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01
    上一期   
    专题:脑血管疾病研究
    天麻素通过调节miR-155介导的Notch通路对脑卒中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刘振, 张磊, 胡灿芳, 罗国君, 汤定中
    2022, 28(1):  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天麻素对脑卒中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将体质量为(250±10)g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4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组(50 mg/kg)、天麻素中剂量组(100 mg/kg)、天麻素高剂量组(150 mg/kg)。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Longa评分;称量计算大鼠脑含水量;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情况;取脑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比色法测定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3、Caspase-9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Notch1及其配体Jagged1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比较行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严重,脑含水量、脑梗死率以及Caspase-3、Caspase-9活性显著上升,脑内miR-155表达显著升高,Notch1及其配体Jagged1、下游靶基因Hes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模型组,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减轻,脑含水量[(81.52±2.19)%、(80.39±2.24)%、(79.33±2.05)%比(87.44±2.56)%]、脑梗死率[(24.66±2.35)%、(20.87±2.06)%、(15.65±1.54)%比(32.15±3.59)%]以及Caspase-3[(2.48±0.31)、(2.12±0.27)、(1.43±0.21)比(3.27±0.42)]、Caspase-9活性[(2.05±0.25)、(1.76±0.20)、(1.23±0.16)比(2.79±0.36)]显著下降,脑内miR-155表达[(2.15±0.18)、(1.97±0.16)、(1.63±0.15)比(2.64±0.27)]显著下降,Notch1[(0.77±0.13)、(0.84±0.16)、(0.95±0.18)比(0.42±0.09)]、Jagged1[(0.68±0.10)、(0.73±0.15)、(0.87±0.16)比(0.38±0.06)]、Hes1的表达[(0.81±0.12)、(0.93±0.15)、(1.07±0.17)比(0.43±0.07)]显著升高。结论 天麻素可下调miR-155的表达,激活Notch通路,从而对脑卒中大鼠神经起到保护作用。
    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灌注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周建国, 符大勇, 刘晓丽
    2022, 28(1):  8-1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是近年来逐步发展与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技术,与全脑灌注影像学成像方法区别在于tASL可选择性标记单支或多支供血动脉,显示脑实质区域范围内的血流灌注信息,可用于判定责任供血动脉、评估脑侧支循环的建立状态以及用于围术期的疗效评价等。本文就t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呼和浩特地区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伏红霞, 傅永旺, 李攀
    2022, 28(1):  11-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1例,男105例,女76例,年龄43~85岁。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分为快代谢型(CYP2C19*1/*1)、中代谢型(CYP2C19* 1/*2、CYP2C19*1/*3)和慢代谢型(CYP2C19*2/*2、CYP2C19 *2/*3、CYP2C19*3/*3)。比较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基因型。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快代谢型92例(50.83%)、中代谢型69例(38.12%)、慢代谢型20例(11.05%)。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与氯吡格雷抵抗无相关性(均P>0.05);快代谢型组NIHSS评分为(3.29±2.14)分,中代谢型组为(3.83±2.47)分,慢代谢型组为(5.90±3.81)分,NIHSS评分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P<0.01)。3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1年,终点事件发生率快代谢型为3.26%(3/92)、中代谢型为5.80%(4/69)、慢代谢型为20.00%(4/20)。根据CYP2C19基因型,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6,P=0.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代谢型可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和临床疗效,携带CYP2C19*3/*3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反应性低。呼和浩特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为快代谢型和中代谢型,其中慢代谢型急性脑梗死复发率较中、快代谢型高。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纪海燕, 唐庆蓉, 乔巨波
    2022, 28(1):  15-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卒中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可逆性,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本文归纳总结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估工具和流行病学,重点综述了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生活方式、情绪障碍4个方面,以期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卒中偏瘫患者在中频脉冲治疗仪基础上落实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
    冼洪霞, 刘永林, 湛婷婷
    2022, 28(1):  19-2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中频脉冲治疗同时配合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价值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2.63±4.05)岁,仅接受中频脉冲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2.89±4.42)岁,应用中频脉冲治疗仪+早期康复锻炼(心理康复、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肌肉与关节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等,并配合针灸)。对比两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10.54±3.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71±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3,P<0.001);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68.54±6.02)分、运动功能评分为(60.81±5.02)分,对照组分别为(61.71±6.32)分、(55.42±4.27)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949、5.172,均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2)。结论 在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卒中偏患者过程中,开展早期康复锻炼,不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科研课题专栏
