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2-12-01
    上一期   
    科研课题专栏
    带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王凯 程宪永 刘海燕 贾兴芳 李锟 陈艳 刘成霞
    2022, 28(23):  325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致奥格尔维综合征(Ogilvie’s syndrome,简称Ogilvi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提高临床医师对Ogilvie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4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引起Ogilvie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致病机制。结果 患者,男,72岁,因“肛门停止排便7 d,加重伴腹痛3 d”入院,结合患者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为肠梗阻,经过细致的查体发现患者患有带状疱疹,故诊断为Ogilvie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带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临床报道较少,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通过此次病例报道加深对Ogilvie综合征的认识,尤其是对带状疱疹引起的Ogilvie综合征,早期抗病毒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疾病诊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影像学检查,入微细致的查体仍然是必须的。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
    刘锦 张敏 王卉 国晓 尹春霞
    2022, 28(23):  32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年龄(51.85±5.19)岁,对照组年龄(50.89±5.58)岁。对照组采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水平和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73.17%(30/41)比51.22%(21/41),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3+、CD4+均呈现升高趋势,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EA、HE4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2%(3/41)比29.27%(12/41),P<0.05]。结论 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减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富于淋巴细胞型乳腺癌中PD-L1和CD8+TIL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月 张会芳 陈妙玲 韩玉贞
    2022, 28(23):  32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富于淋巴细胞型乳腺癌(lymphocyte-predominant breast cancer,LPB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肿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LPBC 60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肿块中位直径为2.5 cm,淋巴结转移率40.0%,组织学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D-L1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表达以及CD8在间质(stromal,s)和瘤内(intratumoral,i)TILs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LPBC中PD-L1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41),PD-L1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Ki-67有关(P=0.004、0.001)。CD8+sTILs高密度组与更好的无瘤生存期(DFS)显著相关(P=0.037),CD8+iTILs高密度组与更差的DFS显著相关(P=0.042),CD8+sTILs和CD8+iTILs的表达与总生存期(OS)均无显著相关性(P=0.084、0.076)。CD8+iTILs表达与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呈正相关(rs=0.301,P=0.019)。结论 CD8+iTILs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而CD8+sTILs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好,CD8+iTILs表达与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呈正相关,CD8+iTILs高表达患者预后差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PD-L1抑制了CD8+iTILs的肿瘤免疫作用。
    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王靖波 崔宏伟 于蕾 李国华 吕新亮
    2022, 28(23):  32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风湿免疫科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病情进展的不同程度,治疗方案亦不同,包括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生物制剂、植物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辅助疗法,如针对性的锻炼、改善膳食、热敷冷敷等。目前的治疗方法对于RA的病情是有明显改善的,其中免疫抑制剂(immunosupressive agents,ISA)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故从免疫抑制的角度论述,它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达到缓解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简述了选择性免疫抑制剂和非选择性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为免疫抑制剂治疗RA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RIFLE分级评估急性肾损伤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宏英 韩细妹 翁玲
    2022, 28(23):  32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RIFLE分级进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评估能否预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408例,年龄≥65岁,其中男313例,女95例。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no-AKI组281例及AKI组127例(AKI组根据AKI严重程度再分危险、损伤和衰竭亚组,各61、47和19例),比较4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及对预后的影响。各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于双向有序计数资料同时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 AKI组127例,AKI发生率为31.1%(127/408)。各组患者均以男性患者为主,性别、吸烟史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KI组年龄(74.8±4.8)岁,危险、损伤和衰竭组的年龄分别为(73.9±4.1)岁、(74.1±4.1)岁、(79.8±5.4)岁,AKI分级与年龄呈正相关(r=0.359)。基础疾病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病对是否发生AK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病[no-AKI组9.3%(26/281),危险组19.7%(12/61),损伤组25.5%(12/47),衰竭组31.6%(6/19)]、糖尿病[no-AKI组14.9%(42/281),危险组22.9%(14/61),损伤组27.7%(13/47),衰竭组42.1%(8/19)]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216,P=0.001;χ2=12.56,P=0.006)。肺炎严重指数(PSI)、CURB-65评分在低风险和高风险组AKI发生比例分别为48.0%(61/127)比52.0%(66/127)、29.9%(38/127)比70.1%(89/127),随着肾功能损伤加重,4组患者需要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比例也随之增高。4组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2.2±2.4)d、(17.1±2.4)d、(19.8±3.0)d、(29.8±4.7)d,死亡比例分别为0.4%(1/281)、1.6%(1/61)、6.4%(3/47)、47.4%(9/19),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AKI分级与住院天数(r=0.747)、死亡比例(r=0.992)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AKI发生率高,且与年龄呈正相关,重症肺炎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导致AKI发生率增高,住院天数延长,病死率升高。
