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上一期   
    科研课题专栏
    蛋白磷酸酶1及其去磷酸化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马相贤, 蒋宇婷, 王三旺, 崔明湖
    2022, 28(6):  741-74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发现蛋白磷酸酶家族在不同的脑区进行的生物调控在抑郁症研究中一直很受重视,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可通过其在突触处催化细胞中大部分磷酸丝氨酸和磷酸苏氨酸的去磷酸化来控制突触可塑性。尽管PP1及其去磷酸化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但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综述各种证据,支持PP1及其去磷酸化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改良阴茎成形术治疗青少年男性常见外生殖器畸形的疗效分析
    张力峰, 苏泉心, 高生林, 鹿超, 岳闯, 吴兴宇, 毛卫江, 左立
    2022, 28(6):  745-74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探讨2种改良阴茎成形术治疗青少年男性常见外生殖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改良阴茎成形术治疗的77例青少年男性外生殖器畸形患者,其中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6例,年龄(17.8±2.3)岁;隐匿阴茎患者21例,年龄(14.6±2.6)岁。回顾手术过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总结应用效果。结果 56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接受了改良包皮环切术,21例隐匿阴茎患者接受了改良阴茎成形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包皮过长、包茎患者中4例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在2周内自行消退。隐匿性阴茎患者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均在3周内自行消退;1例患者术后出现耻骨后感染,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在1周内好转。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阴茎均伸直良好,外观自然美观,患者及家长均满意。结论 2种改良术式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外观。对于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改良包皮环切术具有出血少、费用低、切口美观的优点;而对于隐匿性阴茎患者,改良阴茎成形术的切口更小、阴茎松解更充分且固定更牢固。且改良阴茎成形术不仅适用于儿童隐匿性阴茎患者,在青年患者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评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赵洋, 周洁, 耿朝辉
    2022, 28(6):  748-75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阐述了认知衰弱的定义、测量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高血压患者标准化认知衰弱评估及长期照护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当前提示该领域仍缺乏对高血压患者的特异性认知衰弱评估工具,未来需要积极开展针对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的研究探索,从而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衰弱识别与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含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索敬钧, 杨青彦, 李涛, 韩健乐, 杨俊伟, 王长安, 杨帅平
    2022, 28(6):  752-75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含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A组(66例)和B组(49例)。A组男29例、女37例,年龄(47.6±14.3)岁,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治疗;B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45.2±14.7)岁,在三联免疫基础上加含西罗莫司的四联方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丢失、肺部感染及死亡等情况。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肾移植手术患者Scr、β2-MG、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患者Scr、β2-MG、CysC水平分别为(104.39±30.91)μmol/L、(2.94±1.71)mg/L、(0.79±0.15)mg/L,均低于A组(128.54±37.21)μmol/L、(3.57±1.29)mg/L、(0.86±0.1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肾移植手术患者CD3+、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肾移植手术患者CD4+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患者CD3+、CD8+及CD4+/CD8+水平分别为(60.90±10.15)%、(20.06±6.69)%、(1.21±0.14),均低于A组(65.29±10.58)%、(22.65±6.94)%、(1.27±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给予含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调节免疫功能更佳,且不会加重肾功能损伤。
    5A慢病模式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期患者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唐芳, 傅立哲, 李敏清, 吴一帆, 卢慧娟, 姜素芳, 邹涛, 邓丽丽
    2022, 28(6):  756-7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疾病,具有“三高”“三低”的流行病学特点。目前,我国CKD的管理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为提高CKD患者的管理效率,规范诊疗管理过程,本研究就广东省中医院慢病管理中心5A模式的慢病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情况进行报道,期望为我国CKD非透析期患者的诊疗和管理提供参考策略。
    髓质海绵肾的诊断研究进展
    梁雁冰, 陈金兰, 苏郑明
    2022, 28(6):  759-76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髓质海绵肾(MSK)是一种肾脏畸形,通常表现为肾钙质沉着症和复发性肾结石等,同时需要使用昂贵且耗时的静脉尿路造影(IVU)进行诊断。尽管IVU仍然是目前诊断MSK的金标准,但其他方法如多层螺旋CT(MDCT)、核磁共振成像(MRI)、乃至生物标志物正在迅速崛起,为MSK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了希望。本文对MSK最新的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韩章琴, 王同生
    2022, 28(6):  762-7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剂量和低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45例。高剂量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16±5.05)岁,给予左氧氟沙星0.6 g/d;低剂量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3.27±5.12)岁,给予左氧氟沙星0.4 g/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率、治疗后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及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5.56%(43/45)、91.11%(41/45),均高于低剂量组75.56%(34/45)、66.67%(3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8.073,均P<0.05)。高剂量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81.25±9.46)分、(81.82±9.39)分、(89.05±8.26)分、(88.03±9.96)分,均高于低剂量组(67.34±7.56)分、(64.31±7.42)分、(65.58±7.47)分、(61.81±7.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777)。结论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病灶吸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