    miR-3529-3p通过下调E2F3基因表达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万淑琼, 鲍群丽, 黄耿, 姜艳萍, 张青冬, 王楚平
    2022, 28(1):  24-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3529-3p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5月。分别转染NC mimic(NC组)和miR-3529-3p mimic(miR-3529-3p组)至卵巢癌SKOV-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每组细胞的光密度值。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每组细胞的集落形成数。miRNAMap数据库预测miR-3529-3p的靶基因。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miR-3529-3p组和NC组SKOV-3细胞中miR-3529-3p表达分别为(1.01±0.07)和(9.55±1.50),NC组miR-3529-3p表达显著低于miR-3529-3p组(t=5.68,P<0.01)。CCK-8法显示miR-3529-3p过表达抑制SKOV-3细胞增殖(P<0.05)。与NC组相比,miR-3529-3p组集落形成数显著减少(P<0.05)。miR-3529-3p的靶基因可能是E2F转录调节因子3(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3,E2F3)。与NC组比较,miR-3529-3p组SKOV-3细胞中E2F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3529-3p可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通过靶向抑制E2F3表达实现。
    中医药调控NLRP3炎性小体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林桦, 骆宁, 秦超, 于泳浩
    2022, 28(1):  28-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脓毒症(sepsis)是目前最普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炎性反应是脓毒症由轻度转化为脓毒症休克的重要机制。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是人体内的一种蛋白复合物,受多种因素调控,可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与细胞焦亡。当体内NLRP3炎性小体调控机制失衡,过度的炎性反应会引起细胞损伤,甚至形成不可逆的组织病变,并可加快器官损伤。目前,NLRP3炎性小体已作为脓毒症的潜在治疗靶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NLRP3炎性小体主要的激活途径、NLRP3炎性小体影响脓毒症进程的机制及中医药在脓毒症中对NLRP3炎性小体的调控作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个体化精准根治的研究进展
    姜鑫, 高雪峰, 佘强, 丁岩冰
    2022, 28(1):  32-3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消化道疾病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发病相关,其感染率高、致病力强,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耐药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而导致Hp根除率下降,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近年来,为了努力提高Hp根除率,国内外学者做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个体化”精准根除治疗的概念,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药物根治方案。本文将对Hp根治联合用药的患者个体化差异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根治Hp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老年Her-2过度表达胃上部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王红丽, 亚国伟, 刘云鹤
    2022, 28(1):  38-4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老年Her-2过度表达胃上部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Her-2过度表达胃上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A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66.37±2.64)岁;Ⅲb期29例,Ⅳ期26例;体质量指数(22.38±1.62)kg/m2;B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47.78±7.65)岁;Ⅲb期27例,Ⅳ期27例;体质量指数(22.61±1.63)kg/m2。B组接受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治疗,A组于B组基础上加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2组客观缓解率与治疗前、治疗4周期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客观缓解率为72.73%(40/55),较B组51.85%(28/54)高(χ2=5.060,P=0.025);治疗4周期,A组血清CA242为(32.56±4.96)mg/L、CEA为(18.45±2.25)mg/L、CA199为(195.68±13.54)mg/L,均较B组[分别为(56.35±4.18)mg/L、(27.65±3.08)mg/L、(282.43±18.35)mg/L]低(t=27.054,P<0.001;t=17.831,P<0.001;t=28.121,P<0.001);治疗4周期,A组血清MMP-9为(213.53±27.85)bg/ml、VEGF为(15.09±3.26)pg/ml、SDF-1α为(17.65±5.78)pg/ml,均较B组[分别为(286.17±30.23)bg/ml、(22.27±3.46)pg/ml、(25.20±6.33)pg/ml]低(t=13.051,P<0.001;t=11.153,P<0.001;t=6.505,P<0.001);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为10.91%(6/55)、恶心发生率为12.73%(7/5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45%(3/55)、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5.45%(3/55)、四肢麻木发生率为5.45%(3/55),对照组分别为7.41%(4/54)、18.52%(10/54)、1.85%(1/54)、9.26%(5/54)、1.85%(1/5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3;χ2=0.694,P=0.405;χ2=0.241,P=0.624;χ2=0.155,P=0.693;χ2=0.241,P=0.624)。结论 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老年Her-2过度表达胃上部癌患者基础上,加用曲妥珠单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miR-4795-3p通过靶向EGFR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兰国玉, 汤守元, 黄耿, 朱钟钟, 李新明, 罗海平, 姜进平