    气管插管非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李银优 周秀红 张清 钟谒玲
    2022, 28(23):  32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非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并在入院24 h内均行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平均年龄50.23岁,男27例,女3例;B组平均年龄51.20岁,男26例,女4例。A组人工鼻+充分补液基础上进行气道湿化,促进排痰使用沐舒坦30 mg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Bid;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生理盐水10 ml Tid。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痰液量、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呼吸频率、SPO2、痰液量、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72 h,A组痰液量(22.40±1.15)ml,B组(25.93±1.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4 h,A组痰液量、CPIS(21.00±0.89)ml、(2.63±0.32)分,B组(25.00±0.98)ml、(4.33±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雾化吸入增加或加重了患者肺部感染,气管插管非机械通气患者不建议雾化吸入预防或者治疗肺部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NICU应急防控护理预案
    谭宝琴 迟春昕 侯海萍 韦婷
    2022, 28(23):  328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应急防控护理预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NICU收治的320例隔离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新生儿日龄0~19(14.62±5.21)d;对照组新生儿日龄0~20(13.88±5.22)d。对照组在接诊后救治过程中落实标准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后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措施,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由相同人员配置的NICU护理团队展开护理工作,对两组医护人员感染率、心理状况评分及防护用品使用量进行比较,综合分析NICU应急防控护理员的应用价值。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医护人员感染率均为0。观察组医护人员自信心、防护措施认可度、乐观情绪及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4.26±0.32)分比(3.01±1.31)分、(4.55±0.31)分比(3.61±0.43)分、(4.26±0.53)分比(3.42±0.87)分、(4.72±0.14)分比(3.04±1.43)分],担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2.08±0.33)分比(3.14±1.2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3、7.523、3.498、4.961、3.586,均P<0.05)。观察组共使用口罩138盒,N95口罩27个,护目镜56个,隔离衣327件;对照组共使用口罩211盒,N95口罩56个,护目镜87个,隔离衣413件。观察组防护用品使用量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制定NICU应急防控护理预案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率,改善其心理状况,且可有效降低防护用品的使用量。
    中医治未病理念对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的应用价值探讨
    刘盼盼 范洁 柴英 邵春梅
    2022, 28(23):  32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中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隔离管控中的应用及对阻断其传播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8月2日至23日商丘市示范区张阁镇方舱隔离点第一隔离区域收治的93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过所有隔离人员进入方舱时候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分析,将隔离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9.26±0.12)岁。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39.41±0.32)岁。对照组仅予以临床常规隔离管控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隔离管控。比较两组的转阴情况、管控效果、心理状态、症状改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t检验。结果 在不同管控模式下,两组患者均解除隔离,核酸转阴率均为100.00%,但观察组内所有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为(18.17±0.16)d,低于对照组的(19.82±0.7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6;P<0.001);管控期间,观察组的传播率为4.26%(2/47),恶化率为2.13%(1/47),均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15.22%(7/46);轻微症状缓解率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5.066、5.225,P=0.041、0.0240.022)。干预第1天时,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2.55±0.3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3.14±0.35)分,均低于对照组[(34.27±0.41)分、(35.1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10、31.175,均P<0.001);干预第7天时,观察组的SAS评分为(28.45±0.33)分,SDS评分为(30.16±0.25)分,均低于对照组[(30.16±0.41)分、(32.25±0.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80、34.474,均P<0.001);干预第14天时,观察组的SAS评分为(25.17±0.42)分,SDS评分为(26.44±0.35)分,均低于对照组[(27.62±0.41)分、(27.95±0.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59、21.397,均P<0.001)。管控1 d时,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为(6.12±0.35)分,低于对照组的(7.88±0.24)分(t=28.223;P<0.001);管控7 d时,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为(4.17±0.25)分,低于对照组的(5.33±0.65)分(t=11.404;P<0.001);管控14 d时,观察组的症状积分(3.23±0.11)分,低于对照组的(4.42±0.16)分(t=41.873;P<0.001)。结论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对COVID-19无症状感染进行集中隔离管控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并抑制病情传播,对避免患者轻微症状加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管控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可保证患者顺利接受医学隔离并康复出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浅析及护理防控研究进展
