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01
    上一期   
    医学新进展

    定量脑电图在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周建国 符大勇 卢明聪 孟云 马先军
    2023, 29(1):  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利用计算机对脑电活动进行时域、频域计算以及显示,具有无创性、实时性等优点,能够显示细微的脑电变化,并规避了传统脑电图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不足。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神经网络受损所引发的神经电生理传导改变,可通过记录皮层脑电图并总结规律性,并给予定量处理。目前,QEEG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卒中后抑郁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本文进行综述,汇报如下。

    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臧晗伟 杨丽娟 杜昭启 李伟
    2023, 29(1):  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脉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无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式,但手术的风险较高,并发症也较多,因此,深入研究主动脉瘤的发生机制并针对机制开发防治主动脉瘤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稳定且能够模拟主动脉瘤发病进程的精准动物模型是主动脉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的基本保障。目前主动脉瘤的建模方法较多,各有特色,本文就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优缺点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曼曼 梁志刚 詹焱
    2023, 29(1):  1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凝治疗被认为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预防策略的基石。新型口服抗凝药相较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药物相互作用少以及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预防治疗中,大幅降低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对于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颅内微出血等增加卒中及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临床抗凝治疗及启动时间的选择无疑是个挑战。本文将对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合并常见脑血管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

    Meta 分析

    经皮穴位电刺激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

    陈丽萍 徐紫清 侯怀晶 赵晓红 武琰娇 王东红 薛建军
    2023, 29(1):  1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RCT资料库(CCRCT)、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Wanfang)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27月,搜集所有关于TEAS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背靠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对纳入研究使用Cochrane Risk of Bi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1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EA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MD=-10.0695%CI-14.44-5.67),P<0.000 0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MD=-17.2495%CI-18.98-15.51),P<0.000 01]、术后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MD=-6.6995%CI-10.72-2.65),P=0.001]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EAS组术后住院时间[MD=-0.7595%CI-1.49-0.01),P=0.05]较对照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AS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缩短住院时间,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中药贴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王思琦 陈熳妮 林晓红 林钰滢 刘爱华 熊述清
    2023, 29(1):  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贴敷配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Wanfang)、维普(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应用推拿配合贴敷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文献,时间范围自建库起至20228月。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以获得能够纳入分析的研究,在评估偏倚风险、撷取所需数据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17个临床研究,总计1 527例受试患儿。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RR=1.2695%CI1.171.36)]、证候量化评分[MD=-4.1995%CI-4.58-3.81)]及随访期的疗效维持率[RR=1.3195%CI1.161.48)]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贴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一般,且存在样本量偏少、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缺乏足够数据的问题,后期需要更大样本、更全面的临床研究以加强证据支撑。

    科研课题

    种植二期手术同期应用3D打印临时冠在单颗非游离后牙种植修复中的疗效分析

    朱房勇 马红 许艳华 高宇峰 吴祥冰 侯德强
    2023, 29(1):  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种植二期手术同期应用3D打印临时冠在单颗非游离后牙种植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206月至20228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行单颗后牙种植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D打印临时冠组15例应用3D打印临时冠,另15例归入传统期手术组。传统期手术组男、女各87例,年龄254030.35±3.33)岁;3D打印临时冠组男、女各105例,年龄244131.21±3.45)岁。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修复完成后种植牙的稳定性、食物嵌塞评分、咀嚼效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统计学处理方法包括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正式种植修复完成后的136个月,3D打印临时冠组食物嵌塞评分分别为(2.01±0.33)、(1.01±0.12)、(1.21±0.32)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期手术组(均P<0.01)。正式修复后,3D打印临时冠组的咬合力与咀嚼效率为(130.11±8.54lbs、(1.43±0.11),均显著高于传统期手术组(均P<0.05)。在龋病、牙周炎、牙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上,3D打印临时冠组显著低于传统期手术组(0/156/15)(P<0.05)。结论 种植二期手术同期应用3D打印临时冠对单颗后牙种植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表现在可改善食物嵌塞,积极有效地减少单颗后牙种植的并发症,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未诊断的淋巴瘤患儿镇静后发生严重呼吸困难1