    2022, 28(1):  42-4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4795-3p通过靶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12月分别转染阴性对照模拟物(阴性对照组)和miR-4795-3p模拟物(miR-4795-3p组)至胃癌BGC823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验转染效率。淋巴细胞增殖检测(MTS)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及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miRcode预测miR-4795-3p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795-3p与靶基因的结合。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iR-4795-3p组和阴性对照组BGC823细胞中miR-4795-3p表达分别为(1.02±0.11)和(11.04±1.23),阴性对照组miR-4795-3p表达明显低于miR-4795-3p组(t=8.14,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4795-3p组BGC823细胞吸光度值明显下降(P<0.05),细胞侵袭数明显减少(P<0.01)。miR-4795-3p与EGFR存在互补结合位点,miR-4795-3p可互补结合EGFR(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4795-3p组BGC823细胞中EGFR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4795-3p通过靶向负调控EGFR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分析
    亢婵婵, 李秋菊
    2022, 28(1):  45-4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84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56.21±2.16)岁,男77例,女107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肺部并发症组47例和无肺部并发症组137例,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相关因素。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部并发症组47例中,吸烟史13例(27.66%)、年龄≥60岁12例(25.53%)、男27例(57.45%)、肺动脉高压11例(23.40%)、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26例(55.3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28例(59.57%)、机械通气时间≥30 h 33例(70.21%);无肺部并发症组137例中,吸烟史12例(8.76%)、年龄≥60岁10例(7.30%)、男50例(36.50%)、肺动脉高压14例(10.22%)、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43例(31.39%)、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53例(38.69%)、机械通气时间≥30 h 66例(4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7、11.051、6.312、5.182、8.552、6.196、6.838,P<0.001,P=0.001、0.012、0.023、0.003、0.013、0.009)。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354)、男性(OR=2.349)、吸烟史(OR=3.983)、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OR=2.707)、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2.336)、机械通气时间≥30 h(OR=2.536)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与年龄、男性、吸烟史、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筛查价值
    墨妍, 刘丹, 李动
    2022, 28(1):  49-5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色超声(彩超)超检查在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男68例,女46例,年龄32~78(58.76±7.54)岁,均接受颈动脉超声与心脏彩超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不同病变冠心病患者超声检查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及Tei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诊断效能。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Tei指数均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1.29±0.20)mm比(0.68±0.11)mm、(2.25±0.32)分比(0.86±0.14)分、(0.58±0.09)比(0.42±0.06),均P<0.05];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Tei指数明显大于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均P<0.05),且双支病变组明显大于单支病变组(均P<0.05);冠心病患者病变支数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Tei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颈动脉IMT、斑块积分、Tei指数及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65、0.703、0.897,联合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1.4%、72.3%。结论 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诊断效能,在冠心病筛查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7-OHP、ATCH联合血清睾酮在CAH新生儿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张小芳 魏玉磊
    2022, 28(1):  53-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17-羟孕酮(17-OH-progesterone,17-OH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联合血清睾酮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新生儿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诊的40例CAH新生儿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评测17-OHP、ACTH及血清睾酮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鉴别CAH的效能及最佳截断值,同时计算3种指标单独、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ROC用于连续变量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绘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40例中,女15例(37.50%),男25例(62.50%),日龄3~7(4.75±1.14)d;对照组50例中,女19例(38.00%),男31例(62.00%),日龄3~8(4.70±1.16)d。试验组的男性占比率、日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17-OHP[(132.15±34.68)nmol/L]、ACTH[(52.62±12.58)pg/ml]、血清睾酮[(9.47±2.15)n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71±5.82)nmol/L、(40.58±6.31)pg/ml、(6.23±0.32)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19、5.907、10.526,均P<0.001)。以17-OHP、ATCH、血清睾酮完成对受试者的单、多项检测,发现上述指标单独诊断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2.43 nmol/L、48.04 pg/ml、13.35 nmol/L;17-OHP、ATCH、血清睾酮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单独诊断的AUC分别为0.836、0.877、0.677,前者均明显大于后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17-OHP、ATCH、血清睾酮3种实验室指标的单独检测相比,其串联模式下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具有良好的早期筛查价值。