    王丽敏 都淑萍 王志娟
    2022, 28(23):  32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是医院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的高发科室,针对此类感染的有效防控策略随之成为医院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归纳了多靶点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期通过加强护理防控,从而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张娜 刘梅 嵇高德 杨明 鞠瀚
    2022, 28(23):  329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28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54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17例健康者为健康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31~68(49.52±8.52)岁,吸烟5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30~70(50.52±8.61)岁,吸烟3例;健康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30~80(52.52±8.77)岁,吸烟3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糖波动指标(24 h平均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比较3组患者氧化应激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t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法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较高(F=26.446、49.198,均P<0.001),2型糖尿病肾病组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BUN、SCr较低(F=17.541、16.524,均P<0.001),2型糖尿病肾病组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均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ROS、SOD较低(F=21.250、18.522,均P<0.001),2型糖尿病肾病组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均P<0.05)。Pearson结果显示,BUN、SCr、ROS、SOD与2型糖尿病肾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呈负相关(r=-0.365、-0.687、-0.854、-0.257,P=0.012、0.021、0.015、0.010)。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肾功能和氧化应激呈现负相关。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氮卓斯汀喷鼻在小儿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
    秦欠欠 廉用成
    2022, 28(23):  33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尘螨滴剂联合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160例AR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治疗)和研究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联合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E、M(IgA、IgE、IgM)、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患儿鼻塞、流涕、鼻痒、喷嚏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9.792、5.810、5.737、4.969,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因子对比:治疗前两组IgM、IgA、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4、0.529、0.4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A、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9、5.464、0.584,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RP[(8.13±0.95)mg/L比(8.03±0.89)mg/L]、IL-6[(36.47±10.97)pg/ml比(30.52±6.23)pg/ml]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8、0.026,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71、4.912,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1.25%(9/80),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结论 尘螨滴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可有效缩短AR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
    妊娠中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与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赖晓端 陈志雄 陈少虹
    2022, 28(23):  330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普宁华侨医院在20181月至20201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妊娠中期资料,根据资料完成程度选取3 752例孕妇进行试验分析,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甲减、甲亢、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异常]、单纯低甲状腺素(T4)血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毒症、亚临床甲减(SCH)等的发生率。所有入选孕妇年龄2035岁,孕周在(20.5±1.2)周。将3 752例妊娠中期妇女分为4组:对照组(2 980例,为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SCH+TPOAb阳性组(158例)、SCH+TPOAb阴性组(265例)、单纯TPOAb阳性组(349例),比较4组妊娠结局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SCH+TPOAb阳性组、SCH+TPOAb阴性组、单纯TPOAb阳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75%126/158)、62.26%165/265)、61.60%215/349),与对照组[48.22%1 437/2 98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CH+TPOAb阳性组、SCH+TPOAb阴性组、单纯TPOAb阳性组4组孕妇自发性流产、早产、足月低体重儿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45654.08814.324,均P<0.05)。结论 SCHTPOAb阳性或阴性、TPOAb单纯显示阳性全部可以出现妊娠结局以及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妊娠期高血压、自发性流产、妊娠期糖尿病、足月低体重儿以及早产等。

    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赵晓改 伏梦梦 李丹凤
