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0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4-09-01
    上一期   
    医学新进展

    慢病管理理念的普及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许雪仪 肖炳杰 林玉婕 揭西娜 苏镜旭 胡晓璇 卢佐宸 傅立哲 唐芳 吴一帆 卢富华
    2024, 30(17):  2817-282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健康面临的挑战,慢病管理也随之成为公共焦点。本文主要阐述了慢病管理理念和相关研究进展,对医学教育中普及慢病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在慢病管理医学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展方面提出建议,从而为加快我国慢病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口腔专栏

    外周血TNF-α/NF-κB/NEAT1信号通路与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慢性疼痛的关系

    甘明静 吴爱真 邱茜茜 余巧龙 陈昕
    2024, 30(17):  2822-28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EAT1)信号通路与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慢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2例TMD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5例、女47例,年龄(33.69±9.84)岁,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36例)、中度疼痛(27例)、重度疼痛(19例)。对比不同疼痛程度TMD患者外周血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Pearson分析外周血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相关性。另选取同期口腔科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4.25±7.14)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及外周血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与TMD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 重度疼痛患者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均高于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患者[(0.93±0.11)比(0.76±0.14)比(0.61±0.16)、(0.88±0.12)比(0.64±0.17)比(0.53±0.15)、(3.14±0.57)比(2.63±0.66)比(1.96±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672、33.514、24.976,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与V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273、0.260、0.245,均P<0.05)。研究组心理问题、睡眠质量占比及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7.56%(39/82)比21.57%(11/51)、69.51%(57/82)比39.22%(20/51)、(0.73±0.14)比(0.36±0.08)、(0.65±0.15)比(0.28±0.07)、(2.45±0.61)比(1.17±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55、11.840,t=17.193、16.515、14.57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问题、睡眠质量、TNF-α mRNA、NF-κB mRNA、NEAT1 mRNA水平均与TMD有关(均P<0.05)。结论 外周血TNF-α/NF-κB/NEAT1信号通路与TMD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关,且TNF-α/NF-κB/NEAT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TMD的发生与发展。

    玻璃纤维桩核冠与钴铬合金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楠 兰婷
    2024, 30(17):  2828-28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核冠与钴铬合金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商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2例磨牙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44.26±4.36)岁,予以钴铬合金桩核冠修复;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4.38±4.47)岁,予以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修复成功率、修复前后牙周指数[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I)]、咀嚼效率、咬合功能、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Likert评分及修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25.02±1.69)分比(22.16±1.31)分、96.08%(49/51)比80.39%(4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52,χ2=6.044;均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牙周指数、咀嚼效率、咬合功能及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复后,观察组SBI、GI、PI及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61±0.19)分比(0.98±0.26)分、(0.64±0.18)分比(1.45±0.39)分、(0.82±0.21)分比(1.38±0.25)分、(48.46±4.92)ng/L比(54.69±5.64)ng/L、(4.69±1.02)ng/L比(5.75±1.1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05、13.467、12.249、5.945、4.949,均P<0.05);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功能均高于对照组[(91.58±7.89)%比(86.25±7.65)%、(147.11±13.58)1bs比(136.58±12.05)1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64、4.142,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3/51),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 与钴铬合金桩核冠相比,玻璃纤维桩核冠在修复磨牙残根残冠时美学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咀嚼效率和咬合功能方面表现更佳,同时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IL-6、TNF-α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Th1/Th2、TNF-α水平与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任婵 张伟
    2024, 30(17):  2833-28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CP)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辅助性T细胞2型(Th1/Th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牙周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榆林市中医医院诊治的90例T2DM+CP患者及60例单纯CP患者,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T2DM+CP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52.35±5.78)岁,CP病程(3.44±0.91)年;CP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2.63±5.69)岁,CP病程(3.56±1.07)年;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2.58±5.64)岁。将90例T2DM+CP患者根据牙周评估标准分为轻度(33例)、中度(30例)、重度(2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比较患者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Th1/Th2细胞比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h1/Th2、TNF-α水平与T2DM+CP患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Th1/Th2、TNF-α水平对T2DM+CP的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F检验、χ2检验。结果 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CP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CP组、CP组INF-γ水平低于对照组[(29.25±8.46)μg/L、(51.45±16.25)μg/L比(90.13±29.85)μg/L],PD、AL、GI、PLI、IL-4、TNF-α、Th1/Th2比值均高于对照组[(6.38±1.23)mm、(4.82±0.64)mm比(1.93±0.52)mm、(5.79±0.82)mm、(3.02±1.06)mm比(0.42±0.11)mm、(1.63±0.25)分、(1.13±0.18)分比(0.52±0.14)分、(1.25±0.14)分、(1.04±0.12)分比(0.73±0.05)分、(25.84±3.72)μg/L、(20.04±5.18)μg/L比(14.38±2.16)μg/L、(67.88±22.22)μg/L、(56.47±15.03)μg/L比(25.17±8.42)μg/L、(2.28±0.68)、(1.33±0.41)比(0.41±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5.595、423.411、860.564、533.540、367.510、160.486、112.925、253.712,均P<0.05)。T2DM+CP患者Th1/Th2、TNF-α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Th1/Th2:(1.47±0.21)比(2.61±0.34)比(2.89±0.26);TNF-α:(46.82±5.93)μg/L比(63.73±7.32)μg/L比(98.24±6.8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3.226、436.772,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h1/Th2、TNF-α水平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852、0.914,均P<0.05)。Th1/Th2、TNF-α水平单独诊断的AUC为0.866、0.631,灵敏度为63.3%(57/90)、57.8%(52/90),特异度为98.3%(59/60)、63.3%(38/60),而联合诊断的AUC为0.881,灵敏度为73.3%(66/90),特异度为88.3%(53/60)。结论 T2DM+CP患者中,Th1/Th2细胞比例及TNF-α水平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两者联合评估对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