    疾病状态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临床研究
    张冰, 陈鹏, 张成云, 陈海燕, 徐梅
    2022, 28(1):  57-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产儿疾病状态时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早产儿90例,其中合并疾病状态的早产儿48例为观察组,无合并症早产儿4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26例和非危重组22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胎龄(31.17±1.44)周,出生体质量(1 449±255)g。于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第1次)和第14天(第2次)分别检测各组早产儿血清游离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各组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第1次检查FT3为(3.36±0.68)pmol/L,第2次检查为(3.49±0.75)p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80±0.75)pmol/L、(3.94±0.60)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FT4、TSH第1次、第2次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危重组第1次FT3为(3.15±0.64)pmol/L,第2次为(3.30±0.80)pmol/L,非危重组分别为(3.60±0.65)pmol/L、(3.73±0.63)p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危重组早产儿第1次FT4为(15.08±3.19)pmol/L,低于非危重组的(17.21±3.78)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与非危重组第2次FT4分别为(17.57±3.15)pmol/L和(19.10±2.27)pmol/L,TSH分别为(6.24±2.02)mU/L和(6.58±2.10)mU/L,虽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同组第1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疾病状态时早产儿FT3减低,严重病例可同时出现FT4下降。甲状腺激素降低与早产儿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及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的预测作用
    丁洁珺, 丁燕曙, 金文杰, 胡永素, 张琴芬
    2022, 28(1):  61-6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对高危儿1岁时神经发育状态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住院的71例高危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8例,女33例;胎龄<37周23例,37~42周43例,>42周5例;病种为早产23例,窒息1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低血糖5例,颅内出血9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胆红素脑病1例,新生儿重症肺炎7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5例,部分高危儿同时有多个病种。高危儿均在矫正胎龄4周时进行EEG及ERP检测;同时在矫正4周及12周时进行2次GMs质量评估,矫正年龄1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神经发育进行评估。以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为1岁时神经发育结局,分别计算EEG法、GMs质量评估法、EEG+ERP法、EEG+ERP+GMs法预测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pa系数一致性检验检测EEG法、GMs质量评估法、EEG+ERP法、EEG+ERP+GMs法与Gesell发育量表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高危儿矫正年龄1岁时Gesell评估结果:脑瘫3例(4.23%),精神运动发育迟缓14例(19.72%),正常54例(76.05%)。EEG+ERP+GMs法灵敏度(90.00%)、特异度(95.08%)、阳性预测值(75.00%)及阴性预测值(98.31%)与1岁时Gesell评估结果及脑瘫临床诊断结果的Kappa系数一致性检验(Kappa=0.785),以上指标在4种方法中均最大。结论 EEG、GMs质量评估、EEG联合ERP对高危新生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都有较高的预测价值,EEG、ERP及GMs质量评估联合可大大提高预测高危新生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效果。
    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冯燕英, 时光, 黄细妹, 黄婉敏
    2022, 28(1):  66-7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护理应急管理的现状,应急救援护理人员需具备的核心能力、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式、自我认知3个方面,为公共卫生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选取在番禺区3家医院工作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数字001~025编号,男1名,女24名,年龄25~50岁,平均36岁。分别对每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访谈对象在护士及护理管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情况及应急工作中的个人感受。采用NVivo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对参加突发公共应急事件的25名护士的访谈,共提炼3个主题,6个亚主题: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核心能力、选拔标准)、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工作难题(核心问题及顾虑、调节与应对过程)、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自我认知(角色认知、个人经历与体验)。结论 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士的专业素养要求高,但临床培训不足。护士面临家庭、工作的矛盾,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及压力大,出现社会角色的冲突到找到职业认同感,工作体验呈阶段性变化。因此,建议应落实人才培育及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目标执行理念干预策略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郭晓莉
