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介绍
编委会
本刊简介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投稿指南
往期查询
本刊动态
视频中心
创新与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22-11-01
上一期
专题:脑血管疾病研究
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与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任倩倩 徐隋意 宋士娜 李常新
2022, 28(21): 2961-29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调节因子,广泛表达于内皮细胞、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TGF-β可通过介导Smad依赖通路和非Smad依赖通路参与多种遗传性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如CADASIL、CARASIL、HTRA1基因突变相关CSVD(症状携带者)、Fabry病等的发生发展。TGF-β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功能、血管壁结构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等导致CSVD。但此通路的调节异常不能作为一元论来解释CSVD的发生。本文将对TGF-β蛋白家族及其受体,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转导机制,TGF-β信号通路与遗传性CSVD等方面进行综述。
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
冯博 娄博 李雪 左秀婷 尹悦
2022, 28(21): 2964-296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52~74(62.78±4.77)岁;B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51~73(61.48±4.59)岁。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梗死灶体积、血清S100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喋呤(Npt)、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结果
治疗3个月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B组的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274,
P
=0.039);治疗3个月后,A组NIHSS评分为(9.74±1.83)分,低于B组的(12.25±2.82)分,BI评分为(75.26±5.38)分,高于B组的(62.47±6.0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5.496、11.748,均
P
<0.001);治疗3个月后,A组梗死灶体积为(3.35±1.02)cm
3
,缩小幅度优于B组[(3.79±1.11)cm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个月后,A组全血低切黏度为(5.08±0.79)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22±0.51)mPa·s、血浆黏度为(1.17±0.34)mPa·s、纤维蛋白原为(2.86±0.34)g/L,均低于B组的(6.63±1.02)mPa·s、(4.85±0.62)mPa·s、(1.36±0.40)mPa·s、(3.53±0.4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S100β为(1.37±0.38)μg/L、NSE为(15.28±3.37)μg/L、Npt为(6.95±1.78)nmol/L、GAL3为(9.68±2.27)g/L,均低于B组的(1.74±0.46)μg/L、(19.72±4.73)μg/L、(9.07±2.24)nmol/L、(11.94±3.04)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缺血预适应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缩小梗死灶体积,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明月 李自如 姚远 袁军
2022, 28(21): 2969-297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2015年5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陆续发表,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优选治疗方案。有一部分患者尽管血管已经再通,但是其预后不良。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血管再通的效果及预后。该文就从时间窗、高血糖、侧支循环、血压、取栓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部分影响血管内治疗疗效的可能因素作一综述。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对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童琳 李巍 高速 李威威 杨俊丽
2022, 28(21): 2974-297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65.52±5.96)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89±1.31)kg/m
2
;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3.53±6.54)岁,BMI(23.01±1.56)kg/m
2
。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sTWEAK水平。依据“患者入院后72 h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2分以上”将患者分为END组(31例)和非END组(6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TWEAK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
结果
观察组血清sTWEAK水平为(276.65±42.03)pg/ml,对照组为(75.31±26.6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4.743,
P
<0.001)。END组入院时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sTWEAK高于非END组,入院时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分低于非END组(均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HbA1c和sTWEAK水平升高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0.05)。血清sTWEAK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最佳截断点为275.63 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灵敏度为82.90%,特异度为78.60%。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TWEAK水平呈现异常表达,其水平与患者END有一定关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发生END的有效指标。
生殖医学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的影响
郑娟 孙小花 任建枝 时娴
2022, 28(21): 2980-29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中心2012年6月至2021年12月行FET治疗的1 3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44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改良长方案组(1 161例)和拮抗剂方案组(181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比较妊娠结局。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的影响因素。
结果
匹配前,改良长方案组临床妊娠率(50.65%,588/1 161)较拮抗剂方案组(41.99%,76/18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695,
P