    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在牙科恐惧症儿童舒适化拔牙治疗中的效果

    王家亮 贺专 谢一敦
    2024, 30(17):  2838-28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在牙科恐惧症儿童舒适化拔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6例接受舒适化拔牙的牙科恐惧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男21例、女37例,年龄(7.26±0.83)岁,接受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男24例、女34例,年龄(7.42±0.78)岁,接受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七氟醚用量)、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反应[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术者满意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离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喉罩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七氟醚用量低于对照组[(49.89±8.20)min比(42.14±7.68)min、(5.41±1.76)min比(7.20±2.45)min、(36.11±4.63)ml比(42.27±5.8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3、4.519、6.315,均P<0.05)。术后1 h、2 h、3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72±0.49)分比(3.45±0.56)分、(1.86±0.32)分比(2.37±0.41)分、(0.98±0.17)分比(1.45±0.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71、7.467、11.523,均P<0.05)。T0时,两组患儿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时,研究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0、3.658、2.511、3.581,均P<0.05)。术前,两组患儿血清ACTH、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h,研究组血清ACTH、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4.05±6.19)ng/L比(54.18±7.26)ng/L、(182.45±22.04)ng/L比(216.06±25.7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86、7.555,均P<0.05)。研究组术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2±0.20)分比(3.08±0.14)分、32.76%(19/58)比51.72(3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26,χ2=4.275;均P<0.05)。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在牙科恐惧症儿童舒适化拔牙治疗中的镇痛效果确切,可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术者满意度,减少七氟醚用量,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且安全可靠。

    Th1/Th2、M1-M2与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丁丽丽 王欢 苗棣 刘媛
    2024, 30(17):  2844-28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CP)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辅助性T细胞2型(Th1/Th2)失衡及巨噬细胞M1-M2极化,以及其与牙周炎病变程度和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80例T2DM合并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P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7例)和中重度组(23例),治疗后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33例)和预后差组(47例)。轻度组男28例、女29例,年龄(48.00±6.03)岁,T2DM病程(3.54±1.15)年,CP病程(12.54±4.65)个月;中重度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50.48±6.65)岁,T2DM病程(3.79±1.55)年,CP病程(12.71±4.7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估Th1/Th2细胞比例,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牙周组织中M1型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h1/Th2细胞比例、M1/M2极化状态与牙周炎临床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中重度组Th1、Th1/Th2细胞比例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β、IL-12、IL-17、TNF-β、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mRNA、精氨酸酶1(Arg1)mRNA指标均高于轻度组[(2.62±0.53)%比(1.62±0.41)%、(2.47±0.53)比(1.21±0.27)、(51.83±6.25)ng/L比(36.74±5.47)ng/L、(27.54±50.00)μg/L比(14.58±4.65)μg/L、(72.63±8.95)ng/L比(46.68±6.57)ng/L、(41.85±2.61)ng/L比(37.08±3.54)ng/L、(4.76±1.13)ng/L比(3.87±1.16)ng/L、(23.10±5.86)μg/L比(16.78±2.54)μg/L、(11.76±5.37)ng/L比(9.16±2.16)ng/L、(12.78±2.14)μg/L比(10.54±1.63)μg/L、(1 370.0±160.0)μg/L比(910.0±140.0)μg/L、(800.0±180.0)μg/L比(260.0±110.0)μg/L、(930.0±190.0)μg/L比(430.0±110.0)μg/L、(760.0±130.0)μg/L比(560.0±90.0)μg/L、(710.0±120.0)μg/L比(490.0±80.0)μg/L],Th2细胞比例及干扰素-γ(IFN-γ)、IL-23水平均低于轻度组[(1.06±0.37)%比(1.34±0.41)%、(4.21±0.65)ng/L比(4.85±0.67)ng/L、(6.84±0.83)ng/L比(14.65±1.8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5、14.06、10.71、10.69、14.35、5.84、3.12、6.76、3.10、5.07、12.76、16.37、14.73、7.87、9.57、2.84、3.95、19.81,均P<0.05)。患者牙周炎病变程度与Th1、Th1/Th2、TNF-α、IL-2、IL-4、IL-6、IL-10、IL-1β、IL-12、IL-17、TNF-β、STAT1、iNOS、STAT6 mRNA、Arg1 mRNA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Th2、INF-γ、IL-23均呈负相关(均P<0.01)。预后良好组Th1、Th1/Th2细胞比例及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预后差组[(1.31±0.21)%比(2.62±0.75)%、(0.94±0.21)比(2.70±0.48)、(34.81±4.51)ng/L比(55.23±7.31)ng/L、(15.84±2.89)μg/L比(24.56±4.74)μg/L],Th2细胞比例高于预后差组[(1.39±0.24)%比(0.97±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5、19.74、14.24、9.40、5.72,均P<0.05)。结论 T2DM合并CP患者Th1/Th2失衡及M1-M2极化状态变化与牙周病变程度和治疗预后密切相关,调节免疫反应对改善T2DM患者牙周病变和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论著