    2022, 28(1):  71-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目标执行理念干预策略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林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4.28±3.25)岁;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4.28±3.25)岁。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认知教育;研究组给予基于认知目标执行理念的干预策略。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糖尿病认知水平、血糖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糖尿病认知水平的用药治疗[(34.03±4.42)分比(27.26±4.47)分]、运动锻炼[(33.38±4.61)分比(25.45±4.55)分]、饮食状况[(28.54±4.13)分比(24.33±4.16)分]、吸烟状况[(35.27±4.14)分比(29.03±4.55)分]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空腹、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08±1.41)mmol/L比(8.86±1.94)mmol/L、(9.94±2.41)mmol/L比(11.97±2.46)mmol/L](均P<0.00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34/35)比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3,P=0.003)。结论 目标执行理念干预策略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肥胖对OSAHS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章华沁, 郑艳文, 邬海燕
    2022, 28(1):  7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属于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睡眠病症,从相关研究报道来看,肥胖对该疾病的危险性是最高的。而该疾病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十分明确,但是OSAHS患者中有一部分同时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有学者认为这与普通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概率相差不大,同时也有学者认为OSAHS伴有肥胖患者、儿童OSAHS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更高。目前,OSAHS患者肥胖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一方面由于OSAHS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容易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情况、低通气及微觉醒导致低氧,肥胖加重低氧,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瘦素、脂联素等水平及功能变化、维生素D水平变化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同时异常神经调节、炎性反应等亦可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另外,肥胖本身也可导致甲状腺功能改变。本文探讨肥胖对OSAHS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机制。
    血清锌α2糖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吴敏, 黄淑玉, 王星, 邹毅, 胡小平, 姜静雯, 廖世波, 朱钊, 黄高, 李玲
    2022, 28(1):  79-8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探讨血清锌a2糖蛋白(ZAG)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C肽、血尿酸(SUA)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HUA)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UA分为两组,观察组:T2DM并HUA组54例,年龄(55.2±6.68)岁,男28例,女26例;对照组:T2DM尿酸正常组56例,年龄(55.8±5.80)岁,男28例,女28例。均测定空腹血清ZAG、C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ZAG与临床其他指标分别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元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24.56)mg/L比(44.35±17.20)mg/L,P<0.05]。T2DM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分别与SUA(r=0.543)、体质量指数(r=0.240)、C肽(r=0.437)、三酰甘油(r=0.37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2DM并HUA患者较T2DM尿酸正常者血清ZAG表达水平升高;ZAG可能诱导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参与胰岛素抵抗过程,增加SUA表达,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HUA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
    智慧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干预效果评价
    杨凤玲, 梁林丽, 李婷婷, 郑楚真, 黄雪月
    2022, 28(1):  82-8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智慧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2020年1月至6月在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下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ICU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12月在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下实施延续性干预的50例ICU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6±4.7)岁,病程(5.1±0.6)年,住院时间(20.2±2.7)d。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5±4.8)岁,病程(5.2±0.5)年,住院时间(20.1±2.6)d。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再入院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ESCA评分为(99.1±13.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66.1±7.4)分,试验组分别为(98.6±13.8)分、(65.8±7.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ESCA评分(101.1±10.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4.2±8.1)分,试验组分别为(108.9±11.4)分、(82.1±9.4)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其中试验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9、4.502,均P<0.001)。出院后1年内,试验组再次入院[4.0%(2/50)]、不良反应发生率[2.0%(1/5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再次入院[18.0%(9/50)]、不良反应发生率[22.0%(11/5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5.005、9.470,P=0.025、0.002)。结论 在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下实施延续性干预,可提高ICU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再次入院率,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中医三联疗法结合ER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任军华, 李艳华, 李群芝, 刘琴, 唐智军
