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2-10-01
    上一期   
    专题:关节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筋痛灵膏外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作用机制
    任涛 张开伟
    2022, 28(19):  2665-26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筋痛灵膏外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筋痛灵膏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靶标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肩关节周围炎的靶标通过五大疾病数据库查找获得。药物-疾病交互靶点在Venny平台上获取,并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来筛选出核心靶点。交集靶点在Metascape平台上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的富集分析。最后对药物主要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53个活性成分,121个重要靶点;其中,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谷甾醇、黄芩素,关键靶点为JUN、ESR1、TP53。GO功能富集分析得出筋痛灵膏作用的生物途径包括对异生素刺激的反应、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伤口愈合以及氧气水平的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筋痛灵膏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主要富集在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 筋痛灵膏通过核心成分调控JUN、ESR1、TP53关键靶点,作用于多种生物途径来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减少炎性反应,以达到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作用。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龚秀英
    2022, 28(19):  2671-26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分析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1990—2020年的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数、组合、配伍、新方组合等的挖掘分析。结果 检索文献1 449条,纳入处方204首,中药166种,使用频次2 552次,排前三的药物为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常用药类为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主要归经为肝、肾、脾经。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二联关联以“没药→乳香”最高,三联关联以“乳香+伸筋草→没药”最高。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可靠,用药规律以祛风湿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补益、清热、解表;祛风湿药可与活血化瘀药、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联合应用,并且祛风湿药在治疗中起主要作用。
    专题:脑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张文静 郭德刚 李博 徐庆祥 孙永安 刘梅
    2022, 28(19):  2677-268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44~69(56.51±6.27)岁;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42~68(55.01±6.11)岁。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Adropin蛋白(Adropin)、载脂蛋白A1(ApoA1)、氧磷酶1(PON-1)水平。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2%(61/66),高于对照组的80.30%(5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P=0.043)。治疗1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8.74±2.13)分、mRS为(2.01±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69±3.24)分、(2.63±0.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71、16.808,均P<0.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为(0.21±0.04)μg/L、NSE为(7.24±1.3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0.29±0.03)μg/L、(9.65±2.11)μg/L,血清BDNF为(4.11±0.43)μg/L、NTF为(5.78±0.66)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3.42±0.39)μg/L、(4.39±0.61)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4、7.766、9.656、12.565,均P<0.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为(4.87±0.82)mg/L、IL-6为(9.14±2.03)pg/ml、TNF-α为(2.74±0.68)μg/L、IL-17为(12.74±3.2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64±0.91)mg/L、(16.57±3.38)pg/ml、(3.55±0.72)μg/L、(20.85±3.86)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71、15.310、6.645、12.462,均P<0.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dropin为(3.87±0.41)μg/ml、ApoA1为(1.78±0.27)g/L、PON-1为(219.74±28.4)U/L,均高于对照组的(3.22±0.39)μg/ml、(1.49±0.24)g/L、(177.46±21.57)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32、6.522、9.625,均P<0.001)。结论 rt-PA静脉溶栓后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进展与血管基础的关系研究
    许方彧 宋彦 刘彦荣
    2022, 28(19):  2682-26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疾病进展与血管基础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ACI患者62例(进展组),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58.69±4.61)岁;选取同期非进展ACI患者68例(非进展组),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57.48±5.01)岁。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血压变异性(BPV)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的颈动脉情况,测量内膜中层厚度值(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Grouse积分)和评估斑块指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BPV、IMT、Grouse积分与ACI疾病进展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ACI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进展组患者糖尿病、吸烟构成比、BPV(SBP)、BPV(DBP)、IMT≥1.3 mm构成比、Grouse积分、斑块指数高于非进展组(均P<0.05)。BPV(SBP)、BPV(DBP)、IMT、Grouse积分、斑块指数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51、0.504、0.569、0.711、0.698,均P<0.001)。糖尿病、吸烟、BPV(SBP)>0.12、BPV(DBP)>0.17、Grouse积分>5.68分是ACI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ACI患者疾病进展与患者自身血管基础情况存在关系,且合并糖尿病、吸烟、BPV以及Grouse积分会增加ACI疾病进展风险。
