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2-07-01
    上一期   
    专题:卵巢肿瘤
    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史文燕 朱建业 管东东
    2022, 28(13):  1778-17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便更好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60例(恶性组),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56.13岁。选取同期收治的良性肿瘤患者330例(良性组),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3.27岁。收集两组患者的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PSS 26.0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评估MRI、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恶性组肿瘤在MRI中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欠清,肿瘤性质多为囊实性或实性,MRI强化检查多为明显强化,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多呈明显高信号;良性肿瘤在MRI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晰,肿瘤性质多为囊性,MRI强化检查多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DWI上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的水平分别为(885.37±159.14)U/ml、(236.69±65.31)U/ml、(27.49±11.75)μg/L、(364.21±54.08)pmol/L,均高于良性组[(150.44±40.45)U/ml、(92.20±19.64)U/ml、(5.68±0.66)μg/L、(178.73±7.39)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76、2.119、2.423、3.398,均P<0.05)。恶性组血清CA125、CA199、CEA、HE4及其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3%(44/60)、33.33%(20/60)、23.33%(14/60)、53.33%(32/60)、90.00%(54/60),均高于良性组[13.94%(46/330)、17.88%(59/330)、8.18%(27/330)、2.73%(9/330)、33.03%(109/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91、7.507、12.389、132.105、67.734,均P<0.05);经ROC分析,CA125、CA199、HE4、CEA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525、0.893、0.540;MRI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6.97%、准确度为96.15%;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66.96%、准确度为70.51%;MRI与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9.39%、准确度为9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大于单一MRI或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忧遁草中黄酮苷的分离纯化以及对上皮性卵巢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隋红梅 贺凤喜 李爱华 李爱峰 王丽 路焕喜
    2022, 28(13):  1784-17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忧遁草中的黄酮苷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研究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抗肿瘤作用,为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忧遁草中的黄酮苷进行分离纯化,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忧遁草黄酮苷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忧遁草黄酮苷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Beclin-1、Bcl-2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Beclin-1、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GraphPad Prism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值的测定,采用t检验。结果 自忧遁草中分离纯化得到3种黄酮苷化合物,分别为肥皂草苷、夏佛塔苷和牡荆苷;CCK-8实验结果显示,牡荆苷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P<0.05),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33.777 μg/μl、34.114 μg/μl、31.968 μg/μl。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和空白组相比,经牡荆苷处理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 3组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为研究对象,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牡荆苷浓度的增加,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显著(P<0.01);Western bolt结果显示,经牡荆苷处理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中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牡荆苷可以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与Beclin-1的交互作用发挥抗癌活性,控制肿瘤细胞自噬水平,促进自噬基因依赖性细胞死亡。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机制探讨
    张丽丽 隋红梅 贺凤喜 刘丹丹 李爱峰 李爱华
    2022, 28(13):  1789-179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东北岩高兰提取物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聊城市人民医院行妇科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0例新鲜肿瘤组织,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Bcl-2、Beclin-1基因表达情况,培养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3及正常卵巢细胞IOSE80,将不同浓度的东北岩高兰提取物与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反应后细胞中Bcl-2、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GraphPad Prism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细胞IC50值测定,GraphPad Prism进行作图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0.759±0.110),Beclin-1表达量为(0.537±0.150),正常卵巢组织中分别为(0.294±0.160)、(1.612±0.130),相比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卵巢癌组织Bcl-2表达明显升高、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东北岩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增殖抑制作用显著,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按抑制作用排序为:提取物Ⅴ>Ⅳ>Ⅱ>Ⅲ,岩高兰提取物Ⅰ对于肿瘤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经东北岩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处理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3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经东北岩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处理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中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3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说明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于卵巢癌有抗肿瘤特性;经提取物处理后,肿瘤细胞Beclin-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提示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基因的表达来诱导细凋亡。