    李浩 马玉姗 周婕姝
    2023, 29(1):  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麻醉医生参与的小儿镇静效果好,安全性高,但风险仍较大。本文报道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2271例因颈部包块待诊,行颈部增强CT检查,给予吸入麻醉后发生严重呼吸困难,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的病例。

    基于lncRNA模型预测宫颈癌免疫治疗应答

    苏慧超 张臻 唐晓慧 于金明
    2023, 29(1):  3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宫颈癌中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模型与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255例宫颈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及相应的临床信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免疫相关lncRNA,使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以模型评分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两组。使用CIBERSORT、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等算法评估不同分组间免疫浸润的差异,使用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基因集合变异分析(GSVA)分析探究模型与免疫通路的联系。同时使用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与排斥(TIDE)评分及免疫表观(IPS)评分探索不同分组间免疫治疗应答的差异。结果 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了免疫相关lncRNA预测模型,生存曲线显示出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模型的12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960.702。低风险组的免疫得分显著高于高风险组(P<0.05)。基于反卷积的免疫算法CIBERSORT结果提示CD8+T细胞、辅助T细胞、B细胞和M0M1型巨噬细胞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风险组中免疫通路被显著富集。TIDEIPS评分在不同风险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颈癌免疫相关lncRNA模型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预测宫颈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应答率及预后。

    ABVS冠状面征象云雾征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李若兰 刘韬 韩伟 宋思仪 周琼娟 沈鸿源 梁伟翔
    2023, 29(1):  4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肿物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初步探讨ABVS冠状面征象云雾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本文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1月至202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经ABVS扫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3类以上,且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共154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物是否出现云雾征汇聚征,分别比较云雾征与患者年龄、肿物大小、肿物良恶性、是否为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冠状面云雾征汇聚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本研究一共纳入乳腺肿物154个,包括良性病变42个,年龄(40.5±10.9)岁,肿物长径(26.7±13.7mm;恶性病变112个,年龄(55.4±11.4)岁,肿物长径(17.9±11.5mm云雾征出现率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肿物长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云雾征出现率在良性肿物组和恶性肿物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6/42)比75.0%84/112)](P<0.001)。云雾征对肿物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为85.7%75.0%77.9%云雾征的出现与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阳性与否存在相关(P=0.0490.005),但与Ki-67Cerb-B2及淋巴结转移没有明显相关性(P=0.6491.0000.064)。本组汇聚征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43.8%90.5%56.4%结论 云雾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预测ERPR表达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甲泼尼龙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

    罗青林 熊蕾蕾
    2023, 29(1):  4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甲泼尼龙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于20196月至2021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84±0.87)岁,采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92±0.8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P=0.002)。研究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42±0.86d、(6.85±0.49d、(10.38±1.26d、(14.31±3.58d,均低于对照组[(9.86±0.88d、(10.80±0.52d、(14.57±1.37d、(19.67±3.6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13.21±3.27mg/L]、TNF-α[(15.82±3.61ng/L]、IL-6[(14.46±4.83ng/L]、IFN-γ水平[(7.62±0.48ng/L]均低于对照组[(28.85±4.15mg/L、(26.49±3.59ng/L、(37.49±4.42ng/L、(15.46±1.3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PP患儿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因子水平,并可缩短病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疗效

