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2-01
    上一期   
    心血管疾病专栏

    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在扩张型心肌病CD4+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董福强 滕广帅 霍宁 刘长乐
    2025, 31(3):  353-359.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625-030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CD4+T细胞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DCM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的5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HD组)。DCM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9.7±4.9)岁。HD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0.8±4.3)岁。分析CD4+T细胞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对不同亚组外周血的CD4+T细胞进行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验证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干扰CD4+T细胞中miR-155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DCM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高于HD组[(45.5±5.9)%比(37.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2,P<0.001);miR-155在DCM患者CD4+T细胞中表达高于HD组(P<0.05);miR-155表达升高促进了内质网应激和Hedgehog信号通路中蛋白Shh和Gli1表达升高。使用Shh激动剂处理,可以进一步促进内质网应激反应。结论 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扩张型心肌病CD4+T细胞异常表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黄新亮 杜亚坤 任红梅
    2025, 31(3):  360-365.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4-030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将其分为再狭窄组(30例)和未狭窄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和同步性参数。利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再狭窄的关键特征变量,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变量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再狭窄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高于未狭窄组[(142.07±28.62)ml比(113.83±32.55)m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速率(PER)/舒张末期容积(EDV)、高峰充盈速率(PFR)/EDV均低于未狭窄组[(46.77±4.26)%比(49.84±4.26)%)、(1.89±0.62)L/s比(2.47±0.87)L/s、(1.36±0.45)L/s比(1.77±0.68)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5、-3.312、-3.794、-3.598,均P<0.001)。通过Lasso回归分析对支架内再狭窄的特征变量进行筛选,得到5个特征变量,分别为LVEDV、LVEF和16段心肌达到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标准差(Tmsv16-SD/R-R)、12段心肌达到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标准差(Tmsv12-SD/R-R)、经心率校正的12段心肌达到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最大差值(Tmsv12-Dif/R-R)。再狭窄组的风险评分低于未狭窄组[(0.02±0.99)分比(1.54±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3,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Lasso风险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结论 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Lasso回归方法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左心室功能和同步性,筛选关键特征变量预测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事件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分析

    韩鑫 盛杰鑫 任琳子 于杰
    2025, 31(3):  365-37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03-030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定量参数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事件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备分数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缺血组(75例)和非缺血组(35例)。缺血组男46例,女29例,≥60岁34例,<60岁41例。非缺血组男18例,女17例,≥60岁19例,<60岁16例。使用佳能640层CT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斑块总体积、长度、直径狭窄度和联合预测系数。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变量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至2023年6月),统计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31例)和非MACE组(79例)。分析预测系数在MACE中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t检验。结果 缺血组患者的斑块总体积、斑块长度、直径狭窄度和预测系数分别为(98.21±9.21)mm³、(4.79±1.67)mm、(19.80±4.47)%、-3.84±2.33,非缺血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5.89±13.99)mm³、(3.44±1.10)mm、(13.16±4.09)%、2.91±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06、5.011、7.708、-12.370,均P<0.001)。斑块总体积、斑块长度、直径狭窄度和预测系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0.748、0.859和0.968,预测系数AUC均大于斑块总体积、斑块长度、直径狭窄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CE组患者的预测系数为-3.69[-5.16,-2.27],低于非MACE组患者的-1.81[-4.11,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9,P=0.002)。ROC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系数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690。结论 CTA斑块定量参数联合预测系数能有效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损伤,优于单一参数。

    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运重建的风险预测方案

    翟夏 康启 赵学飞 李敏杰 陈敏娜 董欢乐 董静
    2025, 31(3):  370-376.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621-030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决策树算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运重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CI术的203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有无再次血运重建分为血运重建组(60例)和非血运重建组(143例)。血运重建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62.75±10.32)岁。非血运重建组男94例,女49例,年龄(61.47±10.07)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AMI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因素。按照7∶3比例将203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42例)和测试集(61例),基于训练集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基于测试集数据验证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运重建组的糖尿病、PCI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尿酸>420 µmol/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0 mg/L及病变支数≥2支、支架数量≥3个、PCI术后残余SYNTAX评分(rSS)>5分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血运重建组[23.33%(14/60)比11.19%(16/143)、36.67%(22/60)比20.98%(30/143)、38.33%(23/60)比20.98%(30/143)、33.33%(20/60)比17.48%(25/143)、70.00%(42/60)比53.85%(77/143)、61.67%(37/60)比45.45%(65/143)、38.33%(23/60)比21.68%(31/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PCI术前LDL-C≥3.4 mmol/L、尿酸>420 µmol/L、hs-CRP >10 mg/L及病变支数≥2支、PCI术后rSS>5分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142例训练集数据建立AMI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筛选出PCI术前尿酸、hs-CRP、LDL-C水平及PCI术后rSS、糖尿病、病变支数6个解释变量,提取7条分类规则,其中PCI术前尿酸水平为该模型的首要影响因素。基于61例测试集数据对决策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3.72%,准确度为85.2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决策树风险模型包含6个变量,分别为PCI术前尿酸、hs-CRP、LDL-C水平及PCI术后rSS、糖尿病、病变支数,PCI术前尿酸水平为该模型的首要影响因素。

    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NT-proBNP、TGF-β1及心功能相关性

    郭涛 张静 张玲娟
    2025, 31(3):  377-38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617-030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心肌病组,另选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糖尿病组。对照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47.16±6.24)岁。糖尿病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7.62±6.56)岁。糖尿病心肌病组男62例,女58例,年龄(48.08±6.88)岁。对比3组患者基线资料、利尿钠肽受体A、NT-proBNP、TGF-β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12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NT-proBNP、心室重构、TGF-β1、心肌纤维化、心功能、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F检验、χ2检验。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患者的利尿钠肽受体A、NT-proBNP、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0.72±0.21比0.32±0.17、0.47±0.21,(1 586.23±300.28)ng/L比(1 041.06±284.03)ng/L、(1 313.65±292.16)ng/L,(235.44±30.19)ng/L比(221.21±31.06)ng/L、(228.33±30.63)ng/L];sST2、TIMP-1、TC、TG、LDL-C、LVRI、LVPW、R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MMP-2、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E/A)、每搏心输出量(SV)均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利尿钠肽受体A与NT-proBNP、TGF-β1、sST2、TIMP-1、TC、TG、LDL-C、LVRI、LVPW、RVESV、LVEDD均呈正相关(r=0.432、0.415、0.431、0.418、0.441、0.513、0.475、0.526、0.548、0.519、0.356,均P<0.05),与MMP-2、HDL-C、LVEF、E/A、SV均呈负相关(r=-0.349、-0.482、-0.342、-0.294、-0.351,均P<0.05)。结论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越低,NT-proBNP、TGF-β1水平越高,心功能越好。