=0.031);匹配后,两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移植次数、囊胚移植、移植胚胎数量及质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FET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
<0.05),而新鲜周期促排卵方案对其无显著影响(
P
>0.05)。
结论
新鲜周期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无显著影响。
男方年龄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程玲
2022, 28(21): 2985-29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男方年龄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之后首次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的484对夫妇。女方年龄<35岁,按男方年龄分为A组(<35岁,389例)和B组(≥35岁,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χ
2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年龄对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
结果
B组男方年龄[(37.05±3.30)岁比(30.07±2.67)岁]、女方年龄[(31.74±2.01)岁比(29.04±2.84)岁]、促性腺激素(Gn)总量[(2 126.97±780.37)U比(1 857.31±598.67)U]、基础雌二醇水平[(56.04±29.47)pg/ml比(47.88±19.23)pg/ml]、转化日内膜厚度[(10.23±1.66)mm比(9.80±1.73)mm]均高于A组(均
P
<0.05)。B组HCG日E
2
水平[(3 683.14±1 791.67)pg/ml比(4 088.25±1 681.98)pg/ml]低于A组(
P
<0.05)。其他观察指标和妊娠结局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在首次FET周期中,女方<35岁时,男方年龄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基础研究
miR-34a基于AKT/mTOR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周伦 丁源 吕洲
2022, 28(21): 2990-29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34a(microRNA-34A,miR-34a)基于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43只6~9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作前瞻性研究,其中随机选取10只分为空白组,剩余33只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成功建模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各10只。观察病理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miR-34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4、IL-10,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达。其中多组间比较行
F
检验,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的miR-34a表达分别为(0.94±0.08)、(2.39±0.26)、(2.12±0.23)、(1.54±0.17),Makin评分分别为(0.35±0.05)、(4.13±0.19)、(3.02±0.16)、(1.15±0.09)分,IL-1β分别为(3.68±0.37)、(7.51±1.23)、(5.72±0.95)、(4.63±0.72)ng/L,TNF-α分别为(37.45±4.85)、(62.05±7.49)、(56.26±6.25)、(43.85±5.10)ng/L,IL-4分别为(115.75±16.81)、(50.43±9.42)、(75.82±11.94)、(93.85±13.86)pg/ml,IL-10分别为(106.49±17.51)、(60.85±10.23)、(76.81±13.07)、(91.05±15.02)pg/ml,pAKT分别为(1.00±0.01)、(1.95±0.29)、(1.71±0.26)、(1.71±0.26),pmTOR分别为(1.00±0.01)、(1.89±0.24)、(1.56±0.25)、(1.25±0.1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高,IL-4、IL-10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
P
值分别为25.290/0.001、91.260/0.001、14.144/0.001、13.077/0.001、15.525/0.001、17.580/0.001、16.080/0.001、10.676/0.001);与模型组相比,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低,IL-4、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沉默miR-34a组与上调miR-34a组相比,沉默miR-34a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低,IL-4、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沉默miR-34a对骨关节炎大鼠有干预作用,减少大鼠出现炎性反应,降低Makin评分,其作用机制与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药物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薄层鉴别与液相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研究现状及对照提取物应用可行性探讨
饶丽芬 李泳雪 郭隆钢
2022, 28(21): 2995-30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饮片为原料,经现代生产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到的单味颗粒剂,其成品已经失去了原有饮片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故而有必要使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特征图谱、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内在质量控制。本文在参考各官方发文、国家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各省区配方颗粒地方标准以及近年来关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文献等基础上,重点对于配方颗粒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讨论,针对现行标准的先进性和待完善的内容进行探讨,并针对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实例分析和探讨。
科研课题专栏
神经鞘脂代谢与铁死亡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王俊楠 金俊飞
2022, 28(21): 3004-30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不同于凋亡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最新研究发现在肝癌治疗以及肝癌耐药等过程铁死亡参与其中。大量研究证实神经鞘脂代谢和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神经鞘脂代谢通路和铁死亡通路存在交互作用,两者都与肝癌密切相关。本文就神经鞘脂代谢通路与铁死亡通路的交互作用以及对肝癌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影响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亚如 刘亚楠 陈杰
2022, 28(21): 3009-301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65.93±2.1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5.89±2.13)岁,实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心理状态、营养状况、并发症和生活质量。采用
t、χ
2
检验。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3.398,
P