    高分辨MRI在脑梗死患者颅内责任血管管壁特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张敏 许丹 曲其志 肖太星
    2022, 28(19):  2686-26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高分辨率MRI(high resolution MRI,HR-MRI)在脑梗死患者颅内责任血管管壁特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13例,年龄22~75(58.4±6.00)岁,合并高血压者63例、糖尿病者44例、高脂血症者27例、心房颤动者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及HR-MRI影像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t、秩和检验。结果 80例脑梗死患者中,52例患者的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MCA),28例为基底动脉(BA)。MCA狭窄患者位于背侧壁、下侧壁的斑块占比较高,BA狭窄患者的斑块则位于腹侧壁、背侧壁较多,两组患者的斑块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1,P=0.020)。责任血管为MCA的患者,多为皮层梗死灶、腔隙性梗死灶;责任血管为BA的患者,多为桥旁脑梗死、小脑半球梗死。80例患者中,早期、中期、晚期患者分别为52例、18例、10例,其斑块强度逐渐降低,早期患者的斑块2级强化占比最高(χ2=26.510,P<0.001)。结论 HR-MRI可清晰识别梗死患者颅内责任血管管壁特征,患者发病至检测的时间越短,其斑块强化程度越高,HR-MRI影像对于脑梗死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科研课题专栏
    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延误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思考
    周艳伟 姚远 朱润秀
    2022, 28(19):  2690-26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早期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接受早期治疗的患者比例均较低,而主要原因是院前延误。本文总结了造成院前延误的主要因素,并深入探讨其原因,为如何避免院前延误提供思路,从而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救治效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许瑞雪 李琼羽 连海峰
    2022, 28(19):  2694-26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神经元的维持和存活,保持突触完整性和突触可塑性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不仅限于此。研究发现BDNF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具有维持内脏超敏反应,促进肠道动力,维持肠道屏障,调节情绪障碍及心脏功能的作用,可能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预见BDNF将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能为IB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对此,本文作一简要综述。
    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炎防治及护理研究进展
    李进 杨惠敏 邢桃红 姚颖 张冰妍
    2022, 28(19):  2699-27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导致放疗中断。积极防治及有效护理可延缓皮肤损伤出现时间,减轻损伤程度,加快损伤修复。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防治标准。本文总结概述了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分级评估标准、一般支持性护理及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误诊原因分析
    游慧超 孙登江 欧阳和平 徐玮 李文琦 汤军 田丽 高雪峰
    2022, 28(19):  2705-27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首次出血影像都仅表现为天幕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造影时漏诊未及时发现,于第2次出血才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另1例为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入院时误判为海绵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术后持续昏迷。结论 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极为罕见,有症状轻、病情重、进展快等临床特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神经外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
    GABA Transporter-2在克罗恩病中的表达及意义的临床研究
    韩微 周彩婷 马怡君 丁岩冰 廖月霞 邓彬 王磊
    2022, 28(19):  2709-27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GABA Transporter-2(GAT-2)在克罗恩病(CD)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6例CD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9例,年龄为(32.30±9.40)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为(34.76±7.70)岁。两组均经肠镜检查后送病理诊断,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GAT-2在CD患者肠黏膜组织与健康体检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分析CD患者中GAT-2表达与炎症状态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例参数间的关系。运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肠黏膜组织中GAT-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93%(47/56)比7.35%(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54,P<0.05);CD患者中GAT-2在重度活动期的表达评分高于中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和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AT-2表达评分与简化CD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有肛周病变的CD患者GAT-2表达阳性率高于CRP正常、ESR正常、无肛周病变的C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AT-2在CD患者肠黏膜组织中呈高表达,主要表达在间质淋巴细胞胞浆中,且其表达评分与CD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胎儿胸腔积液临床诊疗及转归
    熊娜 张金亮 欧阳吁 杨火秀 赖华