    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冯仕川 张玲 杜保利 沈虎 万锦怡 张忆欣 郑荣 李秋忆
    2024, 30(17):  2850-285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LASSO回归模型构建预测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sHTGAP)风险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31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sHTGAP组(94例)和Non-sHTGAP组(221例)。sHTGAP组男59例、女35例,年龄(37.51±7.08)岁;Non-sHTGAP组男135例、女86例,年龄(41.87±6.28)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采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特征因素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吸烟史、酗酒史、饮食习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HTGAP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多层螺旋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甘油三酯(TG)均高于Non-sHTGAP组[9.00(7.00,11.00)分比4.00(3.00,6.00)分、6.00(5.00,7.00)分比4.00(3.00,6.00)分、12.22(9.89,14.34)109/个比10.44(8.58,12.39)109/个、164.25(128.32,217.58)mg/L比56.15(37.13,76.95)mg/L、(12.16±2.99)mmol比(6.27±2.42)mmol、(14.05±5.10)mmol/L比(11.46±4.78)mmol/L],住院时间长于Non-sHTGAP组[13.00(8.00,16.00)d比9.00(5.00,13.00)d],钙离子(Ca2+)低于Non-sHTGAP组[(2.12±0.09)mmol/L比(2.17±0.0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风险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APACHE Ⅱ评分、MCTSI评分、住院时间、WBC、CRP、Glu、Ca2+和TG水平与sHTGAP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对于提高sHTGAP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基于机器学习透析内低血压预测模型的研究

    罗业华 周鸿明 郭齐 董晶晶 张娟娟 尹良红
    2024, 30(17):  2856-286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一种能预测透析内低血压(IDH)的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福鼎市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和透析记录,包括年龄、性别、透析前血压、透析前体重等,采用了3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光梯度增强机(LGBM)、支持向量机(SVM)和TabNet,构建两个预测模型,分别命名为IDH-1和IDH-2。IDH-1模型通过整合患者透析前数据与历史透析数据的平均值来实时预测IDH风险;IDH-2模型则结合患者当前透析的全部数据及历史平均值,预测其下一次透析时IDH的发生风险。比较3种算法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UC)、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上的性能。结果 434名患者共77 808例次的血液透析治疗记录作为初始数据集,经过严格的数据筛选,IDH-1模型的最终数据集包含416名患者和71 427条血液透析记录,IDH-2模型包含416名患者和71 011条血液透析记录。TabNet在性能方面优于LGBM和SVM。在IDH-1模型中,TabNet算法的AUC值为0.84,95%CI为0.810~0.860;在IDH-2模型中,TabNet算法的AUC值为0.83,95%CI为0.805~0.850。历史IDH发作频率及透析前和透析期间的收缩血压被识别为IDH的关键预测因素。结论 机器学习方法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和透析参数在预测血液透析患者IDH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TabNet性能最优。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赞 康辉 雷立健
    2024, 30(17):  2863-286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进行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中药组年龄(29.33±3.65)岁,孕周(29.75±3.22)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1 g/次,3次/d)治疗;西药组年龄(29.16±3.06)岁,孕周(30.51±3.41)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0.5 mg/次,3次/d)治疗;联合治疗组年龄(30.21±3.16)岁,孕周(30.81±3.36)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1 g/次,3次/d)和甲钴胺(0.5 mg/次,3次/d)治疗,3组均给药治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率、血糖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F检验、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35/50),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4.00%(37/50),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3,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BG)、空腹血糖(FBG)、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5.02±0.63)%比(6.33±0.79)%比(6.21±0.96)%、(4.02±0.53)mmol/L比(5.96±0.75)mmol/L比(5.83±0.82)mmol/L、(5.69±0.62)mmol/L比(7.36±0.95)mmol/L比(6.91±0.77)mmol/L、(8.33±0.95)μmol/L比(11.02±1.20)μmol/L比(10.86±1.25)μmol/L、(1.01±0.11)mg/L比(1.31±0.16)mg/L比(1.28±0.15)mg/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8.00%(4/50)比30.00%(15/50)比29.00%(14/50)]。联合治疗组的血糖达标率、顺产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94.00%(47/50)比70.00%(35/50)比74.00%(37/50)、70.00%(35/50)比40.00%(20/50)比44.00%(22/5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可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神经导航与Hartel穿刺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在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王小虎 王瑞
    2024, 30(17):  2868-287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神经导航与Hartel穿刺法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在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MC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2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60.30±7.10)岁,体重指数(21.75±3.27)kg/m2,病程(6.22±1.37)年;病侧:左肢13例,右肢27例;疼痛分支:Ⅱ型3例,Ⅲ型7例,Ⅱ+Ⅲ型24例,Ⅰ+Ⅱ型4例,Ⅰ+Ⅱ+Ⅲ型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59.85±6.22)岁,体重指数(22.19±3.10)kg/m2,病程(6.50±1.19)年;病侧:左肢14例,右肢28例;疼痛分支:Ⅱ型4例,Ⅲ型8例,Ⅱ+Ⅲ型26例,Ⅰ+Ⅱ型3例,Ⅰ+Ⅱ+Ⅲ型1例。对照组采用Hartel穿刺法辅助PMC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导航辅助PMC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情况、镇痛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与术后1 d、1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两组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0.31±0.11)分比(0.37±0.10)分](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1 d、1个月、6个月、1年、2年的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36.27±4.78)min比(15.60±5.69)min],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1.70±0.20)万元比(1.36±0.2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面部麻木、皮下血肿、口唇带状疱疹、咬肌无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视、角膜溃疡、脑梗死、脑出血、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导航与Hartel穿刺法辅助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效果相当,神经导航辅助PMC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近期效果理想,但其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合适手术方案。