=0.001)。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8.46±2.1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为(34.65±2.03)分,均低于对照组[(49.87±2.19)分、(40.83±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5.488、14.649,均
P
<0.001)。观察组护理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分别为(120.76±12.94)g/L、(43.67±4.34)g/L、(255.72±20.69)mg/L,均高于对照组[(106.49±11.63)g/L、(39.67±4.30)g/L、(210.09±20.5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623、4.489、10.733,均
P
<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029,
P=
0.045)。观察组护理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精力、家庭活动、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工作评分分别为(11.18±1.36)分、(9.96±1.35)分、(16.89±2.54)分、(22.37±2.61)分、(16.87±2.38)分、(9.94±1.12)分、(18.96±2.43)分、(16.89±2.28)分、(11.28±1.39)分、(15.57±2.19)分、(10.24±1.18)分、(9.24±1.32)分,均高于对照组[(8.94±1.34)分、(6.84±1.21)分、(13.59±2.51)分、(18.96±2.57)分、(13.38±2.34)分、(6.92±1.05)分、(14.48±2.40)分、(13.57±2.24)分、(8.94±1.37)分、(12.38±2.17)分、(7.78±1.16)分、(6.98±1.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8.043、11.799、6.336、6.382、7.169、13.486、8.993、7.121、8.220、7.094、10.192、8.363,均
P
<0.001)。
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不良情绪和营养状况,降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
丁声双 黄伟华 段蓉蓉 逯晓婷 张杰 秦晓宇 薛建军
2022, 28(21): 3014-30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
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从建库到2022年2月27日发表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的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meta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851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显示,相比于常规护理或假TEAS,TEAS能缩短剖宫产产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MD
=-6.97,95%
CI
-9.92~-4.02,
P
<0.000 01)、首次排便时间(
MD
=-12.61,95%
CI
-20.69~-4.53,
P
=0.002)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MD
=-3.32,95%
CI
-4.76~-1.88,
P
<0.000 01),同时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RR
=0.44,95%
CI
0.27~0.69,
P
=0.000 4)与恶心呕吐发生率(
RR
=0.39,95%
CI
0.26~0.58,
P
<0.000 01),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
SMD
=-0.65,95%
CI
-0.83~-0.46,
P
<0.000 01)。
结论
TEAS在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偏少,后续仍需要进行相关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唐海英 唐莹 杨洁 马娟
2022, 28(21): 3020-30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况、认知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情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2年5月9日至31日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18~24岁高校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疾病情况、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患病就医情况等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中的分类描述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调查显示,48.28%(602/1 247)的女大学生曾患过生殖健康相关疾病,37.69%(470/1 247)的女大学生患过2种妇科疾病;饮酒、有性生活和不同居住地是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数目的影响因素,饮酒的、有性生活的、来自县城和乡镇的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数目≥3的危险性分别是不饮酒的、无性生活的、来自城市的1.804倍、1.814倍、1.789倍和1.81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53.81%(671/1 247)的女大学生不知晓乳房保健知识,36.57%(456/1 247)的女大学生对性生活时要预防生殖器官损伤不知晓,29.51%(368/1 247)和28.95%(361/1 247)的女生对性生活要采取措施预防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时要避孕以防止非意愿妊娠不知晓;44.83%(559/1 247)的女大学生未接受过生殖健康保健知识教育,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高于来自县城和乡镇的学生,显示来自不同居住地女学生接受过生殖健康知识的差异有计学意义(
P
<0.05);45.71% (570/1 247)的女大学生对待疾病选择观察看看,不同年级女大学生患病就医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高校女大学生存在生殖健康问题,不良嗜好与过早性行为对生殖健康存在影响,高校应以多种形式开展全面、系统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保健指导以及正确就医指导。
子宫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及文献复习
芮佳敏 黄彩虹 姜舟 崔树娜 李士华
2022, 28(21): 3029-30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中的一种,其特征是良性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呈不同比例存在,发病率较低,尚缺乏统一的指南或共识。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经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PEComa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子机制、治疗及预后。
西医方案与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少朋
2022, 28(21): 3032-30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西医化疗结合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院内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5.17±2.24)岁;研究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55.44±2.37)岁。两组均予以同种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联合应用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主证、次证积分,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CA125、CA199、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CD3+、CD4+、CD8+等免疫指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