    赵贞贞
    2022, 28(6):  765-7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全身麻醉)与研究组(3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21±6.33)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7.38±6.42)岁。对比两组的开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苏醒时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诱导前(T0)及维持后15 min(T1)、30 min(T2)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麻醉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T0时,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HR、SBP、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研究组MAP为(99.35±10.62)mmHg(1 mm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87.45±4.8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HR、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研究组HR、SBP、MAP[(69.52±6.27)次/min、(146.33±5.67)mmHg、(98.12±7.69)mmHg]均高于对照组[(66.43±5.29)次/min、(143.77±3.57)mmHg、(89.38±4.6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开眼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6.37±2.03)min、(35.20±10.07)min、(12.28±2.38)min,均短于对照组(24.28±4.95)min、(54.43±12.86)min、(24.20±6.7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苏醒时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8)。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确切,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质量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思维导图下疼痛护理路径在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刘晓丽
    2022, 28(6):  769-77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思维导图下疼痛护理路径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感知、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3月至2021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70.83±3.65)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下疼痛护理路径干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71.34±3.21)岁。比较术后3 d两组患者疼痛感知[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PBPI)]、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情绪状态问卷(POMS)]、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术后3 d,观察组PBPIPOMSPSQI评分分别为(32.77±5.18)分、(56.63±6.47)分、(23.87±4.3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64±6.12)分、(64.16±6.81)分、(27.44±4.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55.3493.671,均P<0.001)。结论 思维导图下疼痛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感知,提高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分析
    彭红, 陶莉, 顾静, 何娟, 唐梅
    2022, 28(6):  773-7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在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德阳市人民医院的80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时比较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及满意度测评量表得分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最终入选患儿40例,对照组最终入选患儿39例。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0.0(9.0,17.0)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10.5(8.0,18.0)岁。干预后,除“喜欢出去玩”“肚子痛”两个条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各条目得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各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总分低于对照组[(14.33±1.93)分比(17.13±1.98)分](P<0.05)。干预后,试验组满意度测评量表总得分高于对照组[(86.08±5.83)分比(73.28±14.65)分](P<0.05)。结论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可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延续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恢复、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
    高婷婷, 武利萍, 李慧
    2022, 28(6):  777-7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微信APP为工具的延续性护理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恢复、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28例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54.53±6.42)岁;观察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55.25±6.32)岁。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采用以微信APP为工具的延续性护理。护理后,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环境护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心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3±10.96)分、(90.44±8.32)分、(92.04±10.42)分、(90.87±10.21)分,均高于对照组(86.55±9.42)分、(86.21±9.71)分、(87.85±9.24)分、(85.22±9.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控制、作息规律、戒烟戒酒、治疗态度遵医行为评分分别为(83.20±9.45)分、(85.31±8.64)分、(85.54±9.72)分、(85.91±9.43)分,均高于对照组(78.44±8.14)分、(81.47±8.87)分、(81.32±9.04)分、(82.35±9.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术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0.80±4.19)分、(41.43±5.61)分,均低于对照组(43.25±4.34)分、(44.23±5.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6/64),低于对照组23.44%(1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P=0.032)。结论 以微信APP为工具的延续性护理能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甲泼尼龙和利多卡因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的效果