    李书阅 董亮亮 张洪月 宁康
    2023, 29(1):  5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1月至2021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154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BAL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58.3±8.3)岁,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男56例、女35例,年龄(57.8±7.1)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BA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比值(FEV1/pre)、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气道阻力指标[响应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s)、5 Hz时总气道阻力/预计值(R5/pre)、中心气道阻力/预计值(R20/pre)、外周弹力阻力(X5)]变化情况和总有效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C[(2.8±0.4L]、FEV1[(1.9±0.4L]、FEV1/FVC[(74.5±11.6%]、FEV1/pre[(83.2±10.2%]、PEF[(6.3±1.2L/s]均高于对照组[(2.3±0.3L、(1.5±0.3L、(68.2±12.9%、(76.8±9.2%、(5.9±1.1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4.9±6.3%]、SaO2[(89.4±10.2%]均高于对照组[(78.9±7.1%、(84.3±7.5%],PaCO2[(36.9±5.1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42.8±5.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4.3±0.9mg/L]、TNF-α[(6.3±1.2ng/L]、PCT[(1.5±0.3μg/L]、IL-6[(8.4±2.1n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6±2.1mg/L、(12.3±3.1ng/L、(3.2±0.7μg/L、(20.3±3.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res[(18.7±4.6Hz]、Zrs[(0.4±0.1kPa/L·s)]、R5/pre[(184.3±20.5%]、R20/pre[(186.9±13.8%]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0.6±4.3Hz、(0.7±0.1kPa/L·s)、(203.1±25.8%、(215.3±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78/91),高于对照组65.1%4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6P=0.003)。结论 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可有效改善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血气值,降低炎性反应和气道阻力,从而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汪玲玲 申潇竹 贾嵘
    2023, 29(1):  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3月至20223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69.19±4.25)岁,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69.04±4.36)岁,在此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气道重塑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61/63),高于对照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7P=0.002)。治疗14 d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分别为(1.94±0.55L、(2.59±0.54L、(76.04±8.01%,均高于对照组[(1.53±0.49L、(2.23±0.51L、(67.94±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分别为(54.02±11.05mg/L、(8.99±1.46mg/L、(57.15±8.02ng/L、(34.12±8.38ng/L,均低于对照组[(68.04±10.84mg/L、(12.33±2.08mg/L、(64.70±7.83ng/L、(40.73±9.0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分别为(8.39±1.79mg/L、(56.02±8.79mg/L、(81.85±11.06ng/L,均低于对照组[(10.81±2.04mg/L、(63.91±9.48mg/L、(95.70±12.2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与气道重塑效果,减轻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代谢当量运动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汪秋萍 刘文文
    2023, 29(1):  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代谢当量运动护理方案建立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6月至2021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66.32±5.24)岁,行常规运动护理;研究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6.58±5.19)岁,行代谢当量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慢阻肺患者入院次日、干预2周时心功能、肺功能及生活质量。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入院次日,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周时,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402.36±32.56m]、FVC[(2.84±0.32L]、FEV1[(2.30±1.16L]、FEV1/FVC[(64.73±2.39%]均高于对照组[(385.62±32.13m、(2.68±0.38L、(1.79±1.18L、(63.54±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次日,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OPD)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周时,研究组躯体功能[(38.59±4.12)分]、心理功能[(40.36±4.32)分]、社会功能[(34.56±2.69)分]、特异模块评分[(49.02±4.06)分]及总分[(162.53±15.19)分]均高于对照组[(36.58±4.06)分、(38.49±4.19)分、(33.25±2.65)分、(46.52±5.02)分、(154.84±15.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患者行代谢当量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6 min步行距离、FVCFEV1等心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尚欣 陈玉国 李荣
    2023, 29(1):  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1月至20221月于蒙阴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70.57±2.04)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71.03±2.08)岁,采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Orem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量表(AQLQ)评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其中试验组ESCA的健康知识[(45.28±4.17)分]、自护责任感[(21.16±1.24)分]、自护技能[(30.22±4.02)分]、自我概念评分[(25.29±2.41)分]及总分[(121.95±11.8)分]均高于对照组[(36.02±3.11)分、(16.92±3.20)分、(23.51±3.71)分、(18.53±3.07)分、(94.98±13.09)分](t=13.7889.5709.50113.41611.835,均P<0.001)。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其中试验组按时就诊[(29.86±4.11)分]、避免诱发因素[(29.67±4.58)分]、病情监控[(29.89±3.20)分]、用药依从性[(30.74±4.23)分]、症状发作的识别与应对评分[(30.82±4.16)分]及总分[(150.98±9.12)分]均高于对照组[(25.48±3.69)分、(25.53±4.06)分、(25.72±3.61)分、(24.18±4.01)分、(26.64±3.88)分、(127.55±12.25)分](t=6.1245.2396.6958.7175.69111.883,均P<0.001)。两组患者干预后ACTIT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其中试验组ACT[(20.17±2.03)分]、ITAQ评分[(18.22±1.27)分]均高于对照组[(17.34±2.10)分、(14.63±2.15)分](t=7.5059.092,均P<0.001)。两组患者干预后AQL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其中试验组哮喘症状[(26.89±4.25)分]、对自己健康的关心[(26.78±3.94)分]、心理状况[(26.48±3.88)分]、对于应激源的反应[(26.82±3.91)分]、活动受限评分[(27.68±4.11)分]及总分[(134.65±13.29)分]均高于对照组[(23.69±3.66)分、(24.05±3.77)分、(23.38±3.55)分、(24.29±3.64)分、(24.63±4.05)分、(120.05±13.05)分](t=4.4193.8774.5653.6684.0946.071,均P<0.001)。结论 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老年哮喘患者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控制哮喘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同给药方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孕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高建华 王钏 占明 周莹 刘芳兰
    2023, 29(1):  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6月至202112月在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控制性促排卵(COH)治疗的PCOS患者124例(共333COH周期),患者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0.6岁,不育时间38年、平均不育时间4.6年。将患者根据不同给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分次给药组为研究组,共61例,162个周期;1次给药组为对照组,共63例,17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曲格列酮、来曲唑、促卵泡激素(FSH)、尿促性腺激素(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平均周期用药量、成熟卵泡数、临床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周期用药量17.5支、临床妊娠率42.6%26/61),高于对照组的14.4支平均周期用药量及25.4%16/63)的临床妊娠率,而平均每个周期获得的成熟卵泡数2.11个及OHSS发生率3.3%2/61),低于对照组的3.43个及15.9%1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分次给药在PCOS患者诱发排卵治疗中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并降低OHSS发生率。