    2022, 28(19):  2714-27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胎儿胸腔积液临床诊疗及转归。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病例5例,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平均年龄26.4岁,所有病例临床处理方案均经MDT讨论,对其临床资料及胎儿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孕妇产前均接受MDT,给予个性化指导建议,平均为30+2周(分别为29周、32周、27+5周、30周、33+2周),均为双侧胸腔积液、羊水过多。病例1、病例2、病例3孕期出现胎儿水肿。病例1、病例3实施宫内干预:病例1实施产前胸膜腔穿刺术抽液术+羊水减量术;病例3实施产前右侧胸膜腔穿刺术+左侧胸膜腔-羊膜腔分流术+羊水减量术。病例1宫内干预后7 d因胎儿水肿行剖宫产术及产时子宫外处理(EXIT),病例3宫内干预后7 d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病例2胎儿严重水肿,完成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宫产术及EXIT。病例4、病例5保守治疗,积液产后消退,分别延长妊娠天数49 d和42 d。5例患儿4例采取剖宫产术娩出,1例阴道分娩。1例因新生儿呼吸衰竭放弃治疗,其余4例新生儿治愈出院。结论 MDT及适当的产前处理对改善胸腔积液患儿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2014至2019年广东省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发病情况研究
    吕栩再 蒋文秀 缪华章 江玮 何慧 罗先琼
    2022, 28(19):  2719-27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东省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发病情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发病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共纳入了2014至2019年广东省出生的474 459例早产单活胎,其中早产小于胎龄儿36 622例,总体发病率为7.72%。2014至2019年每年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发病率分别为8.00%(6 209/77 636)、8.03%(5 854/72 933)、7.28%(6 395/87 815)、7.81%(6 308/80 817)、7.59%(6 055/79 757)、7.68%(5 801/75 501),珠三角地区的发病率最低,为7.42% (21 564/290 651),粤东地区发病率最高,为8.85% (4 967/56 117)。结论 广东省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但广东省内各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域、二胎政策可能是影响早产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因素。
    某专科医院723例学生肺结核住院患者诊疗延误情况分析
    陈文翰 周强 刘玉美 郑闽莉 卓文基 余美玲 刘志辉
    2022, 28(19):  2722-272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诊断延误情况,探讨学生结核病例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在医院“统计病案”系统内以“出院时间”“职业”“主要诊断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搜寻2019—2021年因肺结核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学生肺结核患者资料,从电子病历中获取症状出现时间、初诊时间和肺结核确诊时间,以前两者间隔为就诊时间、后两者间隔为诊断时间,≥15 d者分别为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比较分析性别(男/女)、学生类别(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病例发现方式(因症就诊/转诊/因症推荐/健康体检)和症状始发月份(1—2月/3—6月/7—8月/9—12月)各人群中的两种延误情况。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3年间学生肺结核住院患者共计723例,就诊时间0~92 d,其中406例(56.16%)存在就诊延误,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5 d(15~92 d);诊断时间1~95 d,其中503例(69.57%)存在诊断延误,诊断时间中位数为24 d(15~95 d)。经χ2检验,病例发现方式各组间就诊延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8,P˂0.001),性别、症状始发月份各组间诊断延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9,P=0.002;χ2=18.187,P˂0.001)。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比较)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学生类别、症状始发月份各组间就诊延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000,P˂0.001;χ2=12.750,P=0.005),症状始发月份各组间诊断延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7,P=0.001)。结论 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发生率高,延误程度与性别、学生类别、病例发现方式和症状始发月份均密切相关。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进展
    张兴凯 周楠 赵冬阳 耿泽月 王志刚
    2022, 28(19):  2727-273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为严重,并发症多,目前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对该类型骨折的诊断和复位固定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发病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汇总分析,意在为转子下骨折的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芦怀旺 田霖 胡鹏 刘彬 张玉红
    2022, 28(19):  2730-273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4例经PKP治疗的OVCF患者的143个椎体。根据患者病程及MRI的T1、T2信号强度分为陈旧组与新鲜组。新鲜组共62例71个椎体,男11例,女51例,年龄(70.21±8.05)岁;陈旧组共42例72个椎体,男4例,女38例,年龄(70.05±5.17)岁。所有患者均在G臂透视下完成手术。记录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相关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两组104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0例:新鲜组9例,其中椎间隙渗漏4例,椎旁渗漏5例;陈旧组1例,为椎间隙渗漏。术后1年相邻椎体骨折,新鲜组1例,陈旧组5例,椎体前缘高度压缩范围均小于10%,经保守治疗治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新鲜组手术时间短于陈旧组[(44.24±17.32)min比(56.12±30.05)min,t=-2.552,P<0.05];新鲜组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多于陈旧组[(3.90±1.07)ml比(3.53±0.9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P<0.05)。随访13~15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ODI、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改善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 025.591、7 257.375、5 638.076、1 548.607,均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改善情况在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65.683、31.669,均P<0.05);两组VAS评分、ODI在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041、0.892,均P>0.05)。结论 新鲜组与陈旧组OVCF在PKP术后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术后1年相邻椎体骨折、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方面,新鲜组优于陈旧组,但骨水泥渗漏率高于陈旧组。