    2022, 28(23):  330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0~41周;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1~41周;采用常规鸟巢式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记录两组相关指标(日睡眠时间、日哭闹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波动),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 d、护理3 d及护理5 d时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估两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比对照组小[(0.35±0.10)℃比(0.83±0.12)℃],日哭闹时间和住院时间[(45.37±4.09)min、(4.83±0.82)d]均比对照组[(56.73±5.82)min、(6.08±0.78)d]短,日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21.12±0.79)h比(17.26±2.9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35、10.100、6.986、8.045,均P<0.001);护理1 d、3 d、5 d时,两组血清IBIL、TBIL水平均依次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00%(2/40)比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38/40)比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哭闹时间及并发症,调节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受训后免疫发生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郝珊珊 侯彦强 彭亮
    2022, 28(23):  33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K)、单核/巨噬细胞(Mo/Mø)等固有免疫细胞在再次接触与第一次入侵的相同或无关病原体或刺激时会作出增强或减弱的免疫反应,表现出类似于适应性免疫的记忆特征,这一现象称为受训后免疫(TI)。TI的提出既是对传统免疫系统的一种颠覆,也是对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补充。与经典的适应性免疫记忆有所不同,TI的发生是由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来介导,其不具有特异性,且持续时间较短;涉及代谢及表观遗传学重编程等机制。阐明TI的调控机制,不仅为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视角,也能为疾病防治、药物研发和新型疫苗设计、接种提供新思路。本文就TI的发现、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腕踝针联合吴茱萸热熨疗法改善PCNL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陈敏 陈金兰 朱锐 梁斯扬 苏郑明 卞军 周楚善 冯梓华
    2022, 28(23):  33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腕踝针联合吴茱萸热熨疗法在改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患者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11日至20225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双氯芬酸钠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68±5.88)岁;腕踝针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9.91±6.71)岁;吴茱萸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28±8.33)岁;腕踝针联合吴茱萸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9.07±8.91)岁。比较4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镇痛保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事后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4组患者的初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腕踝针联合吴茱萸组在干预5 min后即可见显著疗效,15 min后初始疼痛评分平均分由3.10分下降至1.12分,持续至120 minNRS评分为0.68分,该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幅度最大;腕踝针组单独镇痛时下降曲线缓慢;吴茱萸组在干预60 min后疼痛评分结果回升;双氯芬酸钠组在干预15 min内未见明显缓解,出现恶心呕吐1例,后可自行缓解,其余3组均未出现相应并发症。结论 腕踝针联合吴茱萸热熨能有效改善PCNL术后疼痛,安全性好,起效迅速且作用持久。

    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刘怡 陈红 白云杰
    2022, 28(23):  3320.  DOI: 2022-0347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截瘫患者采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SCI截瘫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联合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干预前及干预后评估两组膀胱功能、尿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估两组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后残余尿量均较干预前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t=7.324,P<0.001),两组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均较干预前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9、13.905,均P<0.001);两组干预后逼尿肌压力(Pdet)、膀胱压(Pves)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4.138、5.611,均P<0.001),两组膀胱顺应性(BC)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0,P=0.001);两组干预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膀胱过度活动分问卷(ICIQ-OAB)评分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发生泌尿系感染率为5.00%(2/40),对照组发生泌尿系感染率为20.00%(8/40),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 SCI截瘫患者采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膀胱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2013—2021年广州市海珠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王国玲
    2022, 28(23):  33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13—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有效应对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海珠区2013—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1年,广州市海珠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1起,涉及发病人数7 038例,死亡8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未分级事件为主,占97.91%(187/191);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8.43%(188/191);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外,发生场所以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占33.33%(16/48),尤以幼儿园事件数最多。传染病事件高峰期在1、2、4、8月,突发食物中毒事件集中在6、7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8.43%(188/191)、审核及时率为100.00%(191/191)。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以传染病事件为主,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疫情,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及报告的及时性,增强事件的控制效果。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3种杀鼠剂
    刘云富 游慧圆 吴燕梅