    科研课题专栏
    miR-132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廖旺 杨少青 刘重旭 罗皓雨 侯涛 路关超
    2022, 28(13):  1796-18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小RNA-132(miR-132)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采用谷氨酸处理,建立兴奋性损伤模型;实验组采用瞬时转染法转染miR-132 mimics,培养24 h后加入谷氨酸处理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丙二醛(M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表达。采用LSD-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谷氨酸处理后的PC12细胞,miR-13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转染miR-132 mimics后PC12细胞的活力均高于转染NC mimics后(P<0.05)。转染miR-132 mimics后的氧化应激水平较NC mimics组降低(均P<0.05)。miR-132 mimics细胞炎症因子下调。结论 miR-132可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抑制氧化应激,下调炎症调节相关因子IL-1β、IL-6的表达。
    自主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探索
    游慧超 李文琦 孙登江 欧阳和平
    2022, 28(13):  1801-180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自主设计制作3D打印器材的经验与效果,以供同行借鉴。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11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利用自主3D打印技术辅助颅脑手术的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4~73岁),通过3D-Slicer软件进行影像重建及模板制作,利用Ultimaker Cura软件设计打印流程并切片,选用热熔堆积固化成型打印机与PLA(聚乳酸打印)材料,最后利用打印的模板及模型引导手术,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共利用该技术辅助手术6例,其中2例脑出血及2例肿瘤设计的定位定向导板效果满意;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大动脉瘤,模型的血管与其下方的支撑结构相融合,指导动脉瘤夹闭术效果差,但是制作三维模型的过程中获取的三维立体影像可辅助指导手术;1例眼动脉段动脉瘤,模型与三维影像一致,指导动脉瘤栓塞术效果满意。结论 自主3D打印技术能满足手术的需求,用于引导穿刺、术前手术模拟与手术规划;对于复杂且关系紧密的结构,自主3D打印技术获取的三维建模影像与打印模型,二者相辅相成,可共同引导手术的进行。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研究进展
    赵加庆 赵子豪 于先凯 耿晓鹏
    2022, 28(13):  1806-18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目前对OVCF的临床诊疗方案已经逐渐完善化,但非严格的保守治疗可能导致伤椎进一步压缩;开放手术创伤大,螺钉松动或拔钉率高;微创的椎体增强术治疗效果虽显著,但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松动、伤椎再骨折及邻近椎体骨折等相关并发症仍无法完全避免。也正因如此,国内外学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相关并发症的见解也不同。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OVCF的相关文献,从OVCF的流行病学、分型、诊断、治疗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医生在OVCF的诊疗及并发症的认识上提供一定帮助。
    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癌的研究现状
    王娜 贾兴芳 储琳琳 郝佳慧 刘成霞
    2022, 28(13):  1810-18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直肠锯齿状腺癌(serrated adenocarcinoma,SAC)作为大肠癌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因其癌变途径的特殊性,检测以及较差的治疗反应和预后逐渐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其产生的途径主要为“锯齿状通路”途径,锯齿状通路途径以BRAF突变、微卫星体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CpG岛的甲基化(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CIMP)为特征。由于特殊的形态和内镜特征及特殊的发生部位,在结肠镜检查时很容易漏诊,甚至病理评估时也极易被忽视,临床确诊时往往已处于进展期,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本文针对锯齿状结直肠腺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等作一综述。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齐有涛 王东梅 白玉焕 孔令甲 敬长春 计蓓
    2022, 28(13):  1815-1819.  DOI: 202200175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该联合用药方案对炎性因子、辅助型T细胞1T helper 1 cellTh1)和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3月至2020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5.25±2.42)岁,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65.33±2.3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行联合治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为59.09%26/44),观察组DCR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37)。治疗后,对照组癌相关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分别为(9.20±4.23U/ml、(2.53±0.41μg/L、(61.75±14.25U/ml,观察组CA19-9CEATSGF水平分别为(4.98±2.87U/ml、(1.96±0.39μg/L、(53.20±16.37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66.6822.61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分别为(9.83±1.68μg/L、(4.98±0.83pg/ml、(5.62±1.58μg/L、(12.83±2.41μg/L,观察组分别为(12.45±1.65μg/L、(6.12±1.47pg/ml、(3.18±1.17μg/L、(8.76±2.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04.4798.2328.428,均P<0.05)。对照组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3±1.31)个月、(5.10±1.39)个月,观察组分别为(5.31±0.75)个月、(9.33±2.5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379.691,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更好,同时在治疗期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疫情期间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在孕妇心理状态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欧有良 张军 周燕莉 肖超群 吴瑜瑜 都萍萍