    穴位贴敷治疗社区患者肺部感染发热的效果
    黄洋 戎伟鹏 谭发林
    2022, 28(19):  2736-273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治疗社区患者肺部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部感染发热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治疗干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1~75(48.24±6.73)岁,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干预(自拟中药方实施穴位贴敷治疗,1次/d);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32~74(48.19±6.71)岁,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乙酰氨基酚片,1 次/d)。比较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率(%)和(x±s)表示。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分别为(1.64±0.52)μg/L、(48.12±11.35)mg/L、(9.75±3.38)mg/L、(5.12±1.7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5±2.49)μg/L、(95.53±21.25)mg/L、(18.69±6.18)mg/L、(9.58±3.8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03、13.915、8.974、7.428,均P<0.05)。观察组头晕、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5)。观察组对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为(5.12±1.35) d,对照组为(6.33±1.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P<0.05)。结论 针对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在临床上给予患者穴位贴敷治疗干预的方式,将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MRI定量分析肝、胰脂肪含量与糖耐量的相关性
    王骏 郝金华 梁羡和
    2022, 28(19):  2740-27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分析肝、胰脂肪含量与糖耐量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的对象中抽选符合条件的样本成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异常(IGT)组、2型糖尿病(T2DM)组。NGT组(健康志愿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3(60.3±7.4)岁;IGT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2~70(61.7±6.9)岁;T2DM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0~74(61.9±7.2)岁。采用1.5T磁共振T1 VIBE Dixon序列获得受试者“脂相、水相,同相位、反相位”4幅图像。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平均值±标准差描述连续变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肝脏和胰腺脂肪含量与各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根据方差检验的均一性评价3组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结果 肝脏和胰腺脂肪含量与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餐后2h血糖(P2BG)、肌酐(CR)、尿酸(UA)、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指标相关。T2DM组肝、胰脂肪含量[(17.88±5.91)%、(12.15±4.75)%]均高于IGT组[(10.63±3.27)%、(8.35±3.54)%]与NGT组[(8.83±2.04)%、(5.42±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4、10.53,均P<0.05)。结论 磁共振对肝、胰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判断对糖耐量异常有较高敏感性,能够为临床提供无创性检查手段,辅助临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两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对比分析
    薛如梅 袁玉影 温哲玲 孙洪亮 张冬梅
    2022, 28(19):  2744-274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的273个周期,根据所用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拮抗剂组(138个周期)和黄体期促排卵组(135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排卵结局、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结果 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1、1.018、1.902、1.846、-0.775、-0.064、1.552、1.149、0.896,均P>0.05);与拮抗剂组相比,黄体期促排卵组扳机日LH[(3.74±3.20)IU/L比(6.44±6.18)IU/L]、扳机日雌二醇(E2)[(2 561.03±2 120.72)pmol/L比(3 842.46±3 563.95)pmol/L)]、获卵数更低[(3.20±1.95)枚比(4.21±2.66)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6、3.432、3.345,均P<0.05),而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更高(χ2=4.023、8.874,均P<0.05)。结论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也可获得较理想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眼底血管造影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鲍晓娜 何飞虹
    2022, 28(19):  2749-275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眼底血管造影依从性影响因素以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眼底血管造影患者130例(男64例,女66例,年龄41~65岁),基于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患者基础信息,评价患者检查依从性,经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 检查依从性较差患者34例,检查依从性良好患者96例。经单因素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χ2=12.835,P<0.001)、文化水平(χ2=12.168,P<0.001)、药物过敏史(χ2=16.660,P<0.001)、瞬目运动(χ2=22.178,P<0.001)、首次检查(χ2=21.957,P<0.001)、检查操作(χ2=44.502,P<0.001)、检查焦虑(χ2=55.472,P<0.001)、检查系统教育(χ2=38.810,P<0.001)、检查不良反应(χ2=33.8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生瞬目运动(P<0.001)、首次检查(P<0.001)、检查操作不规范(P=0.029)、伴有检查焦虑(P=0.012)、缺乏检查系统教育(P<0.001)、伴有检查不良反应(P=0.004)。结论 影响眼底血管造影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瞬目运动、首次检查、检查操作不规范、伴有检查焦虑、缺乏检查系统教育、伴有检查不良反应等,根据以上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唐学良 张晖 凌明强