    ABO血型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

    杜淑敏 孟瑶 朱振宁 高卫华
    2024, 30(17):  2873-287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ABO血型与卵巢癌的发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且经过初次手术的285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是否合并恶性腹水,FIGO分期、病理类型、血清癌胚抗原125(CA125)、血型等。选取同期3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ABO血型与卵巢癌发病风险、FIGO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F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85例卵巢癌患者中,A、B、O和AB型分别为83例(29.1%)、95例(33.3%)、72例(25.3%)和35例(12.3%)。3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A、B、O和AB型分别为77例(25.7%)、90例(30.0%)、99例(33.0%)、34例(11.3%)。O型血在良性肿瘤中占比最高,B型血在卵巢癌患者中占比最高。不同血型卵巢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型、绝经状态、CA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B型血是卵巢癌患者发病的风险因素(OR=3.518,95%CI=1.519~8.146,P<0.05)。ABO血型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B型血是卵巢癌患者中较常见的血型,与卵巢癌风险增加有关;ABO血型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

    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输血预测模型构建

    唐会珍 陈方尧 王钱 屈明利 褚晓月
    2024, 30(17):  2877-288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临床输血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能,为临床输血提供决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PPP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情况分为输血组(90例)和未输血组(110例)。输血组年龄(33.55±3.95)岁,孕周(34.45±2.12)周;未输血组年龄(32.50±4.21)岁,孕周(35.27±1.85)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输血相关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流产史、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血组剖宫产次数≥3次、产前贫血、胎盘植入占比及胎盘超声评分、产后出血量均高于非输血组[5.6%(5/90)比2.8%(3/110)、60.0%(54/90)比30.0%(33/110)、90.0%(81/90)比32.7%(36/110)、9(8,11)分比6(5,7)分、1 800(1 200,2 500)ml比600(500,800)ml],住院天数长于非输血组[8(6,12)d比6(5,8.3)d],孕周低于未输血组[(34.45±2.12)周比(35.27±1.8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660、18.120、66.880,Z=8.080、10.590、3.730,t=-2.820;均P<0.05)。两组患者1 min阿氏评分、5 min阿氏评分、10 min阿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10、3.730、2.96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出血、产前贫血、胎盘植入、胎盘超声评分均是导致PPP患者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63(95%CI 0.939~0.986),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 产后出血、产前贫血、胎盘植入、胎盘超声评分是导致PPP患者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能较好预测患者输血需求,具有较高的临床决策价值。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智能预测系统构建

    李强 田阳涛
    2024, 30(17):  2883-28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基于深度算法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智能预测系统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商洛市中心医院行腔镜手术治疗的18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126例)和验证集(63例)。训练集男39例,女87例,年龄(49.14±7.78)岁。验证集男22例,女41例,年龄(50.38±8.12)岁。根据是否复发将训练集患者分为复发组(24例)和未复发组(102例)。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因素。以得到的影响因素为基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深度算法构建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智能预测系统。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该智能预测系统的预测效能。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行腔镜术治疗的DTC患者术后复发率18.52%(35/189)。肿瘤长径≥2 cm[风险比(hazard ratio,HR)=1.660,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1.169~2.358]、中分化(HR=1.484,95%CI 1.081~2.039)、淋巴结转移(HR=1.876,95%CI 1.258~2.798)、甲状腺切除范围次全切(HR=1.800,95%CI 1.238~2.618)、未进行辅助治疗(HR=1.737,95%CI 1.213~2.486)、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40 IU/ml(HR=1.590,95%CI 1.126~2.246)均是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CNN深度算法构建的DTC腔镜术后复发智能预测系统的准确度为0.85,召回率为0.88,F1值为0.88。ROC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NN构建的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智能预测系统的训练集和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01(95%CI 0.835~0.947)、0.872(95%CI 0.763~0.943)。结论 基于深度算法构建的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智能预测系统预测效能良好,在DTC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脑梗死患者发生MR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梅闯闯 蔡栋昊 李晓君
    2024, 30(17):  2888-28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明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梗死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为MRSA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住院并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梗死患者27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88例,女89例,年龄77(29,100)岁。根据是否耐甲氧西林分为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使用R 4.3.0语言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处理,采用最优子集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相应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DCA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MRSA分离率为71.84%(199/2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降低(OR=0.995,95%CI 0.992~0.999)、使用中心静脉插管(OR=2.390,95%CI 1.262~4.223)、感染前呼吸科住院史(OR=4.683,95%CI 1.377~15.929)、联用抗菌药物(OR=2.270,95%CI 1.231~4.187)是脑梗死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最优子集回归分析得到的6个变量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7.84%、70.51%、68.59%,诊断及预测性能尚可。结论 临床上应关注脑梗死患者MRSA感染危险因素,并利用本列线图模型预测感染发生。