    李富云, 薛麦富
    2022, 28(6):  780-7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甲泼尼龙和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纯音听阈均值、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0.52±3.82)岁,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50.98±3.99)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甲泼尼龙和利多卡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耳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用药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纯音听阈均值、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THL评分分别为(40.03±3.55)dB、(13.85±2.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95±4.14)dB、(19.95±2.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6,P=0.363)。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75%(79/80),高于对照组90.00%(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结论 将甲泼尼龙与利多卡因联合用药方式在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促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的改善与恢复,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用药疗效均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不同类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张文浩, 魏迪欣, 叶琦, 庄园, 李艳芬
    2022, 28(6):  784-7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选择粘接剂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就诊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2.21±8.27)岁。患者因治疗需要拔除50颗完整无龋人离体第三磨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A、B、C、D、E组,每组各10颗。A组采用全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B组采用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C组采用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D组采用通用型粘接剂处理方法,E组采用全酸蚀处理+通用型粘接剂处理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树脂粘接操作,每组牙可以切割出60个牙本质-树脂条,按照储存时间再分为2个亚组,每组30个,分别在人工唾液中储存24 h及12个月后,切割制作试件,测试每个试件的粘接强度,并用体视显微镜分析试件的断裂模式,并比较5种牙齿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及断裂模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A组、B组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0.73±2.56)MPa、B组(31.42±9.17)MPa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均大于C组(22.22±5.67)MPa、D组(25.04±1.87)MPa、E组(24.54±2.09)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储存12个月后的粘接强度比较,B组(30.56±2.54)MPa>A组(28.35±3.25)MPa>D组(24.91±6.46)MPa>E组(20.18±3.08)MPa>C组(17.43±1.28)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E组储存12个月后粘接强度均小于储存24 h的粘接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D组储存12个月后粘接强度与储存24 h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试件分别储存24 h、12个月后,混合断裂的数量始终最多,每组断裂结构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与全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牙本质粘接强度最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粘接强度最低。随着时间推移,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牙本质粘接强度仍然最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粘接强度下降最明显。
    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应用研究
    罗林斌, 朱斌, 赵梅香
    2022, 28(6):  788-791.  DOI: 202200198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坪山地区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5.56±10.33)岁,实施碎石治疗(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碎石后留取结石行结石成分分析、饮食指导;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6.14±10.57)岁,患者只实施碎石治疗(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只开展定时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泌尿系结石碎石术后复发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成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0%(4/100),低于对照组18.0%(18/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0,P=0.002)。观察组发病机制、饮食状态、疾病复发、并发症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分别为(92.85±3.69)分、(93.16±4.15)分、(94.15±3.85)分、(95.10±3.9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18±4.15)分、(84.65±5.22)分、(85.67±4.11)分、(86.34±4.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4.15±4.11)分、(94.26±4.00)分、(95.10±3.95)分、(94.97±4.1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67±3.97)分、(86.15±3.97)分、(84.67±4.96)分、(85.16±4.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成分,发现结石成分类型较多,其中单纯结石20例,混合性结石8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草酸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其他结石者检出率分别为69.70%(46/66)、75.00%(15/20)、87.50%(7/8)、100.00%(6/6),均高于女性患者的30.30%(20/66)、25.00%(5/20)、12.50%(1/8)、0.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草酸钙结石患者年龄为(53.54±13.54)岁,低于非草酸钙结石患者的(62.57±13.91)岁,尿酸结石患者年龄为(62.32±13.57)岁,高于非尿酸结石患者(50.95±13.15)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在治疗后为了预防复发,特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配合饮食指导,对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儿科专栏