    身体测量指标及代谢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分析

    宋凡凡 杨彩彩 赵旭敏 陈瑛 李宇 陈宇 贾爱华
    2023, 29(1):  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胰岛素抵抗(IR)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1月至2019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91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2例,年龄(49.41±12.29)岁,病程(6.63±5.77)年;女59例,年龄(54.81±11.52)岁,病程(6.74±6.31)年。以超声诊断NAFLD为诊断标准,根据纳入研究人群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代谢指标TGGGTIRBMIN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纳入NAFLD93例,对照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NAFLD患病率48.69%93/191),其中男性患病率48.48%64/132),女性患病率49.15%29/59)。NAFLDTG[(2.49±1.57mmol/L]、GGT[(41.34±31.93mmol/L]、IR[(4.01±2.65mU/L]及BMI[(27.05±4.41kg/m2]均高于对照组[(1.75±1.10mmol/L、(27.82±21.41mmol/L、(2.74±2.82mU/L、(24.26±3.51kg/m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5±0.22mmol/L]低于对照组[(1.07±0.3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24.45 kg/m2诊断NAFL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2%59.38%TG≥1.47 mmol/L诊断NAFL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0%51.0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MITG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于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BMI≥24.45 kg/m2/TG≥1.47 mmol/L时,应关注患者有无IRGGT升高,并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评估NAFLD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前清蛋白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张俊萍 王奕妍 庄绯菲 李佳 丛兰
    2023, 29(1):  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前清蛋白(PA)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1月至2022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82例,其中男40例、女42例,年龄(75.68±7.85)岁,行GNRI值检查,检测PA,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GNRIPA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19.51%),其中术后出血10例,感染、胆漏、乳糜瘘各2例。两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组GNRI[(90.25±10.52)]低于无并发症组[(100.52±19.65)],PA[(168.52±19.62mg/L]高于无并发症组[(69.25±10.3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528.233P=0.047<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NRI降低、PA升高均为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01)。ROC分析显示,GNRIP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580.954,联合检测AUC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GNRIPA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较高。