    血游离轻链与M蛋白检测在膜性肾病合并MGU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赵辽辽 常露元 曹丽
    2024, 30(17):  2894-28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游离轻链(sFLC)与M蛋白检测在膜性肾病(MN)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诊治的82例MN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GUS分为MN组(53例)和merge组(29例)。merge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52.64±7.33)岁;MN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55.35±6.89)岁。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sFLC[κ轻链(sFLCκ)、λ轻链(sFLCλ)]与M蛋白检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与MN合并MGUS的关系,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检测sFLC联合M蛋白在MN合并MGUS诊断中的性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merge组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素氮(BUN)指标均高于MN组[(48.52±5.65)mm/h比(36.34±4.35)mm/h、(84.51±10.26)µmol/L比(72.65±8.25)µmol/L、(2.18±0.64)mg/L比(1.26±0.35)mg/L、(6.45±1.27)mmol/L比(5.12±1.1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84、5.702、8.434、4.902,均P<0.05)。merge组阳性率为96.55%(28/29),高于MN组的3.77%(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43,P<0.05)。merge组sFLCκ水平及sFLCκ/λ比值均高于MN组[(453.51±123.57)mg/L比(62.84±100.25)mg/L、(15.89±2.84)比(1.11±0.26)],sFLCλ水平低于MN组[(28.54±23.84)mg/L比(56.77±18.3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20、37.791、5.979,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FLCκ、sFLCκ/λ比值与肾功能损害及炎症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sFLCλ相关性相对较弱。逻辑回归分析显示,sFLCκ、sFLCκ/λ比值对诊断具有显著影响,而sFLCλ具有负向影响。ROC分析显示,sFLC联合M蛋白进行诊断时,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77.4%,约登指数为73.9%,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 0.884~0.982。结论 sFLC与M蛋白检测对于MN合并MGUS患者的诊断和疾病活动度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为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Meta 分析

    诺西那生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效果的meta分析

    周星雨 曾靓
    2024, 30(17):  2900-29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meta分析验证诺西那生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有效性。方法 以诺西那生纳治疗的SMA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检索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采用RevMan5.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国内外病例,系统分析诺西那生钠治疗SMA的有效性。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共232例SMA患者。SMA患者使用诺西那生钠治疗后健康改善的危险度差为0.67,95%CI 0.39~0.96。结论 诺西那生钠治疗SMA效果显著。

    临床研究

    两种敷料结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手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高东东 侯国玲 张宏峰
    2024, 30(17):  2905-291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两种敷料结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手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收治的68例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5.18±11.34)岁,烧伤面积为(17.41±3.52)cm2;接受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治疗;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6.84±10.75)岁,烧伤面积为(18.28±3.39)cm2;给予水凝胶敷料联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血清致痛因子,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手功能评分、手部瘢痕评分、总有效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2.48±2.95)d比(14.3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IL)-6、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CD8+均低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致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5.88±28.10)ng/L比(172.30±29.97)ng/L、(140.61±19.89)μg/L比(154.58±25.79)μg/L、(118.92±16.75)ng/L比(129.57±16.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2.50、2.63,均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手功能评分的触觉、痛觉、运动均高于对照组[(79.25±8.01)分比(74.79±7.15)分、(84.71±9.06)分比(80.58±7.68)分、(68.40±7.88)分比(63.73±7.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2.03、2.56,均P<0.05);观察组手部瘢痕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0,P<0.05)。结论 水凝胶敷料联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加快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促进手功能恢复,改善瘢痕质量,并提高总体疗效。

    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VEGF和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石芳 何建华 赵建芳
    2024, 30(17):  2910-29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年龄(58.41±7.81)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8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32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切片中VEGF和PD-L1的表达水平,Spearman法分析VEGF和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和Log-Rank法分析不同亚组之间总生存期及差异,Cox回归分析预后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39例(48.75%)死于恶性肿瘤的疾病进展,41例(51.25%)存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和PD-L1在宫颈癌合并HPV感染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49/80)和52.50%(42/8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5)。VEGF、PD-L1表达均与患者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有关(均P<0.05),且患者有远处转移、FIGO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VEGF和PD-L1相对表达量就越高。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08个月、14.73个月,PD-L1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3.56个月和15.12个月,VEGF表达阴性患者的预后优于VEGF阳性患者,PD-L1表达阴性患者预后优于PD-L1表达阳性患者(Log χ2=9.962、6.018,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VEGF表达、PD-L1表达、远处转移、FIGO分期是影响患者独立预后的风险因素[风险比(HR)=2.443、2.251、2.194、2.587,均P<0.05]。结论 VEGF和PD-L1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合并HPV感染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文娟 王世峰 陈鹏 曹雪
    2024, 30(17):  2916-29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9例。静脉溶栓后行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证实为新发脑梗死,根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标准筛选符合BAD的患者162例,年龄(63.71±11.44)岁,男112例(69.1%)、女50例(30.9%)。根据静脉溶栓治疗72 h内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28例)及非进展组(134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BAD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END组患者溶栓前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重度卒中(NIHSS评分5~21分)、入院时收缩压、到院-溶栓时间(DNT)及中重度白质疏松程度均高于非进展组(均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5.947,95%CI 2.822~46.775,P=0.020)、中重度白质疏松程度(OR=3.162,95%CI 1.272~22.357,P=0.034)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BAD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溶栓前NIHSS评分、中重度白质疏松程度为BAD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改良间断推注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黄煌 黄育斌 叶志球
    2024, 30(17):  2922-29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改良间断注射法和常规推注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HSG检查的不孕症患者100例(共200条输卵管),按常规推注法及改良间断推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4~45岁、中位年龄28岁;观察组年龄范围22~44岁、中位年龄27岁。检查时间均为月经干净后3~7 d,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及HSG过程中的腹痛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100条输卵管中,通畅54条(54%)、不完全堵塞28条(28%)、完全堵塞18条(18%);观察组100条输卵管中,通畅63条(63%)、不完全堵塞25条(25%)、完全堵塞12条(12%)。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为66%(33/50),观察组为36%(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80,P<0.01)。结论 两种造影推注法均能较好地评估输卵管通畅度,但改良间断注射法的腹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推注法。