t
检验和
χ
2
检验。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主证胃脘疼痛、食少纳差积分,次证气短乏力、精神萎靡积分分别为(1.21±0.36)分、(1.04±0.27)分、(1.13±0.45)分、(1.25±0.33)分,均低于对照组[(1.96±0.44)分、(1.88±0.62)分、(2.02±0.17)分、(2.29±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7.805、7.349、10.946、11.690,均
P
<0.05)。研究组CEA水平、CA724水平、CA125水平、CA199水平、AFP水平分别为(3.12±0.45)μg/ml、(6.63±0.24)U/ml、(30.21±1.14)U/ml、(32.14±1.15)IU/ml、(20.12±2.23)mg/L,均低于对照组[(5.41±0.26)μg/ml、(8.92±0.71)U/ml、(32.47±1.36)U/ml、(34.24±1.36)IU/ml、(23.25±2.7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26.068、18.077、7.534、6.976、5.219,均
P
<0.05);研究组CD3+、CD4+、CD8+、ORR、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3.183、11.144、8.822,
χ
2
=7.198、9.181,均
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略高于对照组[11.43%(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365,
P
>0.05)。
结论
将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与西医化疗相结合,可促进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候、体征改善,对降低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均有积极意义,此中西结合疗法未明显增强不良反应,安全性尚可。
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对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价值
张欣雨 钱晓菁
2022, 28(21): 3037-30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对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价值。
方法
以前瞻性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抽取的140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男52例,女18例,年龄(52.51±5.67)岁,采取常规分诊护理。观察组男53例,女17例,年龄(52.11±5.04)岁,应用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急救情况、抢救效率及抢救过程当中形成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
t
检验、
χ
2
检验。
结果
对照组急救时间、预警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2.417、2.399、3.049、2.585,均
P
<0.05);观察组抢救启动、开放静脉通道、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标本送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2.066、2.098、3.373、2.597、3.247,均
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5/70),低于对照组[18.57%(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080,
P
=0.043)。
结论
针对存在多发伤患者采取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快速预后,值得各个科室借鉴采纳。
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抑郁状态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何燕娟 曾立红 赵丽辉 黄佳丽
2022, 28(21): 3041-304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抑郁状态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入院的因胎儿畸形需引产的孕妇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年龄23~38(29.21±7.03)岁,给予常规引产术后护理;试验组年龄22~39(28.72±7.65)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悲悯水平、应激反应严重程度和产后抑郁状态及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
t
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普遍人性、自我友善及正念评分分别为(7.87±0.56)、(4.36±0.51)、(4.18±0.6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
<0.05);试验组孤立感、自我批判、过度沉溺评分分别为(2.62±0.32)、(2.83±0.23)、(2.97±0.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试验组应激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Z
=3.310,
P
<0.05)。试验组抑郁评分(8.32±2.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5±2.27)分(
t
=4.776,
P
<0.05)。试验组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自我转变评分及创伤后成长总评分分别为(19.50±4.35)、(10.01±2.25)、(15.65±3.35)、(9.87±3.67)、(16.21±2.34)、(83.35±13.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
结论
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应用于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可以提升其自我悲悯水平,降低其应激反应程度,显著改善其抑郁状态并有效促进创伤后成长,值得借鉴推广。
七氟烷和地氟烷与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研究进展
宋倩倩 赵秀洁 王业文 张全意
2022, 28(21): 3046-305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的术后恢复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不同的麻醉方式可能会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同影响。吸入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七氟烷和地氟烷是两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二者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可能会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对七氟烷和地氟烷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PONV)、喉咙痛、苏醒等相关性进行综述。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基因筛查及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黄珂 石守森 张艳芳
2022, 28(21): 3050-3054. DOI:
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基因突变检出率,并探讨MODY相关临床特点。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6年8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发病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121例,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指标等,进行基因筛查。统计学方法采用