    尼可地尔联合胺碘酮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功艳 王琳 李传波 韩克丽
    2025, 31(3):  382-386.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10-030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61例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56.02±7.52)岁,病程(3.25±0.63)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35例、Ⅲ级10例。研究组59例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57.96±7.46)岁,病程(3.50±0.82)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33例、Ⅲ级11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参照组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口服,5 mg/次,3次/d。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150 mg胺碘酮注射液加入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充分溶解,静脉注射,在20 min内完成;再以1 mg/min速率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6 h后逐渐减量至0.5 mg/min,24 h内总量≤2 000 mg。待心率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胺碘酮片,0.2 g/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血清相关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1.02±0.28)次/周比(2.37±0.61)次/周、(2.77±0.92)min/次比(4.01±0.85)min/次];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参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32.88±3.41)mm比(39.73±3.27)mm、(50.25±3.04)%比(48.12±3.15)%];hs-CRP、Lp-PLA2水平均低于参照组[(5.32±1.14)mg/L比(10.75±1.03)mg/L、(20.76±3.96)µg/L比(35.24±4.35)µ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64、-7.662、-11.225、3.769、-27.349、-19.079,均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参照组[8.20%(5/61)比5.08%(3/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7,P=0.494)。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维持斑块稳定,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芪苈强心胶囊佐治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阳虚水泛证的临床效果

    杜永波 任毅 张靖琨 徐新松
    2025, 31(3):  387-391.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13-030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阳虚水泛证患者应用芪苈强心胶囊佐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于汉中市中医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阳虚水泛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联合组,各39例。西医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61.84±4.55)岁,心力衰竭病程(2.95±0.66)年,心房颤动发作频率(4.93±1.33)次/周。联合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2.12±4.23)岁,心力衰竭病程(3.11±0.51)年,心房颤动发作频率(5.13±1.47)次/周。西医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初始服用剂量为50 mg/次,2次/d。根据疗效提高用药剂量(以初始剂量为单次增加量),最多不超过初始剂量的4倍。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辅以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1.2 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电图、心肌损伤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校正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94.87%(37/39)比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治疗后,联合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QT离散度、最大P波时限、P波离散度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均低于西医组[(35.34±2.52)mm比(39.08±2.50)mm、(62.56±5.41)ms比(68.82±5.25)ms、(102.43±12.87)ms比(113.96±11.46)ms、(28.20±3.98)ms比(32.97±3.26)ms、(37.90±5.46)µg/L比(51.02±5.52)µg/L、(15.34±3.48)µg/L比(19.91±3.45)µg/L、(143.85±19.32)ng/L比(173.14±18.31)ng/L];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西医组[(3.23±0.51)L/min比(2.91±0.43)L/min、(44.51±3.52)%比(38.72±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因明显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12.82%(5/39)比7.69%(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709)。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佐治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阳虚水泛证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电图指标,缓解心肌损伤,安全性良好。

    心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障碍的护理

    仲晓娜 凌云 林琼瑜 张永苹 朱苏敏
    2025, 31(3):  392-395.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08-0300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过程,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移植的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障碍患者19例,其中男17例,女2例,年龄(46.2±11.0)岁,术前诊断:扩张型心肌病13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本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增强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吸入一氧化氮护理、加强容量管理、改善微循环灌注、排斥反应的观察护理。结果 19例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28(25,75)]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为(8.0±4.8)d。结论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右心功能,优化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存活率。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口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琛 王燕平
    2025, 31(3):  396-40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9-0300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口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65例心脏体外循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33例,年龄(53.25±2.35)岁,体重指数(22.65±1.05)kg/m2。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一般为术后2~3 d),采用心力衰竭口渴困扰量表(TDS)评价患者术后口渴情况。收集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体外循环时间(≤30 min/>30 min)、疾病种类(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法洛氏四联症/其他)、利尿剂种类(<2种/≥2种)、血清钠离子、机械通气时间(≤3 h/>3 h)、疾病感知(良好/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53分)、限钠饮食态度行为(良好/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心脏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发生口渴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F检验。结果 65例心脏体外循环患者术后TDS评分为(34.62±1.35)分。年龄<60岁、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疾病感知差、限钠饮食态度行为差患者的术后TDS评分均高于年龄≥60岁、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疾病感知良好、限钠饮食态度行为良好患者[(35.71±1.25)分比(16.22±1.05)分、(34.88±1.75)分比(22.73±1.50)分、(35.56±1.67)分比(30.50±1.22)分、(37.50±1.85)分比(28.80±1.50)分、(37.67±1.88)分比(28.18±1.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253、31.885、14.653、19.782、20.442,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AS评分、SDS评分、疾病感知及限钠饮食态度行为均是心脏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发生口渴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心脏体外循环患者术后TDS评分较高,患者的年龄、SAS和SDS评分、疾病感知、限钠饮食态度行为均是影响心脏体外循环患者术后TDS评分的重要因素。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晨晨 王海燕 张媛媛 庞秋贺
    2025, 31(3):  400-405.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09-0301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12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6个月~3岁,法乐四联征52例、大动脉转位37例、室间隔缺损28例、其他3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统计首次腹膜透析后导管堵塞情况,并依据有无导管堵塞分为堵塞组(81例)及未堵塞组(39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透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首次腹膜透析后,出现导管阻塞81例,发生率为67.50%。堵塞组年龄<1岁、置管切口位置为右侧腹直肌、导管移位、导管扭曲、腹膜透析期间无预防用药、大网膜包裹占比均高于未堵塞组[85.19%(69/81)比58.97%(23/39)、72.84%(59/81)比25.64%(10/39)、32.10%(26/81)比12.82%(5/39)、35.80%(29/81)比15.38%(6/39)、69.14%(56/81)比23.08%(9/39)、40.74%(33/81)比20.51%(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移位(比值比=1.670,95%置信区间 1.079~2.586)、导管扭曲(比值比=1.642,95%置信区间 1.219~2.212)、大网膜包裹(比值比=1.592,95%置信区间 1.208~2.099)均是腹膜透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腹膜透析期间预防用药为保护因素(比值比=0.676,95%置信区间 0.536~0.852)。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ROC结果示模型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79.69%,曲线下面积为0.865,约登指数为0.643。该模型预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腹膜透析导管堵塞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率为95.00%[(78+36)/120]。结论 导管移位、导管扭曲、大网膜包裹均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腹膜透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腹膜透析期间预防用药为其保护因素。依据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早期识别导管堵塞发生风险,有望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腹膜透析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在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的应用研究