    山西省长治市5 938例儿童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冯睿杰, 李晓泽
    2022, 28(6):  793-7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5 938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儿童病例进行分析,为本地区患儿制定预防策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长治市妇幼保健院5 938例患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住院儿童标本,采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13种病原菌进行核酸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 5 938例患儿中,男孩3 394例(57.16%),女孩2 544例(42.84%),年龄均≤12岁,总阳性率为65.66%(3 899/5 938)。检出率前三位为肺炎链球菌33.06%(1 963/5 938)、流感嗜血杆菌29.74%(1 766/5 93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9.90%(588/5 938)。发现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5.60%(1 520/5 938),重症肺炎检出率为2.73%(162/5 938),新生儿肺炎检出率为1.01%(60/5 938),脑脊液感染检出率为3.57%(212/5 938)。结论 儿童呼吸道系统感染主要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病原菌的检出构成随时间、症状、取样部位、人群特征等因素不同而变化,其中一些分布具有典型特征。
    肺泡灌洗术联合地塞米松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孙爽爽
    2022, 28(6):  800-8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肺泡灌洗术联合地塞米松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叶性肺炎患儿5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女10例,男14例,年龄(6.97±1.02)岁;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26例)女11例,男15例,年龄(7.27±1.28)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泡灌洗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计量资料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24/26)与对照组70.83%(17/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退热时间(4.18±1.67)d、咳嗽减轻时间(7.22±2.50)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8.53±1.84)d、大片状影消散时间(8.11±2.34)d及住院天数(9.18±2.37)d短于对照组(7.25±3.84)d、(10.38±4.25)d、(12.20±3.78)d、(11.95±3.62)d、(12.69±4.05)d(均P<0.01)。联合组治疗7 d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38±0.30)L、最高呼气流量(PEF)(4.09±0.96)L/s、用力肺活量(FVC)(1.55±0.28)L高于对照组(1.13±0.25)L、(3.35±0.85)L/s、(1.26±0.32)L(均P<0.01);联合组治疗7 d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15.31±3.29)μg/L、白细胞介素6(IL-6)(5.19±1.37)pg/m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60.35±15.62)μg/L低于对照组(24.11±5.82)μg/L、(8.64±3.06)pg/ml、(73.84±20.67)μg/L(均P<0.05)。结论 肺泡灌洗术联合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大叶性肺炎患儿炎性反应,提高肺功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田杰, 金玉, 刘素琴
    2022, 28(6):  805-8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儿童严重的呼吸窘迫,本病国内多见于感染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诊断依赖于咳出或支气管镜下取出内生性异物,目前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包括支气管镜介入及控制原发病,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在脓毒症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任冲, 陈楠, 陈宁
    2022, 28(6):  808-8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在脓毒症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脓毒症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07±0.68)岁],并以1∶1配比选取53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健康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83±0.59)岁],均采集血液样本,行NETs水平检测,分析两组NETs水平及不同病情程度脓毒症患儿NETs水平、不同时间点不同时期NETs水平、不同预后NETs水平、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症组患儿的NET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42.41±4.34)%比(0.2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例脓毒症严重患儿的NETs水平明显高于47例一般患儿[(57.82±6.19)%比(40.1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感染期患儿NETs水平明显高于感染消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4例死亡者NETs水平明显高于39例存活者[(59.56±5.35)%比(33.56±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NETs水平和感染期、预后死亡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1、0.623,均P<0.001)。结论 在脓毒症患儿治疗期间及时监测NETs水平可鉴别病情时期,依照NETs水平变化趋势可明确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便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且NETs水平检测还可对预后转归风险进行预判,予以个体化预防措施,应用价值较高。
    孤独症谱系障碍漏误诊56例分析
    吴满红, 徐宁, 常燕群, 温健, 余楚岚, 黄双苗, 冯嘉欣, 邓海茵