    2022, 28(13):  1820-18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疫情期间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的功能(FAD-GF)在孕妇心理状态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南方医院产检的单胎初产孕妇683例,年龄为20~38岁,孕周11~27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3例、对照组340例。对照组常规分诊,观察组以FAD-GF对孕妇心理状态进行分诊,孕28~35周检测分诊效果。采用频数、标准差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11~27周:无须干预、需干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常规产检例数(331例)高于对照组(107例),对照组心理咨询转介孕妇(33例)高于观察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28~35周:常规产检、心理咨询转介孕妇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无须干预孕妇(297例)高于对照组(174例),对照组需干预(125例)高于观察组(3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034、84.746,均P<0.05)。常规预检分诊与心理咨询转介存在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5;FAD-GF预检分诊与心理咨询转介存在强相关、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9。观察组改善孕妇心理状态例数(173例)、孕妇总满意度[(95.4±11.0)分]均高于对照组[47例、(88.4±5.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29,t=10.580,均P<0.05)。结论 疫情期间以FAD-GF对孕妇心理状态预检分诊,可提高分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生化散瘕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娟娟 张丹 张久严 崔秀娟
    2022, 28(13):  1825-182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生化散瘕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6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用生化散瘕汤治疗[年龄(31.03±6.20)岁],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年龄(31.95±6.79)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药物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者2例,治疗成功者38例(95.0%),对照组治疗失败者8例,治疗成功者32例(80.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治疗1周后,观察组宫腔残留包块大小[(0.89±0.23)cm比(1.28±0.37)cm,P<0.001]、阴道出血消失时间[(10.16±1.85)d比(12.03±1.91)d,P<0.001]、宫腔残留包块消失时间[(11.00±2.68)d比(12.63±3.09)d,P=0.021]、血HCG降至正常时间[(10.18±1.69)d比(11.19±2.05)d,P=0.028]及月经复潮时间[(31.08±5.48)d比(33.31±3.11)d,P=0.045]均小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HCG[(283.57±253.86)mIU/ml比(428.81±256.15)mIU/ml,P=0.020)及VEGF[(83.17±35.31)mg/L比(101.71±38.55)mg/L,P=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生化散瘕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促进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吸收,降低血HCG,减少阴道流血,加快月经复潮,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好。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黎峰 禤锦峰 龚超 李炯先
    2022, 28(13):  1829-183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9.00±6.0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9.00±7.00岁)。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及术后情况、疼痛程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30);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更少,术后第4天引流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术后肛门排气、早期活动、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更短,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57±5.34)mg/L比(26.84±5.12)mg/L、(16.28±5.64)ng/L比(33.54±7.50)n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85.63±11.84)kU/L比(74.25±12.3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30.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19)。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改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减轻疼痛。
    PDCA指导下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探索
    吴行贵 黄宪章  陈茶 王丽娜 李沫 刘丹 徐宁
    2022, 28(13):  1834-18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中明确提出院校应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3个方面论述了PDCA管理法指导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与探索,并提出了量化分数与质性考核结果综合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内容涵盖教学计划、教学实践与教学反馈,注重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评价。PDCA管理法要求带教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同,科学地调整教学方案,有助于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让教学方案动态化、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PDCA管理法指导下的PBL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实习教学提供了帮助。
    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观察
    解晓燕 张贵梅 黄怀蕊 刘祯
    2022, 28(13):  1839-18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4~67(44.32±4.72)岁,采取间断雾化吸入方法。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5(43.96±5.25)岁,采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7,P=0.010)。干预前,两组患者的Koi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CQ评分为(78.19±5.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35±6.63)分,PSQI评分为(7.93±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1.27±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9、7.07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间断雾化吸入,利于增强湿化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
    陈庆锋 唐伟泰 莫浩伟 陈伟幸 梁杰培
    2022, 28(13):  1843-184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关键基因的筛选和调控网络的构建
    杨玲云 徐锦雯 刘洵薇 成芸 周红霞 赵丽萍