    补中温阳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

    徐珊 段蓓 张小菜 王敏 宋丽华
    2024, 30(17):  2926-293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甲状腺激素治疗对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血脂调节效果,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98例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27~36(31.67±4.81)岁;入院体重指数(BMI)为(22.43±3.67)kg/m2;孕周为(19.09±1.34)周;予低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初始剂量为25 μg/d,每隔4周进行复诊,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未恢复正常,则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依次将剂量调整为50~100 μg/d,直到TSH水平恢复正常,共持续治疗12周。联合组:年龄29~39(32.07±5.13)岁;入院BMI为(22.19±3.28)kg/m2;孕周为(19.84±1.17)周;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中温阳汤,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餐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2周。通过12周的持续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阳性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母婴结局、新生儿发育水平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71%(42/49)比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分娩后,联合组TSH、TPOAb水平、TPOAb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1.97±0.46)IU/ml比(2.87±0.62)IU/ml、(8.12±1.47)IU/ml比(10.96±1.82)IU/ml、6.12%(3/49)比20.41%(1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6、8.50,χ2=4.35,均P<0.05);联合组血脂水平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新生儿出生3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94±5.86)分比(80.27±5.14)分、(85.72±5.15)分比(80.98±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4.52,均P<0.05)。两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4.08%(2/49)比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结论 采用补中温阳汤联合低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优化母婴结局,提升新生儿发育水平。

    肢体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平兴团 赵富强 屈博 仵晓莉 王南 陈跃
    2024, 30(17):  2931-29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肢体低频脉冲电疗结合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来院顺序进行编号,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6~72(56.34±6.34)岁;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2(56.64±7.25)岁;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接受肢体低频脉冲电疗+康复机器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37/40)比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34±2.18)分比(8.29±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5)。治疗4周与治疗结束,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0.21±5.18)分比(17.84±4.66)分、(26.81±5.49)分比(21.96±4.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4.26,均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3.75±10.37)分比(48.88±8.65)分、(63.69±13.54)分比(55.00±12.25)分、(49.64±9.62)分比(33.36±8.39)分、(73.31±11.64)分比(54.68±10.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3.01、8.07、7.57,均P<0.05);观察组NGF和BNDF均高于对照组[(6.65±1.03)μg/L比(5.89±0.97)μg/L、(8.51±1.26)μg/L比(7.61±1.14)μg/L、(3.64±0.54)μg/L比(3.21±0.65)μg/L、(4.69±0.79)μg/L比(3.25±0.7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3.35、3.22、8.52,均P<0.05)。结论 肢体低频脉冲电疗结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患者,能提高血清BDNF和NGF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

    疏血通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曹运红 曾武成 杜进林
    2024, 30(17):  2936-294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从惠东县多祝镇增光卫生院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0例,年龄(60.63±2.39)岁;女23例,年龄(63.16±1.38)岁;采用常规治疗。疏血通组:男21例,年龄(58.08±2.35)岁;女22例,年龄(63.72±2.8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静脉滴注,每日6 ml,加于25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滴入),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评估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满意率、不良反应率及体征指标、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中医症候指标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治疗后,疏血通组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95.35%(41/43)比81.40%(35/43)、97.67%(42/43)比79.07%(3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7、7.24,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疏血通组[27.91%(12/43)比9.30%(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两组治疗前体征指标、SF-36、中医证候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疏血通治疗,临床疗效好,治疗满意率和有效率高,可推广。