    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观察

    苏佳楠 苏智勇 陈艳
    2023, 29(1):  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8月至2022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1.74±5.13)岁,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年龄(30.65±5.28)岁,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颞肌前束(LTA)、右侧颞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27±0.35)分]均低于常规组[(3.26±0.53)分、(2.04±0.33)分],TOI[(3.87±0.52cm]高于常规组[(3.35±0.48cm](t=16.85215.9447.34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LTA[(2.31±0.33μV]、RTA[(2.18±0.36μV]、LMM[(1.37±0.24μV]、RMM肌电值[(1.25±0.25μV]均低于常规组[(2.87±0.35μV、(2.79±0.38μV、(1.68±0.23μV、(1.74±0.26μV](t=6.6396.6465.3147.746,均P<0.001)。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TMD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咀嚼肌痉挛,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且能提高美容效果。

    HbA1cC-P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联性分析

    张建建 薛巍 张岳 黄杲德 康杰
    2023, 29(1):  9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月至2022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单纯2型糖尿病2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另选取32例健康者为健康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326855.26±7.14)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306753.24±7.14)岁;健康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07658.25±7.69)岁。收集并比较患者临床资料;测定HbA1cC-P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HbA1cC-P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HbA1c水平[(7.37±0.87%、(8.52±0.96%]、C-P水平[(5.63±1.67μg/L、(7.14±1.84μg/L]均高于健康组[(7.02±0.68%、(3.12±1.5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高血压、吸烟、饮酒、空腹血糖、心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HbA1c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r=0.8950.870P=0.0100.016)。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HbA1cC-P水平异常,HbA1cC-P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可为指导临床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及早进行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张定华主任医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证浅析

    董娜 张定华 史晓伟 裴文丽 文雪城 蒋培文
    2023, 29(1):  9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压力、生活习惯的改变,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张定华主任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主因外感邪毒、情志不畅致使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炼液灼津,阻滞气血,故本病主要发病病机为热毒壅盛,痰热互结,蕴于颈前。张定华主任提出对该病应分期论治,自拟亚甲康方,分期加减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

    李道政老师运用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浅析

    郑静霞 张利娟 吴遍 徐艳 蔡静
    2023, 29(1):  9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李道政老师针对肺系疾病虚人易感、易于传里、涉及多脏的特点,认为本类疾病基本病机为肺失宣降,五脏不调,相应提出了以通为治,五脏并调的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方案以刮肺经、膀胱经、胸腺、督脉为重点,疗效颇佳。兹整理医案1则,以飨同道。

    论著

    gC1qR在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

    王丹 王巍
    2023, 29(1):  10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球状C1q受体(gC1qR)在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1月至2022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败血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9.21±18.54)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7.23±20.51)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gC1qR表达,同时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巨噬细胞,将其分化为空转染组和转染组,分析gC1qR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血清gC1qR mRNA表达分别为(2.31±0.21)、(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20P<0.001);空转染组、转染组巨噬细胞焦亡率分别为(41.36±5.21%、(15.4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0P<0.001);空转染组、转染组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分别为(8.24±2.56μmol/L、(38.47±4.8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0P<0.001);gC1qR与巨噬细胞焦亡呈正相关(r=0.879P<0.001)、与ATP呈负相关(r=-0.957P<0.001)。结论 gC1qR在败血症患者中呈高表达,gC1qR可促进巨噬细胞焦亡,并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