    张明艳 阮静 赵琳
    2025, 31(3):  406-41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419-030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对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1月至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70.20±3.06)岁。对照组男40例,女27例;年龄(69.30±3.28)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房颤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分类情况,出院前、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中文版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生活质量[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AF-QoL-18)]、照顾能力[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负担水平[照顾者负担问卷(CB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均以配偶为主[62.68%(42/67)、59.70%(40/67)],配偶+子女次之[28.36%(19/67)、29.85%(20/67)],子女[4.48%(3/67)、5.97%(4/67)]和保姆[均4.48%(3/67)]占比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MAS-8、AF-QoL-18、FCT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31±0.70)分比(6.02±1.22)分、(71.63±8.65)分比(65.02±9.24)分、(61.43±5.92)分比(51.27±6.97)分],CBI评分低于对照组[(54.47±8.99)分比(62.63±7.49)分](均P<0.05)。结论 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可提高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家庭主要照顾者能力,减轻负担。

    医学新进展

    外科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曾令果 赵洲 刘为朋 胡宝光
    2025, 31(3):  411-415.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04-0301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多采用内科药物管理,但部分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外科干预。随着医疗技术创新进步,高血压外科治疗取得进展,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高血压外科治疗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减重代谢手术、跨学科治疗和微血管减压术。高血压外科治疗旨在解决具体病因,迅速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生命。

    刮痧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

    段玉薇 赵璞 费景兰
    2025, 31(3):  415-41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6-0301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为良性结节,但有5%~15%良性结节可发展为甲状腺癌。有效治疗甲状腺结节、预防癌变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领域研究重点。与西医相比,中医外治法关注局部病变,强调整体护理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体表施治,通过刺激经络传导、疏通气血发挥治疗作用,无创(或微创)和良好疗效是患者青睐中医外治法的原因。近年,刮痧成为热门中医外治法,其可缩小甲状腺结节,预防疾病复发,减少不良反应。故探索刮痧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甲状腺结节疗效提供参考。

    基础研究

    六棱菊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肾功能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杨晓琳 付焕杰
    2025, 31(3):  419-42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515-0301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六棱菊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肾功能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雄雌各半,鼠龄4~6周,体重200~300 g。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模型组)、低剂量六棱菊提取物组(低剂量组)、中剂量六棱菊提取物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六棱菊提取物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无菌蒸馏水稀释的六棱菊提取物(6.8 g/kg、13.6 g/kg、27.2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5组均持续灌胃14 d。比较最后1次灌胃完成后各组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肾脏组织蛋白水平(NF-κB、p65、p-p65、IκBβ)、肾脏组织mRNA水平(NF-κB、IκBβ)。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后1次灌胃完成后,模型组LVEDP高于假手术组,MAP和LVSP均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低、中、高剂量组LVEDP均低于模型组,MAP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组LVEDP低于低、中剂量组[(8.17±0.38)mmHg(1 mmHg=0.133 kPa)比(11.59±0.22)mmHg、(9.86±0.41)mmHg],MAP和LVSP均高于低、中剂量组[(116.33±4.24)mmHg比(101.26±4.02)mmHg、(105.86±3.63)mmHg,(140.67±5.65)mmHg比(113.59±7.88)mmHg、(129.86±6.02)mmHg](均P<0.05);模型组血清Cr、BUN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Cr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组血清Cr、BUN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低、中剂量组[(14.33±5.33)μmol/L比(39.26±6.42)μmol/L、(27.52±5.61)μmol/L,(8.14±0.24)mmol/L比(11.59±2.00)mmol/L、(9.86±0.22)mmol/L,(7.00±0.76)mg比(11.59±1.78)mg、(9.52±1.02)mg](均P<0.05);模型组血清IL-1β、IL-6、MCP-1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6和MCP-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MCP-1和TNF-α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23.64±0.07)ng/L比(28.59±4.87)ng/L,(16.57±0.37)ng/L比(21.86±1.89)ng/L,(225.64±20.35)ng/L比(321.56±17.36)ng/L,(14.46±0.51)ng/L比(21.30±2.78)ng/L](均P<0.05);模型组肾脏组织NF-κB和p-p65/p65蛋白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IκBβ蛋白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低、中、高剂量组NF-κB和p-p65/p65蛋白水平均低于模型组,IκBβ蛋白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组NF-κB和p-p65/p65蛋白水平均低于低、中剂量组(0.18±0.02比0.34±0.02、0.25±0.01,0.34±0.02比0.67±0.01、0.46±0.02),IκBβ蛋白水平高于低、中剂量组(0.42±0.02比0.26±0.01、0.33±0.02)(均P<0.05);模型组肾脏组织NF-κB mRNA水平高于假手术组,IκBβ mRNA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中、高剂量组NF-κB 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IκBβ mRNA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组NF-κB mRNA水平低于低剂量组(1.26±0.16比1.90±0.25),IκBβ mRNA水平高于低剂量组(0.94±0.10比0.69±0.09)(均P<0.05)。结论 六棱菊提取物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和肾功能,减轻心肌及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论著