    2022, 28(13):  1848-185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为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 数据提取时间:建库至2021年3月1日。我们先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了GSE106993和GSE153625数据集,并使用R语言筛选出差异基因,再采用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分析鉴定共同差异基因的主要功能,接着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的差异基因构建互作网络,并用Cytoscape筛选出关键基因。然后运用TransmiR v2.0数据库和miRWalk 2.0数据库构建转录因子(TF)/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最后通过ETMC数据库筛选出靶向关键基因的中草药。结果 我们发现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中上调基因有817个,下调基因有769个。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代谢信号通路均是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重要通路。通过蛋白互作网路,我们鉴定出8个关键基因(TrP53、EGF、Stat3、Jun、Casp3、Cdh1、Ptgs2、CAT)。并且构建了TF/miRNA/mRNA调控网络,TF 2个,miRNA 4个,mRNA 214个。ETMC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桑叶和半夏可用于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结论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8个关键基因和3个重要信号通路,为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提供靶点。桑叶和半夏两味中药有望成为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中草药。
    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在OHSS高风险患者首次FET中的应用比较
    苏宁 夏薇 王维 何燕
    2022, 28(13):  1854-18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因OHSS高风险行全胚冷冻患者共226名。根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NC)组74名,年龄(30.65±4.80)岁,激素替代周期(HRT)组108名,年龄(29.79±4.41)岁,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GnRHa+HRT)组44名,年龄(30.03±4.56)岁。比较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抗苗勒管激素(AMH)、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性激素、AMH、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等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T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为(9.80±1.61)mm,明显低于NC组[(11.07±1.71)mm]和GnRHa+HRT组[(10.23±1.6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09,P=0.001),NC组和GnRHa+H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T组囊胚所占比例为47.22%(51/108),明显高于NC组的32.43%(2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和GnRHa+H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OHSS高风险患者FET采用3种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医生根据不孕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以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某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时间相关性分析
    庞婕 吴晓雯 金丹婷 高山
    2022, 28(13):  1859-186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时间相关性,为优化抗菌药物临床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耐药率和同期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抗菌药物季度使用强度和细菌季度耐药率变化趋势,运用互相关函数分析抗菌药物季度使用强度与细菌季度耐药率之间时间相关性。结果 6年期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0.001)、美罗培南(P=0.001)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渐下降(P<0.001)。研究期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P=0.008),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P=0.032)。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度同步(r=0.812,Lag=0,P=0.022),对美罗培南(r=0.704,Lag=1,P=0.037)和亚胺培南(r=0.885,Lag=1,P=0.005)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大肠埃希菌(r=0.587,Lag=3,P=0.045)和肺炎克雷伯菌(r=0.531,Lag=2,P=0.03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呈正相关。结论 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存在一定时间相关性,临床应优化抗菌药物合理选用,遏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进展。
    论著
    基于TCGA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lncRNA及建立预后风险模型
    何天 曹天生
    2022, 28(13):  1864-18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与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构建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方法 数据提取时间:建库至2022年3月1日。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并整理结肠癌转录组数据,构建配对样本lncRNA表达矩阵,利用“edgeR”R包筛选获得差异表达lncRNA(DElncRNA)。对DElncRNA先后行COX回归模型单变量分析、Lasso回归分析、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获取预后相关lncRNA。依据多元COX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构建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通过C指数值、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下的面积(AUC)及K-M生存分析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对模型中lncRNA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对相关的m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探索lncRNA影响结肠癌进展的机制。结果 整理转录组数据得到5 460个lncRNA,配对样本分析获得DElncRNA 868个,其中上调548个、下调320个。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后获得40个lncRNA,经Lasso回归分析过滤共线性因素,得到lncRNA 34个,K-M生存分析后,得出14个候选lncRNA。再进行多元COX回归分析,得到7个预后相关lncRNA(下调:LINC01132;上调:ELFN1-AS1、RP5-884M6.1、LINC00461、RP1-79C4.4、RP4-816N1.7、RP3-380B8.4),依据回归系数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模型的C指数值为0.82;3年和5年的AUC值分别为0.79、0.84;进行K-M生存分析提示高低风险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随后构建ceRNA网络,通过KEGG富集分析提示下调lncRNA可能是通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癌症中蛋白聚糖、PI3K-Akt信号通路等抑制结肠癌进展,上调lncRNA可能是通过细胞粘附分子、局灶性粘连、吞噬体等通路促进结肠癌进展。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7个lncRNA的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患者生存预后准确性,每个lncRNA是潜在单独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对临床上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临床研究
    2019—2021年厦门市某医院食源性沙门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吴文辉 陈涌泉 吴健宁