    2022, 28(1):  86-8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中医三联疗法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8±8.9)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8.4±7.7)岁。两组均采用ERAS理念行围术期准备,治疗组加用中医三联疗法(耳穴压豆、艾灸、中药热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听诊到肠鸣音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痛评分。统计学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组首次听诊到肠鸣音时间为(12.99±1.16)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9.91±2.28)h、首次排便时间为(52.39±6.17)h,对照组分别为(19.50±0.97)h、(32.68±1.14)h、(60.63±4.1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39、3.516、10.037,P=0.028、0.032、0.013)。治疗组术后1 d疼痛评分为(3.57±0.63)分、术后3 d为(2.83±0.59)分、术后5 d为(1.50±0.68)分,对照组分别为(4.07±0.45)分、(3.23±0.43)分、(1.73±0.58)分,治疗组术后1 d、3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4),术后5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结合ERAS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一定临床意义。
    论著
    超重或肥胖人群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TyG的相关性研究
    杨丹, 周小燕, 江毅敏, 雷蓉, 柳弥
    2022, 28(1):  90-95.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与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的关系。方法 本文研究设计类型属于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年龄18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共5 685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G组,2 397例)和超重或肥胖组(OG组,3 288例)。同时依据是否合并NAFLD把OG组分为无NAFLD组(Non-NAFLD组,1 670例)以及合并NAFLD组(NAFLD组,1 618例),计算TyG,比较各组间TyG、一般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使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或肥胖人群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NG组和Non-NAFLD组比较,OG组及NAFLD组的年龄、腰臀比(WHR)、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血脂和Ty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TyG与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HbA1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白蛋白、肌酐(Cr)、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呈正相关(r=0.044、0.190、0.245、0.512、0.449、0.144、0.232、0.183、0.392、0.081、0.187、0.075、0.256、0.836、0.355、0.718,均P<0.05),而与球蛋白(r=-0.040,P=0.02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408,P<0.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DBP、FPG、GGT、白蛋白、UA、TG、TC、HDL-C和VLDL-C均是TyG的独立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HbA1C、ALT、白蛋白、UA和LDL-C均是超重或肥胖人群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而FPG、Cr和TC均是其保护因素(均OR<1,均P<0.05)。结论 TyG与超重或肥胖合并NAFLD关系密切。
    绿原酸通过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环境下人牙周膜细胞凋亡
    熊艳林, 谢利娜, 齐刘英
    2022, 28(1):  96-9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为实验对象,探讨绿原酸对高糖环境下hPDLCs凋亡及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PDLCs,分别用正常糖(5.5 mmol/L)、高糖(25.0 mmol/L)或高糖联合绿原酸(高糖,25.0 mg/ml;绿原酸,1 mg/ml)处理hPDLCs。细胞凋亡试验检测不同组hPDLCs凋亡情况,同时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泛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可显著促进hPDLCs的凋亡,凋亡率从(6.66±0.18)%提高至(16.7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9,P<0.001),同时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高糖组相比,绿原酸能抑制高糖环境下hPDLCs的凋亡,凋亡率从(16.72±0.50)% 降低至(11.32±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10,P<0.001),同时回救高糖环境下下调的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绿原酸能抵抗高糖诱导的hPDLCs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临床研究
    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研究
    罗辉, 李晖, 王思月, 罗有文, 梅世伟
    2022, 28(1):  100-10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贫血状况,探讨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婴幼儿贫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调查2018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婴幼儿8 530名(男4 935名,女3 595名,3~36月龄),采集血样,检测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和血红蛋白水平。采用t检验、χ2检验、χ2趋势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为(81.05±25.41)nmol/L,不同性别婴幼儿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为7.68%(655/8 530)、不足率为37.47%(3 196/8 530),不同性别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随月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月龄的增长而升高(χ2趋势=143.200,P<0.001)。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18.68±10.30)g/L,不同性别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婴幼儿贫血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贫血检出率随月龄增长而降低(χ2趋势=446.532,P<0.001)。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组或不足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或不足组贫血检出率均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149,P<0.001)。结论 广州地区6~36月龄婴幼儿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血清25(OH)D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与贫血有关,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减少贫血发生,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儿童血清IgM、IgG特点分析及思考