    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付瑞 舒忙巧 王文栋 郭新强 王新荣 康晓刚
    2025, 31(3):  425-429.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9-0301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长安医院和大荔善达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6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08例,女392例,年龄21~50(35.11±4.88)岁。根据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将患者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65例)和非精神病性症状组(535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比较,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抑郁症病程、婚姻情况、受教育情况、就业情况、抑郁症家族史,儿童期受虐情况)、临床特征(抑郁症起病年龄、抑郁症伴焦虑、抑郁症伴自杀倾向)。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构建联合预测因子,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验证预测模型与实际观察结果的差异。结果 精神病性症状组抑郁症起病年龄低于非精神病性症状组[(27.11±3.94)岁比(31.19±4.01)岁],有抑郁症家族史、儿童期有虐待、抑郁症伴有自杀倾向占比均高于非精神病性症状组[20.00%(13/65)比6.73%(36/535)、41.54%(27/65)比24.30%(130/535)、46.15%(30/65)比29.35%(157/53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抑郁症家族史(OR:2.483,95%CI:1.133~5.445)、儿童期有虐待(OR:2.234,95%CI:1.250~3.995)、抑郁症起病年龄低(OR:0.794,95%CI:0.740~0.853)、抑郁症伴有自杀倾向(OR:1.935,95%CI:1.093~3.428)均是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0.744~0.812),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64.11%。结论 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与抑郁症家族史、儿童期受虐情况、抑郁症起病年龄、抑郁症伴自杀倾向密切相关,预测模型效能良好,可帮助医务人员早期识别精神病性症状。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韩冰 王星 赵斌 邓传军 刘宽
    2025, 31(3):  429-43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05-0301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8.71±7.53)岁;体重指数(22.13±1.69)kg/m2;肿瘤长径(2.35±1.06)cm;病理类型:鳞癌22例,腺癌26例,腺鳞癌2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9.54±7.81)岁;体重指数(22.06±1.83)kg/m2;肿瘤长径(2.39±1.17)cm;病理类型:鳞癌25例,腺癌22例,腺鳞癌3例。对照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比较两组术中基本情况(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术中补液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尿量、失血量),术后6、12、24、36、48、72 h静态(安静状态)和动态(深呼吸)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入室后及术后24、48 h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最大通气量(MVV)]。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麻醉时长短于对照组[(96.09±17.42)min比(141.42±19.51)min],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占比低于对照组[2.00%(1/50)比18.00%(9/50)](均P<0.05)。术后6、12、24、36、48、72 h,研究组静态、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48 h,研究组血清MCP-1、PGE2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0.34±7.01)ng/L比(69.50±7.54)ng/L、(49.41±7.63)ng/L比(58.65±7.22)ng/L,(372.40±36.74)ng/L比(388.52±39.08)ng/L、(293.96±35.80)ng/L比(322.85±33.78)ng/L,(37.80±5.02)ng/L比(55.23±6.45)ng/L、(36.81±4.88)ng/L比(45.73±5.24)ng/L](均P<0.05);研究组FEV1、VC、MMF、MVV均大于对照组[(2.05±0.62)L比(1.57±0.71)L、(2.74±0.52)L比(1.99±0.38)L,(2.24±0.63)L比(1.85±0.52)L、(2.84±0.45)L比(2.21±0.40)L,(1.57±0.73)L/s比(0.96±0.51)L/s、(2.10±0.32)L/s比(1.81±0.27)L/s,(62.29±8.23)L比(58.77±8.09)L、(69.31±5.45)L比(66.74±6.03)L](均P<0.05)。术后3 d内,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可有效降低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血清MCP-1、PGE2、TNF-α水平,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儿童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趋化因子配体12及其受体4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

    张攀 徐珂 刘莹 付妮娜 王莎
    2025, 31(3):  435-44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6-0301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儿童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4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为研究组,并对患儿进行纤维化分级,Ⅰ~Ⅱ级36例,Ⅲ~Ⅳ级64例。选取同期入院手术的4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7例,女53例;年龄(59.41±5.23)d。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0.33±5.48)d。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XCL12及CXCR4蛋白表达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不同纤维化分级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散点图分析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与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9±0.26)μg/L比(0.89±0.18)μg/L、(1.04±0.22)μg/L比(0.87±0.19)μg/L](均P<0.05)。研究组血清ALT、TBil、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5.47±23.12)U/L比(62.15±10.33)U/L、(148.26±30.14)μmol/L比(125.27±28.59)μmol/L、(321.87±43.26)U/L比(285.49±38.15)U/L](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ALT、TBil、GGT水平均是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ALT、TBil、GGT水平联合诊断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AUC大于单一指标(0.874比0.670、0.642、0.693、0.677、0.720)(均P<0.05)。Ⅲ~Ⅳ级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级[(1.54±0.20)μg/L比(1.07±0.17)μg/L、(1.14±0.10)μg/L比(0.91±0.07)μg/L](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与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ALT、TBil、GGT水平联合诊断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价值较高,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与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临床可将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作为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特异性指标进行研究。

    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

    王燕 姜春辉 景永锋 崔丽珺
    2025, 31(3):  440-44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1017-0301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NV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4~76(50.62±4.01)岁;患眼:右眼23例,左眼22例;疾病分期:Ⅱ期25例,Ⅲ期20例;病因:视网膜静脉阻塞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例,颈动脉狭窄眼缺血综合征8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5~78(51.24±4.32)岁;患眼:右眼21例,左眼24例;疾病分期:Ⅱ期23例,Ⅲ期22例;病因:视网膜静脉阻塞1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例,颈动脉狭窄眼缺血综合征7例。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分4次完成,间隔2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术前3 d注射1次)。比较两组术后1周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和血清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lncRNA MALAT1)水平,术后6个月视力改善情况,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治疗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5.56%(43/45)比77.78%(35/45)](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25.47±4.19)mmHg(1 mmHg=0.133kPa)比(29.59±4.92)mmHg、(20.15±3.42)mmHg比(23.82±4.06)mmHg、(13.01±2.11)mmHg比(17.27±2.65)mmHg](均P<0.05);观察组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5.14±11.59)ng/L比(123.26±12.01)ng/L、(84.31±10.89)ng/L比(101.69±11.22)ng/L、(77.26±10.32)ng/L比(91.48±9.53)ng/L](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NVG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眼压和视力情况,降低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安全性较好。