    2022, 28(23):  33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全血和尿中毒鼠强、氟乙酰胺和溴敌隆3种杀鼠剂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方法 2022年5月至6月,在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实验室开展实验。于全血或尿液样品中加入适量氯化钠脱水,用乙酸乙酯萃取,采用GC-MS/MS法测定,利用特征离子定性,特征定量离子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的检出限:毒鼠强为0.07 µg/ml(血)、0.10 µg/ml(尿);氟乙酰胺为0.01 µg/ml(血)、0.02 µg/ml(尿);溴敌隆为0.06 µg/ml(血)、0.04 µg/ml(尿)。方法的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毒鼠强为2.3%~8.1%,氟乙酰胺为2.2%~9.9%,溴敌隆为2.0%~6.4%。平均加标回收率:毒鼠强为81.5%~101.8%,氟乙酰胺为79.5%~103.2%,溴敌隆为87.6%~98.7%。结论 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回收率好,适用于疑似鼠药中毒病人的全血和尿液样品中3种鼠药的测定。
    医学新视窗
    机器人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与展望
    丁浩 王光达 焦德林 马圣楠 陈赓 刘巍 李新鹏
    2022, 28(23):  333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髋关节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的手术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术中保障准确安放假体,保证精确的角度关系,从而延长假体寿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下肢不等长,假体早期松动、脱位、骨折等并发症一直是关节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随着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其能够提供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准性,同时优化手术流程,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逐渐成为目前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下文将对机器人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纳米脂质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王晶 朱美玉 康丽 韩娟娟 朱学凯
    2022, 28(23):  333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药物能够缓解症状,延缓病程,但均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以脂质体为代表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临床上已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其能够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应及减少不良反应。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在RA治疗中的作用,阐述了其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进展,并讨论了可能阻碍其临床转化的因素。
    miR-181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扶乾芳 李诗怡 张培培 谢迎宾
    2022, 28(23):  334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croRNA-181(miR-181)家族成员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小分子,随着研究的深入,证实其能够参与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多种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细胞及组织的增殖、分化及凋亡。本文主要针对miR-181的作用机制及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现况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眼科疾病及治疗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麻醉专栏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妇科腔镜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吴雅松
    2022, 28(23):  334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20~55岁,实施腔镜手术时间2 h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全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在维持阶段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全身麻醉苏醒期分别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对患者认知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患者呛咳、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2.78±0.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0.51)分(t=7.587,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后12 h及24 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评分分别为(27.89±0.41)分及(29.01±0.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10±0.38)分及(27.15±0.43)分(t=29.527、16.496,均P<0.05);观察组呛咳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1.43%(4/35)及8.57%(3/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14/35)及31.43%(11/35)(χ2=7.479、5.714,均P<0.05)。结论 2 h内实施妇科腔镜手术全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不影响其苏醒及拔管时间,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了全身麻醉苏醒的质量。
    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张冉 徐国亭
    2022, 28(23):  335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年龄(45.36±1.17)岁,病程(6.65±0.33)个月。对照组年龄(45.11±1.46)岁,病程(6.58±0.24)个月。两组术中均予以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试验组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应激反应及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给药前(T0)VAS评分(2.52±0.11)分,对照组(2.55±0.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P=0.578);试验组给药后即刻(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30 min(T3)、术毕(T4)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05±0.17)分比(2.31±0.22)分,t=7.540,P<0.001;(1.82±0.33)分比(2.17±0.45)分,t=5.057,P<0.001;(1.55±0.35)分比(1.92±0.46)分,t=5.161,P<0.001;(1.62±0.47)分比(1.98±0.72)分,t=3.376,P<0.001]。试验组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略低于对照组[(98.44±0.27)%比(98.62±0.74)%,t=1.842,P=0.068],动脉氧分压(PaO2)略低于对照组[(95.15±0.41)mmHg(1 mmHg=0.133 kPa)比(95.34±0.72)mmHg,t=1.849,P=0.06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略高于对照组[(35.22±1.45)mmHg比(35.04±1.62)mmHg,t=0.668,P=0.506],平均动脉压(MAP)略高于对照组[(84.41±2.23)mmHg比(84.15±2.12)mmHg,t=0.681,P=0.497]。试验组术后过氧化氢(CAT)高于对照组[(7.32±0.26)U/ml比(6.55±0.17)U/ml,t=19.984,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135.37±10.88)U/ml比(132.62±10.41)U/ml,t=1.472,P<0.001],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5.25±0.24)nmol/ml比(6.44±0.62)nmol/ml,t=14.431,P<0.001],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40.35±2.17)ng/ml比(43.37±2.26)ng/ml,t=7.771,P<0.001)],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10.77%(7/65)比7.69%(5/65),χ2=0.566,P=0.452]。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增强其镇痛效果,此药可在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降低术后应激及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辅助剂复合局麻药行周围神经阻滞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潘志豪 于凯华 王波 鞠衍馨