    2022, 28(6):  811-8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漏误诊的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收集的漏误诊的56例AS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1.5~7.3岁。结果 漏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0例(38.2%)、精神发育迟滞17例(20.6%)、语言发育迟缓13例(29.4%)、“正常儿”6例(10.7%)。结论 本病漏误诊为临床表现多样性、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评估量表灵敏度较低等多种因素所致。应加大ASD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认识、选择灵敏度高的评估量表,降低漏误诊率。
    兴趣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多媒体感觉及言语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疗效评价
    万凯, 尚清, 李靖婕, 马彩云, 吕楠
    2022, 28(6):  815-8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兴趣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多媒体感觉及言语训练治疗孤独症(ASD)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ASD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6.87±1.49)岁;研究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02±1.35)岁。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兴趣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多媒体感觉及言语训练。对比两组疗效、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表(IVA-CPT)[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综合注意力商数(FAQ)]、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29%(28/41)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87.80%(36/41)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ABC、CARS评分分别为(31.56±8.45)分、(28.16±5.59)分,均低于对照组(39.04±9.61)分、(33.48±6.15)分(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FRCQ、FAQ评分分别为(109.12±17.16)分、(97.54±16.38)分,均高于对照组(98.25±16.46)分、(86.19±14.37)分(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PEDI、S-S评分分别为(82.23±11.32)分、(56.64±5.41)分,均高于对照组(75.16±10.64)分、(43.79±4.85)分(均P<0.05)。结论 兴趣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多媒体感觉及言语训练治疗ASD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ASD患儿的语言障碍,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机体功能和语言功能。
    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王琳, 李晓霞, 万凯, 尚清
    2022, 28(6):  819-8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7.25±1.0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7.22±1.0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及感觉统合评分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智力发育状况评分分别为(78.96±6.12)分、(96.43±8.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6.75±8.13)分、(89.74±7.43)分;观察组护理后感觉统合评分为(40.52±8.44)分,低于对照组的(51.43±8.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的运动功能与智力水平,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

    生物制剂治疗儿童风湿性疾病的进展

    张冰, 刘力
    2022, 28(6):  822-8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十几年来,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在国内外获批的适应证并不相同,儿童适应证较少。根据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将生物制剂分为针对细胞因子类、针对B细胞类、针对T细胞类和针对细胞信号转导类。本文将生物制剂按照上述4个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介绍作用机制和适应证。

    新生儿Ommaya囊置入术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池秀芳, 张永
    2022, 28(6):  825-8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影响Ommaya囊置入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可能原因,研究其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确诊颅内出血或颅内出血后脑积水行Ommaya囊置入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及结局。结果 有8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4例患儿为男性、4例为女性,1例足月儿、7例早产儿。其中6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2例患儿术后治疗效果差。6例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患儿均未出现以下并发症:术后出血、穿刺后抽液困难或堵管、Ommaya囊移位、漏液多,术后颅内感染发生2例。结论 颅内出血或颅内出血后脑积水常见于早产儿,严重程度多在Ⅲ级以上。Ommaya囊置入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常见并发症为颅内感染。对于颅内感染未控制时,不建议行Ommaya囊置入术。
    曲普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临床疗效和对骨龄的影响
    徐丽琴, 洪庆荣, 方圆
    2022, 28(6):  829-8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曲普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68例的临床资料,年龄(8.21±1.55)岁,病程(13.42±2.97)个月。68例患儿均使用注射用曲普瑞林治疗,分别将治疗12个月前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12个月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体质量、身高、成年后最终身高预测(PAH)有所增加,生长速度趋于正常,骨龄进展延缓,骨龄/年龄有所降低(均P<0.05);治疗12个月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值与雌二醇(E2)水平和子宫、卵巢容积都有所降低(均P<0.05);在治疗前有4个以上且直径大于等于4 mm卵泡的女童有31例,治疗12个月后减少至12例,第二性征情况减缓、不良反应极少。结论 应用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可以有降低女童体内性激素,延迟患儿第二性征的展现,达到与正常年龄相符的生长发育,减缓骨骼的过早闭合,使患儿正常发育,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应用与推广。
    视频脑电图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邓诗月, 吕翔, 蒋丽军