    血清双调蛋白、亲环素A水平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

    赵蓓 张鲜萍
    2025, 31(3):  445-44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328-0301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双调蛋白(Amphiregulin)、亲环素A(CYPA)水平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子痫前期患者[年龄(28.96±5.24)岁,孕周(29.36±3.58)周,体重指数(BMI)(22.94±2.03)kg/m2],根据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正常结局组(73例)与不良结局组(2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年龄(29.01±5.21)岁,孕周(29.47±3.52)周,BMI(22.99±2.11)kg/m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研究对象孕34~36周血清Amphiregulin、CYP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mphiregulin、CYPA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Amphiregulin、CYPA水平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良结局组血清Amphiregulin [(970.21±31.36)ng/L]、CYPA水平[(96.21±9.71)ng/L]高于正常结局组[(862.25±27.25)ng/L、(79.58±7.22)ng/L]与对照组[(792.32±23.36)ng/L、(59.14±5.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mphiregulin、CYPA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855、0.673,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mphiregulin、CYPA水平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3%、84.9%,曲线下面积为0.920,高于任一单项检测。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Amphiregulin、CYPA水平高于正常孕妇。两个指标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联合使用能有效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显示出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股四头肌训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张继洋 蒋鹏 李鹏飞 宋宇轩 杨延辉
    2025, 31(3):  449-45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2-030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股四头肌训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1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富血小板血浆浓度,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38例。A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9.38±3.61)岁;病程(4.15±0.59)年;患膝部位:左膝22例,右膝16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Ⅱ级27例,Ⅲ级11例。B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0.11±3.64)岁;病程(4.18±0.62)年;患膝部位:左膝23例,右膝15例;K-L分级:Ⅱ级29例,Ⅲ级9例。C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9.94±3.62)岁;病程(4.17±0.60)年;患膝部位:左膝30例,右膝8例;K-L分级:Ⅱ级30例,Ⅲ级8例。3组均采用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注射)。A组富血小板血浆浓度(900~1 500)×109/L,B组(1 500~1 800)×109/L,C组(1 800~2 100)×109/L。3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MOAC)]、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Toll样受体4(TLR4)、一氧化氮(N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3组WMOAC中疼痛、日常生活受限程度及僵硬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B组上述评分均低于A、C组[(6.39±1.52)分比(18.52±2.61)分、(18.54±2.63)分,(60.23±5.21)分比(79.46±7.12)分、(79.48±7.10)分,(4.32±0.61)分比(7.82±1.12)分、(7.85±1.14)分](均P<0.05);3组IL-17、TLR4、NO及ox-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GSH-Px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B组IL-17、TLR4、NO及ox-LDL水平均低于A、C组[(3.22±0.43)ng/L比(4.51±0.57)ng/L、(4.53±0.59)ng/L,(9.78±1.21)μg/L比(13.25±1.95)μg/L、(13.27±1.97)μg/L,(83.52±6.72)μmol/L比(102.14±8.74)μmol/L、(102.18±8.79)μmol/L,(10.62±0.87)nmol/L比(12.15±1.34)nmol/L、(12.17±1.36)nmol/L],GSH-Px水平高于A、C组[(247.39±18.72)mg/L比(195.37±15.41)mg/L、(196.11±15.43)mg/L](均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股四头肌训练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修复效果良好,富血小板血浆浓度(1 500~1 800)×109/L治疗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安全性较好。

    临床研究

    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张松林 施阳 郭燕军
    2025, 31(3):  454-45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5-0302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与试验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11(5.68±1.03)岁;体重指数(BMI)14.36~17.62(15.25±0.57)kg/m2;病程2~10(4.12±0.62)d。试验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2(5.65±1.02)岁;BMI 14.30~17.39(15.30±0.55)kg/m2;病程1~9(4.15±0.59)d。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持续治疗5 d后停药3 d,再持续治疗3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 mg/kg甲强龙治疗(持续治疗11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36/39)比74.36%(29/39)](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L-4、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29±2.18)mg/L比(16.93±3.25)mg/L、(13.09±2.68)ng/L比(18.53±3.75)ng/L、(4.02±0.96)mg/L比(6.78±1.21)mg/L、(15.84±2.56)ng/L比(22.11±3.07)ng/L](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MPP患儿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

    CT纹理分析及形态学特征对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马旭阳 蒋小锋 苏美俊 郑琦 李政和 黄燕 杨宁丽 唐敏丽 杨全新
    2025, 31(3):  458-46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111-030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纹理分析及形态学特征对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8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4例)和恶性组(46例)。良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5~83(58.32±11.25)岁。恶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4~85(58.93±12.48)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CT图像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及CT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纹理参数及形态学特征对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效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H检验、χ2检验。结果 良性组均和、熵、熵和、熵差均低于恶性组(63.93±5.32比68.93±12.36、1.53±0.28比1.94±0.37、1.03±0.22比1.33±0.58、0.90±0.08比1.23±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9、5.413、2.863、14.823,均P<0.05);恶性组长径、短径、体积、实性部分占位、平均CT值均大于良性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血管集束、支气管截断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均和、熵、熵和、熵差对肺磨玻璃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分析,均和、熵、熵和、熵差诊断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757、0.690、0.734、0.763,特异度分别为88.24%、79.38%、67.29%、76.37%,灵敏度分别为58.25%、59.34%、68.27%、79.36%,CT纹理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1.34%、95.68%。结论 CT纹理及形态学特征对鉴别诊断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肺磨玻璃结节癌前病变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头皮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杨昆 王小莉 伍俊 汪娅莉
    2025, 31(3):  462-46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27-030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渐进式康复治疗方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孙琦 郭建平 任毅
    2025, 31(3):  469-473.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11-0302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渐进式康复治疗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和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编号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6~73(51.21±5.45)岁;患髋:左侧17例、右侧25例;予以常规肌力与关节活动训练。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8~76(51.45±5.29)岁;患髋:左侧19例、右侧23例;予以渐进式康复治疗方案。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和步行功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rris评分表中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9.45±3.41)分比(34.18±3.20)分、(44.12±3.85)分比(38.65±3.57)分、(4.18±0.33)分比(3.27±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03、6.752、6.468,均P<0.05);研究组步长、步宽、步行速度、步频及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评级均优于对照组[(0.45±0.10)m比(0.40±0.09)m、(11.09±1.09)cm比(13.18±1.12)cm、(0.80±0.20)m/s比(0.71±0.18)m/s、(1.51±0.26)步/s比(1.31±0.25)步/s、(3.85±0.48)级比(3.35±0.69)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9、8.667、2.168、3.593、3.855,均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行渐进式康复治疗方案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和步行功能。