    2022, 28(23):  335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围神经阻滞(PNB)是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单独用局麻药实施PNB,其镇痛维持时间常常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临床上通过应用辅助剂复合局麻药可改善镇痛效果,比较常用的有阿片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类固醇等。在应用这些辅助剂时,必须对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优势及局限性等有足够的了解,以便在PNB应用时做出更佳的选择。
    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腰椎手术的临床体会
    鞠衍馨 于凯华 田德民 刘志武
    2022, 28(23):  33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腰椎手术术后拔管期的影响,探讨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970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标准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E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8.0±7.5)岁;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7.4±7.2)岁。麻醉诱导时,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3 mg/kg,E组伍用艾司氯胺酮0.5 mg/kg,F组伍用芬太尼5 μ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完成后1 min(T2)、5 min(T3)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准确活动双下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T0时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1时MAP较T0时均显著降低[E组(90.5±7.9)mmHg(1 mmHg=0.133 kPa)比(99.6±8.2)mmHg、F组(89.0±9.8)mmHg比(97.5±5.7)mmHg,均P<0.05];气管插管后,E组患者MAP快速回升,T2[(101.4±10.9)mmHg]、T3[(99.5±7.3)mmHg]时点同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组患者T2[(91.5±6.9)mmHg]、T3[(92.1±7.9)mmHg]时同T0时比较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诱导后,F组患者HR波动较为明显,T1时[(61.4±7.5)次/min]较T0时[(67.7±10.7)次/min]显著降低,插管后T3时[(73.1±10.1)次/min]较T0时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患者各时点HR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E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拔管后准确活动双下肢时间均显著低于F组[(10.3±0.8)min比(13.5±1.5)min、(7.9±2.3)min比(9.1±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患者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3.33%(1/30)比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降低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七氟烷、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对比研究
    张晓勇 刘辉 金刚 韩景田
    2022, 28(23):  336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比七氟烷、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方法 选取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67.28±4.48)岁;研究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66.89±4.31)岁。参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苏醒质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T0、T4时刻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1、T2时刻HR、MAP较T0时刻更低,且研究组HR、MAP较参照组更低(均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拔管时间较参照组更短[(6.18±1.10)min比(8.37±1.92)min、(6.69±1.85)min比(10.23±2.17)min、(9.31±2.38)min比(11.45±2.78)min、(9.75±1.85)min比(11.94±3.04)min,t=7.137、8.952、4.217、4.438,均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头晕、肌肉僵直、体动反应、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3.85%(2/52)比17.31%(9/52),χ2=4.981,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良好,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临床带教
    CBL联合ETM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体会
    廖旺 刘重旭 罗皓雨 杨少青
    2022, 28(23):  336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将来开展工作承上启下的一步,并且在纷繁复杂的神经内科知识中传统教学的适用度较低,所以如何高效利用这一时间段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固的基础,是带教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神经科特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兼引导学生掉入陷阱为过程的陷阱教学法(excavation teaching methodETM)联合基于病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模式,取得较好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肿瘤科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带教方式探讨
    林洁衡 林洁涛 曹洋
    2022, 28(23):  336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带教方式在肿瘤科的运用,提高临床轮训初学者对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掌握程度。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轮训实习医师一共28名,开展轮训实习医师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带教,统计实习医师对在带教过程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情况,分享总结股静脉穿刺置管的经验教训。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ANOVA(方差分析)。结果 研一、研二、研三带教穿刺次数分别为(3.62±0.92)次、(3.83±1.19)次、(4.25±1.49)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P=0.582);研一、研二、研三成功置管时间分别为(5.75±2.77)min、(6.17±3.21)min、(3.88±1.6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P=0.188);研一、研二、研三出科时置管成功率别为50%(4/8)、75.0%(9/12)、6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516);研一、研二、研三掌握穿刺点定位比例分别为87.5%(7/8)、91.7%(11/12)、100.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61)。结论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疾病患者运用广泛,因其有一定的难度及风险,对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要求更高。从研一、研二、研三3个不同年级医学生带教培训结果来看,该穿刺技术临床带教方式总体效果基本一致,有助于指导初学者掌握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受到医学生欢迎。