    何艳芳, 刘典玥, 林菁
    2022, 28(1):  104-10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特点,为大疫情时代下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组为2021年5月26日至2021年6月1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确诊的28例(年龄2~17岁)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患儿。对照组为同期变异株感染成人患者125例(年龄21~92岁)。收集两组血清IgM、IgG水平,分析组间临床特点及血清IgM、IgG规律。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研究组儿童血清中IgM抗体阴性4例,IgG抗体阴性3例;研究组IgG、IgM最高滴度平均值分别为20.53、3.16,对照组分别为263.18、19.78(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儿童血清中IgM、IgG抗体滴度显著低于成人水平;儿童的临床症状较成人轻。
    伴有感染休克的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研究
    曹欢, 陈焕庭, 潘丽, 周慧, 王展, 贺德
    2022, 28(1):  106-1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伴有感染性休克的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易感因子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10月至2021年10月8年内行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将伴有感染性休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基线资料匹配的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χ2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炎性指标、预后相关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17例,年龄为(33.2±3.41)岁,男9例(52.94%);对照组100例,年龄为(32.1±3.30)岁,男59例(59.00%)。观察组17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7.65%(3/17),术后发热29.41%(5/17),术后坏疽发生率23.53%(4/17),对照组分别为2.00%(2/100)、3.00%(3/100)、1.00%(1/1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8.895、13.725,P=0.109、0.003、<0.001)。另外,观察组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长,饮酒、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及发生坏疽的概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肝功能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伴有感染性休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程长、炎性指标高,病情凶险,临床医生应重视,并尽早选择手术治疗。
    超滑导丝在男性患者导尿困难中的临床应用
    洪怀山, 吴进锋, 刘志华, 林友成, 周志鹏, 叶烈夫
    2022, 28(1):  110-1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滑导丝在男性患者导尿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3年6月至2020年3月常规导尿失败后135例40~87岁男性患者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导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患者中,130例导尿成功,成功率96.3%,5例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尿道假道、黏膜撕裂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滑导丝引导下导尿是一种简单实用、操作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层析征在预测脑出血血肿稳定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惠培泉, 乜全民, 宋磊, 秦时强, 王增武, 陈冰, 庞春晓
    2022, 28(1):  112-11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所示的层析征在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稳定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21例;平均年龄60岁。动态观察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复查CT所示的亚高密度区的变化,亚高密度区逐渐明显增大(出现层析征),优先选择穿刺引流术治疗。未出现层析征患者优先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采用t、Mann-Whitney Uχ2检验,比较出现层析征和未出现层析征患者临床资料、血肿稳定性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入院后72 h内出现层析征患者154例,未出现层析征患者67例。未出现层析征与出现层析征患者入院时年龄、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病者所占比例、收缩压GCS评分、首次CT扫描显示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现层析征患者中血肿稳定143例、预后良好者135例,未出现层析征患者分别为51例、4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6、12.983,均P<0.001)。结论 层析征可独立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稳定性及预后,值得推广。
    病例报告
    瘢痕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清宫术后大出血保留子宫1例
    黄金霞, 张仁敏, 王静静
    2022, 28(1):  117-119.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并文献复习
    谢平, 康涵威, 康军阳, 杨芳
    2022, 28(1):  119-12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气管食管瘘。该患者以发热为主诉入院,入院后完善胸部CT、胃镜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为纵隔感染、气管食管瘘。因患者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大,请多学科进行会诊,并进行文献复习,治疗难度大,最终放弃治疗。通过本例少见危重病的分析总结,积累临床经验,希望对此类似疾病的诊治有所帮助。
    护理研究

    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产妇乳汁淤积效果分析

    于艳, 石廷琪
    2022, 28(1):  122-12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产妇乳汁淤积的效果及对乳房胀痛、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临沂市中医医院产科分娩后乳汁淤积的产妇124例,年龄22~35(27.85±2.10)岁,孕周36~41(38.16±1.28)周,初产妇94例,经产妇30例,阴道分娩102例,剖宫产22例。根据信封密封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毛巾热敷+吸奶器吸乳,观察组采用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产妇干预疗效、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情况。产妇年龄、孕周及乳房胀痛评分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疗效、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对比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Z),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96.77%(60/62)比85.48%(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6,P=0.038)。干预后,观察组乳房胀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2.21±1.36)分比(3.01±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8,P=0.001)。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6,P=0.013)。结论 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乳汁淤积、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