    粤西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0—2023年肿瘤患者情况分析

    刘文亮 李忠 陈辉 苏珊 刘志辉 李丽 林继红 阮少欢 庞惠丹
    2025, 31(3):  473-47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1-030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医院真实世界数据探讨局部地区肿瘤流行情况,为区域性肿瘤防治综合策略的科学制定及医院学科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2023年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收治的869例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459例、女410例,年龄5~95岁。分析不同肿瘤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年度的发生情况,初步探讨粤西地区肿瘤疾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岁及以下、>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和70岁以上7个年龄段肿瘤发生占比分别为0.23%、1.04%、4.03%、15.42%、26.01%、23.82%和29.46%。2020、2021、2022、2023年及4年总计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31∶1、0.88∶1、1.25∶1、1.08∶1和1.12∶1。2020—2023年肿瘤部位发生情况由高到低前5位分别为:鼻咽-肺-肝-食管-乳腺(2020年)、肺-鼻咽-乳腺-子宫-肝(2021年)、肺-鼻咽-肝-子宫-乳腺(2022年)、肺-鼻咽-肝-子宫-乳腺(2023年);男、女性的肿瘤部位发生情况由高到低前5位分别为肺-鼻咽-肝-食管-直肠、肺-子宫-乳腺-鼻咽-结肠,总顺位为肺-鼻咽-肝-子宫-乳腺。结论 40岁以上者为肿瘤高发人群,肺、鼻咽、肝、食管、直肠、子宫、乳腺等为肿瘤高发部位。

    西格列他钠联合重组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微 焦建虎 陈娟 李秋云 魏当
    2025, 31(3):  478-48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02-030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西格列他钠联合重组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5.46±3.53)岁,病程(7.78±1.24)年;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治疗(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0.4~0.6 U/kg,2次/d,于早、晚餐前30 min腹部皮下注射)。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66.13±3.42)岁,病程(8.14±1.37)年;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他钠治疗(西格列他钠片口服,2片/次,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血脂指标、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63±1.28)mmol/L比(7.95±1.56)mmol/L、(8.24±1.23)mmol/L比(10.16±1.65)mmol/L、(6.49±0.54)%比(7.36±0.87)%、(10.69±1.72)mU/L比(16.33±1.43)mU/L、(4.12±0.18)mmol/L比(4.95±0.63)mmol/L、(1.23±0.24)mmol/L比(1.76±0.38)mmol/L、(3.04±0.23)mmol/L比(3.86±0.7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1.68±0.16)mmol/L比(1.23±0.1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88、6.258、5.699、16.914、8.497、7.910、7.011、12.152,均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89、4.124、14.999,均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5%(43/45)比77.77%(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3,均P<0.05)。结论 T2DM患者应用西格列他钠联合重组人胰岛素治疗,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某三甲医院近5年感染性疾病科与其他科室病原菌对比分析

    林怡如 纪冰 丁国锋
    2025, 31(3):  483-48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08-0302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近5年感染性疾病科与其他科室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2021年12月临床送检的全部病原菌,对来自感染性疾病科与其他科室菌株的分布、标本来源、耐药率等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分离非重复菌株25 433株,其中来自感染性疾病科826株、来自其他科室24 607株。感染性疾病科病原菌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7.72%(229/826)、肺炎克雷伯菌11.50%(95/826)、布鲁氏菌7.51%(62/826),标本来源主要为血液42.86%(354/826)、痰液24.70%(204/826)、尿液17.80%(147/826)。其他科室病原菌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5.43%(3 797/24 607)、肺炎克雷伯菌12.08%(2 973/24 607)、金黄色葡萄球菌11.19%(2 753/24 607),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28.41%(6 991/24 607)、尿液10.29%(2 531/24 607)、血液9.82%(2 417/24 607)。感染性疾病科与其他科室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5.15%(195/229)、83.09%(3 155/3 79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小于10%。感染性疾病科与其他科室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3.16%(22/95)、32.59%(969/2 973),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小于5%,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约为25%。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液标本及痰液标本是病原菌检测的主要来源,规范标本抽取、送检对病原菌的检出意义重大。病原菌的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引起各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

    中医药研究

    遗尿汤联合埋针治疗对肺脾两虚型遗尿症患儿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万璐 米欣晶 张敏涛
    2025, 31(3):  488-492.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1-030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遗尿汤联合埋针治疗对肺脾两虚型遗尿症患儿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肺脾两虚型遗尿症患儿,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单一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一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32±0.58)岁,病程(2.33±0.17)年;联合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36±0.52)岁,病程(2.37±0.22)年。单一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接受埋针治疗,每隔一天埋针一次,每次留针24 h。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遗尿汤治疗,每日一剂,200 ml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两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尿流动力学、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月遗尿次数,复发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7.5%(39/40)]高于单一组[80.0%(32/40)](P<0.05);膀胱容量[(302.31±28.33)ml]、最大尿流率[(16.13±1.58)ml/s]、膀胱内压[(22.40±1.96)cmH2O(1 cmH2O=0.098 kPa)]均大于单一组[(245.57±21.68)ml、(13.17±1.23)ml/s、(16.18±1.47)cmH2O],残余尿量[(20.36±1.91)ml]小于单一组[(37.33±3.32)ml](均P<0.05);睡中遗尿、熟睡不易醒、神疲乏力、肢凉怕冷、寐不安宁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单一组(均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9.41±1.12)分]低于单一组[(12.38±1.47)分],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分[(182.33±20.46)分]高于单一组[(156.41±18.77)分](均P<0.05);月遗尿次数[(3.22±0.37)次]和复发率[2.5%(1/40)]均低于单一组[(5.41±0.57)次、15.0%(6/40)](均P<0.05)。结论 遗尿汤联合埋针治疗对肺脾两虚型遗尿症患儿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作用较为显著。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