    2022, 28(19):  2753-275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共302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为调查对象,男210例,女92例,年龄(51.52±7.97)岁。按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研究组(EVB,118例)和对照组(GOV非出血组,184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是否有肝性脑病、是否有肝肾综合征和Child-Pugh分级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白蛋白(ALB)、脾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有无腹水、有无红色征、有无门静脉血栓、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色征(OR=5.606,95%CI 1.615~20.650)、食管静脉曲张程度(OR=3.337,95%CI 1.057~15.079)、门静脉主干内径(OR=1.703,95%CI 1.008~4.340)、脾厚度(OR=1.564,95%CI 1.022~3.563)、PT(OR=1.043,95%CI 1.004~1.082)是EV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LT(OR=0.737,95%CI 0.291~0.833)、ALB(OR=0.663,95%CI 0.172~0.878)是EVB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红色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脾厚度、PT是发生EVB的危险因素,提高PLT、ALB水平可减少EVB的发生。
    检验医学专栏
    闽南地区21例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分析
    蓝惠华 潘燕如 张梦情 黄榕 张玲
    2022, 28(19):  2758-276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福建闽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又称地贫)的罕见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22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来自于福建闽南地区的38例因血液学检测的结果与常规基因突变测定结果不相符、可能是罕见的地贫类型的样本,其中男16例,年龄5~47岁;女22例,年龄15~56岁,运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法进行一一鉴定。结果 本研究检出了地贫罕见基因突变21例,其中包括了罕见的 α 珠蛋白基因突变6种,分别是8例泰国型缺失(--T HAI )、2例中国香港型缺失 (HKαα) 、2例菲律宾型(--FIL)、1例CD 30(-GAG)、1例CD 122 CAC>CAG,WSM和1例αα/αααanti4.2,其中,2例--FIL来源于一对母子;罕见 β 珠蛋白基因突变6种,分别为1例CD56 GGC>GAC、2例IVS I-129 A>G、1例同时检出CD54 GTT>GTC和Terminal CD +32 A>C两种突变、1例113A>G(Poly A (A>G) AATAAA>AATAAG)、1例越南型-HPFH(Vietnamese HPFH)缺失型β地贫,其中CD54 GTT>GTC突变为首次报道。结论 本研究通过测定的几种较罕见地贫基因加以了分析,对福建闽南地区地贫基因突变的种类加以了补充,可为地贫基因的检测诊断提供必要的分子信息 。
    基于Westgard应用3种不同偏倚对化学发光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探讨
    潘敏旋 王云秀 郑智明 宋丽婷 陈颖婷
    2022, 28(19):  2763-27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Westgard西格玛规则,应用3种不同偏倚对12个化学发光项目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评价其方法性能,通过此探索性研究建立最优的个性化质量控制方案。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检验改进修正计划(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CLIA)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确定临床允许总误差(allowed total errors,TEa))以2019年1月至12月室内质量控制的累积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CV)反映方法的不精密度,应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9年室间质评的偏倚、室内质量控制Bio-Rad对等组积累的偏倚和伯乐国际室间质量评价服务(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ervice,EQAS)全年12次的室间比对数据的偏倚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计算出σ度量值和质量目标指数(quality goal index,QGI),并绘制σ方法性能验证图,评价12个化学发光质量控制项目的检验性能,以及根据3种不同偏倚得到最优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 测定的12个项目中,应用3种偏倚所得的σ值,σ≥6(世界一流)项目的个数,3种偏倚均为22个,占61.11%(2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σ<3(不可接受水平)项目个数分别为卫生部室间质评偏倚3个[8.33%(3/36)]、室内质量控制偏倚1个[2.78%(1/36)]和伯乐EQAS偏倚1个[2.78%(1/36)],后两类偏倚与卫生部室间质评偏倚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3种偏倚中最低水平的σ值和QGI作为判断标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睾酮(testosterone,TSTO)和雌二醇(estradiol,E2)的σ值均超过6σ水平,只需要使用13s规则;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和胰岛素(insulin,INS)需要改进精密度,使用13s22sR4s41s8x规则;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和孕酮(progesterone,PRG)使用13s22sR4s规则。结论 应用不同偏倚可以更全面地帮助实验室选择最优的质量控制方案;Westgard西格玛规则是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实用有效的管理工具,提高质量控制效率,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
    论著
    血清TLR2、PGE2、IL-6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研究
    于春梅 柴婷婷 王青