    喉癌并咽后脓肿术后胃管置入经验及护理体会

    钟素妹
    2022, 28(1):  125-1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咽后脓肿是喉癌少见、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往往需要置入胃管辅助治疗。然而此类患者往往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吞咽障碍等情况,导致胃管置入风险高、成功率低。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循证护理学证据,分析了1例喉癌合并咽后脓肿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其优质护理策略,并总结相关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提高此类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及提升护理质量提供新思路。
    阿帕替尼治疗消化道肿瘤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5例病例报告
    李芬, 柯春连, 邓小红
    2022, 28(1):  128-1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应用阿帕替尼治疗消化道肿瘤致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经验。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普外科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43~56岁)使用阿帕替尼后,均出现了口腔黏膜炎,2例患者出现4度口腔黏膜炎;2例患者出现3度口腔黏膜炎;1例患者出现2度口腔黏膜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包括综合化心理护理、严密用药指导、个性化饮食方案、全面的健康知识宣教等。结果 2例4度口腔黏膜炎患者疼痛程度迅速缓解,2 d后即可经口进食;5例患者3~5 d 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 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表现是关键,给予正规的治疗和综合化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是护理要点。
    个案管理师在鼻咽癌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
    陈春兰, 李素霞
    2022, 28(1):  131-136.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师在鼻咽癌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次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 019例,男661例,女358例,年龄(48.22±12.1)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0例和对照组509例。试验组予常规整体护理模式,同时结合个案管理模式,在患者确诊期、治疗期、随访期由专业的个案管理师介入,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连续性照护。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予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时行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每天按医嘱提供疾病相关的治疗及护理,出院前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等。观察指标:留治率、出院后半年复查率、随访率、患者住院满意度、治疗中断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留治率、出院后半年复查率、随访率、患者住院满意度、治疗中断率分别为80%(408/510)、98%(400/408)、95%(388/408)、100%(200/200)、2%(8/408),对照组分别为68%(346/509)、92%(318/346)、80%(277/346)、95%(190/200)、8%(28/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个案管理模式,个案管理师为患者提供全病程连续性照护,可提高患者及时正确就诊率、留治率、复查率、随访率,降低治疗中断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
    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心理健康:从生理机制到社会影响
    贺晓波, 贺婧, 雷先阳
    2022, 28(1):  137-140.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全球大流行,病死率达到3.4%,主要是由严重的肺炎引起。但是,新型冠状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有证据表明,受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某些心理病理症状,包括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以及创伤后压力有关的症状。从全球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可能会对人们精神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医务工作者等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健康结局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厘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精神障碍的关联,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
    化脓性肉芽肿的研究进展及误诊概况分析
    刘悦
    2022, 28(1):  140-14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2.01.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脓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后天性以结节状血管增生、轻度外伤即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性肿瘤,并非真性肿瘤。临床上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进一步确诊。由于其临床表现为鲜红色或棕红色丘疹损害,易与一些血管性及肿瘤性的皮肤病混淆,在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鉴别诊断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误诊。自1992—2021年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的化脓性肉芽肿误诊文献18篇,累计误诊病例34例,误诊病种10余种,其中较多误诊为真性血管瘤、基底细胞癌、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小汗腺汗孔瘤、坏疽病、寻常疣、透明细胞棘皮瘤等。为减少今后临床医生对化脓性肉芽肿的误诊,应进一步加强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及必要辅助检查的运用,避免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