    张丽华 马如龙 万兆新 陈霄
    2025, 31(3):  492-497.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1-030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昏迷评分及脑电生理活动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收治的因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7.86±10.59)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74±1.46)分;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31例,闭合性损伤14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9例,坠落伤14例,头击伤9例,其他3例。TEAS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8.11±10.13)岁;GCS评分(5.69±1.52)分;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28例,闭合性损伤17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8例,坠落伤15例,头击伤10例,其他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TEAS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TEAS(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6 d休息1 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电图(EEG)评分、GCS评分、P300的潜伏期和幅度、神经细胞因子、不同脑区感兴趣区放射性核素计数值,统计两组恢复瞳孔对光反射时间及4周内清醒率、脑血管痉挛率、肺部感染率、深静脉血栓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CRS-R评分[(8.41±1.23)分和(9.83±1.09)分]、EEG评分[(1.51±0.26)分和(1.93±0.31)分]、GCS评分[(9.52±1.36)分和(11.14±1.51)分]高于治疗前,且TEAS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P300幅度[(5.74±0.54)µV和(6.31±0.61)µV]大于治疗前,且TEAS组大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321.43±19.87)ms和(313.04±17.44)ms]短于治疗前,且TEAS组短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14.04±2.06)ng/L和(8.12±1.25)ng/L]、神经肽Y(NPY)[(232.85±40.51)ng/L和(195.25±35.06)ng/L]、S100β[(1.48±0.36)ng/L和(1.07±0.31)ng/L]、泛素竣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1.11±0.27)μg/L和(0.82±0.23)μg/L]低于治疗前,且TEAS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皮质区(13.54±1.96和14.93±2.21)与丘脑区(10.04±1.36和12.01±1.42)感兴趣区放射性核素计数值高于治疗前,且TEAS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TEAS组恢复瞳孔对光反射时间短于常规组[(5.41±1.06)d比(6.89±1.31)d],4周内清醒率高于常规组[66.67%(30/45)比44.45%(20/45)]、脑血管痉挛率低于常规组[2.22%(1/45)比15.56%(7/45)](均P<0.05)。结论 TEAS可提高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昏迷评分,改善脑电生理活动,增加皮质区、丘脑区血流灌注量,促进患者清醒,减少脑血管痉挛。

    病例报告

    儿童法布雷病1例

    刘玉洁 靳云凤 赵公平 魏磊 曹广海 张书锋 田明 刘翠华
    2025, 31(3):  498-50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704-0303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儿女,2011年10月出生,2020年12月开始出现双手、双足末端疼痛,且于活动后及发热时疼痛加重,病程中间断耳鸣,可自行缓解,于2024年1月至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追问家族史:母亲学龄期有间断手足疼痛史,不剧烈,可耐受,未特殊治疗;舅舅因扩张型心肌病于32岁去世;姥姥常年腹痛、腹泻病史;一表姐同样于发热时指端疼痛症状显著。结合特殊症状及阳性家族史,完善患儿及母亲法布雷病生物标志物、α-半乳糖苷酶A及相关基因检测,两人均确诊法布雷病。患儿规律应用酶替代治疗,母亲行基因治疗准备。治疗后患儿指/趾端疼痛较前好转,耳鸣未再发生,目前长期规律随访中。

    护理研究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在学龄期支气管扩张症儿童中的应用效果

    刘卫娟 刘丽娟 唐新勉 黄海兰 王德花 欧阳建婷 翟莺莺 吴晓冰
    2025, 31(3):  501-505.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908-030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对学龄期支气管扩张症儿童气道廓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70例学龄期支气管扩张症儿童为研究对象。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8.74±2.62)岁;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3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9.54±2.43)岁。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气道廓清治疗,直至出院前一天。观察组在常规气道廓清治疗基础上联合ACBT与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均每日2次,每次10~15 min),入院后第2天持续至出院前一天。比较两组患儿24 h咳痰量、咳嗽症状评分、住院天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24 h咳痰量分别为(33.60±4.34)ml、(37.80±5.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5,P=0.001);观察组患儿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咳嗽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10.39±3.41)d,短于对照组(12.62±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3,P=0.003)。结论 ACBT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可有效促进学龄期支气管扩张症儿童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及咳痰情况,从而改善病情。

    蛋白A免疫吸附护理操作流程对抗NMDAR脑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张康华 刘志红 李丹丹 罗莉婷 向玲妹 匡祖颍 奚玲如 王展航
    2025, 31(3):  505-510.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6-030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protein A immunoadsorption,IA)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行IA治疗的10例成年抗NMDAR脑炎患者,重点做好患者治疗前评估,确定IA治疗处方,治疗时注意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于IA治疗前一天和疗程结束后次日评估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结果,于IA治疗前一天和出院前一天评估患者的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34.40±11.22)岁。治疗前,10例患者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抗体滴度在1∶(30~320)之间],9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抗体滴度在阴性~1∶100之间)。每例患者均行一个疗程IA治疗,共5次,隔天一次,10例患者共完成50例次治疗,其中出现1次低血压、1次皮肤过敏反应,无其他不适。与IA治疗前相比,疗程结束后次日测得10例患者血清抗NMDAR抗体滴度1∶n下降[10.0(7.5,10.0)比30.0(30.0,100.0),Z=-2.869,P=0.004],9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1∶n亦下降[10(0,10)比30(10,100),Z=-2.539,P=0.011],部分患者经IA治疗后抗体转阴。与IA治疗前相比,出院前一天患者BPRS评分下降,ADL、MMSE评分升高(均P<0.001)。结论 IA治疗抗NMDAR脑炎安全有效。