    2022, 28(13):  1872-187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厦门市某医院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的761例疑似食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其中男性447例,女性314例,年龄0~95岁。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采样时间等进行分组,对沙门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特征进行横断面研究和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经VITEK-MS质谱分析和血清凝集试验,761例疑似食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中共检出沙门菌感染69例,总检出率为9.07%(69/761)。69株沙门菌分布于6个血清群16个血清型,以B群和D群为主,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占比最高,分别占42.03%(29/69)和23.19%(16/69)。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患者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706);不同年龄段患者沙门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05,P<0.001),0~18岁未成年人检出率显著高于成年人。不同月份沙门菌检出率有一定差异,沙门菌检出率随月份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5—10月份检出率较高。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4.55%(41/55)和61.82%(34/55),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38.18%(21/55),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沙门菌株。结论 厦门市沙门菌感染血清型多而复杂,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未成年人感染占主要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本地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
    刘志辉 闫彩霞 陈苑红
    2022, 28(13):  1876-187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36.82±7.56)岁,对照组年龄(36.76±7.59)岁。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外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观察组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两组患者皆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19/20)比70.00%(14/20),P<0.05]。观察组外阴瘙痒、黏膜红肿、白带异常、尿频尿痛等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2.31±0.46)d比(2.87±0.54)d、(2.79±0.56)d比(3.25±0.62)d、(1.38±0.35)d比(2.10±0.43)d、(2.57±0.43)d比(3.16±0.58)d,均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0.00%(2/20)比40.00%(8/20)、15.00%(3/20)比50.00%(10/20),均P<0.05]。结论 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更有利于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和更低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吴福焱 郭红燕
    2022, 28(13):  1880-188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3.73±3.58)岁,给予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4.43±4.76)岁,给予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龈沟液炎性因子、牙周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安全性。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14);治疗后,观察组的龈沟液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前列腺素(PGE2)和内脂素(VF)水平分别为(3.59±0.62)ng/L、(81.39±8.19)ng/L、(48.81±6.53)ng/L、(31.41±7.5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0.69)ng/L、(91.05±10.12)ng/L、(56.47±9.04)ng/L、(40.58±6.53)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牙周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水平分别为(3.02±0.56)mm、(2.08±0.49)mm、(1.12±0.33)分、(1.18±0.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9±0.87)mm、(2.69±0.72)mm、(1.82±0.44)分、(2.08±0.4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临床安全性对比,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少于观察组[4.08%(2/49)比10.20%(5/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7,P=0.232)。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能够有效缓解牙周炎患者炎症情况,改善牙周临床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病例报告
    支气管扩张症并亚洲诺卡菌感染1例及文献回顾
    段玲玲 邹石海 汪得喜 张敏
    2022, 28(13):  1885-18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播散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疾病,它主要涉及肺部、皮肤、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其中肺部受累最常见。常见于免疫功能抑制宿主,但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免疫抑制宿主更容易患播散性疾病,预后更差。诺卡菌病临床发病率低,是一种罕见病,免疫功能正常宿主患病率更低。最近,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了1例支气管扩张症并肺亚洲诺卡菌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以下结合文献回顾进行报道。
    妊娠合并TTP 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冯世香 汪云 董小利
    2022, 28(13):  1888-18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围生期管理。方法 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1例妊娠合并TTP,结合文献报道共16例妊娠合并TTP,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和母婴结局。结果 16例妊娠合并TTP患者平均年龄26.18岁(20~36岁),孕周为(29±2)周(17+5~41+1周);15次妊娠合并TTP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发热、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典型五联征或三联征,治疗以血浆置换或输注血浆为主,母亲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亡后诊断),例15及例16为同一人二次妊娠,例15为本文报道患者前次妊娠,例16为其此次妊娠,围生期预防性输注血浆病情稳定,孕37+2周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婴结局良好。9次晚期妊娠: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1例(死胎),无自然顺产,共7例新生儿存活;7例中期妊娠:4例剖宫取胎,1例自然流产,2例利凡诺引产;均无新生儿存活。结论 妊娠合并TTP罕见,早期诊断和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妊娠合并遗传性TTP患者,新鲜血浆输注预防发作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护理研究
    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蕾 王志华
