13±3.85)分比(17.69±3.24)分、(22.64±3.59)分比(17.83±3.12)分、(20.36±4.58)分比(17.14±4.09)分、(27.12±7.39)分比(20.45±6.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4、5.581、6.396、3.317、4.201,均P<0.05)。结论 以营养干预为导向的前瞻性护理应用于化疗联合双硫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可改善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评估性营养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闫路捷 徐同欢 曹春艳
    2023, 29(11):  1604-16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取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16±4.87)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49±4.28)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23.18±3.50)kg/m²],总蛋白[(63.33±3.17)g/L]、白蛋白[(35.41±6.24)g/L]、血红蛋白水平[(119.18±18.35)g/L],身体功能[(22.23±1.16)分]、心理功能[(22.16±1.05)分]、社会功能[(21.96±1.28)分]、环境[(22.13±1.78)分]、同伴关系[(14.31±0.55)分]、执行自我护理[(17.71±0.45)分]、问题解决[(19.31±4.34)分]、情绪变化评分[(10.23±0.88)分]均高于对照组[(21.27±2.54)kg/m²、(61.03±3.01)g/L、(32.05±3.57)g/L、(110.59±14.33)g/L、(18.47±1.12)分、(17.84±1.46)分、(17.96±1.34)分、(18.46±1.86)分、(13.94±0.77)分、(17.25±0.60)分、(16.67±3.97)分、(9.56±0.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9、2.882、2.559、2.021、16.488、16.986、15.263、10.079、2.142、3.359、2.458、3.209,均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可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可推广。

    高压氧联合揿针对跟骨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

    李芸香 成丽敏 霍雪臣
    2023, 29(11):  1608-16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高压氧联合揿针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的控制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入住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骨科的跟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9±6.3)岁,采取常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冷敷等;高压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7.4±5.7)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联合揿针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7.2±5.9)岁,在高压氧组基础上进行揿针治疗。对比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采用方差分析、SNK-q检验、χ2检验。结果 3组患者术前1 d[(5.3±0.9)分、(4.1±1.1)分、(2.6±0.8)分]、术后1 d静息痛评分[(7.5±1.2)分、(5.5±1.2)分、(3.7±1.2)分]及术后7 d运动痛评分[(6.1±0.6)分、(4.2±0.7)分、(2.8±0.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揿针组术前1 d[(4.1±1.1)分、(2.6±0.8)分比(5.3±0.9)分]、术后1 d静息痛评分[(5.5±1.2)分、(3.7±1.2)分比(7.5±1.2)分]、术后7 d运动痛评分[(4.2±0.7)分、(2.8±0.6)分比(6.1±0.6)分]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压氧联合揿针组术前1 d、术后1 d静息痛评分及术后7 d运动痛评分[(2.6±0.8)分、(3.7±1.2)分、(2.8±0.6)分]均低于高压氧组[(4.1±1.1)分、(5.5±1.2)分、(4.2±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揿针治疗跟骨骨折,能有效缓解围手术期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艳艳 马苏杰
    2023, 29(11):  1612-16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OVCF手术患者9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10例、女38例,年龄(68.12±2.18)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男9例、女39例,年龄(67.87±2.59)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Barthel指数(BI)评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7.15±6.58)h]、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4±0.53)d]、住院时间[(7.98±1.06)d]均短于对照组[(59.67±6.82)h、(3.76±0.59)d、(10.11±1.4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1/48)]低于对照组[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P=0.036)。术后3 d、出院时,观察组VAS评分[(3.18±0.44)分、(2.06±0.52)分]均低于对照组[(3.52±0.41)分、(2.69±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观察组ODI评分[(18.97±2.11)分]低于对照组[(21.36±2.03)分],BI评分[(75.26±4.67)分]、ESCA评分[(123.45±8.22)分]均高于对照组[(69.77±5.03)分、(113.61±7.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老年OVCF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缓解疼痛感,促进病情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活动能力。

    新冠疫情期间亲情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晨 丁娟 章玉洁 陈玉艳 闵琦
    2023, 29(11):  1616-16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亲情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62.32±2.36)岁,病程(6.69±1.05)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62.28±2.34)岁,病程(6.65±1.03)年,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亲情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5.87±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4±0.38)%]、餐后2 h血糖[(6.37±1.17)mmol/L]均低于对照组[(7.85±1.15)mmol/L、(7.48±0.46)%、(8.57±1.1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2、13.644、11.417,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42.23±2.2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1.17±2.09)分]均低于对照组[(49.79±2.43)分、(46.99±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648、16.810,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8.98±3.94)分]高于对照组[(65.56±3.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8,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72/75)]高于对照组[84.00%(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14)。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亲情护理模式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

    4P医学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李辉 陈晓蓉 杨秀杰 李玲玲 李霞
    2023, 29(11):  1620-16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4P医学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对照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54.29±7.50)岁]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53.76±7.42)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P医学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痰液黏稠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14.36±3.19)分]、HAMD评分[(9.28±2.65)分]均低于对照组[(19.55±5.01)分、(15.49±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25、11.481,均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0%(5/61)]低于对照组[24.59%(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1,P<0.001)。干预后,观察组机体功能[(57.88±9.23)分]、生理职能[(68.01±11.28)分]、躯体疼痛[(47.36±9.18)分]、活力[(58.95±10.20)分]、社会功能[(62.17±12.55)分]、情感职能[(58.06±10.11)分]、精神健康[(64.05±10.29)分]及总体健康评分[(66.29±14.80)分]均高于对照组[(52.03±7.39)分、(62.50±8.19)分、(44.21±7.30)分、(54.22±8.01)分、(57.90±9.33)分、(53.90±8.77)分、(59.37±7.80)分、(60.21±12.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4、3.087、2.098、2.848、2.133、2.428、2.831、2.470,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72%(59/61)]高于对照组[80.3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9,P=0.005)。结论 应用4P医学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中进行管理,能够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痰液黏稠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教育

    BOPPPS教学法在眼视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林绍静 高蕾 王旭
    2023, 29(11):  1625-16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11.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提高眼视光学临床教学质量,探讨将BOPPPS教学法应用于眼视光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临床实习生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8名)和试验组(22名)。对照组男6名、女12名,年龄(22.0±0.7)岁,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男8名、女14名,年龄(22.0±0.6)岁,采用BOPPPS教学法。通过理论测试、实验操作考核、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明确度、实操机会、思考及分析问题能力、学习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的实操成绩[(94.36±4.28)分]、理论成绩[(79.55±4.45)分]、总评成绩[(85.47±3.73)分]均高于对照组[(90.28±3.77)分、(75.28±7.70)分、(81.28±5.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教学法,BOPPPS教学法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