    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

    王丽 张瑞
    2023, 29(1):  10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202011月至20224月经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收治肝硬化患者96例为观察组,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A组(35例)、B组(43例)、C组(18例)3个亚组;同期选择无肝硬化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A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55.01±8.71)岁;B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55.19±8.76)岁;C组男14例、女4例,年龄(55.34±8.81)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4.52±8.56)岁。收集粪便标本,通过细菌培养测定肠道主要菌群变化,测定肠黏膜通透性指标[D-乳酸(D-LAC)、内毒素(ETX)及二胺氧化酶(DAO)]。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肠黏膜通透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肠黏膜通透性指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肠黏膜通透性指标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ABC组肠杆菌[(8.61±0.42lgCFU/g、(8.95±0.39lgCFU/g、(9.22±0.56lgCFU/g]、肠球菌数目[(7.75±0.46lgCFU/g、(8.42±0.87lgCFU/g、(9.28±0.63lgCFU/g]均高于对照组[(8.12±0.68lgCFU/g、(7.18±0.71lgCFU/g],乳杆菌[(9.08±0.63lgCFU/g、(8.60±0.48lgCFU/g、(8.04±0.76lgCFU/g]、双歧杆菌数目[(9.15±0.58lgCFU/g、(8.54±0.61lgCFU/g、(7.96±0.82lgCFU/g]均低于对照组[(9.85±1.01lgCFU/g、(9.97±0.96lg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提高,肠杆菌、肠球菌数目呈上升趋势,乳杆菌、双歧杆菌数目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D-LAC[(5.83±2.63mg/L、(8.75±3.27mg/L、(10.16±3.58mg/L]、ETX[(10.53±4.36U/L、(12.67±5.12U/L、(23.08±9.37U/L]、DAO水平[(34.06±10.36U/L、(40.12±11.72U/L、(43.07±14.20U/L]均高于对照组[(3.92±2.27mg/L、(3.72±2.51U/L、(3.65±1.6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LACDAO水平均高于A组(均P<0.05),但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TX水平均高于AB组(均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LACETXDAO呈正相关(r=0.5950.489,均P<0.05);ETXDAO呈正相关(r=0.353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LACETXDAO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680.4700.236,均P<0.05)。经ROC分析显示,D-LAC预测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最佳截断值为6.60 m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69%65.71%结论 肝硬化患者因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可使病情加重,不利于预后。通过无创、可靠且实用肠黏膜通透性指标监测有助于为肝硬化患者诊疗提供重要指导。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磁共振影像特征分析

    陈梓盼 陈晓东 罗树存 罗文暄 骆俊佳 邓康 罗泽斌
    2023, 29(1):  11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14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提高对DFSP磁共振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本文为描述性研究。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3月至20226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确诊的14DFSP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DFSP磁共振影像特征情况,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增强扫描等序列影像特征。结果 14DFSP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215843.8±12.2)岁。14例均为单发,表现为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肿块,最大长径2116057.1±37.0mm,平均体积大小为57.1 mm×40.4 mm×28.4 mmDFSP平扫T1WI信号与肌肉相仿,T2WI高信号,6例病灶内可见少量线状低信号分隔,3DWI呈明显高信号,10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强化,内可见斑片低强化区域。6例病灶内T2WI压脂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1例肿块内可见流空血管影。1例肿块内可见出血信号,T1WI平扫呈高信号。14例病灶局限在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内,5例出现脂肪尾征,4例出现筋膜尾征。14例病灶与深层周围结构分界清楚,未见邻近深层结构受侵犯改变。结论 DFSP局限在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内,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正确认识影像征象有助于提高对DFSP的认识,为DFSP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有用的参考。

    职业卫生

    噪声性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卢映君 张维森 周浩 肖吕武 周海林
    2023, 29(1):  11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关联性,以期为职业性噪声性健康损害提供新的人群研究证据。方法 2009年委托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工厂157家,噪声作业工人14 396名,结合职业健康检查,选择其中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和纯音听力的噪声作业人员3 50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 969人,女539人。同时调查收集其一般信息、职业接触史、听觉系统疾病史等资料。噪声性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别采用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与白细胞偏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的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提示,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听力正常组[(7.15±0.06×109/L比(6.91±0.03×109/L、(6.94±0.07×109/L比(6.79±0.0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2P<0.001F=5.618P=0.018);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听力正常组,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白细胞偏高风险增加32%,比值比为1.3295%可信区间:1.031.70P<0.05)。结论 噪声性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升高独立相关,提示噪声暴露可能诱发机体出现慢性炎性反应。