t
检验、
χ
2
检验。
结果
纳入的早发糖尿病患者共有121例,有1型糖尿病(T1DM)31例(25.6%),有2型糖尿病(T2DM)78例(64.5%),临床分型不确定者有12例(9.9%),对该12例患者行MODY基因检测发现7例(5.8%)携带MODY突变:肝细胞核因子1A(HNF1A)3例、葡萄糖激酶(GCK)2例、肝细胞核因子4A(HNF4A)1例、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1例。与T1DM相比,携带MODY突变者具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χ
2
=13.444,
P
<0.05),相对较高的餐后1 h、餐后2 h C肽水平、胰岛相关抗体阴性的特点(
t
=29.410、5.039,
χ
2
=38.000,均
P
<0.05)。与T2DM相比,携带MODY突变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体质量指数(BMI)相对较低,糖尿病病程相对较短,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t=
1.082、0.120、4.752,
χ
2
=4.575,均
P
<0.05),餐后1 h血糖相对较高的特点(
t=
0.970,
P
<0.05)。
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相对早发、胰岛相关抗体阴性、糖尿病家族史、相对较高的血糖及C肽水平者应及时进行MODY相关基因筛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尽早予以精准个体化治疗。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Scha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初步应用
张峰 李玮 宋远征 张率功 林峰 沈冰 王树方
2022, 28(21): 3055-30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Scha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30例Scha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0.40±10.76)岁,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53.40±17.82)岁,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更换螺钉次数、骨折复位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
t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Free-man-Halton检验、秩和检验。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更换螺钉次数、骨折复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t
=-10.729、-20.315、-10.837、-16.472、-6.153,均
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
=-0.105、0.345,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X线片复位质量Rasmussen评分和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z
=-2.108、-2.320,均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15)、46.7%(7/1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患者特定的3D打印模型提供了对胫骨平台骨折特征的全面了解,准确的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术前计划、术中指导及预测术中困难,从而优化了临床效果。
互联网技术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张利凤 黄雪峰 潘慧娟
2022, 28(21): 3059-30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技术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将2021年1月至7月行常规护理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8~60(39.12±5.56)岁;透析时间8~35(27.29±3.18)个月;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13例,专科及以上8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行互联网技术护理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7~61(39.58±5.62)岁;透析时间8~34(27.14±3.25)个月;文化水平:小学6例,初中13例,高中15例,专科及以上6例]设为观察组;两组均护理3个月。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t
检验和
χ
2
检验。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SH)中问题解决、情绪处理、执行自我护理、伙伴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6.13±1.62)分比(14.76±1.57)分、(13.15±1.40)分比(11.84±1.70)分、(23.63±2.01)分比(21.24±1.97)分、(13.04±1.35)分比(11.79±1.46)分、(65.95±5.11)分比(59.63±4.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74.38±6.44)分比(69.12±5.03)分、(76.19±5.84)分比(70.58±4.76)分、(79.04±5.73)分比(71.81±5.20)分、(75.21±5.80)分比(68.42±5.36)分],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40)比20.00%(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互联网技术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维护血管通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论著
超声羊水指数临界值对未足月妊娠的临床意义探讨
陈小莹 王芳 张蕊 梁海英
2022, 28(21): 3064-306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未足月妊娠羊水指数临界过少(50 mm<AFI≤80 mm)住院监护及门诊随访的患者近期病情变化及病例特征临床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孕28~37周首次发现单纯羊水指数临界值(50 mm<AFI≤80 mm)的住院患者114例(研究组)和门诊患者347例(对照组)的近期病情变化,根据3~10 d内超声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种不同结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局构成差异,探讨近期羊水不同变化的患者其合并诊断的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
χ
2
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
研究组A结局为23例(占20.2%),B结局为32例(占28.1%),C结局为59例(占51.8%)。对照组A结局为86例(占24.8%),B结局为104例(占30.0%),C结局为157例(占45.2%)。两组患者结局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1.652,
P=
0.438)。羊水临界过少患者的常见合并诊断(臀位、孕妇内外科合并症、脐带绕颈两周、球拍状胎盘、妊娠合并中度/重度贫血、前置胎盘)在病情变化的3种不同结局中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对于单纯羊水临界过少的诊断有必要动态观察,不能仅以1次检查作为胎儿不良结局的参考。传统的住院补液、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是否值得应用还未确定,门诊随访可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跖骨皮质指数在跖骨应力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梓瑞 余康君