    2022, 28(6):  832-8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血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及其近期预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或本市其他医院产科出生,有脑损伤高危因素且24 h内转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根据纠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各28例。脑损伤组男16例,女12例,胎龄为(32.83±2.09)周;无脑损伤组男13例,女15例,胎龄为(32.79±2.14)周。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1周内行床旁VEEG检查及采集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静脉血2 ml,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V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WBC、hs-CRP及PCT水平差异。结果 VEEG诊断脑损伤的灵敏度为78.6%(22/28),特异度为82.1%(23/28),阳性预测值为81.5%(22/27),阴性预测值为79.3%(23/29),阳性似然比为4.4,阴性似然比为3.8,准确率为80.4%,Kappa值为0.607。生后第1天,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PCT水平脑损伤组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3天,脑损伤组的WBC、hs-CRP及PCT值均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7天,两组的WBC、P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脑损伤组的hs-CRP值更高(P<0.05)。结论 VEEG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较可靠依据,生后第3天的WBC、hs-CRP及PCT水平同时升高时常提示早产儿有脑损伤风险。

    红霉素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高峰, 张德安, 孔丽
    2022, 28(6):  837-8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红霉素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蒙阴县人民医院自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0例类百日咳综合征婴儿按入院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男50例、女25例,年龄1~12个月;对照组男47例、女28例,年龄1~12个月。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功能,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69/75)比77.33%(58/75)](P<0.05)。观察组痉挛型咳嗽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7.00±1.28)d、(5.40±1.25)d、(5.13±1.01)d、(7.72±2.12)d]较对照组短[(7.90±1.59)d、(6.69±2.14)d、(6.58±1.32)d、(9.39±2.59)d](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15.14±4.65)×109/L、(30.14±12.05)%、(4.17±1.45)mg/L]低于对照组[(24.17±7.12)×109/L、(45.25±10.50)%、(8.05±2.13)mg/L](均P<0.05),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11.35±2.52)g/L、(1.29±0.18)g/L、(2.04±0.46)g/L]高于对照组[(7.55±1.76)g/L、(1.05±0.25)g/L、(1.80±0.45)g/L](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任意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红霉素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在疗效、症状及体征缓解上优于单一干扰素雾化治疗,前者对免疫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品管圈活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效果分析
    廖丽华, 陈松珠, 刘放云, 蔡淑婉
    2022, 28(6):  841-84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4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取2020年6月至9月品管圈活动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早产儿36例,其中4对双胞胎,早产儿母亲32例,对其出院家庭准备度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原因,确立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出院早产儿为观察组,早产儿37例,其中2对双胞胎,早产儿母亲35例,对其开展品管圈活动并持续质量改进。对照组早产儿母亲年龄(31.66±5.313)岁,观察组早产儿母亲年龄(31.91±4.705)岁。对照组早产儿男17例、女19例,出生胎龄(34.10±2.19)周;观察组早产儿男21例、女16例,出生胎龄(33.83±2.00)周。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情况及早产儿母亲焦虑水平、早产儿出院后2周生长发育达标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全掌握得分从实施前的(2.59±1.04)分提高到(4.09±0.70)分,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水平从实施前的(57.66±7.294)分降低至(43.37±4.486)分,早产儿出院后2周生长发育达标率从实施前的61.11%(22/36)提高到89.19%(3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降低早产儿母亲焦虑水平,提高早产儿出院后2周生长发育达标率,能更好地帮助早产儿顺利从医院过渡到家庭。
    超声引导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应用于小儿桡动脉置管术的效果评价
    李田田, 文晓芳, 于美洋
    2022, 28(6):  846-8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实施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时应用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对患儿穿刺置管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109例拟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2.51±0.48)岁]给予触摸定位法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2.53±0.44)岁]给予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进行穿刺置管。对比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85.45%(47/55)]、总成功率[96.36%(53/55)]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48.15%(26/54)]、总成功率[64.81%(35/54)](均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耗时(4.12±0.99)min、穿刺次数(1.02±0.31)次小于对照组穿刺耗时(8.23±1.26)min、穿刺次数(2.18±0.46)次(均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后桡动脉血肿、痉挛的总发生率[3.64%(2/55)]小于对照组[16.67%(9/54)](P<0.05)。结论 触摸定位法与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均可应用于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但后者的穿刺成功率更高,置管操作质控指标更好,安全性更高。
    论著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王雅丽