    不同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60例分析

    李恒 蒋士杰 连鹏 张晖
    2024, 30(17):  2941-29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SMAI)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60例SM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66.47±10.33)岁;其中,肠系膜动脉夹层(SMAD)患者28例,肠系膜动脉栓塞(SMAE)患者18例,肠系膜动脉血栓(SMAT)患者14例。采用F检验或χ2检验比较SMAD组、SMAE组、SMAT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SMA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SMAD组年龄、高血压占比、房颤占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64.37±2.20)岁、19例(67.86%)、1例(3.57%)、(77.70±3.52)%、(4.25±0.62)g/L及(4.65±0.44)mg/L,与SMAE组[(68.55±3.25)岁、17例(94.44%)、10例(55.56%)、(88.71±4.50)%、(4.86±0.80)g/L及(3.97±0.53)mg/L]、SMAT组[(64.88±2.25)岁、8例(57.14%)、1例(7.14%)、(82.59±4.38)%、(4.20±0.69)g/L及(4.15±0.42)m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1.39495% 置信区间(CI)1.135~1.712]、高血压(OR=1.91095%CI 1.127~3.236)、房颤(OR=2.14095%CI 1.084~4.225)、中性粒细胞(OR=3.08095%CI 1.336-7.099)、纤维蛋白原(OR=3.55495%CI 1.167~10.819)、D二聚体(OR=3.24295%CI 3.214~24.821)均为SMAI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SMAI好发于老年人群,常合并高血压、房颤等并发症,CT影像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扩张、腹腔积液等。年龄、高血压、房颤、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为SMAI发病危险因素。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张家林 季艳丹 裴瑞霞 白小林 杨国春
    2024, 30(17):  2946-295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60例。单一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0.58±7.71)岁,高血压28例,冠心病21例。联合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0.64±7.87)岁,高血压26例,冠心病23例。单一组给予达格列净片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0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功能、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采用χ2t检验。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beta-cell function,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低于单一组[(6.04±0.51)mmol/L比(7.51±0.68)mmol/L、(5.85±0.51)%比(7.12±0.73)%、(18.44±1.82)比(29.03±3.21)、(1.04±0.17)比(1.43±0.24);t=13.396、11.047、22.230、10.271,均P<0.05];联合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高于单一组[(25.72±4.08)分比(21.88±3.17)分、(25.38±3.37)分比(22.55±2.72)分;t=5.757、5.062,均P<0.05];联合组峰流速(peak velocity,Vp)、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均高于单一组[(72.22±8.87)cm/s比(63.41±7.70)cm/s、(36.33±4.46 )cm/s比(33.41±3.77)cm/s],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均低于单一组[(0.77±0.26)比(0.90±0.42)、(0.45±0.15)比(0.60±0.37)](t=5.810、3.873、2.039、2.910,均P< 0.05);联合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单一组[(1.14±0.27)分比(2.45±0.85)分、(1.08±0.11)分比(2.15±0.26)分、(0.81±0.27)分比(1.86±0.42)分、(0.86±0.13)分比(1.57±0.44)分;t=11.378、29.358、16.289、11.987,均P<0.05]。单一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4/60)比8.3%(5/60);χ2=0.120,P=0.729]。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达格列净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功能、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及中医证候积分。

    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对甲状腺乳头状癌Delphian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折文利 徐鑫利 李彦婷 李新
    2024, 30(17):  2951-29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Delphian淋巴结(Delphian lymph node,D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84例,年龄(43.69±6.85)岁。按有无DLN转移分为转移组与对照组(未转移)。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收集其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信息,分析影响患者DLN转移的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DLN转移的诊断效能。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 120例PTC患者共检出145个病灶,DLN未转移患者共93个病灶,DLN转移患者共52个病灶。转移组与对照组在年龄[>45岁:30.56%(11/36)比54.76%(46/84)]、肿瘤部位[峡部及侧叶上1/3:67.31%(35/52)比21.51%(20/93)]、纵径[≥10 mm:59.62%(31/52)比38.71%(36/93)]、纵横比[≥1:55.77%(29/52)比32.26%(36/93)]、多病灶[41.67%(21/36)比20.24%(67/84)]、被膜侵犯[63.46%(33/52)比40.86%(38/93)]、非喉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3.85%(24/52)比31.18%(64/93)]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21、29.718、5.864、7.639、5.917、6.818、7.18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在峡部及侧叶上1/3、纵横比≥1、有被膜侵犯、非喉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为PTC患者DLN转移的危险因素(OR=3.267、7.576、3.130、8.306,均P<0.05)。ROC显示,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75、67.31%、78.49%;肿瘤部位、纵横比、被膜侵犯及非喉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29、0.618、0.613、0.613(均P<0.05)。结论 PTC患者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中,肿瘤在峡部及侧叶上1/3、纵横比≥1、有被膜侵犯、非喉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为患者D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且其联合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基于多模态超声和MRI构建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吴仲兰 汪越君
    2024, 30(17):  2957-29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预测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

    吴捷 项琼莉
    2024, 30(17):  2965-29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检查并分娩的80例GDM孕妇(GDM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35例)和妊娠结局不良组(45例),选择同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68例作为对照组。GDM组年龄(30.55±4.23)岁,体重(67.52±6.34)kg,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30例、大专25例、本科及以上25例;对照组年龄(29.84±3.91)岁,体重(66.08±6.01)kg,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8例、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2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比较,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液流变学参数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 GDM组的血浆黏度(PV)、血细胞压积(HCT)、高剪切全血黏度(HWBV)、低剪切全血黏度(LWBV)、红细胞沉降率(ESR)均高于对照组[(1.78±0.32)mPs·s比(1.54±0.33)mPs·s、(45.60±6.56)%比(37.64±5.71)%、(9.41±0.89)mPs·s比(7.61±1.44)mPs·s、(7.93±1.34)mPs·s比(5.36±1.73)mPs·s、(62.05±8.73)mm/h比(49.55±6.81)mm/h],差异均有统计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结局良好组PV、HCT、HWBV、LWBV低于妊娠结局不良组[(1.56±0.33)mPs·s比(1.95±0.17)mPs·s、(39.77±2.11)%比(50.14±5.12)%、(8.66±0.88)mPs·s比(10.00±0.16)mPs·s、(6.75±0.74)mPs·s比(8.85±0.95)mPs·s],差异均有统计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中,PV、HCT、HWBV、LWBV升高是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潜在风险因素(OR=17.618、1.160、5.697、1.890,均P<0.05),四者联合检测评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7.1%、曲线下面积为0.980。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护理研究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1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冯敏贤 李欣瑜 岑秀娴 柯碧霞
    2024, 30(17):  2970-297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1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整体护理经验。其主要护理措施如下。⑴移植前准备: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实施整体性护理评估;加强疾病及移植相关知识宣教,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保障患儿及家属心理健康。⑵移植期间护理:移植预处理期严格用药管理,确保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安全输注造血干细胞。⑶移植后管理:密切监测,早期发现并处理移植相关并发症;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及延续性护理。经过68 d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成功植入造血干细胞,病情稳定出院。