    病例报告

    一家系的2例儿童法布雷病诊断及治疗报道并文献复习

    于春梅 马凯 金瑞峰 刘勇
    2023, 29(1):  1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例(表兄弟)以神经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法布雷病家系进行调查,探讨法布雷病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治疗情况。方法 先证者,男,11岁,因双脚趾疼痛2年余于20215月在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其表哥,男,13岁,因脚趾末端烧灼样疼痛1年于20217月在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抽取先证者及父母外周血,采用LR-PCR+Ⅱ代测序方法,确定家系突变基因位点。给予酶替代治疗,该2例患儿均给予阿加糖酶β 1.0 mg/kg,每2周静脉输注1次。随访1年回顾分析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结果 2例患儿治疗34个月肢端疼痛缓解,半年复查三己糖酰基鞘脂醇的衍生物(Lyso-GL-3)均明显降低(先证者Lyso-GL-3结果为2.30 μg/L,其表哥Lyso-GL-3结果为1.30 μg/L),GLA基因检测发现c.1080_1082delTGG半合子突变,变异来源均为母亲。治疗12例患儿临床症状均缓解,无复发,血浆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活性恢复正常。结论 分析儿童法布雷病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及治疗原则,以期为儿童法布雷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1

    麦镜明 钟慧琳 黎少静 黎兆军
    2023, 29(1):  12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ARPC)是一种罕见的穿通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ARPC临床上比较罕见,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ARPC的诊疗无相关参考指南,因此在治疗上均以抗组胺、止痒等对症治疗。由于该病常常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应积极治疗或控制原发病的同时治疗本病,可使本病迅速得到控制。本文报道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8月收治的1ARPC

    超声诊断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1

    滑兰兰 李明哲
    2023, 29(1):  12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在心脏术后患者居家运动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欢欢 吕林华 陈碧娇 吴钟凯 彭芬芬 杨鹤
    2023, 29(1):  1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在心脏术后患者居家运动中的使用意愿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在第二代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2)模型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20211—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住院的心脏术后患者发放该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190例患者中男102例(53.7%),女88例(46.3%);年龄>60岁老年人占47.4%90/190)。调查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对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的认知情况,并把影响患者使用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意愿的因素分为7个维度: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享乐动机、促进条件、使用习惯和感知风险。使用SPSS软件收集分析数据,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以及使用习惯对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t=3.2262.6072.3322.9532.437,均P<0.05);感知风险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t=-11.173P<0.001);享乐动机对使用意愿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加强患者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使用习惯以及减轻患者的感知风险能增加患者对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的使用意愿。研究结果可以为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在心脏术后患者居家运动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借鉴。

    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1

    杨荟琳 范茂华 胡楠 杨惠连 吴雪莲
    2023, 29(1):  13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的康复护理过程。方法 74岁女性患者,因脑出血恢复期于20211018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要康复问题包括气管处于造口状态伴吞咽困难、双侧肢体肌力减退、日常生活部分依赖、认知和言语功能障碍等。针对该患者的康复要点,我们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并制订了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主要包括呼吸功能康复护理、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认知障碍康复护理、气管切开堵管和拔管训练6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康复护理。结果 经过系统康复护理后,患者在入院第25天时成功堵管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在第37天病情稳定时办理出院。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患者临床少见,总结拔管前的康复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

    分级护理预防双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

    陈海燕 杨丽平 黄榕 刘昌华 王志斌 欧阳玲
    2023, 29(1):  1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预防双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 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1—8月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CT室接受双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 6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94例,女752例,年龄(48.30±8.65)岁;将20219月至20225月接受双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 68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912例,女770例,年龄(48.38±8.79)岁。对照组实施常规双源CT护理流程,研究组根据受试者的年龄、近3个月化疗次数、高血压、近1周静脉血管穿刺次数、糖尿病状况确定造影剂外渗风险分级,并执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检查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CT图像质量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研究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59%10/1 682)比1.40%23/1 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1P=0.019)。研究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轻度9例,中度1例;对照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1例;研究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9P=0.031);研究组CT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0.45)分比(2.75±0.43)分](t=1.297P=0.295)。结论 分级护理在双源CT扫描受试者中应用可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减轻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严重程度分级,且CT图像质量无明显变化,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叙事护理在1例听神经瘤术后合并癫痫同时遭受失恋致急性应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林海燕 陶朵
    2023, 29(1):  1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1.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叙事护理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例听神经瘤术后合并癫痫同时遭受失恋致急性应激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吸收、解释并回应患者的困境,通过外化、解构、改写等叙事护理核心技术对患者的生命故事进行挖掘,引导患者进行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重塑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同时通过案例,解析叙事护理在不同案例的具体应用,促进叙事护理的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