    2022, 28(6):  850-85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56.67±2.12)岁;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7.17±2.33)岁。对比两组白细胞介素(IL)-4、IL-6、IL-12水平。根据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视野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症期(29例)、中症期(33例)和重症期(23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IL-4、IL-6、IL-1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L-4、IL-6、IL-12水平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IL-4水平为(236.89±45.3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1.65±50.34)pg/ml,IL-6、IL-12水平分别为(35.42±28.46)pg/ml、(96.94±51.23)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18±30.21)pg/ml、(130.21±56.5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分期由轻症到重症患者眼压越来越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分期由轻症到重症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下降明显,且重症组患者IL-6、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轻症组(均P<0.05);3组临床分期由轻到重症患者血清IL-4水平逐渐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IL-12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有显著关系(均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与IL-12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450、-0.430)。结论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评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环硅酸锆钠散对慢性肾脏病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短期降钾效果的临床观察
    李儒刚, 黄洁平, 旷双红, 梁泽智, 钟靖华
    2022, 28(6):  854-85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环硅酸锆钠散对慢性肾脏病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的短期降钾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严重高钾血症拒绝急诊血液透析并服用环硅酸锆钠散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短期治疗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用药前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降钾幅度与用药前静脉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75.5±12.5)岁;合并高血压10例(90.91%),糖尿病3例(27.27%),冠心病1例(9.09%),心衰1例(9.09%);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1.73 m2-1患者7例(63.64%),≥15 ml·min-1·(1.73 m2-1患者4例(36.36%)。11例患者用药前静脉血钾(7.02±0.54)mmol/L,用药后第2天晨间复查血钾(4.62±0.76)mmol/L,第1天给药降钾幅度为(2.40±0.43)mmol/L,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初始静脉血钾水平分为两组,≥7.00 mmol/L组4例,第1天降幅(3.26±0.70)mmol/L;6.50~7.00 mmol/L组7例,第1天降幅(1.91±0.64)mmol/L;两组之间第1天血钾降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第1天静脉血钾降幅与用药前静脉钾水平呈正相关(r=0.318,P=0.047)。治疗中出现1例低钾血症,2例呕吐,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环硅酸锆钠散在24 h内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伴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的血钾水平,安全性高。
    桔芩汤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
    车启富, 何丽杰
    2022, 28(6):  858-86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桔芩汤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7月佳木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8.36±8.97)岁,实施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联合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40±9.01)岁,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桔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痰液性状指标、肺功能、炎症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常规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痰液量、痰液密度、脓性黏液指标分别为(109.54±10.95)ml、(0.51±0.14)分、(0.49±0.12)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5.29±13.53)ml、(0.78±0.16)分、(0.72±0.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PEF25%~75%)分别为(2.21±0.50)L、(2.82±0.43)L、(78.37±11.63)%、(56.11±3.61),均高于常规组的(1.71±0.41)L、(2.46±0.38)L、(69.51±10.79)%、(54.06±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水平分别为(52.11±4.98)pg/ml、(9.54±1.05)pg/ml、(178.44±17.84)ng/L、(127.85±7.84)ng/L,均低于常规组的(57.25±5.48)pg/ml、(10.98±1.27)pg/ml、(202.55±20.26)ng/L、(209.51±8.3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支气管扩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桔芩汤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痰液性状指标、肺功能,降低炎症指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临床研究
    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范鹏云
    2022, 28(6):  863-86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MA)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7.24±3.14)岁;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72 h内MA发生情况并分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24 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24 h QT间期变异性(QTV)],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评估AMI患者PCI治疗后MA的价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80例AMI患者PCI治疗后,术后72 h内经评估,27.50%(22/80)发生MA,72.50%(58/80)未发生MA。MA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患者占比为63.64%(14/22),高于非MA组36.21%(2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资料(性别、梗死部位、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组SDNN、SDANN-index、24 h-QTV值分别为(73.76±10.07)ms、(67.14±6.76)ms、(18.69±4.15)ms,均低于非MA组(84.47±10.75)ms、(73.38±6.84)ms、(23.53±3.0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SDNN、SDANN-index、24 h-QTV单独及联合检查评估AMI患者PCI后MA均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其中联合检查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评估AMI患者PCI治疗后AMI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的效果对比研究