    甘草泻心口腔护理液改善脑卒中患者口腔状态的临床研究

    施华 符晓红 王乐 苏亚盼 张倬萁
    2024, 30(17):  2974-29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甘草泻心口腔护理液(甘草泻心口护液)改善脑卒中患者口腔状态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20±4.95)岁,病程(1.84±0.53)个月,予以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2次/d,20 ml/次,治疗10 d;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2.20±6.37)岁,病程(1.84±0.53)个月,采用甘草泻心口护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50 ml/次,治疗10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口腔pH值、口唇湿润度、口腔异味、口腔黏膜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口腔pH值、口唇湿润度、口腔异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 d、10 d,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口唇湿润度及口腔异味情况均低于对照组[(1.23±0.42)分比(1.98±0.16)分、(0.65±0.48)分比(1.10±0.30)分、(1.44±0.50)分比(1.93±0.27)分、(0.78±0.48)分比(1.20±0.52)分、(0.65±0.53)分比(0.98±0.42)分、(0.15±0.36)分比(0.65±0.53)分、(2.28±0.45)分比(2.50±0.51)分、(1.45±0.60)分比(1.90±0.38)分],口腔pH值均高于对照组[(6.53±0.08)比(6.42±0.11)、(6.98±0.10)比(6.6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06、4.987、5.416、3.814、3.086、4.936、2.096、4.007、5.115、13.23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甘草泻心口护液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口腔状态,操作简便安全,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与痛苦表露及睡眠的相关性研究

    刘丽琴 袁红 常颖智 曾晶婷 黄晴 林云勇
    2024, 30(17):  2978-298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水平与痛苦表露及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36例乳腺癌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年龄<40岁44例、≥40岁192例,临床分期:Ⅰ期68例、Ⅱ期84例、Ⅲ期70例、Ⅳ期14例,乳腺癌保乳术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重建术36例。填写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根据术后PHQ-9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采用χ2检验、Kendall及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236名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124例,无抑郁112例。抑郁组中年龄<40岁、婚龄<10年的例数高于无抑郁组(36例比8例、28例比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9、18.143,均P<0.001)。乳腺癌术后患者抑郁程度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620,P<0.001),痛苦表露水平与睡眠障碍评分呈负相关(r=-0.370,P=0.004)。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影响抑郁状态,其痛苦表露水平影响睡眠障碍评分。

    语言康复程度评估梯度训练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于延玲 崔萍 朱园园 申娜 杨寒莉
    2024, 30(17):  2983-29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语言康复程度评估梯度训练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5.69±2.55)岁,病程(2.48±0.21)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65±2.48)岁,病程(2.54±0.22)年,实施语言康复程度评估梯度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28.52±9.45)分比(123.52±8.46)分、(17.42±2.16)分比(16.16±2.16)分、(13.12±1.31)分比(12.25±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7、2.917、3.385,均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术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语言康复程度评估梯度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语言能力及生活质量,加强其交流能力。

    耳掀针联合温阳益气方贴干预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

    彭星 乔子岙 黄丽 熊李燕 郑伟 陈建
    2024, 30(17):  2987-299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4.17.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耳掀针联合温阳益气方贴干预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肠癌术后化疗的CRF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5~76(60.25±5.7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6~75(61.34±5.27)岁。两组均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和循证CRF护理;观察组加用耳掀针和温阳益气方贴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CRF程度、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采用t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癌症疲乏量表(CF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中焦虑、抑郁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9.92±1.84)分比(15.88±2.63)分、(11.62±1.04)分比(16.15±1.17)分、(7.25±1.34)分比(9.84±2.03)分、(6.49±1.23)分比(9.23±1.74)分、(7.07±1.03)分比(9.85±2.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85、17.120、6.299、7.607、7.032,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7.62±12.34)分比(58.41±9.06)、(83.41±7.05)分比(69.06±10.24)、(73.52±8.64)分比(64.13±6.25)分、(78.23±10.36)分比(63.41±8.15)分、(75.62±9.13)分比(61.74±7.30)分、(78.06±10.35)分比(63.45±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24、6.829、5.210、6.652、7.025、6.570,均P<0.05)。结论 耳掀针联合温阳益气方贴能有效缓解肠癌术后化疗患者CRF,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