    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干预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闫若原 梁金玲 梁爽 张松林
    2025, 31(3):  511-515.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9-03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干预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MPP患儿7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7.81±2.33)岁;病程(4.48±1.23)d;采用互动健康教育干预。试验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7.58±2.19)岁;病程(4.55±1.22)d;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量化评估模式。两组患儿均护理2周。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依从率[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4.28±1.74)d]、咳嗽消失时间[(5.13±0.9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54±1.10)d]、气促消失时间[(1.68±0.52)d]、住院时间[(6.25±2.04)d]均短于对照组[(5.81±2.01)d、(6.78±1.34)d、(7.66±1.76)d、(2.56±0.73)d、(9.78±2.53)d](均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9%(3/38)]低于对照组[26.32%(10/38)](P<0.05)。干预后,试验组社会角色[(17.48±1.15)分]、躯体功能[(29.89±1.02)分]、心理状态[(17.41±1.28)分]、情感功能评分[(18.05±0.96)分]均高于对照组[(14.11±2.07)分、(26.48±2.15)分、(13.87±3.04)分、(14.97±1.19)分](均P<0.001)。结论 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干预MPP患儿,可提高治疗依从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

    陈兰芳 钱艳玲 陈荷芬 何敏清 何玉欢
    2025, 31(3):  515-519.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6-03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年龄(27.32±2.12)岁,孕周(26.53±2.09)周,妊娠次数(1.39±0.31)次;试验组52例,年龄(28.36±2.14)岁,孕周(26.35±3.11)周,妊娠次数(1.21±0.25)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试验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干预时间均为8周。对比两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绪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结局。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糖监测管理评分[(8.51±0.53)分比(6.49±0.49)分]、运动管理评分[(8.23±0.56)分比(6.98±0.52)分]、饮食管理评分[(22.69±0.76)分比(16.48±0.71)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空腹血糖[(5.38±0.28)mmol/L比(6.42±0.31)mmol/L]、餐后2 h血糖[(5.99±0.35)mmol/L比(9.23±0.38)mmol/L]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抑郁评分[(45.92±3.92)分比(50.55±4.23)分]、焦虑评分[(45.33±4.45)分比(50.32±5.11)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0%(52/52)比84.31%(44/51),P=0.006]。试验组患者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3.08%(12/52)比43.14%(22/51),χ2=4.456,P=0.035],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85%(2/52)比19.61%(10/51),χ2=6.061,P=0.014]。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提升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患者对管理满意度较佳。

    孕期营养管理联合智能App用于孕妇体重管理的干预效果

    李妹 刘姝君
    2025, 31(3):  520-524.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07-03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孕期营养管理联合智能App用于孕妇体重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9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试验组年龄(28.03±3.12)岁;孕周(9.35±1.06)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中专或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26例。对照组年龄(28.15±3.04)岁;孕周(9.23±1.09)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中专或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重管理,试验组在常规体重管理基础上采用孕期营养管理联合智能App体重管理,两组均干预至分娩。对比两组孕妇自我保健管理问卷(SQHMP)评分、体重指数、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孕20周、分娩时SQHMP评分[(89.32±3.18)分、(105.37±4.13)分]高于对照组[(78.57±3.25)分、(92.15±3.27)分](t=16.035、17.021,均P<0.05),体重指数[(22.32±1.05)kg/m2、(25.86±1.15)kg/m2]低于对照组[(23.58±1.12)kg/m2、(27.64±1.18)kg/m2](t=5.567、7.327,均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19.57%(9/46)]低于对照组[39.13%(18/46)](χ2=4.246,P=0.039),自然分娩率[78.26%(36/46)]高于对照组[54.35%(25/46)](χ2=5.886,P=0.015)。试验组妊娠期糖尿病[2.17%(1/46)]、妊娠期高血压[4.35%(2/46)]、巨大儿[4.35%(2/46)]、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2.17%(1/46)]均低于对照组[17.39%(8/46)、19.57%(9/46)、21.74%(10/46)、19.57%(9/46)](χ2=4.434、5.060、6.133、7.181,P=0.035、0.025、0.013、0.007)。结论 孕期营养管理联合智能App用于孕妇体重管理可加强自我保健管理,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我超越的影响因素

    庞梅芳 王少华 李正
    2025, 31(3):  525-528.  DOI: 10.3760/cma.j.cn441417-20240829-03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我超越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确诊膝骨关节炎并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77例,年龄(63.56±5.12)岁,体重指数(24.51±3.27)kg/m2,病程(55.58±12.12)个月,单膝82例,双膝51例。记录患者术后第7天自我超越水平[自我超越量表(Self-Transcendence Scale,STS)],分析患者术后自我超越水平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3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STS评分为(38.04±5.26)分,其中123例患者处于低水平,占92.48%(123/133)。病程>55个月患者的STS评分低于病程≤55个月患者[(35.06±4.12)分比(42.39±3.37)分](t=10.816,P<0.001);术后存在急性疼痛患者的STS评分低于无急性疼痛患者[(36.17±5.61)分比(39.02±4.81)分](t=3.066,P=0.003);术后有自我感受负担患者的STS评分低于无自我感受负担患者[(36.68±5.17)分比(38.71±5.20)分](t=2.118,P=0.036);社会支持低下患者的STS评分低于社会支持良好患者[(35.66±4.97)分比(39.77±4.79)分](t=4.804,P<0.001)。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病程、术后急性疼痛、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均是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我超越的影响因素(均P<0.05),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STS评分=43.588-6.558X病程-1.377X术后急性疼痛-1.541X自我感受负担-1.589X社会支持。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我超越普遍处于低水平,可能与患者病程、术后急性疼痛、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水平有关;对于病程长、术后伴急性疼痛、自我感受负担重、社会支持低下的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展开合理干预。