2022, 28(21): 3067-307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跖骨皮质指数(MCI)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41例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2±8.9)岁;选取同时期4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4.9±9.7)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Ⅰ型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和25-羟维生素D[25-(OH)D]、跖骨皮质指数(MCI Ⅰ~MCI Ⅴ),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试验组骨密度(BMD)小于对照组(
t
=-2.043,
P
<0.05),试验组CTX-Ⅰ水平高于对照组(
t
=3.670,
P
<0.05),试验组PINP、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
=-2.164、-2.075,均
P
<0.05),试验组第一脚跖骨MCI(MCI Ⅰ)、第二脚跖骨MCI(MCI Ⅱ)、第三脚跖骨MCI(MCI Ⅲ)、第四脚跖骨MCI(MCI Ⅳ)、第五脚跖骨MCI(MCI Ⅴ)均小于对照组(
t
=-2.062、-2.019、-2.012、-5.889、-2.083,均
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个跖骨皮质指数与跖骨应力性骨折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X-I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6 065.508,
P
=0.021),而MCI Ⅳ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
OR
=0.011,
P
=0.001)。CTX-Ⅰ和MCI Ⅳ诊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95%
CI
0.735~0.914)和0.869(95%
CI
0.793~0.945),CTX-Ⅰ和MCI Ⅳ的最佳截点值(cutoff值)分别为0.34 μg/L和1.7%,CTX-Ⅰ和MCI Ⅳ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6%和81%,CTX-Ⅰ和MCI Ⅳ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3%和85%。
结论
CTX-I和MCI Ⅳ为应力性骨折的影响因素,CTX-Ⅰ和MCI Ⅳ可作为诊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重要指标。
临床研究
不同位置动脉瘤破裂所致迟发性脑缺血的空间分布研究
曾以勒
2022, 28(21): 3072-307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明确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破裂位置与其诱发的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空间分布,明确动脉瘤破裂后不同位置DCI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aSAH的患者150例,女90例,男60例,平均年龄为55岁。动脉瘤治疗后24~48 h至少进行1次颅脑CT(CCT)扫描,出血事件后至少14 d再次扫描。分析患者不同位置动脉瘤对应的脑叶DCI的分布特点。统计学方法采用
χ
2
检验和
t
检验。
结果
破裂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CA),本组占26.0%(39/150),ACA次之[22.0%(33/150)];其中18.0%(27/150)的患者发生了DCI。女性罹患DCI的比例略高于男性[21.1%(19/90)比13.3%(8/60)]。动脉瘤位置对迟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无影响(
χ
2
=2.57,
P
=0.77)。前循环动脉瘤和后循环动脉瘤发生DCI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25/134)比12.5%(2/16),
χ
2
=0.15,
P
=0.61];DCI患者中,最常受影响的区域是同侧MCA区域[32.0%(8/25)],其次是ACA区域[28.0%(7/25)]。DCI是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
结论
破裂动脉瘤的患者,DCI的发生与载瘤动脉的血供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规律。因此,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特定脑区的监测预警是药物干预的前提,必将明显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ICU重度腹腔感染的效果
杜江涛 李扬 欧阳山丹 刘炳震 林珍
2022, 28(21): 3077-308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腹腔感染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免疫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CU重度腹腔感染80例作为研究资料,男46例,女34例,年龄(61.57±4.08)岁,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
χ
2
检验、
t
检验。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500,
P
<0.05)。治疗后,两组MMP-9、Toll样受体(TLR-4)、Ⅳ型胶原(Ⅳ-C)水平减少,与治疗前有明显变化,观察组3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8.886、9.097、10.124,均
P
<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的变化明显,对照组在3项指标水平方面与观察组相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7.858、3.807、5.396,均
P
<0.05)。治疗后,两组T亚群细胞CD
3
+
、CD
4
+
、CD
4
+
/CD
8
+
水平有所增加,较治疗前的指标水平有明显变化,对照组的3项指标水平较观察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3.326、5.062、4.682,均
P
<0.05)。用药治疗过程中,共有9例病患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来自对照组,剩余5例来自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ICU重度腹腔感染患者采取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并降低血浆MMP-9、TLR-4、Ⅳ-C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取得确切的疗效,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但需加强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病例报告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分析
胡秀慧 徐伟伟
2022, 28(21): 3082-308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张素霞 马洪明
2022, 28(21): 3084-308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10%的育龄期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卵巢、腹膜等部位,胸部仅有2%,而累及肺实质导致肺子宫内膜异位症(PEM)的极为少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1例因咯血入院,经影像学及随访确定的PEM,增加临床医生对PEM的认识。
阑尾黏液性肿瘤误诊为卵巢肿瘤3例
邢佳玲 艾君 周平
2022, 28(21): 3087-30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3例阑尾黏液性肿瘤误诊为卵巢肿瘤的病例,患者均无症状,超声表现不典型,2例癌胚抗原(CEA)轻度升高,手术及病理均证实为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罕见,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误诊。通过该病例总结,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应对阑尾黏液性肿瘤认知,减少术前误诊,提高手术成功率。
双侧始基子宫合并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于文静 刘志强 么童童 盖娜