    论著
    血脂异常对非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程玲 颜晓红 李友筑
    2022, 28(23):  33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对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进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677对非PCOS不孕夫妇的临床资料,按女方血脂水平进行分为血脂正常组[556例,年龄(29.32±3.03)岁]和血脂异常组[121例,年龄(29.68±2.83)岁],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血脂异常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天数和Gn总量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基础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HCG日孕酮(P)水平、HCG日内膜厚度、受精方式和不孕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异常组的活产率(41.89%,31/74)低于血脂正常组(55.32%,156/282)、流产率(22.50%,9/40)高于血脂正常组(10.86%,19/1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4.896,均P<0.05)。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数、婴儿体质量、妊娠率、种植率、早产率、移植胚胎类型、新生儿性别、新生儿体质量比例在两组间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脂异常可导致非PCOS不孕患者活产率降低和流产率增高,在接受辅助生殖治疗之前,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在急诊PCI治疗STIMI中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李文强 马震
    2022, 28(23):  338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IMI)患者选择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与单独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阜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急诊科就诊后至心血管内科急诊行PCI治疗的171例STIMI患者。按照术中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在PCI治疗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则单独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梗死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内射血分数、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住院天数、花费及术后1年内再次住院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梗死血管TIMI血流分级、射血分数、心血管不良事件、脑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术后1年内因心血管疾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首次住院天数为10.5(9.0,13.0)d,住院花费为31 951.3(26 137.7,38 866.0)元,对照组分别为9.0(8.0,11.5)d、28 668.6(25 773.6,32 972.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9、-2.207,P=0.014、0.027)。结论 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基础上使用血栓抽吸治疗,相较于单独使用替罗非班对STI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未见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及预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反之还有延长住院时长、提高住院费用可能,不应推荐常规使用。
    病例报告
    以乳房脓肿起病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的乳房结核1例
    周柄宇 胡平平
    2022, 28(23):  33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房结核,是乳房的一种慢性特殊性感染,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本病少见,但并不是非常罕见,有报道称南非、印度等国家发病率较高,约占乳腺疾病的4.5%,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低,发病率约占乳腺疾病的0.5%~1.0%,国内发病率约占乳腺疾病的1.5% ~2.8%,常见于20~40岁妇女,因其临床症状多样,诊断缺乏特异性,各种检查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文献报道其误诊率可达57.0%~80.0%,详细的查体及完善的辅助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此疾病,从而避免误诊、漏诊。为了提高对乳房结核这种疾病的认识,本文拟结合文献回顾威海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1例乳房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临床研究
    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T2DM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建 范文文
    2022, 28(23):  338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初诊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阿卡波糖联合赖脯胰岛素)、观察组(46例,阿卡波糖片联合维格列汀片)。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0~66(57.34±3.1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1~67(57.29±3.46)岁;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功能指数、生活质量。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的软件为SPSS 22.0,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2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Hb(t=47.530,P<0.001)、FBG(t=11.822,P<0.001)、2hFBG(t=4.275,P<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FINS(t=3.440,P<0.001)、FC-P(t=4.524,P<0.001)、胰岛功能指数(t=7.514,P<0.001)、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健康状况(t=7.156,P<0.001),精力(t=5.194,P<0.001),精神状态(t=5.409,P<0.001),生理功能(t=6.16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46)低于对照组(4.34%,2/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可稳定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乳腺癌保乳根治并腋窝清扫术后腋窝乳糜漏临床分析
    张长河 高学忠