    李秀征, 丁玲岩, 刘艳
    2022, 28(6):  867-8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诊心源性晕厥的老年患者110例,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76.07±6.15)岁,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检查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心源性晕厥阳性、阴性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10例疑诊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中最终确诊88例(80.00%)为阳性,22例(20.00%)为阴性。在对疑诊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检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1%(100/110)、93.18%(82/88)、81.82%(18/2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63.64%(70/110)、72.73%(64/88)、27.27%(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老年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加精准且效率更高,临床诊断效果更为理想。
    病例报告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
    唐铭, 黄卫
    2022, 28(6):  870-87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门脉高压在临床上少见,虽作为排他性诊断,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指南,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旨通过总结2021年8月6日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治疗的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2例并文献复习
    李凌佳, 胡佳, 王子溪, 陶诗沁
    2022, 28(6):  873-8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重症药疹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收治的2例重症药疹发病及转归。结果 (1)例1患者男,52岁,31 d前因右面部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发热、全身皮疹,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升高伴肝功能损害,诊断:Stevens-Johson综合征。给予益赛普25 mg(首剂未加倍)皮下注射,1次/3 d,共4次,糖皮质激素相应剂量为60、40、20、20 mg,获得痊愈。首次注射后,6 h内发热即控制;3 d后皮损开始脱屑,5 d后表皮新生。注射1次后,外周血白细胞、CRP、转氨酶开始下降,1周内恢复正常。(2)例2患者女,68岁,3周前因痛风口服别嘌呤醇,高热、少尿、全身皮疹伴有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诊断: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性症状(DRESS)。益赛普剂量同例1,激素相应剂量为60、40、40、20 mg。首次注射后,6 h内发热即控制;3 d后面部开始脱屑,7 d后80%皮疹消退。注射1次后,外周血白细胞、CRP开始下降,转氨酶、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上升,2周内逐渐恢复。(3)2例患者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TNF-α拮抗剂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在早期更快速、安全、有效地促进重症药疹转归。
    护理研究
    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效果分析
    黄玉芬
    2022, 28(6):  877-87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施行中医情志护理后对其负性情绪、疼痛缓解程度的影响。方法 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选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3.25±3.08)岁;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3.86±3.12)岁。对照组施行普通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中医情志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护理满意度、焦虑表现、抑郁情绪等。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50.98%(26/51)比13.7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1,P<0.001);与护理前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并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8.03±4.13)分比(53.12±5.29)分、(46.14±4.77)分比(52.13±5.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6.27%(44/51)比60.78%(3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3,P=0.003)。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机体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效果显著。
    综述
    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杨礼宾, 许汉标
    2022, 28(6):  880-8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近几年输尿管软镜及其辅助设备的不断创新改进,临床上对于输尿管软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以往常见的逆行输尿管腔内碎石取石,到现在应用于输尿管腔内肿瘤消融、输尿管狭窄镜下切开、肾盂旁囊肿切开内引流等。输尿管软镜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体内,充分实现微创下的检查和治疗,现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电子输尿管软镜更是以其术野成像清晰、偏转柔韧性好、兼有工作通道等优点,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独占优势。而且,随着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和机器人辅助输尿管软镜系统的开发应用,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输尿管软镜手术的安全和快速发展。
    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刘振, 孙经武, 张宁, 刘婧玚, 石新烨, 董文敬
    2022, 28(6):  884-8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6.03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饮食水平逐渐改善,尿酸也逐渐升高,尿酸是嘌呤在人体分解的最终代谢产物,由于缺乏尿酸氧化酶(一种负责将尿酸转化为尿囊素的酶),人类暴露在比其他哺乳动物高出50倍的血清尿酸浓度中。最近多项研究表明,尿酸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它们之间关系是复杂的,而且还没有完全阐明。现在阐述其二者的相关性,以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