    2022, 28(13):  1893-18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0.05±12.21)岁;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39.67±11.78)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为(14.79±5.35)h、首次排气时间为(7.28±2.84)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1±1.05)h、住院时间为(7.53±1.71)d,均短于对照组的(25.28±7.75)h、(12.68±4.04)h、(5.15±1.29)h、(9.28±1.5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6%(2/47)比17.02%(8/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术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62%(44/47)比78.72%(3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6)。结论 采取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实施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缩短术后康复进程,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儿科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疼痛管理循证实践
    梅晶晶 陈灵 宁景嫣 王晓琴
    2022, 28(13):  1897-19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减轻儿科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的疼痛。方法 通过循证方法寻找减轻肌内注射导致疼痛的最佳证据,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A族链球菌感染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360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调查组、第l轮证据应用组和第2轮证据应用组。基线调查组120例,男69例,女51例;第l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第2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3组患儿年龄均在5~15岁之间。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证据应用前后护士最佳证据的执行情况、证据应用前后患儿疼痛评分及硬结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 对最终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共提取10条证据,制定出9个临床审查指标,运用证据前后对比,证据应用后患儿疼痛评分由8.42分下降为4.26分,注射30 min后疼痛评分由4.53分下降为2.18分,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发生率由75.8%(91/120)下降为32.5%(3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一系列药物及非药物措施能减轻儿童程序性疼痛;Buzzy小蜜蜂装置(冷+振动+分散注意力)可以减轻肌内注射青霉素疼痛;正确的苄星青霉素配置方法、注射手法、注射部位、注射速度可以减轻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疼痛。
    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中的影响效果
    卢换香 冼志峰 肖改欢
    2022, 28(13):  1903-190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CPF)反复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反复感染症状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8.08±5.81)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28.84±5.73)岁,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运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 4,P=0.001 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7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 3,P=0.004 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1.57±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 4,P=0.001 6);观察组接受手术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 0,P=0.001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4 7,P=0.001 7)。结论 对CPF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QOL,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综述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研究进展
    王萌雨 徐宁
    2022, 28(13):  1908-19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镜是目前筛查、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而肠道准备质量直接关系到结肠镜的实施效果及患者的复检意愿,充分的肠道准备不仅能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更能提高结肠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及疗效。因此,提高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目前常见的肠道准备方法,并就如何提高肠道准备质量进行综述。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王悦 金勇君
    2022, 28(13):  1912-191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为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对疾病认知不够,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可导致失明。它是全球成年人获得性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延缓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降糖药物的研发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发现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SGLT2 inhibitor,SGLT2i)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延缓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的进展。本文将主要对DR早期改变及SGLT-2i对DR保护作用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进行综述。
    microRNA-137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
    王宁宁 朱淑霞
    2022, 28(13):  1916-19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croRNA-137(miR-137,微小RNA-137)在许多肿瘤中特别是神经胶质瘤中表达异常,其通过靶向调节CDK6、Rac1、MRGBP、Notch1等基因以及PTP4A3、FOXK1基因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代谢、周期调控、侵袭及患者预后。该文章重点讨论miR-137在神经胶质瘤中的几种特殊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了miR-137的潜在功能,为神经胶质瘤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杨世杰 刘树杰 曹芮 闫玉荣
    2022, 28(13):  1919-19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13.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同分异构体与消旋氯胺酮有相似的药理学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消旋氯胺酮相比,同等剂量下具有更强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具有可控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不添加防腐剂、静脉及椎管内用药更安全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