    2022, 28(19):  2769-277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TOLL样受体2(TLR2)、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对自发性早产(SPB)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具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289例,其中有21例SPB、263例足月产、3例治疗性早产、1例晚期流产、1例失访,最终纳入284例。研究组21例(SPB),分娩孕周(34.08±2.16)周;对照组263例(足月产),分娩孕周(39.25±1.11)周。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行TLR2、PGE2及IL-6检测。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x±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PB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TLR2、PGE2及IL-6对SPB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TLR2、PGE2、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8.971、5.813、5.22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R2、PGE2和IL-6的比值比分别为1.590、1.714、1.501,是SPB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ROC分析显示,TLR2、PGE2和IL-6预测SP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0.807和0.900,以IL-6的预测价值最大(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77.78%)。结论 血清TLR2、PGE2、IL-6均是SPB的独立预测因子,以IL-6的预测价值较高。
    3D高分辨率MRI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许丹 肖太星 唐雪珂
    2022, 28(19):  2773-277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3D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视频脑电图(VEEG)临床诊断效果,探究3D高分辨率MRI在癫痫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间收治的80例疑似癫痫患者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5.22±7.35)岁。所有患者均行3D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3D高分辨率MRI和VEEG对癫痫病诊断一致性、病灶定位检出率、丘脑患侧和健侧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大小。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8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73例阳性,7例阴性,3D高分辨MRI诊断癫痫准确率为96.25%(77/80),Kappa值为0.78,VEEG诊断癫痫准确率为97.50%(78/80),Kappa值为0.84,二者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均>0.75);3D高分辨MRI检测单侧病灶准确率为96.67%(58/60),双侧病灶为76.92%(10/13),VEEG检测单侧病灶准确率为98.33%(59/60),双侧病灶为92.31%(12/13),两者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受累患者健侧FA值和ADC值均显著小于患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高分辨MRI对癫痫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可用于病情诊断、术前参考和预后分析。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康复方案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防作用
    吴海燕 李姗姗
    2022, 28(19):  2778-27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针对性康复干预对患者攻击行为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接收2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135例,女113例,年龄23~67(38.03±0.41)岁。根据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加权分划分为攻击组(MOAS≥4分)、非攻击组(MOAS<4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PANSS-EC)与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疾病不确定感(MUIS-A)情况。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57例,女43例,年龄20~69(38.38±2.51)岁]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针对性康复方案。入院两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攻击行为情况以及PANSS-EC、AIHQ-C、SSRS、MUIS-A评分。研究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等级资料给予秩和检验。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入院前1个月有攻击行为史、非自愿住院、首次住院、PANSS-EC评分、AIHQ-C敌意偏向总分、AIHQ-C责备偏向总分、AIHQ-C攻击偏向总分、SSRS客观支持得分、SSRS主观支持得分、MUIS-A不明确性得分、MUIS-A复杂性得分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患者入院两个月,实施针对性康复方案后,研究组攻击行为发生率(16.00%,8/50)低于对照组(36.00%,18/50),MOAS评分为(2.01±0.32)分,低于对照组的(3.56±0.2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t=27.400,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PANSS-EC评分为(9.20±0.32)分、AIHQ-C评分为(13.48±1.11)分、SSRS评分为(33.21±2.47)分、MUIS-A评分为(70.31±3.56)分,均优于对照组[(11.21±0.28)分、(17.46±1.29)分、(30.29±3.03)分、(85.35±3.2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6、16.537、5.282、22.217,均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针对性康复方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诱因,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
    病例报告
    PD-1抑制剂导致甲状腺毒症1例及文献复习
    张立宽 赵中华 张强 郝建斌 郝延璋 章丽芳
    2022, 28(19):  2784-278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结核合并食管瘘1例
    欧秋彤 叶刚
    2022, 28(19):  2787-27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食管壁炎性肉芽肿性病变,严重时可导致食管狭窄、食管瘘甚至食管穿孔,由于临床十分少见,易被误诊为食管癌。本文报道食管结核合并食管瘘1例,提供食管结核合并食管瘘在诊治方面的经验,提高各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断方法的认识。
    护理研究
    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效果研究
    万英苗