2022, 28(21): 3090-309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始基子宫又称痕迹子宫,是一种特殊的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始基子宫极小,长径为1~3 cm,属罕见病,其病因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回顾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双侧始基子宫合并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旨在了解疾病相关研究进展,为医师在临床上诊治此类患者提供思路。
嗜肺军团菌感染1例
张文莹 张小河
2022, 28(21): 3093-309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先天性膈疝一体化管理之围术期护理
刘翠芬 张颖 洪淳 唐晶 刘千里
2022, 28(21): 3095-309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与总结先天性膈疝(CDH)患儿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以减少围术期治疗并发症,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存活率。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胸外科救治的先天性膈疝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围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
共收集51例,均通过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CDH,经胎儿医学多学科共同评估,告知可能的预后,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并宫内转运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待产、分娩。在出生后1 h内,对患儿进行胸片或者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46例确诊为CDH:左侧43例、右侧3例;另外诊断为膈膨升4例、食道裂孔疝1例,予以排除。纳入的46例CDH病例中,术前死亡3例(放弃1例,死亡2例),对其余43例进行膈肌修补术,术后死亡6例,另37例在术后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4.03±12.92)d。
结论
CDH的一体化管理使胎儿到新生儿的救治过程实现无缝链接,出生后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配合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存活率。
渐进式上肢功能锻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研究
王利 白景芝 杨雪
2022, 28(21): 3098-310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渐进性上肢功能锻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手功能、活动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收住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7月至12月收住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9例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35例,年龄(32.22±1.87)岁,病程3.0~8.0年;试验组中男17例,女32例,年龄(32.09±1.71)岁,病程3.5~9.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随意运动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拟定渐进式上肢功能锻炼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不同。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
结果
干预14 d后,试验组患者手部的握力为(29.48±9.56)SD、捏力(5.67±1.68)SD,显著高于对照组[(23.83±9.54)SD、(4.01±2.06)S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10.616、4.675,均
P
<0.001)。干预14 d后,试验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评分为(49.17±5.23)分,上肢症状评分为(17.66±2.37)分,锻炼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56.33±4.54)分、(19.46±2.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5.701、3.604,均
P
<0.001)。干预14 d后,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健康评分为(72.90±21.45),身体疲劳评分为(69.43±22.1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7.33±22.13)分、(57.46±22.4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12.795、11.605,均
P
<0.001)。
结论
渐进式上肢功能锻炼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手部的握力、捏力、上肢功能状况,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疲劳情况,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综述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B的研究进展
王飞 马长林
2022, 28(21): 3103-31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B(histone lysine-K specific methyltransferase 2B,KMT2B),也称为混合谱系白血病2(mixed lineage leukemia 2,MLL2)蛋白,属于哺乳动物组蛋白H3赖氨酸4(histone H3 lysine-K 4,H3K4)特异性的甲氨基转移酶家族,在广泛的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KMT2B蛋白本身及其介导转录的某些特定基因启动子、强化子或附近顺式调节位点上的H3K4甲基化(H3K4me)的修饰,均能引起表观遗传修饰异常的改变,从而通过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对KMT2B蛋白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发现KMT2B与早期生长迟缓、胚胎死亡、自主运动的控制和儿童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此外,MLL家族的MLL2在肝细胞癌、白血病、结肠直肠癌和神经胶质瘤等肿瘤里高表达,表现出有促肿瘤功能。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KMT2B基因、KMT2B蛋白特征和生物学功能,还强调了基因调控、组织发育、先天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疾病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郭超花 何晴 邢媛媛
2022, 28(21): 3106-31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21.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影响全球健康问题,糖尿病肾病是其通常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且还是导致肾病的主要疾病之一(ESRD)。目前降血糖药物中的胰高血糖素-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GLP-1RA),成为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方法,能有效降低血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无论低血糖效应如何,GLP-1RA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分析GLP-1RA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