    2022, 28(23):  339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并腋窝清扫术后腋窝乳糜漏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2015至2021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及东莞市长安医院所行保乳手术725例,其中出现8例腋窝乳糜漏病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46岁,平均40岁,左乳5例,右乳3例。对其采用控制饮食、加压包扎、保持引流通畅、高渗糖粘连创面、碘仿脱出液引流管灌注等综合保守治疗方法。结果 8例经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历时最短10 d,最长8周,引流量最多460 ml/d,平均210 ml/d。结论 乳腺癌保乳并腋窝清扫术后腋窝乳糜漏不常见,但能明显延长引流管带管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采用控制饮食、加压包扎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两种灰区标本处理方法对丙肝抗体检测干扰的消除效果评价
    叶红玲 李娜 曾健 侯思南
    2022, 28(23):  33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不寐(肝郁痰凝证)的临床效果
    陈邦士 吴爱玲 石协桐
    2022, 28(23):  33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不寐(肝郁痰凝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诊断为不寐(肝郁痰凝证)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50.40±16.30)岁。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50.17±14.80)岁。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催眠药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中医证候评分和疗效及安全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AIS评分(11.77±1.83)分,治疗后(6.63±1.30)分;观察组治疗前AIS评分(10.90±1.88)分,治疗后(4.80±1.50)分;两组治疗后AI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9.50±1.61)分,治疗后(9.27±2.32)分;观察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9.60±1.81)分,治疗后(4.17±1.86)分;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组为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不寐(肝郁痰凝证)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伴随的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少。
    门诊体检成人晕针与血糖和血压及BMI的相关性
    邓敬仪 汪竹红 林禅
    2022, 28(23):  34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门诊体检成人晕针与血糖、血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连续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门诊体检成人6 4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 421例,女3 017例,年龄(43.61±11.52)岁。根据是否晕针分为晕针组与未晕针组;调查年龄、性别、BMI;根据体检成人的BMI,分为低体质量、体质量正常、肥胖前期、肥胖类别;抽血前均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收缩压与舒张压,并分为低血压、血压正常及高血压类别;抽血后根据血糖化验结果分为低血糖、血糖正常、血糖受损及高血糖类别。对晕针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门诊体检成人血糖、血压及BMI与晕针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BMI、空腹血糖(FBG)及血压因子下晕针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晕针与血糖(r=-0.246)、血压(r=-0.260)有弱负相关性,与BMI有弱的正相关性(r=0.184),均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前期(OR=1.343,95%CI 1.089~1.656)、肥胖(OR=1.730,95%CI 1.107~2.703)、低血糖(OR=2.232,95%CI 1.268~3.960)、低血压(OR=1.520,95%CI 1.084~2.131)是晕针的危险性因子,均P<0.05。结论 低血糖、低血压、肥胖前期、肥胖与门诊体检成人晕针密切相关,需加强该类特征体检成人晕针的预防。
    护理研究
    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分析
    谭鸿霞 文娟 宋悦龄
    2022, 28(23):  340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方法 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7月成功实施不孕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先兆流产的12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3.7±4.50)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影响因素。结果 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延续护理内容需求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安全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和就医指导,形式需求排在前3位是网络咨询“叮呗医生”,开通咨询电话及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及去医院和诊所的频率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程度有关(t=4.11、2.68,均P<0.05)。结论 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对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有迫切的需求,且形式多样。加强出院后患者的健康指导,采用个体化、现代化的延续性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静脉留置针在大型综合医院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邓汉娣 李柳英 左曼
    2022, 28(23):  34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3.03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大型综合医院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门急诊中心注射室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间在门急诊使用一次性头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门急诊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61例,女488例;年龄(41.14±20.61)岁;输液天数(5.69±2.20)d;每日输液量(330.41±137.27)ml。观察组男612例,女600例;年龄(39.61±19.48)岁;输液天数(5.70±2.21)d;每日输液量(341.17±137.60)m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除泵注控制血压或血糖的患者外,门急诊输液患者均按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使用头皮针进行输液。观察组为输注2袋及以上液体的患者及经常需要在急门诊输液者,按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渗出发生率、患者的投诉率、患者满意率。采用t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渗出发生率为2.23%(27/1 212)、患者投诉率为0.17%(2/1 212)、患者满意率为98.43%(1 193/1 212),对照组分别为6.96%(73/1 049)、0.95%(10/1 049)、90.09%(945/1 0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833、6.619、76.152,均P<0.05)。结论 门急诊输液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输液渗出/外渗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