    2022, 28(19):  2790-279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采用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实施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2~72(50.17±6.15)岁;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3~71(50.23±6.10)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心境状态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连续性校正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28、8.779、8.187,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4.34±4.32)分、(45.22±4.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22±4.45)分、(53.67±4.56)分(t=7.686、9.158,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相比较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095,P=0.014);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699、5.368、5.608、4.996,均P<0.05)。结论 对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后,不仅能加快其康复进度,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降低,还能改善其心境状态,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调查报告
    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朱晓艳 韩萍
    2022, 28(19):  2794-28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中青年男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生活质量现状,探讨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方式对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制订夫妻共同应对冠心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及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复查的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共220对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年龄18~59岁,均符合已婚且与配偶共同生活等纳入条件。配偶纳入标准主要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近期6个月内未发生创伤性事件等。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建立主-客体互倚模型,通过Bootstrap法分析变量间的主客体效应。结果 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04.06±8.34)分,配偶二元应对总分为(104.13±7.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患者与其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呈正相关(r=0.326,P<0.001);患者与其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357,P<0.001)。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与自身、配偶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570、0.465,均P<0.05);配偶二元应对总分与自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601、0.348,均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表明,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均对其自身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β=0.623、0.710,P<0.05)。患者的积极二元应对对配偶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β=0.342,P<0.05),配偶的积极二元应对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β=0.431,P<0.05)。结论 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和生活质量水平均有待提高。建议将配偶纳入到疾病管理中,围绕夫妻为中心制定针对性二元应对干预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配偶以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综述
    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进展
    刘娴 徐昕
    2022, 28(19):  2801-280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跑步成为人们常见的运动方式,膝关节运动损伤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主要表现为髌骨周围的弥漫性疼痛,若不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最终会发展为不可逆的膝关节的损伤,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适当使用物理治疗及足部矫形器辅助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髌股关节功能,但治疗效果尚不确定。本文旨在对国内外PFPS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继而为治疗师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刘昊铭 于苏国
    2022, 28(19):  2806-28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肥胖、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逐渐成为全球最普遍的肝脏疾病。据报道,50%~7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MAFLD。由于没有药物可用,目前通过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恰当的运动及合理的饮食习惯,仍然是MAFLD的主要管理策略。近几年,利拉鲁肽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它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还拥有减少肝脏脂肪堆积,减缓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和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等诸多疗效。在本篇综述文章中,我们回顾并总结了利拉鲁肽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MAFLD中的诸多作用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药动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案例
    姚鸿雁
    2022, 28(19):  2809-28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9.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成为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抗凝方案,较维生素K拮抗剂,其具有较高的抗凝效果,使抗凝抗栓方法获得较多新选择。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种类较多、半衰期短,不同药物之间的药物作用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因此,本文对希美加群(已撤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药动力学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进行阐明,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